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二七章 了如指掌

第六二七章 了如指掌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盐湖之畔,数驾大车并在一处,拼成了一座高台。

元澄站在台上,脸色阴沉似水。

李宪就在一侧,同样愤愤不平,但怎么听,话语中都似带着一丝阴阳怪气与幸灾乐祸:“精粮百万石,帛麻上千车,更有无双妙术附赠,就借来了这等老弱病残?

老弱病残也就罢了,还打了这般大的折扣?便是下官眼力不好,军务也只是平平,但至少可知,这湖畔之兵怕是连五万都无……”

元澄焉能不知,李宪话里话外都在暗讽予他:便是朝廷钱多人傻,但也不能傻到如此程度。

这与冤大头有何区别?

他胸口一鼓一鼓,只觉有一口恶气憋在心中,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恨了许久,他才冷声道:“敢问慕容将军,这些,就是贵国欲襄助我朝的勤王之兵?”

慕容孝好不尴尬,却又不知如何解释,只好硬着头皮道:“还请殿下恕罪,某这就请奏大汗,定会予殿下一个交待……”

元澄硬忍着怒气:“好,孤也相信慕容将军定有苦衷,就予此恭候佳音。如今时不待我,还请将军莫要误了出军之良机!”

“殿下放心!”

慕容孝忙应一声,拱了拱手,打马就走。

李宪看的仔细,那慕容孝转身之际,脸色便黑如锅底,眼中尽显怒意。

他狐疑道:“看慕容孝这姿态,倒非伏连筹暗中授意,好似是天柱部阳奉阴违?”

“堂堂一国之君王,焉能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元澄冷声道,“这定然是天柱部不满出兵之酬,但慑于伏连筹可汗之威,是以欲欺上瞒下。但未料到你我会事事躬亲,锱铢必究,会来他聚兵之处挨个军阵数过……”

“想来也是如此,毕竟要等大军出关之后,我等才会将粮帛与军甲运来,便是伏连筹反复无常,也不该于此时就食言才对……”

李宪满脸忧虑,“然吐谷浑王庭距此有千余里之遥,一来一去,至少也要五六日。若是天柱部慑于王庭之威,能闻令而动,自是无甚妨碍。但怕就怕伏连筹不得人心,且如今天高皇帝远,若是天柱部坐地起价,有意推诿,不知又要拖到何时……”

一语惊醒梦中人,元澄倏的皱了起来。

还真就说不定……

“伏连筹贪得无厌,十有**会寸步不让。天柱部心有不甘,就算最终慑服,也定然会藏怒宿怨。便是另遣精兵,也定然是不情不愿,到时又有几分战力可言?如此一来,反倒弄巧成拙?”

他稍一沉吟,低声说道,“然于此时再换征他部,又要费时许久。且以吐谷浑举国百余部,除慕容氏数部之外,就数天柱部人强马壮,兵精将勇,是以当为上上之选……”

元澄稍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样,你去寻那慕容孝,与他商议,遣使予伏连筹秉奏时,措辞稍稍委婉些,莫要将天柱部说的一文不值。孤即刻就去见天柱部名王,好生与他分说……

无非就是多费些钱粮而已,若是天柱名王有意,便是多送他一些兵甲,甚至将他冶兵、锻甲之法授予他又如何?就当是我天朝上国赏赐于附国属部,就算伏连筹事后得知,谅他也敢怒不敢言……”

元澄这是要与天柱部私通?

伏连筹自然敢怒不敢言,这天柱部怕是要惨了,事后少不得会被伏连筹当做家贼,处处提防。

好个元澄,便是求人帮忙,竟都不忘见缝插针,但有机会,就想为吐谷浑埋下隐患?

李宪暗暗腹诽,嘴上却应的极快:“下官这就去!”

却不想元澄比他还急,三步并作两部的走下高台:“你去便是,孤先去寻那天柱名王……”

李宪稍一怔,也掀起袍襟,快步跟了下去。

见他二人跨上马背,一西一南狂奔而去,约三里外的山丘上冒出了一颗脑袋。

细作穿着皮袍,半敞着胸,头发一绺一绺,又脏又乱。还留着浓密的络腮胡,且满身的羊膻气,一眼便知是胡人无疑。

但一张嘴,却是纯正的关中腔:“速去秉予将军:那元澄意欲私通天柱名王,贿以帛粮、兵甲,请天柱部尽遣强军……”

旁边的同伴收起千里镜,好似半信半疑:“离的这般远,你可是看清楚了?”

“便是再离上三里,但凡他嘴唇一动,爷爷就不会错认半个字……还是你当郎君授予我这读唇之术是把戏不成?”

李汉低声笑道,“定然不会看错的,放心去秉就是……但需小心,想也能知天柱部出兵在即,早已封了诸条山谷,你最好还是绕远些……”

天柱部与山丹马场就只隔着一道默靳河,可谓近之又近。以前虽偶有磨擦,但因互通商市,而西海也只是谨守边境,再决不进犯半寸。久而久之,天柱部也渐渐放松了警惕,对马场几乎不设防。

但如今即知西海与马场驻兵、牧户皆是元魏反贼,且征讨在即,天柱部自然会百般提防。

封山封路只是其次,细作最担心的是天柱名王为防走漏消息,令各部首领清查帐民,甄别细作。

杨敢扮作临松县的卢水胡民,已潜入天柱部三年有余,身份来历皆无瑕可击。更是娶了天柱部牧户之女为妻,自然无虞。

他怕的是如今正爬在草窝里的这位“上司”被胡兵逮个正着!

半月前的深夜,这位就跟鬼似的潜进了帐房,若非拿的是谍部印信,杨敢还以为事发了。

而后一番叮嘱,交待了接头的地点和时间便悄然遁去。

再之后,每三日便能见一次,而每次都在杨敢牧场左近。

他也不知道,这厮是如何混进部族,却未被人盘查的。

更有甚者,今日竟敢带他潜至大军近侧,就如入无人之境?

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而到如今,杨敢连这位姓什么都不知道。

即称“郎君”,想来不是李氏仆臣,也定是白甲旧部。

但自己为何无一丝印象?

也怪这厮,胡须留的太长,将整张脸遮了个严严实实,就跟毛猴子一般。

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亲近感,杨敢低声道:“祁连山长有数千里,天柱部再是能耐,还能整座都封了不成?大不了我弃马步行,只要能进了山,只需予夜间在山头上放一把火,塘骑就能闻讯而来……反倒是你,务必小心……”

“爷爷自然省得,顾好你自己便是!”

大汉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又举起千里镜看了起来。

杨敢瞅了他一眼,便如蛇一般倒退着爬下了草坡。

坡下停着一匹徤马,杨敢翻上马背,打马就走。

往北奔行了近十里,就能看到牧野人散落着数百只牛羊。两个徤壮的胡妇怀中各裹着一个稚子,骑在马上照看着牲畜。

那大汉倒是曾说过,但凡开战,他这细作的身份便失了用处,到时可提前一步,将他两个婆娘并幼子一并带至西海,好生安顿。

但杨敢却是半信半疑:他也就罢了,不但出自白甲旧部,更是谍部司在册的旅帅,以郎君与皇甫将军惜才如命的秉性,定然不会将他弃如敝履。

但两个婆娘和两个娃儿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他这一去,能不能回得来还是两说,到时大战一启,兵荒马乱,人命怕是连草芥都不如,他如何救?

杨敢倒是问过,那大汉只说令他放心就是,问题是他如何能放得下心?

杨敢暗叹一声,朝着两个胡妇奔去。

又一番交待,杨敢只称是应族长征召,日落之前就要入营,两个胡妇不疑有他,边抹着眼泪边收拢着牛羊,欲回账予他准备兵甲与干粮。

待夫妇三人驱着牛羊往北而去,大汉收起千里镜,大摇大摆的站起身。

杨敢这厮,怕是以为爷爷在哄骗于他吧?

这厮也定然不会想到,爷爷可是大将军慕容孝帐下前军营帅,本就率麾下驻于此地,护住杨敢的亲卷还不容易?

不然你当我为何如此大胆,敢予大阵之畔觊觎元澄与李宪?

转着念头,大汉不急不徐的往军阵走去……

……

三日后,马场典牧都尉府衙。

李亮正在摆弄一方沙盘,皇甫急匆匆的入了帐:“李主事,谍部细作连日三报,称元澄贿以重礼,已求得天柱三部六万强兵,不日将齐聚盐湖,而后兵分两路。一路会陈于盐湖之北,默靳河之南。一路会随元澄入关,驻于鄯善镇(今青海乐都),受崔延伯节制……以某看来,此举应是围三阙一之计,李主事以为该如何破之?”

默靳河,鄯善镇?

李亮只一眼,便在沙盘上找到了这两处。

默靳河西抵山丹马场,东接临松县,中部则与弱水上游相邻。而这三处恰好都有大谷可穿祁连山,直抵河西。

若进临松,不需一日便可抵表是,若循弱水,至多两日便可至镇夷。若经马场,取武威也罢,攻张掖郡也罢,更是一路坦途。

再看鄯善镇,就如一颗钉子一般扎在陇山西南,到时只需与陈兵萧关的官兵齐头迸进,就可堵死河西东、南二面。

但为何如此着急?

昨日才收到郎君信报,称柔然才准备出兵,大军至少两月之后才能到居延湖北。若依常理,至少也要等柔然围困北路,再令吐谷浑围困南路。

稍一转念,李亮便猜了个七七八八:怕不是元澄欲行声东击西之计,故意大张旗鼓,想逼迫西海逐步北撤,先与柔然大战一场。而后再趁虚而入,兵指镇夷?

倒是正合了皇甫所断。

兵法云,以奇胜,以正合。如今算来,朝廷可用之兵是西海的十倍都不止,但元澄依旧诡计百出,可见心中依旧存了不少算计。

并非算计西海,而是在算计吐谷浑与柔然。

反倒给了西海可趁之机……

李亮心中暗忖,客气的笑了笑:“临行之前,郎君百般叮嘱予亮,此战唯将军马首是瞻,万万不可越俎代疱,是以将军若有决断,下令便是,亮定然唯命是从!”

还真不是李亮谦虚,而是李承志确实是这般交待。

无他,若论对吐谷浑的了解,举西海上下,再无人都比的过皇甫让。

李松率白甲旧部远循西海之后,李承志便授计,令李丰与皇甫扮做叛出高车部落的卢水胡商,同各方通商。

一是可用兵甲换粮,以解西海燃眉之急,二则是可予各处建立商栈,以此安插细作,以备不时之需。

自那时,南至吐谷浑,东至关中,西至敦煌镇,北至六镇,商路渐渐通畅,更有无数细作被安插予各处。

而其中交易最多,最为频繁的,六镇军头自然为第一,吐谷浑则为第二。而且吐谷浑的商路通的比六镇的还要早。

也是因为河西与吐谷浑就隔着一道祁连山,极为近便。二也是吐谷浑偏居高原,无论兵甲、帛麻还是陶瓷,都是缺之又缺。

甚至还是伏连筹首肯,由慕容宗室带头走私。将西海的刀兵贩至南梁,再将南梁的粮食卖给西海。

当时的南线就是由皇甫让开创,他甚至一度成为吐谷浑各部名王的座上宾,堪称炙手可热。

趁此机会,皇甫让自然是见缝插针,不知在各部安插了多少奸细。

特别是天柱北部,与临松近在迟尺,世代都与游牧于临松的卢水胡相互通婚,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许多细作先成了卢水胡民,而后又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天柱胡民。再以此为跳板,向吐谷浑各部,乃至王部渗透。

这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不论哪个时代,钞能力都无所不在。再加本身就勇武过人,且智计百出,那李汉步步为营,成为名王之一慕容孝的账下军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就连李亮也不知道,这样的细作,皇甫让的手中究竟有多少。但他至少知道,吐谷浑但凡有风吹草动,皇甫让都能了如指掌。

是以便是李承志并无交待,李亮也有自知之明:与吐谷浑这一战,主帅非皇甫让莫属……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