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百零三章

第六百零三章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一根接一根的炮铳被兵卒自驽马、驴骡背上卸下。

每根长有两尺余,口径近两寸,壁厚约两分。净重才只有四十斤,既便是驮力最弱的母驴,每头也能驮带两根。若畜力不足,兵卒也能扛着走。

炮头部分加有铁箍连着八字支脚。脚底带有铁绊,中空如环,各用一根两到三尺的铁钉穿过,而后砸进地面,用来稳固炮身。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虎蹲炮,发明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就是用此物抵御倭寇,成就戚家军赫赫威名。

李承志整整提前了一千年,让其在南北朝面世。

火药是纸包定装,每发一炮填装三两。弹丸则五花八门:有甲厂炼钢煅甲之后的废铁砂,也有铜厂烧炼铜矿石后无处所用的铅锡制所在细丸,更有出自弱水的细石。

最后一种最为方便:于夏日予河中浅处立两道铁筛。挖出河沙先过粗筛,后过细筛,就能选出大小如黄豆般的石粒。只两三个兵卒,每日就可筛出上万枚。

李亮此次出兵足足征用车驾五千余,除供兵卒换乘、装运粮草外,足有一千余车全为此物与火药。

若是还不够,随便找一条河谷筛些碎石,更或是砸碎大石就能充当弹丸。

炮铳也足足带了千余蹲,专事侍弄火器的炮卒则带了一府(三营),由此便知李承志的决心……

罗鉴自然是认不得此物。

之前观望一阵,不见敌军前阵架立炮车,他还暗暗松一口气。便是见兵卒搬出一根根形如石柱物事,抡着铁锤叮叮咚咚的地中砸的时候,他依旧是好奇胜过警惕。

但再见敌方中阵步卒、两翼甲骑皆是开弓引弦,虎视眈眈之时,他才后知后觉:这是在防备己方甲骑冲阵,更在为那些往地中砸钉的兵卒争取时间。

到此时,他才悚然一惊:此时之情形,与月前与那李丰对阵之际,西海前阵之步卒架立炮车时的情景何其相像?

难不成,此物也如炮车一般,可将那“飞雷”抛出?

但怎么看,好似也只是一根铁柱而已……

暗暗猜忖,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详之感,罗鉴一声冷喝:“召回斥候,再令尉刚,准备出击!”

罗平应诺,跑兵卒往中阵挥旗,随即便听鸣金之声,镇军之斥候相继回阵。

西海塘骑也不追赶,而是自两翼绕回本阵。

不等队主下马,罗鉴急声问道:“敌军意欲何为?”

“末将也不知!”

“那敌军钉入地上的又是何物?”

“应是铁器,形如筒状,长约两尺余,粗有两寸,皆是斜立,似是绊马桩一般。但桩头却无尖刺……”

怎可能是绊马桩?

有这功夫,还不如以长枪为墙,立一座拒马阵。而那铁筒那般粗,远不如枪刺尖厉,且只有两尺余,还摆的那般稀疏,莫说阻马,便是三驾大车并作一道也畅行无阻。

再者自己又非眼瞎,明知敌军于阵前布了机关,又岂会蠢到正面冲阵?

而敌贼既然大费周折,将此物立于阵前,绝非无的放矢,必有奇用。

但问题是,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猜疑一阵,罗鉴猛吐一口气:如今变阵,已然是来不及了,只能先打过一场再看。

“知会尉刚,依计行事!”

话音落下,身后令兵一挥角旗,中阵“咚”的一声,传来一声鼓响。

千余半甲骑兵自左翼越出,冲向西海中阵。

李承志在军校授课时,已将冷兵器时代的阵形、战法讲的烂熟。屡次提过凡万人以上的大战,鲜有甫一照面就猝然决战的,大都是试探,试探,再试探。或是有六成以上的把握,或是已陷入绝地,不得不战之时才会发动。

根本无需李亮提醒,也不需阵前主将张信义下令,就连炮营甲府将军并麾下一众营将、旅帅也能看出,敌军这是探阵而来。

站于云楼上的府将军一声令喝,亲兵猛挥令旗,随即便见前阵步卒纷纷竖起了方盾,将炮兵罩于盾墙之后。

也是因为炮兵相对而言对灵活性的要求要高许多,是以只戴铁盔,只着半甲,故而如此。

而相应的,炮阵右翼的骑兵也动了起来,也只有千骑迎击。

而还如方才一般,两方骑兵在三里间的阵中追逐。大都以射对射,少有短兵相接之时。

若只以骑兵而论,谈不上谁强谁弱,只因骑兵对付骑兵只能是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然而炮筒也罢,火箭也罢,强弩也罢,都不利于这种骑战中填装或是引火,还很有可能造成误伤,是以并示用于此处。

虽然西海甲骑长于军纪严明,兵卒衣食、甲胄、待遇皆非镇军可比,士气自然高于镇军。但镇军经年征战,经验要更胜一筹,是以互有胜负。

但这般混战,自然不可能将分寸拿捏到恰到好处,西海也罢,镇军也罢,自然时有骑兵驰近敌阵者。

而至此时,就能一眼看出差距。

镇军步卒射的是普通的箭矢,至多也就是强劲些的弩矢,但凡射不中甲士与战马要害,便是百矢也难以让骑士落马。

但西海却不然,射出的每一箭都为火箭。

虽不如火油那般如附骨之蛆,沾上铁甲都能烧个不停。但架不住李承志早就做了改良,凡弓卒所用之火箭多用竹杆,节中封以火药。

不说杀伤力有多大,只是那一声炸响并爆出的火光,就能将马吓惊。

是以也就一刻,坠于西海阵前,又被步卒以钩镰枪拖于阵中的镇军甲骑就有数十。

而罗鉴与尉刚相距足有三里,那能看的这般仔细。又足足两刻之后,见奔至已方阵前的甲骑营帅挥旗,才猝然惊觉。

旗令简单明了,罗监看的真真切切:麾下死伤近半,请求撤回本阵……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都还不足半个时辰,以一对一之下,一千甲骑竟就死伤近半?

反观敌军,虽时有骑士落马,但奔驰于阵中之兵足还有七成之多。

罗鉴沉声低喝:“回阵!”

而这一次就无方才那般便宜。只听西海阵中传来几声尖哨,甲骑不约而同的稍一俯身,从马钩上摘下骑弩,照着落荒而逃的敌骑猛一阵攒射。

皆是以钢丝为弦的三石劲弩,配以精钢破甲锥,只这一轮,中箭落马的敌骑竟就有二三十。

凡立于阵前观战的镇军将领无不心惊:那火箭与飞雷也就罢了,凡骑兵竟皆配有骑弩,且这般强劲?

便是西海中规中距,以骑阵对冲,只这一轮,怕是就能将己方士卒的胆气杀掉三分……

看着收拢空弩,往大阵退去的西海甲骑,罗鉴咬了咬牙关。

他之本意,欲以中阵之万余民夫为饵,诱李亮来攻。待敌军冲至山脚,冲势稍缓之时,便会突出山后奇兵,集右翼甲骑与右翼车阵,凭居高临下之势冲溃敌阵。

他料到李亮会识破此计,但也绝不会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就如此时,西海大军如约而至,却只守不攻,便是不愿明知是计还踩进坑中。

但若只有这点道行,罗鉴也就不是罗鉴了。

便是此计不成,他也有第二计,第三计。

只要避开那诡异至极的天雷,他有九成把握,将李亮并这两万西海兵留在南床山下……

怪只能怪李亮年轻气盛,竟真敢率军赴约,且只带了一万兵,这与分兵何异?

既然分开了,就彻底分开吧!

罗鉴叫过了罗平,低声交待了几句。

不多时,镇军左翼骑兵陆续离阵,足有五六千骑,斜斜往西海大阵之西插去。

张信义眉头微皱,低声喝道:“速去后阵请主事来此!”

阵前阵厚相距也才一里,也就一刻,李亮便纵马而来。张信义指了指已然一空的镇军左翼,又指了指渐行渐东的敌骑:“罗鉴难道要攻我大营?”

“镇军耗时近月,都未能攻下一座小小的比干城,罗鉴也定然在从父(李丰)手下吃过亏,又怎会不长记性,这般急迫?”

李亮稍一沉吟,“十有**,这一路骑兵应是去大营与我军归途中立阵,以求分而围之……毕竟罗鉴手中足有大军近十万,三万围困比干城,三万围困大营,再分三万围困你我,便能使我军首尾难顾……

李亮顿了顿,又笑道:“怪不得罗鉴近如寻死一般,予绝地立一孤阵,原来只是为了诱我出营?他断定我仓猝应战,从大营带出的粮草定然不足,所以只需将你我困上十日半月,我军士气必溃……”

“哈哈……”

张信义顿时喜上眉梢,“他当我军一旦立阵,便不敢换阵,更不敢轻动?如此一来,正好可令炮营趁此机会组装炮车,最多一两刻,就能让罗鉴见识见识火炮之威……”

“不用太急,便是在此处多驻半日也无妨,就当是让兵卒休整了!”

李亮附和道,“你稍后先令两翼戒备,多备火箭,而后再令炮营逐旅组装炮车……且记莫要急功近利,以防敌军趁虚而入……”

“末将明白!”

张信义一抱拳,刚下去传令,又听李亮交待道:“趁敌骑还未立阵,未将后路断绝之前,先派塘骑予李时传令,令他坚守营寨,无我军令,万不可出寨迎敌……”

张信义恭身应诺,下楼而去。

也就一刻,阵中又响起叮叮咚咚的脆响。炮卒抡着铁锤,将小炮一蹲蹲从地中起出,又装在了炮车上。

其实就是小型的独轮车,结构极其简单:约三尺方圆的一块车板,表面覆以钢甲,一免后座力太大被震碎,二来配重。

零件也不多,就两道包钢的夹木,一头镶在板底,另一头有槽,扣在车轴两侧,再插上插销,独轮车便成形。

炮铳底架与车板都钻有小孔,依旧用插销连接,再用钢丝锁死。

三个炮卒一蹲炮,前后可能都用不了两刻就能组装好。而后或是人推,或将车缀于骡马尾后,兵卒只需在后掌握平衡……

罗鉴又看不懂了。

镇军五营甲骑尽出,摆明欲断李亮后路,为何李亮半点不急?

若依常理,李亮绝不会视或无睹。其余不论,他兵力拢共才只有自己之五成,岂敢坐视被分而围之?

至少也该遣骑应战,不使镇军于其陣西立陣。但他倒好,又令步卒摆弄起了那如铁筒一般的物事?

這铁筒到底有何用处?

正暗中猜忖,族孙罗平凑到他耳边,低声问道:“都督,可曾记得三年前李承志率孤军北上,混入沃野镇城,而后只领百余部曲,于一夜便败走陆氏兄弟,平定沃野之旧事?”

便是那一战,使罗鉴惊李承志为天人,他焉能忘却?

“直言便是,何需啰嗦?”

罗鉴冷哼一声,但又突的一愣,仿佛冻住了一样。

经罗平一提醒,他突然就想了起来:李承志白龙鱼服,平定沃野之夜,除过那雷器之外,还用过一样火器。

他不知名为何物,但知之甚详:此物约有儿臂粗细,状如竹筒,却是铁制。可喷射烟火,可至三五丈之高,火花四射,灿若流星。

但记得這东西并无杀敌之功效,至多也就用来吓吓人,或是吓吓战马?

若真如此,大不了冲阵时不用骑兵,尽遣甲骑便是,又能奈我何?

虽然如此思忖,但罗鉴心中隐有一丝不安:总觉得此物定然极为恐怖,十之**不输于那用炮车抛射的飞雷。

不然敌将不会如此慎重其事,更不会眼睁睁看着敌骑断他后路却无动于衷,只专心操武此物。

“罗平!”

“请都督吩咐!”

“再遣甲骑,予敌前试阵,无论如何也要探出此物之用处!”

“诺!”

罗平应了一声,又壮着胆子问道,“敢问都督,若是敌军依旧遣甲骑应战,或是以火箭阻之,又该如何?”

罗鉴并未回应,脸色却猛的一沉。

罗平只当恼了他,急声道:“卑职一时情急,还望都督恕罪!”

见其不耐炴的一挥袖,他才快步退下。

而罗鉴却暗暗一叹:若真如罗平所料,怕是要有大麻烦了。

就如所伏于山后的奇兵,若非可定胜负之时,又岂会轻动?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