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六九章 大战再起

第六六九章 大战再起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之前朝廷许以重利,向吐谷浑与柔然借兵,看似是驱狼吞虎,借刀杀人,实则是山穷水尽,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朝廷再次与两胡媾和,同样是走投无路,无奈之下的下策,但却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这一次不曾予吐谷浑和柔然一斤粮,一副甲,一支箭,这两方却不得不下死力气,明知西海有虎,却偏向西海行?

只此一点,高下立判。

李承志之前还怀疑,高英为何就突然开了窍。待接到密报,他才知道:搬开了高英这个绊脚石,朝廷终于开始发挥本应该发挥的作用了。

李承志之前期盼朝廷会赔给西海的人口、粮食、土地等等,那是想都再别想。

八辅相佐相成,又相互制衡,没哪个会蠢到这种“资粮予敌”、“授人以柄”的程度,便是真有人这般蠢,其余七个也绝不答应。

至于李承志所幻想的“三年积累”、“五年反攻”、“十年成就大业”等等,更是如痴人说梦一般。

但凡没蠢到家,就知灭祸于未起,防祸于未然的道理,更何况八辅皆为当世之翘楚,皆知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能给西海发展壮大的机会。

如此,才有了如今大军压境,风雨欲来之势,与去岁初春之时并无二致。

但与去岁相比,西海却不能同日而语。

连战连捷,屡战屡胜,就如烈火焚钢,愈练愈精。经验、士气、军心何止翻了一翻?

便是遇十倍之强敌,哪怕不靠火器,李承志也有一战而胜的信心。

而这一年来,西海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军需器械、兵甲战马应有尽用。又予祁连山中开出大矿,只后半年所配制的火药,就已达前五年积累的四倍还有余。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首当其冲的就是粮草。

一是西海人口太少,李承志怕打成持久战,有工便无农,有农便无工,军需与粮食无法兼顾。

二是河西广袤,边境线过长,又无天险可依,易攻难守。再加西海兵本就不多,若依旧予河西屯田种粮,必然要耗费大量军力屯守,得不偿失。

仅凭现有的存粮,一旦开战,靡费更重,怕是维持一年都难。

而这只是其次。

李承志更怕的是,朝廷与两胡围而不打,堵而不攻。

西海再强也不过坐拥数州之地,民不过四十万户,为应战,不得不动员全民。还是如之前所说,有种地的,便没有各厂帮工的,有帮工的,地又荒了……

若朝廷咬着牙硬耗,西海还真就耗不过。

所以李承志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但如今看来,朝廷显然是下过苦功夫,开动过脑筋:堂堂名将,一代英豪,邢峦竟学起了胡族,打起了游击战?

虽然只是暂时性的,相对性的,但凭心而论,这种战法从某种程度上,真就能克制火器。

至少李丰的步骑车炮混合军团,绝对追不上邢峦的两万轻骑。

邢峦愈发顺手,吐谷浑与柔然更是得心应手。若三方合力,袭挠西海,李承志要派多少兵,才能守得住南北各长逾千里的边境线?

若说弃守西海,军民尽皆迁入陇西,那根本不现实。

其余不论,离了煤、铁、硫磺这三样,西海大军还拿毛线连接连捷,百战百胜?

李承志虽然知道陇西也应该不缺这几样,但矿在哪里,好不好采,他却是两眼一抹黑。

感觉突然就陷入了困局?

李承志沉吟不语,堂下众人也是愁眉苦脸,绞尽脑汁的想着办法。

而如李始贤,更是长嘘短叹,后悔不己。

他终于理解了李承志当初语众心长的对他说过的那一句:便是皇朝末世,群雄并起之时,造反也并非轻易之事。更何况元魏只是稍露衰败之相,离亡国尚远……

如今只是将高英这块绊脚石踢开,朝廷也只是稍稍发挥了些本能的作用,就使西海焦头烂额。若是元恪这等明主在位,怕是西海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李始贤不免有些后悔:当初怎就鬼使神差,疯了一般的逼李承志起兵?

若是晚上数年,多些积累,也不至于如此时般困难。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他摇摇头,理了理思绪,又疑声问道:“邢峦麾下就只五万降军,从何处而来的两万精骑?”

“这有何难?”

魏子建微微一叹,“邢峦兵力虽只五万余,元遥与奚康生就在左近,拥兵足二十万之众。虽皆是降军,但大都源自北镇的镇军。其中弓马娴熟,久经战阵者大有人在,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稍稍一整备,再许些厚利,便是一只强军……

且朝廷也不缺马,只河阳马场便养马百万余,只一年便可驯得战马十万匹,组建两万轻骑算不得难……”

“那粮草与冬衣又从何而来?”

李始贤更是不解,“前年冬奚康生讨伐高肇,若非游说关中士族慷慨解囊,怕是有大半兵卒会冻毙于金明城外。而如今换做邢峦,予三九寒冬追击李丰两千里之遥,竟毫发无损?”

如这般紧追不舍,邢峦定然未备后军,粮草营帐只能由骑兵自备。

马倒好解决:自沃野至西海广袤数千里,多的是水草丰茂之地。便是严冬,也不可能皆被大雪覆盖。如这般走走停停,总能寻到牧马之地。

但人怎么办,总不能也如马一般啃草吧?

就以一卒一日两斤粮算,只一日所需也是四万斤,邢恋足足追了三月有余,这便是四百万斤,足三万余石。

当然,也可能是元遥寅支卯粮,硬是从其余兵卒口中省出来的。但骑兵扎营、行军的厚帐与冬服又从何而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行军,而是骑兵予三九寒冬之时,在千里广袤的荒野中追敌。不单单是人需毡帐、冬衣,便是马也需毡衣。

不然追不过十日,就能冻毙大半。

魏子建看了李始贤一眼,闭口不语。

他自然知道个中原由,但有损李承志声威,故而不答。

“是我一时多疑,中了杨氏之计!”

李承志怅然一叹,索性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李始贤。

李始贤匆匆一扫,双眼猛的一突。

细作称:年关刚过,关中各州便有大宗粮草、帛麻、毛皮等物运出,大都运至北镇。但并非朝廷强召而来,似是世家主动敬献。只因运送辎重的车马,挂的是门阀的家旗……

李始贤惊的手都抖了起来:“为何会如此?”

“是杨氏游说关中世家豪强,称国难危难,匹夫有责,尚世家乎?更是将杨氏数代积累尽数捐献,用于朝廷平判。而杨氏执关中世家之牛耳数十载,影响何其深远,其余世家或是真心,或是无奈,纷纷解囊……

也不止关中一地。如河东、山东、河南等地,凡郡望、豪族,或多或少皆有敬献……且不止如此……”

李承志悠悠一叹,“太后下罪己诏后,由清河王摄政,力排重议,将‘纳粟赐爵’之虚封,改为实封,且是世袭罔替,童叟无欺……”

莫说李始贤,便是如崔光都被惊的不轻:“即是实封,必为膏腴之地。但关中、河东、山东等县郡早已封尽,哪还有空缺?”

“这几地才几个县,又能封得几个官?”

李承志无奈笑道,“而如北地、六镇、乃至是河西,大大小小的县郡何止上千?便是一县做价千石,这也是百万石粮,何况元怿突发奇想,皆以“价高得者”而赐之,更立下字据:但凡内乱平定,纳粟者皆降三级任用,赐以实职。

如县男(爵从五品),可任县丞、县尉(职从八品),如县子(爵从四品),可任郡尉、郡丞(职从七品)。若为散侯(从二品),则为一郡郡守……如此一来,与实封何异?

且不止如此:若父死,嫡长子便可承爵,若未举官,则再降一级任用。若长子已举官,可只承爵,实官可由次子承袭……”

堂下众人都被惊呆了:还能这样的?

北地和六镇早已被打了个稀巴烂,州郡之官或是降了高肇,或是逃回了京城,便是未被杀头,也以守城不力之罪被免。如今这两地皆为军管,皆由元遥与奚康生视实情而定,或是委任豪强暂代,或是直接由军官兼领。

没有朝廷圣旨,这官自然做不得数。如今元怿突然来了一手“纳粟赐爵,降三级任用,且价高者得”,这些暂代的官儿岂能坐的住?

十有**会想尽办法,绞尽脑汁保住官位。更何况还有赐有勋爵,更是趋之若鹜。

而如其余的门阀、豪强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好不容易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赌一把,为子弟谋个出生。

之所以是赌,只因元魏如今风雨飘摇,说不定哪日便亡了国,这官自然做不得数。

但便是改朝换代,有个官身、有个爵位,资本便算厚了一分,到时便是投诚,资历也要比旁人高一些。

更何况,说不定哪日或是朝廷无以为继,或是乱军入城,这家财也九成九是保不住的,还不如早早的换些实用的东西。

万一要是朝廷胜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有了官身,献出去的钱粮迟早都能捞回来。

何乐而不为?

换而言之,虽说此举后患不小,但对朝廷而言,不比给西海赔粮、赔人、割地、赐国强一百倍?

更有甚者,能纳粟赐爵,自然也可以献兵赐官:比如你带一百壮丁来,我便封你个队主,你带一千来,我便封你个军主……如此一来,岂不是连兵也有了?

明明是死棋,却突然就活了?

如今外有强援围而不攻,使西海疲于应付。内有良计招兵买马,积谷蓄甲。如此此消彼长,用不了多少时日,至多一到两年,朝廷便能积攒出全面反攻西海的实力……

崔光双眼一眯,冷声问道:“此计出自何人之手?”

“谣传是杨播所献,但以我看来,杨播绝无此雄心与魄力!”

“莫说杨播,便是元怿与元遥,也绝无此见识和决心。此举断为亡国之兆,若朝廷真能拨乱济时,安定四宇,这爵,这官,也定然是赐不下去的……”

崔光眼中精光一闪,“不为元澄,便为高肇。此二人一为治世之能臣,二为乱世之枭雄,且皆久掌朝纲,久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如此,才能纵观全局,以巧破力……”

李承志自然清楚崔光潜意。

真要如此分法,这天下便尽入门阀豪强之手,到时的皇帝与朝廷便如摆设一般,连后晋时的司马氏都不如。

但便是钦鸩止渴,这国迟亡一时,总比早亡一时要好。

也更说不定,不待兑现承诺,朝廷就有了解决的方法,比如囚禁高英一般,将元怿杀了向天下谢罪,又能苟延残喘一时。

至于是何人献计,如今追究已无意义。

难的是,如何才能不被人牵着鼻子走,破了这困局?

好像除了打,再没有第二条路?

而且要越快越好。

真等朝廷招足了兵马,积够了粮草,再打哪还能来得及?

沉吟许久,李承志悠悠一叹:“战吧,趁李松将柔然牵制在漠西,吐谷浑又在观望之际,先将朝廷打瘫……狭路相逢,勇者胜!”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