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五三章 箭楼塌了

第六五三章 箭楼塌了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便是走马观花,费时也不算少。待一行十数骑出了山北的仓场,已是酉时(下午五点)左右。

日头虽已偏西,但依旧烈如火轮,烤的大地焦烫如火。便是有风吹来,也如揭开了蒸锅,只觉又热又闷。

岸边的柳树被晒焉了一般,树条软耷耷的落在地上,随风摆动。偶遇一只大胖狗,有力无力的趴在树下,伸着舌头,气喘的跟风箱一样。

见到生人,莫说是吠,竟连眼皮都懒的抬一下。

又行了足有半个时辰,从河道穿过合黎山,至山南校场之时,才觉的好受了一些。

一是天色渐晚,热意渐去。二则是校场靠河,左近又栽满了杨柳,已有成林之势,故而渐行渐凉,渐觉舒爽。

李承志带刘芳等人去的是北营,也就是炮营驻地。

如今各军外征,两卫炮兵也尽数分拆,遣至各部。唯独李彰这个卫将却留在了西海。

左右无事,李承志便令他整备新军,着重操训炮卒。

虽然只练了不过月余,但胜在李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事无巨细,是以兵卒上手极快,如今已颇有模样。

之前便令李孝先交待后,等李承志入营时,李彰早已准备妥当。

天色渐晚,距入夜也就一个时辰,且一旦太阳落山,视力就要打个折扣。是以方一入营,李承志便将刘芳等人带至北山。

这里既是炮营的试炮之地,也是各营的练兵之所。几乎每隔半旬,都有各卫遣来一营新兵,而后混编为一卫,来此操练攻城。

既为操练之所,自然无需真修一座城,只是一面单墙。不过高有五丈左右,且里外皆为红砖包砌。

行至城下,元渊抬眼一瞅,不由的“咦”了一声:“只是短短的两里城墙,为何有新有旧?”

倒是好眼力?

李承志暗暗的赞了一声,又回道:“每过五日,各卫就会遣一营新军来此,六卫便是六营,而后再混编为两卫,在此操训。

既为实训,必要登城,故尔每战前,必由炮营以炮轰之,直至城破,才会再分敌我,一攻一守……待罢后,才会唤来后营修缮,故而城墙有新有旧……”

杨舒好奇的问道:“既要攻城,定是要登城,想来难免死伤?”

“只需十几炮,城头就能轰塌大半,所余不过六七尺,便是失足落城,也不至于摔死。大都只是擦伤些皮肉,偶尔会有摔断筋骨的……

而真有伤的重的,自然皆以军功论赏,是以兵卒少有畏难之辈,反倒个个奋勇争先……”

李承志悠然叹道,“孙子言: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所谓慈不掌兵。便是此理。故尔训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纵然早有预料,更是已被震惊到了麻木的程度,元渊依旧禁不住的瞳孔猛缩,心头微颤。

便是朝廷的中军,至多也就是三日一训(集合训话),十日一练(队列),一月一操(类似小规模演习)。且操演之时,至多也就是练一练变阵,换阵,顶到天也就是令骑营予校场之中演一演骑射。

李承志倒好,日夜训练不缀也就罢了,五日一操也能说的过去。但予操演之时,练的竟是攻城与守城?

这已然与实战无异……

“竟将火炮用于操演之时?”

就连杨舒都止不住的替李承志肉痛,“你西海的火器竟富裕到了这般地步?”

李承志微微一笑:“不敢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开春之时,大败柔然与吐谷浑那般的阵战,再应付个十多次绝无问题……”

数十万之众的大战,再应付十多次?

见他风轻云淡,波澜不惊,刘芳只以为他说的是实话,脸色不由的发白。

却不知,李承志越是撒谎的时候,越是镇定。

兵也罢,粮也罢,尚有一丝转圜的余地,就只有火药,真已到了山穷水尽,无以为继之时。不然为何正是势如破竹之时,李承志却要就坡下驴,暂时休兵?

莫说数十万的大战,不论崔延伯、邢峦,或元遥这三人中的哪一个敢破釜沉舟,玉石俱焚,李承志就的坐腊。

要么退兵,要么真刀真枪,拿人命去填。

用李承志自己的话说,如今的西海已是外强中干,如纸老虎一般,一吹就倒……

说话间,李承志已下了马,带几人登上了城墙。这是避免被刘芳以为他做假,让几人看看这城高不高,坚不坚。

登上城墙,几人才知城厚两丈有余,城道之宽可供两车并驾齐驭。

里外皆用砖石包砌,若论坚固,与洛京外城相比也不逞多让。

再一细看,仿佛贫农的寒衣,到处都是补丁,许多处都好似被火薰烧过。

眼见日头偏西,已近山巅,李承志便只带众人人草草一观,便回了阵前。

李彰早已令兵卒掀了炮衣,十蹲大炮立于阵前,被擦的锃亮,映于夕阳之下,反射着慑人的寒光。

专物此物而来,自然要看个究竟。刘芳即刻下马,三两步奔至炮身之前,细细的瞅了起来。

只一眼,他便知此物乃精铁所铸,只是一蹲,便足有三四百斤。

但前后皆配有炮架,并装有铁轮,是以挪转之时极为灵活。

元渊试了试,发现只凭他一个人的力气,竟然就能拉的动?

西海不缺马匹,是以长途行军不足为虑,无非就是多制些大车,多召些牲畜。

关键的是,竟凭人力竟都可以挪动?

岂不是说,若逢开战之际,想将此物挪到多近,就能多近,就是顶着城墙打,也绝无问题?

正惊疑间,又听身侧“咯咯吱吱”的一阵怪响,元渊侧目望去,却见杨舒正摇着一柄如同转轮一般的物事。

随其转动,那炮身竟渐渐抬高,斜指向天。直到再转不动,杨舒又唤了个方向,只见炮身又落了下来。

等降无可降,杨舒才停下手,指着转轮下刻有数字的标尺,喘着气问道:“此物有何用?”

“度量之器而已,就如匠人所用的墨尺,仓吏所用的粮斗,商贩所用的杆秤……”

李承志指了指大炮,又往远处的城墙一指,“就如此时,若击那两里之外的假城,炮头距地几何,若再近些或是远些,炮头又该高一些或是矮一些,皆以此物衡量……”

杨舒双眼一突:“如此一来,便等于有了定数,岂不是来个稚子与妇人,只需照猫画虎,也能操持此物攻敌?”

李承志稍一犹豫,又点了点头:“虽无这般轻松,但也算不得难。”

与其它兵种而言,炮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近战杀敌,安全系数不知高了多少筹。

且又经过多次改良,凡虎蹲炮(重三十斤)以上皆装有可转向的炮架,西海牲畜车驾又多,炮卒并不需专挑身强力壮之辈。

而无论填装、调向、调角等皆有定例,也不复杂,几乎全程傻瓜式操作,是以只需将后军稍加训练,就能拉来当炮兵。

所以对李承志而言,在西海所有军种中,炮兵反而是最容易操训,最容易上手,作战最轻松,最安全的兵种。

当然,这只是对普通士卒而言。而凡伍长以上,却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千训万练。

回了一句,李承志又笑道,“延容公若是有意,这第一炮便由你来点火可好?”

杨舒眉开眼笑:“自是求之不得!”

待他应下,李承志又转过头,朝刘芳笑道:“寺卿可随意指上一处,试试威效!”

刘芳早就急不可耐,接过李聪递来的千里镜,搜寻一阵,又朝城墙左端的箭楼一指:“便是那里了!”

李承志从善如流,朝李彰点了点头。

见足近七尺高,恍如铁塔般的大汉摇起了转身,调转着炮身,几人的目光自然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装炮的过程其实极为简单:先是将定装纸包塞入炮管,再用一根前端连着木塞,又裹着软布的长杆顶实,然后再装入铁弹。

引线的尾部连着木刺,可将药包直接刺破,再一点火便可。

只见李彰有条不紊,整个过程也就二十息,而后便吹燃火折,点着了煤炉。

稍一顿,他又将火折子递给了杨舒:“怕有火星溅出,引爆车中火药,是以我等平时皆不用火把,只是将铁钎烧红来引火。延容公若是不愿等,可用此物引火……”

杨舒接过火折,心念微动,又往身后的大车一指:“若是在那车中放把火,又会如何?”

李彰顿时一噎,竟翻了个白眼,瞪着杨舒。

无论是战时,还是训练,更或是操演之时,李彰最怕的,就是手下人心不在焉,吊二啷当,从而引起大祸。

又不是没发生过?

以往之时,因炮卒操作失误而炸膛,更或是引燃药箱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李彰日渐威重,驭下更是极严。

如药箱须距火炮三丈之外,搬药的炮卒绝不可带引火之物,装药、填弹,甚至清膛之时绝不可直对炮口等等,全都是用血积累出的经验。

见他脸黑的锅底一般,李承志顿时失笑,不由骂道:“你个莽货,延容公只是无心之语,又非真要予车中点火,你何需恼怒?”

说着他又向杨舒解释道:“若真引燃那车,三丈之内定然寸草不生……”

杨舒不由一惊,只觉毛骨悚然:此物竟是把双刃剑,不只能伤敌,亦能伤己?

心中惊念一闪而逝,他又定了定神,将火折吹旺:“可是能点那引线了?”

“自无不可!”

李承志回了一句,又提醒道,“待那引线燃起,还请容延容捂住双耳,以免失聪!”

早就听过西海火器声如惊雷的传言,杨舒从善如流:“我自是省得!”

而后他便点燃引线,又退到李承志身旁。

火炮沉重,且架轮轮下皆钉有稳固炮身的长钉,炮尾亦压有沙包,再者炮为钢铸,倒是不用担心炸膛会伤人。

只是怕扬尘太大,李承志才提醒几人退后了一些。

只听“嗤嗤”有声,眼见那引线越燃越短,最后火星没入线眼,而后便听“咚”的一声巨响。

便是早有准备,刘芳依觉耳中发麻。忽又觉脚下一晃,似是山摇地动,刘芳心中一惊,下意识的就往后两步。

若非元渊眼尖,他险些就坐在了地上。

刘芳顾不得狼狈,连忙端起千里镜,朝那箭楼看去。

每日皆在些地操训,日积月累,少些也有上千次了,李彰闭着眼睛都能打中,焉有失手之理?

所以看到东端的箭楼上冒起了一朵烟尘,刘芳虽觉惊奇,但尚在情在情理之中。

而只是眨眼间,烟尘便被风吹散。等看到那箭楼半墙霍然破了一个大洞,刘芳心中一颤。

正自惊疑不定,又听李承志下令道:“无需请命,将那箭楼轰塌即可……”

而后他又邀着刘芳几人:“方才只开了一炮,是以烟尘并不多,待稍后十炮齐发,此处定然烟尘漫天。故尔还请诸位登楼,也好看的仔细些……”

几人自是无可无不可,随李承志登上炮阵之后的望楼。

待几人入楼,李彰才开始下令。只听他喝炮高几何,左移几刻,只是寥寥三两句,十什炮卒便动了起来。

此时,刘芳等人才算是一窥全貌:每什人一蹲炮,六人负责搬挪炮架,稳固炮身,另四人一人调角调高,一人搬药,一个填药,一个填弹,最后由负责调角的什长点火。

这一次是十炮齐发,自然声响更大。也不用李承志提醒,几人早早就捂上了耳朵。

火药是定装,包装引线都是一般长短,是以十蹲炮几乎是同一时间开炮。

几人只觉脚下一阵猛晃,然后便见远处的城墙上烟尘滚滚。

不待烟尘散尽,李彰又一声令下,炮卒又开始了填装。

这次要清洗炮膛,所以时间稍久一些。大概半字(三分钟),又听一阵齐鸣。

见李彰不再下令,而是拿着千里镜观望,几人才反应过来:那箭楼……塌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