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九四章 军校

第五九四章 军校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李承志没有特地强调过,所以麾下对他的称呼五花八门。

如李氏家臣自然呼他为郎君,如皇甫等旧部,则呼他为将军。而之后归附新臣,如来自秦梁二州的任氏、赵氏等,则又呼他为“国公”。

而如李始良,虽是嫡亲伯父,但至多也就是私下与他相处时,唤他一声“承志”。但凡议室、秉报之时,自然也是尊称。

所以别看张信义大言不惭,敢在达奚面前呼李承志为“妹婿”,但真见了人,便是借个十个胆,他也不敢造次。

他恭恭敬敬的站下堂下:“将军,达奚已将六镇降民处置妥当,各部首领、族长皆无怨言,颇为信服……”

李承志只是轻轻点头,又嗯了一声。

达奚干好了才是天经地义,干不好才叫出奇。

他做了那么多的铺垫,让李显当了那么久的坏人,达奚要连这个好人都当不好,那也就太失职了。

见李承志不置可否,张信义又有些患得患失:“就是不知,之后会不会有隐患?”

隐患?

张信义的隐义,指的应是给达奚的权力是不是大了些?

其余不论,六镇亲附之民多为未汉化之胡族,并已逐步被胡化的汉民。达奚顶着奚康生这杆大旗,一时风头无二,若是过于放权,难保不会尾大不掉。

李承志微微一笑,由衷的赞道:“至多月余,李丰就会班师,李亮在兵工厂的差事也能稍缓一缓,到时还会扩军,我自然会做安置,你大可不必担心……”

又要扩军?

张信义只当是李承志为了安置那万余六镇丁壮,却不知李承志是想军改。

如今的西海,沿用的依旧是元魏的军制:一卫共一万兵,分为十军(营),各一千人。一营两旅,各五百人,其下又分五队,各百人。

其余不论,只是一卫十营,就不是一般的臃肿。也不只是李承志如此以为,而是凡领军之统帅无一不知。是以元魏以后,卫逐渐缩小编制,直至唐时撤消卫,化为约千人左右的折冲府。

既然迟早要改,那还不如早改。

李承志准备尝试一下相对扁平化的二二制:一卫两府,一府两营,一营两旅……加上后勤兵种,每卫差不多五千人。

缺点暂时不知道,但优点显而易见:易管理,易通讯,易倥制,晚指挥,适合小规模机动作战……

如此一来,就可以乘机扩编旧军,将战兵一军分为两军,一营分为两营,而后补以新卒。

到时这万余六镇民壮皆会打乱编入各营,使其成为一般散沙。是以便是封达奚为卫将,所统之兵也是旧中的新,且旧多新少。

再者凡旅以上之将领,皆为李承志精挑细选,无一不是唯李承志马首是瞻之辈,便是达奚脑生反骨想做点什么,也要看下面的人答不答应。

听李承志早有准备,张信义略有些惭愧:“是属下莽撞了……”

“防患于未然自然是好的,你有此心,殊为难得,怎能是莽撞?”

李承志惠尔不费的夸赞着,“日后但凡察觉我有行差踏错,或是有不妥之处,尽可来谰……”

这就有点鼓励下属打小报告的意味了,但李承志也是无奈之举。

不看凡西海上下,凡高层军将、官员,李氏已达六成。如早些不进行分化,或是树立新派系,难保有一日他不会学朱元璋对付淮西集团一样,大杀特杀。

因为苗头已经出现了……

暗暗叹息,李聪又在堂外秉道:“郎君,诸位将军已在大殿恭候……”

“好!”

李承志站起身,邀着张信义,“一道去吧!”

张信义起身应是,紧随其后。

关衙高有五层,凡西海之军、政两部,在城中皆有衙房。每日辰时,各部首脑皆须与关城三楼的参事堂点卯、参会。若无它事,才会回各衙署理事务。

至戌时初,凡未外征之军,自卫将之下,旅帅以上,皆须至关城进学。

讲学的自然是李承志。

他有自知之明,清楚若凭心而论,自己的军事才能至多也就是半调子的水平,所谓“名将”之名,不过是站在后世先贤肩膀上侥幸得来。

所以他便集百家之长,令自周始至如今的兵书典籍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后世一些浅薄的见识,来给兵将授课。

好在他的威信已然深入人心,许多人更是将他当做神邸一样膜拜,是以就算偶有偏差,一众军将也只会坚定的认为是自己的理解了问题。

而更多的人,则对他感恩戴德。

只因予古代而言,也就李承志这种异类才会无所畏举,将兵法倾囊相授。

即便强枝弱干的南北朝时期,因为中央集权不足,不得不对世家门阀私蓄部曲、私铸兵甲的行为眼只眼闭只眼。

但若是一经发现有世家私授兵法,就算是彻底撕破了脸,也定讨不饶。

世家门阀同样如此:莫说外人,非嫡系子弟,你连碰兵书典籍的机会都没有。

不然何至于那般多的兵法失传?

即便是一些小门小户、或是机缘巧合骤然壮大,但底蕴不强的豪强,也只是听过《孙子》、《齐孙子》、《尉缭子》之名,却不知其中写了什么,讲了什么。

所以更不要说寒民、庶族、劳苦大众了。

而这些人,要在西海占大多数,而在李承志的军中,更是占到了绝大多数。

说贴切此,凡军中基层军管,有九成以上已对李承志五体投地,只恨找不到机会肝脑涂地,以报万一。

他这是效防的常凯申校长的那一套:有没有用,先抓在手里再说。教的对不对,先把位置占牢。

所以,创镇夷大学之前,李承志先建立了西海武学,自任校长。

博士倒有许多,均由曾领军作战,且多有胜绩者担任。如李始良、李松、李亮、皇甫让、李孝先等,主要传授作战经验。

过上些时日,待达奚将差事捋出头绪,也会让他来授几堂课……

今日来听课的,是皇甫让为卫将的丁卫。因皇甫让去了吐谷浑,一应事务由副将李孝章暂代。

李孝章为李孝先、李孝严二人的从兄,此人不似李孝先一般智计百出,但胜在沉稳。于泾州起兵时,他便是队主,而后随李松遁至西海,之后硬是一刀一枪,稳打稳扎,成为李松麾下五军主之一。

第一次扩军之时,出于平衡的目的,他便擢李孝章做了皇甫让的副手,二人倒是查得益章。

司马是宋世和,为李承学妻兄宋礼深之族兄,与李孝章一样,皆为泾州讨逆时的队主。

李承志来之前,李孝章便已点过名。自他以下,各旅正副旅帅并司马,各军正副军主并司马,加起来百位有余。此时正正襟危坐,只待李承志入殿。

听殿外传来禁卫问礼之声,李承志便迈过了门槛。百余军将同时起立,右手握拳在胸前一敲,就如擂鼓,殿中爆出“咚”的一声巨响。

李承志点了点头,又伸手向下一压,众将齐齐落座。

桌椅皆是新制,就如后世会议室一般,摆的整整齐齐。凡殿内军将无不挺胸拔腰,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就只最后有一个身影勾着腰,低着头,似是被李承志看到一般。

殿内布满火烛,亮如白昼,此人越是躲避,越是如夜中皓月。

李承志细瞅几细,不由的有些失笑:竟是李承学?

他被张兴义送来已有月余,起初李承志本是让他到李始良帐中任个从事,跟着学一学如何治民。

但李承学却一门心思的要领军,立志要成为当世名将。

名将哪是那么好当的?

李承志不想害他,自然不会循私,只能让他从头开始。

他也算是饱读诗书,更自小就读兵书,任个队主还是有资格的。李承志便将他安置进了战事相对较少的丁卫。

但李承学只是队主,自然是无资格听李承志授课的,想来缠磨李孝章许久,才混了进来。

果然其然,看到李承志一直盯着最后一排,李孝章尴尬的笑了笑。正欲给李承志解释,却又见挥了挥手。

好学是好事,

桌椅皆是新制,就如后世的会议室一般,摆的整整齐齐。凡殿内军将无不挺胸拔腰,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就只最后有一个身影勾着腰,低着头,似是被李承志看到一般。

殿内布满火烛,亮如白昼,此人越是躲避,越是如夜中皓月。

李承志细瞅几细,不由的有些失笑:竟是李承学?

他被张兴义送来已有月余,起初李承志本是让他到李始良帐中任个从事,跟着学一学如何治民。

但李承学却一门心思的要领军,立志要成为当世名将。

名将哪是那么好当的?

李承志不想害他,自然不会循私,只能让他从头开始。

他也算是饱读诗书,更自小就读兵书,任个队主还是有资格的。李承志便将他安置进了战事相对较少的丁卫。

但李承学只是队主,自然是无资格听李承志授课的,想来缠磨李孝章许久,才混了进来。

果然其然,看到李承志一直盯着最后一排,李孝章尴尬的笑了笑。

桌椅皆是新制,就如后世的会议室一般,摆的整整齐齐。凡殿内军将无不挺胸拔腰,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就只最后有一个身影勾着腰,低着头,似是被李承志看到一般。

殿内布满火烛,亮如白昼,此人越是躲避,越是如夜中皓月。

李承志细瞅几细,不由的有些失笑:竟是李承学?

他被张兴义送来已有月余,起初李承志本是让他到李始良帐中任个从事,跟着学一学如何治民。

但李承学却一门心思的要领军,立志要成为当世名将。

名将哪是那么好当的?

李承志不想害他,自然不会循私,只能让他从头开始。

他也算是饱读诗书,更自小就读兵书,任个队主还是有资格的。李承志便将他安置进了战事相对较少的丁卫。

但李承学只是队主,自然是无資格听李承志授课的,想来缠磨李孝章许久,才混了進来。

果然其然,看到李承志一直盯着最後一排,李孝章尴尬的笑了笑。

桌椅皆是新制,就如后世的会议室一般,摆的整整齐齐。凡殿内军将无不挺胸拔腰,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就只最后有一个身影勾着腰,低着头,似是被李承志看到一般。

殿内布满火烛,亮如白昼,此人越是躲避,越是如夜中皓月。

李承志细瞅几细,不由的有些失笑:竟是李承学?

他被张兴义送来已有月余,起初李承志本是让他到李始良帐中任个从事,跟着学一学如何治民。

但李承学却一门心思的要领军,立志要成为当世名将。

名将哪是那么好当的?

李承志不想害他,自然不会循私,只能让他从头开始。

他也算是饱读诗書,更自小就读兵书,任个队主还是有资格的。李承志便将他安置进了战事相对较少的丁卫。

但李承学只是队主,自然是无资格听李承志授课的,想来缠磨李孝章许久,才混了进来。

果然其然,看到李承志一直盯着最后一排,李孝章尴尬的笑了笑。

桌椅皆是新制,就如后世的会议室一般,摆的整整齐齐。凡殿内军将无不挺胸拔腰,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就只最后有一个身影勾着腰,低着头,似是被李承志看到一般。

殿内布满火烛,亮如白昼,此人越是躲避,越是如夜中皓月。

李承志细瞅几细,不由的有些失笑:竟是李承学?

他被张兴义送来已有月余,起初李承志本是让他到李始良帐中任个从事,跟着学一学如何治民。

但李承学却一门心思的要领军,立志要成为当世名将。

名将哪是那么好当的?

李承志不想害他,自然不会循私,只能让他从头开始。

他也算是饱读诗书,更自小就读兵书,任个队主还是有资格的。李承志便将他安置进了战事相对较少的丁卫。

但李承学只是队主,自然是无资格听李承志授课的,想来缠磨李孝章许久,才混了进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