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八四章 世家来投

第六八四章 世家来投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不怪达奚好奇。

如今这元魏天下已有近半改姓了李,且还是李承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说句不夸张的话,在天下人的心目中,特别是京畿以北的诸州诸郡,李承志如今的声名、威望比京中的少帝还要高。

这天下能令他亲自相迎的人物怕是两巴掌就能数的过来。

就如前几日李丰差人送来的一代名臣崔休,李承志为示礼贤下士,也不过是迎出了州衙府门。

而今人却直接迎出了城,莫不是如从父奚康生、太尉李崇一般的人物到访?

更或是元怿?

除了这几位,达奚委实再想不出还有何等人物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不是名将,更非名臣,而是粮草!”

李承志边下城楼边笑道,“当然,名士还是有几位的,当值得我出城一迎!”

达奚更加好奇了。

车队摆明是从东而来,而雍州以东便是洛、华二州。如今羊祉、杨钧并元钦等正率重军与皇甫让对峙,如何能将粮草从东面运来长安?

心中泛着疑惑,达奚紧随李承志出了东门。

应是早有安排,约有近千甲士于城门外列好了阵势。这是李承志的寝卫军,营帅便是李聪。

李承志也不骑马,踱步至军阵前端,负手而立。

想着马上就能见到人,达奚也未多话,侍立在李承志一侧。

车队越来越近,已然能看清首驾上的旗号,霍然写着一个“偌”大的郭字。应该也是看到了李承志的王旗,车驾于百步外停驻,随后下来了许多人。

皆未披甲,大都是儒士打扮。人人于车下稍微理了理衣衫,一同往城门行来。

为首之人三十于岁,面貌儒雅且秀美,竟不输于李承志,堪称鹤立鸡群。

达奚总觉得极为熟悉,自己定然见过。而走的越近,奇怪的感觉就越浓:为首之人竟和李承志极为肖似。

稍一思忖,达奚突然就想了起来:这是李承志的舅父,原泾州长史郭存信?

不怪他有些恍忽。

还是六年前于泾州城中与郭存信只寥寥见过两三次,且并无深交,所以达奚才未在第一时间想起来。

此时再见,风采不减当年。与李承志站在一起,好似如兄弟一般。

李承志满面含笑,深深往下一拜:“辛苦舅父了!”

郭存信连忙托了一把,待李承志转身,又往身后指去:“方才见了李聪,才知你予卯时(早上五点)便登城相候,想必是等急了,我这就予你引见……”

身后站着几位,年岁大都与郭存信相彷。此时都盯着李承志,眼中皆是惊叹、感慨之色。

惊于李承志如此年轻,便立了如此伟业。以如今之情势,李承志问鼎天下不过是迟早之事。

感慨于李承志诚意十足,竟予半夜登城相候。无论是真心还是装模做样,但这副礼贤下士,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做了个十万十。

心中大都转着类似的念头,几人齐齐往下一拜:“见过李国公!”

“万莫多礼,几位以表字相称李意便可……李意小诸位几岁,若不介怀,便以是兄弟相称也无不可……”

李承志连连虚扶,语气亲厚,笑容愈发迷人,使人如沐春风。

听那三位自陈籍贯、姓名,达奚却如五雷轰顶,呆在了当场。

太原郭氏、太原王氏、巨鹿魏氏、汾阴薜氏、渤海高氏……皆为河东世家大族。

虽说皆是名不见经传之辈,达奚也从未听过这几位的名号,但不妨他从姓名、表字中猜出这几位的来历。

窥一斑而知全貌,达奚就是用脚趾头猜也能猜出这几位为何会到长安来。

以己渡人,和他放着好好的魏官不做,而跑来李承志麾下当叛将是一个道理:定是授族中长辈之意,只求为家族留条后路。

怪不得会有粮食从东面运来长安?

正在愣神,听李承志唤他,达奚猝然醒悟,忙过来与那几位见礼。

听达奚自报家门,声称是奚康生从子,之前更是朝廷领兵大将,那几位面上虽稍显惊讶,但随即便又显理所当然之色。

果不其然,都是一个路数……

寒喧几句,李承志请众人登车,而后上马在前引路。

待李承志上马,达奚忙夹马腹,与他并骑而行。而后低声问道:“什么来路?”

之前见他惊的目瞪口呆,分明已然猜到,只是不死心,又跑来找自己证实。

“明知故问!”

李承志笑骂一句,又正色道:“中书监,兼金紫光禄大夫王琼之从子王季业……尚书右仆射,兼太傅郭怍之族子郭庆之……大司农、兼仓部尚书高聪之族孙高虞……其余二位一为外舅之侄魏安,一为薜和之弟薜季令……”

达奚眼睁瞪的就如牛眼一样:还真被自己猜对了?

听听这几位的长辈,哪个不是国之重臣,举世清名?

但再看这几位,还真就是无名小卒。

更加诡异的是,皆是旁支……

“怎就来的如此突然,之前竟未闻半丝风声,你如何联络到的?”

后两位也就罢了。

魏子建是李承志的外舅,自当尽心竭力,为李承志招募几个得力的魏氏子弟效力是理所当然之事。

有汾阴薜氏来投也不奇怪。

豳州赵兴郡太守薜景茂于六月初举郡投附,而后八月中,其从父,也就是时任离石副将的薜和与李丰里应外合,大破离石,生擒镇将崔休。

但剩下那三位就很是诡异了。

就是清河崔氏子弟来投,达奚都不觉稀奇。毕竟崔光如今为西海文臣之首,有子弟来投附再正常不过。

但从未听说过李承志与太原王氏、郭氏、渤海高氏有什么交情……

“谁说没交情的,你莫非忘了我舅家姓郭?”

“一为河西郭氏,一为太原郭氏,只是同姓而已,能有什么交情?”

达奚和李承志笑闹惯了,也不憷他,笑着讥讽道,“就如我姓奚,难不成全天下的奚姓都是我亲戚不成?”

李承志也不辩解,低声嗤笑道:“不学无术!”

并不是他牵强附会,河西郭氏与太原郭氏还真就是同宗同祖。皆为东汉大司农郭全之后。

郭全生二字,次子郭蕴官至雁门太守,又生三子。郭怍这一支便是郭蕴幼子郭亮之后。

郭蕴长子郭淮为曹魏名将,都督雍州凉州十数载,屡败诸葛亮、姜维等,功封阳曲候。

他镇守凉州时,侄子郭直、郭显战死于凉州,其子迁居武威守坟,便是河西郭氏。

而如太原王氏,与郭氏、魏氏皆世居河东,世代联姻。所以稍拐几个弯,自然也就与李承志搭上关系了。

当然,如今已经传到了第八世,河西郭氏与太原郭氏的关系也就比陌生人稍强一些。而如王氏,更是远了许多。

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却能顶大用。

萧陇二关刚破,李承志便断定最多到年底,便能彻底占据关中。虽不敢说日后必然就能胜了元魏,使江山易主,彻底姓了李。但从局势而言,更或是不明真相之人看来,李承志势如勐虎,无可披敌,而朝廷却屡战屡败,节节败退。

又恰逢元钦一把火烧了西三州粮草,李承志为粮愁的肝肠寸断,不得不打河东世家的主意。

当时西海正势气如虹,李承志却激流勇退,放着送到嘴边的肉不吃,不取豳州、雍州的用意便在这里。

不单单是让关中门阀认清现实,也更为了警示河东世家,千万莫要重蹈覆辄。

也是那时,他请郭存信出山,往太原认祖归宗。同时又请魏子建联络巨鹿魏氏代为帮趁,游说河东诸世家。

李承志的要求不高:不求河东世家归附,更不求诸豪强门阀起兵,或是摆明车马支持他。只求说动河东世家与关东互市,走私些粮食到关中,以解燃眉之急。

起初,诸家或是推托,或是观望,态度皆是模棱两可。俣当李承志以风卷残云之势攻下豳、雍二州,兵锋直指京畿门户时,河东世家的口风终于松动了一些:贩粮可以,便是送一些予李承志也不是问题,但河东与关中之间还隔着夏、东秦、华三州,粮食总不能自己长腿飞过来吧?

但这难不到李承志。

他当即给李丰下令,先取边墙,将元遥、奚康生等隔绝于夏州,使其无法南下支援。而后轻车简骑,急攻离石。

离石镇将是崔休,虽不如奚康生、李崇之流,但声名在外,治军有方。李承志便以为是一场苦战。

但不想刚降附不久的赵兴郡守薜景茂毛遂自荐,说是有很大把握说服叔父投附于李承志。直到那时李承志才想起来,讨伐元丽,于陈仓大败南梁之时,薜和为麾下部将。

更是记起高英欲卸磨杀驴,临阵易将之际,魏子建冒险到关中提醒他,就是先偷偷联络薜和潜入军营中,而后才与李承志相见。

魏子建与薜和不但是至交,还是连襟。

哈哈,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李承志当即亲笔手书一封,同时也没忘让魏子建去信一封,而后由薜景茂带到离石,再由其当面劝说。

薜景茂不负厚望,如此三管齐下,劝动薜和予城中反戈,予深夜抢占城门。

如此才有李丰不足七日便攻克离石镇之奇功。

河东世家哪里知道因为有薜和这个内应,李丰才胜了那么快。只知他们前脚以商路不通为由推托郭存信,后脚离石镇竟就告破。

从前到后,竟还不足十日?

离石东邻太原,西邻金明,往北则是直抵六镇的边墙。占据离石,不但打通了河东与关中的商道、兵道,粮道,更是在河东腹心并朝廷与六镇之间扎下了一颗钉子。

更何况李丰已然占据大半的边墙,已将前锋推进至夏州宣武县,也就是河套“几”字型的右上角。待来年开春再调些兵力将剩下的边墙也占下,将兵锋推进到平州沿海也并非不可能。

到那时,等于彻底将六镇隔绝于边墙之北。先不说李承志会不会取六镇,断了粮的镇军也非乱不可。

而朝廷有无能力救援,或者会不会放弃六镇都只是其次。李承志会不会挥师南下,趁机攻占河东才是关键。

答桉显而易见。

刚刚被僧乱、高肇等祸乱过才不到三四年,河东再富也富不过关中。河东再强,又能强过北有元遥、内有崔延伯合五十万大军的关中?

河东的世家豪强已然预料到西海大军攻进诸郡,粗壮的铁炮向城门轰击的场景。

便是从哪日起,阴阳互转,强弱易位。不再是郭存信逐一上门游说,反倒是河东世家蜂拥而至,来向郭存信示好。

当然,来的大都是支系、旁系子弟,便如方才见过的那几位。话中也从不提主家如何,予京中、河东、河南、六镇任要职的族兄、从叔如何。只说见不得关中百姓受难,原捐献粮草救助。

又称久仰河西郭氏的家传经学,原拜入郭存信门下,随他来关中求学。

求学自然是假,借机来李承志帐下效力,提前给家族留条后路才是真。

世家门阀的老套路了,李承志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没料到来的这么早。

他之前以为只有攻下华州,兵指洛阳时才会有这一幕。

虽说看不惯世家固化阶级那一套,但李承志还没蠢到拒之门外,故意给自己制造困难和障碍。所以才有如今这礼贤下士,谈笑风生的一幕……

听李承志说完,达奚怔怔的说不出话,愣了许久才问道:“此事就如江河断堤,一发而不可收拾。若待明年或是攻下华州,或是取了六镇,其余世家还不闻风来投?我这辛苦一场,怕是用不上了……”

李承志不由失笑:“怎会那般轻松?只要能将河东之粮运至关中,解了燃眉之急,我就谢地谢地了……换言之,即便如你所言,到时天下归心,攻克洛阳可能不需水战,但若想饮马长江,怎能缺了水师?”

“对啊?”

达奚兴奋的哈哈大笑,“若要天下一统,怎能不克南朝?”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