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一八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六一八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古言“老而不死是为贼”,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只是转念之间,高肇竟就将这火油的来历猜了个七七八八。

时值李承志陈仓大胜,归京后闲赋家中。以元英为首,意欲逼他献出天雷之密方,李承志便以汽弹弹蒙混。

后高英还专遣崔光寻他,请教产油之处,李承志便称:火油虽深埋地底,但就如暗河,有主脉,就定有支流,是以便是举金明一郡,也绝不止高奴县这数座油湖。

当时朝廷半信半疑,直至奚康生不计死伤硬是攻下金明,按照李承志当时的指点按图索骥,还真让他寻到了两处。

可惜埋的较深,储量又少,奚康生更不敢如高猛一般拿人命硬挖,就能只能用笨办法:先灌水,待油浮至水面后捞出,再用锅蒸熬。

产量可想而知。

费时半年,奚康生也才熬炼了几千斤,且是清稠混杂。用来制火油弹是不要想了,只多也就是拿来放放火,而且还要省着用。

不然奚康生早拿出来攻城了。

只因见夏州以冰筑城,欲负隅顽抗,又怕高肇丧心病狂,伤了元澄,奚康生才不得已,以此给高肇一个下马威。

就如此时:油灌落于城墙,当即就会烧起方圆数尺的大火。弓卒再以箭裹以麻布,照着起火的地方攒射。

也就几息,起火的范围就会扩大数倍。而不多时,冰墙上就会烧出一个浅坑。

又因起火之处大都处于半墙,且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待水顺着墙浇下去,至多流过三五尺就会冻实,根本无计于是。

所以奚康生才会选择在近日落之时发动攻击……

高肇依旧令兵卒不停的往下泼水,不将那火灭了誓不罢休一般。

元澄与元怿面面相觑,不知高肇为何要多此一举。源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狐疑道:“太尉,便是放任让奚康生烧墙又如何?火能将冰烧化,难道还能将砖石、夯土也能烧开不成?”

你懂个鸟毛?

高肇冷哼一声,在心中暗暗骂着源奂。

奚康生确实不能将墙烧开,但他却可以炸开。

遥想两年前,得知李氏天雷竟是用火药而制,高肇当即就密令高猛研制。

东西倒是制了出来,但足足毁了半座院落,并百余心腹。

高肇一想起只是几斤轻油,就将数间青砖瓦房被炸成废墟,就不寒而栗。

若是奚康生如法炮制,先以火油烧开冰墙,再遣兵卒攻至城上,而后以厚木撞车为盾,挡住城上落石、滚木。再令死士藏于车下炸墙。

便是统万城墙基足有三丈厚,但又能经的住几下?

怪不得元澄大言不惭,敢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类的话。也更怪不得奚康生就如失心疯一般,敢令兵卒攻城?

高肇隐隐心惊,又急令亲信运来大批火箭,并麻杆、干草之类的易燃之物。

但如他所料,奚康生若遣死士炸城,他便是拼着将统万城内的火箭耗尽,也定要将其击退。

奇怪的是,只投了一轮,就再不见油罐抛来。奚康生只是令兵卒射箭。

但很可惜,冰墙太厚,只凭箭矢上的麻绒、碎布等燃起的火,根本抵不过冰化成水后浇熄的速度。

是以起火之处越来越少,堪堪半个时辰,墙上已再无一处明火。

莫不是奚康生火油不多,经不起这般消耗?

但难保不是小式牛刀,故而如此……

高肇暗暗猜疑,又听元澄喝道:“高首文,如见可是见了奚尚书的手段,当知他已有破城之法,尔等为何依旧冥顽不灵?所谓迷途知返,为时未晚……”

高肇一阵烦燥,冷声喝道:“押下去!”

本是要让这二人好好看看,奚康生是如何望城兴叹,灰头土脸的撤军。却不想狠狠的一耳光,倒先扇在了自己的脸上?

但覆水难收,既己与元澄毁冠裂裳,坐实了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恶名,就只能先硬着头皮往下打了。

只要能坚持到李承志起兵,就能胜负易手,化被动为主动。

再退一步:便是要降,也不能依圣旨所云,强而令之。

不然怕是城门还未开,奚康生还未进城,麾下如源奂、长孙道等被他许以王爵封国的外姓将领倒先反了。

是以且战且看吧……

暗暗思量,见城下官兵渐渐偃旗息鼓,似欲撤兵,高肇稍稍松了一口气……

高肇能想到用火油炸城,奚康生自然也能想到。但想到归想到,施实起来不知难了多少倍。

最关键的就在于,奚康生手中的火油太少。别说炸墙,能将城外的坚冰烧出几个洞就不错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是以奚康生转而求其次,只需每日这般瞅准几处烧上一轮,就能使奚康生如临大敌,草木皆兵。但凡有一处起火,就会拼了命的浇水扑灭。

日积月累,得到天春回暖之时,这几处的冰该会结多厚?

要知道,统万城的城墙皆为蒸土夯制,且不是处处都有砖石护墙,虽不怕火烧,不怕石撞,但若是水呢?

奚康生已然能够想像到等开春之后,夯土城墙已被水泡的稀烂,一片接一片的烂泥剥离落地的景像。

到那时,看高肇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见没后一丝余晖落下西山,天色已然见黑,奚康生沉声喝道:“退兵!”

营帐就驻在五里外,多为棉帐,外围又以车为寨。且此次自薄骨律、关中征来的柴草、石炭颇多,倒是不用担心兵卒无法御寒。

麾下领命,自去向前军主帅崔延伯传令。奚康生也下了望楼,准备驾车回营。

他同时还在盘算,是否将此处交由崔延伯坐镇,他再往丽子园或离石镇两处看看,看能不能窥得一线破局之机……

但还未登上马车,突有亲信来报:“尚书,威武将军(六品)元顺率军往西巡防时,偶遇一队逆军,大都就地擒俘,少部斩杀……

其中有二人自称为已故李国公之父李时贤、庶兄李承宏,因元顺将军不识得这二人,故急令麾下送至阵外,交由尚书处置……”

李始贤,李承宏?

奚康生满脸都是古怪之色:高肇费尽心机,才将李始贤诓至夏州,更是视若珍宝,怕是比元怿都要重视几分。但为何不困于城中,而是带到了城外?

心中猜忖,奚康生又冷声喝道:“带来此处……嗯,再去速速知会崔县子(崔延伯),先暂缓撤军……”

奚康生是猜测城中是否出了什么变故……

也就一刻,亲信便护着一辆马车进了中阵。待将车中二人扶下,奚康生就着火把细细一瞅,眼睛顿时一亮。

还真就是李始贤?

托李承志的福,奚康生于泾州任刺史之时,可没少照顾李始贤。再加他与张敬之为亲翁,张敬之又为奚康生左膀右臂,自然更要高看一眼。

是以二人熟的不能再熟。

再看李始贤竟是五花大绑,奚康生佯怒道:“眼瞎了不成,还不快予李参军松绑?”

见到奚康生,李始贤才算有了些脱出生天的觉悟,胸口的伤突然就疼了起来。再加失血不少,又惊又累,双腿不由一软,一只膝盖竟不由自主的就跪了下去。

奚康生一脸好奇:“怀德为何行此大礼?”

爷爷给你行个鸟毛的礼?

李始贤好不气恼:“尚书,李某要说腿软,你信是不信?”

“信,为何不信?”

奚康生催促道,“快快起身,予我好生说说,高首文怎就将你放出了城?”

“那狗贼哪有那般好心?”

一提高肇,李始贤牙就咬的咯吱直响,“他欲行借刀杀人、祸水东引之计,欲栽赃于尚书……可惜被李某予半道识破……”

借刀杀人,祸水东引?

奚康生心中一颤:“快予我道来……”

李始贤口才了得,三言两语间,就将前后经过说了个大概。

奚康生时而皱眉,时而大骂,心中更是隐隐后怕:此计可谓毒之又毒!

若非李始贤机警,窥得珠丝马迹,险此就让高肇得逞: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以李承志的秉性,焉能不报此仇?

但到头来,终于高肇棋差一招,功亏一篑?

骂了一阵,奚康生又有些惊疑:此次看似全赖李始贤安不忘危,独具慧眼。但实则是气数使然。

说到底,还是李承志的气运要强过高肇,是以李始贤才能逢凶化吉,继而避免西海与朝廷两败俱伤。

反过来再看,待高肇得知奸计败露,李承志对他更是恨上加恨,他又会如何抉择?

这一计本就是火中取栗,即已功败垂成,高肇就只能自食其果:要么顽抗到底,与朝廷两败俱伤,彻底便宜了李承志,将他高氏斩尽杀绝。要么断尾求生,庇护于朝廷羽翼之下……

如此一看,好似还是朝廷得利,但奚康生却清楚,此一时,彼一时,对于如今的李承志而言,只要能避免与朝廷过早开战,这就是天大的便宜。

只需一年,更或许用不到一年,他就能将元鸷与罗鉴的近十万镇军驯服,并将北镇的十数万流尽数安置妥当。

到那时,朝廷又该如何应对如此强敌?

罢了,用李承志的话说,天塌下来自有高个的顶着,自己何必费神?

他暗叹一声,又连声下令:“传令,命崔县子即刻起灯,悬免战旗,再予城上投予箭书,就称老夫有一份大礼要送予高首文。

而后再令元顺,将他所俘之逆军尽数押至城下,先让高首文辩一辩真假……”

稍一顿,他又看着李始贤:“辛苦怀德,与老夫往城下走一遭,也好让高肇那狗贼死心……”

“固所原也!”

随口应着,李始贤又瞅了瞅奚康生的脸色,“如今李某逃出生天,高首文定然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也定能料到他日必有灭族之灾,是以十有**也投城而降……但为何尚书不见喜色,反倒愁眉苦脸,郁郁寡欢?”

奚康生闻言一顿,斜着牛眼瞪着李始贤:“怀德,你莫不是在讥讽老夫?”

“尚书何出此言?”

“哼哼……你明知高肇一降,朝廷必然会重整大军。至多休养一年,定会挥师西进,到时十有**仍是老夫为帅。我且问你,我如何高兴的起来?”

奚康生连连冷笑,“若到那时,老夫就将绑于前军旗杆之上,看李承志是选择救你,还是宁愿背负不孝之名?”

李始贤的脸色突然就白了。

奚康生不似高肇那般卑鄙无耻,无所顾忌。他敢说出来,但定然做不出来。

李始贤怕的是李承志曾与他闲谈之时的一句戏言:还望父亲万事谋慎,处处小心,千万莫落入敌贼之手。不然便如秦末项羽与刘邦,敌贼若绑父亲予阵前,儿子是降,还是战?

那逆子近如言出法随,嘴不是一般的灵光,怕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日,才假借戏言提醒为父?

再想想这刚逃出狼窝,又陷入虎穴、便是奚康生自恃为名将,为爱惜羽毛,绝不会行此惹人诟病的毒计。但偌大的朝廷有的是猪狗不如的无耻之徒,找个背锅的还不简单?

怕不是命中真就有些一劫?

嗯,不对!

那逆子可是说过,老夫至少也有耄耋之寿……

心中纷乱如麻,李始贤如木偶一般,随着奚康生到了城下。

只以为奚康生会撤兵,高肇都已下了城墙,猝闻城下灯火大作,似是要挑灯夜战。又听奚康生射来了箭书,要送他一份大礼,他又急匆匆的折返了回来。

待至城头,兵卒在往城上吊人。高肇仔细瞅了一阵,发现皆是夏州兵卒打扮。且个个五花大绑,大都带伤。

他心中一震:城内并无遣卒出战,何来的溃兵?

怕不是护李始贤父子西去的那队甲骑?

稍一转念,高肇的脸白突的一白:若是已然得计,李氏父子皆死于官兵之手,奚康生焉敢称“送一份大礼”?

他急声喝道:“可是高莽麾下……高莽呢?”

“秉太尉,高将军已然死于乱军之中……”

“李始父子呢?”

“已被……已被官兵生擒……”

生擒,竟然是生擒?

高肇眼前一黑,直挺挺的往后倒去……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