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一七章 惊弓之鸟

第六一七章 惊弓之鸟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只短短四日,偌大的统万城就如冰封雪盖,银光耀眼,恍似人间仙境。

城下旌旗林立,甲士如麻,仿佛一道铁墙伫立于雪原之中。但是足足离着近两里,但依旧能感觉到一股铁血肃杀的气息扑面而来。

源奂隐隐心惊:粗略一算,城下大军至少也有上万,若奚康生只为虚张声势,何必如此大张旗鼓?

莫不是太尉料错了?

心中忐忑,他又偷眼看了看高肇。只见高肇渊嵉岳峙,巍然如山,脸上不见半丝慌乱。

但他为何一直紧盯西城,莫不是在等什么讯息?

正自猜疑,又见一将自城下奔来,附的高肇耳边低语几句。

声音极低,便是源奂就立在高肇身侧,也只依稀听到那军将似是提到了元澄。

“便是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又如何,难不成还能将高某活活咒死?”

高肇冷笑不已,“将他带上城来……老夫倒要看看,一向沉稳如山的任城王跳起脚来是何等模样……”

亲信领命而去,高肇抬起头来,复又望向西方。

自早间出城,已近四个时辰。眼见日头下山,怎还不见高莽回信?

心中猜疑,高肇看了看城外大军,心中又稍稍一松。

还不到午时,奚康生便尽遣大军而来,可知早有准备:若能等到元澄令信,再等城门大开,降旗遍城,他自然就会率军入城。

若是遥无音讯,四城紧闭,奚康生也就只能依元澄所约,以大军围城。

相应的,也定会别遣兵马往西巡驻,以免丽子园大营突然而至,袭他左翼。

是以,高莽之行迹早已被敌军所知,不出意外,李始贤父子已然横死,高莽或是其亲信已然快马向西,去给李承志报信了。

自己之所以不见讯报,定是兵卒大都被俘,或是逃散。便是有一个兵卒侥幸逃回,见城外大军林立,又焉敢至城下叩门?

这般一想,高肇心中略安,目光也变的坚定起来:便是真如元澄所言,奚康生会不计死伤强行攻城,但以冰城之坚,至少也能守到二月回暖之时。

足足两月有余,李承志定然已准备妥当,欲起兵攻伐朝廷,为父兄报仇了。

到那时,自己就能反主为客,坐山观虎斗……

“太尉,卑下已将元澄与元怿带到!”

一声轻唤,将高肇拉回现实。他微微一笑:“带上城来!”

也就十数息,元澄与元怿便被带了上来。二人依旧是薄裘、长衫的打扮,并未束缚手脚。不过每人身侧都立着四五位甲士。

再看脸色:元澄面沉如水,黑如染墨。而元怿则是怅然若失,大失所望。

看到高肇,元澄张嘴就骂:“高首文,尔焉敢言而无信,两面三刀?”

“我为何不敢?”

高肇坦然一笑,伸手往城下一指,“确如首辅所言,奚康生已尽起大军,围我夏州。但至城下后却再无动静,驻足不前……不如殿下就此手书一封,令他即刻攻城?放心,我高某言出九鼎:殿下敢写,我就敢送……”

元澄被气的七窍生烟,眼冒金星。

如今已不是他敢不敢下令,奚康生敢不敢强攻的问题。而是需枉送多少兵卒性命,才能攻下统万城?

赫连勃勃立大夏之初,征十万民壮蒸土筑城,且残忍凶暴,苛严至极:锥入一寸,即杀作者并筑之。

如此这般,足足费时六年之久,统万城方成,可见其坚,可见其雄?

而这也就罢了,既然太武帝能在八十年前将其攻破,奚康生既为名将,若论征伐当时鲜有敌手。且有李承志改良后的石炮,未必不能再显世祖之威。

况且元澄也没打算一定让奚康生攻破夏州,不过是让他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逼高肇就范罢了。

但谁能料到,高肇好似吃了秤铊铁了心,不但准备死抗到底,更是如神来之笔,以冰筑城?

再令奚康生强攻,已无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而元澄想不通的是:高肇何来的底气,敢与朝廷鱼死网破?

他是智者千虑,且久居朝堂,对北地、北镇之时局的了解只局限于纸上,但元怿却不同。

元怿被囚于夏州近有一年,高肇也不禁其与李始贤来往,二人时而商讨,取长补短,对高肇的了解的反倒比元澄要多一些。

高肇畏李承志,更胜于朝廷。如今之所以敢与朝廷玉石俱焚,无非便是已不惧李承志与朝廷沆瀣一气,攻伐予他……

想到这里,元怿有如雷击,脑中划过了一道灵光:“李始贤呢,为何整整一日都未见他?”

高肇反倒一脸讶色,盯着元怿一阵猛看。

元宣仁素无急智,今日倒是灵醒了一回?

他哈哈一笑:“不瞒二位,怀德父子已被老夫恭送予西海……”

恭送予西海?

元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高首文,你与李承志相交甚密,对其知之甚深,莫不以为放回李始贤父子,就难让他对你感恩戴德,冰释前嫌不成?”

要真能这么容易,他早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

“李某如何,不需殿下费心。殿下还是先顾好眼下吧……”

高肇似笑非笑的看着元澄,“首文言出必行:若殿下下令,某即刻就遣死士传予奚康生……”

下个鸟毛……你当奚康生是蠢猪不成?

元澄恨的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

他恨的不是高肇敢鱼死网破,而是暗恼始料未及,未料到高肇半丝余地都不留,竟会将他囚于夏州。

他一时走不脱,往吐谷浑、柔然借兵之策就要搁置。虽说宗室之中多有贤德之才,可胜任出使者大有人在,但能背得动这口黑锅,能承受得住后续压力的人却少之又少。

如此一来,以太后多疑善变、谨慎小心的性子,定然会迟疑不决,踌躇不定。

而如今之局势风云变幻,良机稍纵即逝,天知道这一拖,又会拖出什么变故来?

心中暗急,元澄更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让高肇将他放出城去?

若无良策,那就用诈:高肇敢要,他就敢应……就是答应让他做皇帝,又能如何?

正暗自思量如何开口,耳中又传来一阵鼓响。

动静不是很大,一听便知离的颇远。再一细辩,竟是攻城的鼓令?

元澄猛的瞪大了眼睛,往城下望去。果不其然,远处大军就如浪潮,向城下压来。

奚康生疯了不成?

高肇也是目露疑色,看了看徐徐推进的大军,又瞅了瞅已近西山的夕阳。

奚康生早不攻晚不攻,为何近日落西山、近然入夜之际攻城?

难不成你麾下兵卒皆有夜视之能?

暗中思忖,高肇深声喝道:“莫要惶急,等其蚁附之时再予反击,也好省些箭矢……”

左右之军将轰然应诺,满脸轻松。

而等了约有两刻,见敌军前阵并无冲车、撞楼,高肇哈哈一笑:“我当奚康生真要孤注一掷,原来只是试敌而来?”

……

高肇并未料错。

对于这只乌龟壳,就是将当世之所有名将聚之一堂,也只能望城兴叹。奚康生自是无法破城,但不妨碍他试上一试。

蚁附攻城是莫要想了,墙上全是冰,连梯子都搭不住。也就只能拿炮车轰一轰。

此时往城下推进的便是炮阵:一炮十卒,其后还跟有大车一驾,但车中所载并非石弹,而是瓷罐。

而如这般的炮什,也只百余什。其后便是稍大些的炮车,可将数十斤的石弹抛至百丈远的那种。

而当时的金明郡城,便是用这种大型炮车轰塌。

大阵暂驻,又听一阵喝令,先是数十架大车抛投。准头倒是挺足,大都抛至墙根或是半墙之中。一时间声如闷雷,声势极大。

但除了声势大,好像再无寸功。

数十斤重的石弹,威力不可谓不大。但落到城墙之上,至多也就是一个白印。

城上守军之前还在防备,怕石弹抛上城头,或是躲于城垛之后,或是数人叠盾,藏于盾下。

但看了一阵,最高的石弹也就落于半墙之中,离城头还足足差着三丈。是以至最后除了高肇亲卫,其余将领连盾都懒的立了。

奚康生倒是可以将炮阵再推近些,但莫忘了高肇赖以为依仗的火箭。

但敢至百步之内,只需遣射声吏居高临下抛射,不需多久,就能将奚康生的炮车尽数烧成一把飞灰。

观望一阵,奚康生便令炮营改用小炮。

石炮猝然一停,高肇顿觉耳中顿时清静不少。以为奚康生定会就此撤兵,又见阵前有如点灯,须臾间就亮起了许多火把。

此时虽近黄昏,但日头悬而未落,远不到起灯之时。且高肇以为,奚康生便是丧心病狂,也绝不至于敢夜攻。

能不能看的见只是其次,一夜就能冻伤无数才是关键。

暗暗猜疑,见起灯之处皆为炮车所在,且依旧有兵卒在往炮车中填装物事,高肇心中猛的生出一丝警惕。

念头方生,又听一声鼓响,近百点火光恍如流星,朝城头飞来。

这是何物,莫不是李承志的飞雷?

不然何需以火引之?

高肇的魂都被惊掉了一半,正欲喝令,耳中又响起瓷罐破碎的声响。

耳后又是“轰轰”一阵,凡瓷罐破碎之处,尽皆陷入火海。

若是砸中城墙也就罢了,恰好就有那么几只抛进了城道。也不管兵卒有无持盾,但听碎裂之声,便是一阵哭爹喊娘。

亲卫将军飞身扑来,将盾遮于高肇头顶,急声厉吼:“快,护太尉下城……”

高肇却气的脸色铁青,甩手就是一巴掌:“狗贼,再敢胡言妄语,乱我军心,定斩不饶……”

高肇没见过猪跑,但吃过猪肉。元继、昌义之是如何败的,罗鉴是如何溃的,他早有耳闻。

李承志之火器杀伤只是其次,但声势极大,有如神罚,最易惑乱敌之军心。

若自己此时一退,城上守军焉有士气可言?

而这只是其次,毕竟有坚城可依,只要将城上守卒尽皆撤走,奚康生依旧无可奈何。

但日后再遇火器,军将也罢,兵卒也罢,定然会想起今日高太尉弃城而逃,定然畏惧更甚……

高肇厉声吼道:“给我撤了盾……老夫倒要看看,这天雷能否将高某炸个尸骨无存?”

说着竟挺身而出,往前一站,脸上无半丝惧色。

这奸贼倒是好急智?

若是知道高肇立于此处也就罢了,但统万城东西足长十里,城头兵甲闪耀,人头攒动,奚康生得有何等逆天的动气,才能于万人之中砸到高肇?

元澄心中暗骂,又听元怿问道:“此非天雷,倒像是火油?”

“高首文焉能不知?”元澄嗤的一声,“无非是指虎为猪,欺哄兵卒罢了。待下次真遇见那天雷,至少会多些胆气……”

原来如此?

元怿恍然大悟,又低声道:“奚康生何来此物?”

元澄哈哈一笑:“莫要忘了先帝在时,曾令李承志酿制火酒,运至京中窖藏,足有十数万斤……孤此次北上,已尽数运来,不然焉敢与逆贼鱼死网破……”

他故意大声道出,高肇自然听了个清清楚楚。虽知元澄在恫吓予他,但依旧心惊不已。

李承志未循西海之时,他已升到太尉,焉能不知京中藏有多少火酒?

上万斤顶天了。

高肇之所以惊疑,是因他并未闻到酒味,反觉鼻中传来之烟气极为熟悉?

他就是以此为依仗,更依此起兵,岂能不知?

这分明就是火油……

但高猛费时近有两载,将数座大湖尽数熬干,更枉死数万人命,才熬了多少。而奚康生攻破金明才只半年,何来的此物?

也绝不可能是奚康生从油湖中所采。

那数座油湖早已被高猛挖至数丈之深,其中毒气萦绕,人但一下湖,不消两刻便一命呜呼,不然他岂能轻易弃守金明?

似如惊弓之鸟,高肇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李承志。

李承志天授之人,既知“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难保不知它处也如金明一般,也盛产此物?

这小贼惯会扇风点火,生怕自己与朝廷不能两败俱伤,将此物所在之地献于朝廷,也并非不可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