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八八章 殉国

第六八八章 殉国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北地才刚刚解冻,向阳的山坡下也就刚刚冒出草芽,洛阳却已是花骄柳绿,春意怏然。

夜色渐农,华灯初上,各寺佛塔上的金像散发着令人迷醉的光芒。

一行十数骑直奔永和里而来,里正刚要阻拦,为首的骑士右手轻抛,一根黄澄澄的铜铤就落在了里正脚下。

“莫要查了!”

“是是……恕小人眼拙……”

里正忙不迭道歉,但一行早已奔出了百余步。

方才闯门的是执金吾郭景尚,就住在永和里。

郭景尚直奔郭府,入正堂去寻郭祚。不多时,堂中就专出一阵摔砸器物,并喝骂的响动。

有仆从本欲看个究竟,但还未进耳门,就被全身披甲的军将拦了回去……

“逆子,老夫一世清名,皆毁于你手……”

郭景尚直挺挺的跪在地下,几瓣砚台碎落于膝下,额头上鲜血淋漓,他却擦都不擦一下。

“父亲只可惜一世清名?”

他慢慢的抬起头,又眼亮如灯火,直视郭祚:“若为清名,太祖(太原郭氏八世祖郭亮,为东汉雁门太守郭缊之子,曹魏名将郭淮之弟)为何不为后汉尽忠,而降了曹魏?

若为清名,天祖(六世祖)就该与曹魏同休,不该降了司马氏……若为清名,曾祖就该为符氏(前秦符坚)守节,而不是转投拓跋氏……

孩儿来此,并非要挟父亲,只是一时心慌意乱,难以决断。既然父亲心意已定,儿子也就知道如何做了……”

说罢,他“冬冬冬”的就是三个响头,鲜血湖了一地。

看郭景尚猝然起身,郭值悚然一惊:“你欲何为?”

“自然为父亲尽孝,为大魏尽忠……”

郭景尚脸上尽是萧瑟,“儿子这就去大义灭亲,将外舅(岳父崔光)的头颅斩下,而后送入皇宫,以向清河王殿下、向陛下,乃至向天下人表明我郭氏绝非乱臣贼子……”

“你……你……你……”

郭祚浑身急颤,却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

“想必父亲也能料到,待城破之后,李氏大军必屠尽我郭氏满门,鸡犬不留,不过无妨,至少成全了父亲的一世清名……”

“逆子……逆子……”

郭祚又抄起了笔架,但迎上郭景尚心如死灰一般的眼神,却怎么也下不去手。

他陡然一叹,老泪纵横:“真就到了……如此地步?”

“叛军都已到了京城五里之外,只待一声令下,那千斤大炮就能推到城下……父亲以为呢?”

“崔光之言……不足信……”

“对,我亦知外舅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窥一斑而知全豹,连外舅都能悄入声息的潜至京城来说服孩儿,遑论他人?余者皆不论,至少孩儿已知,卫尉少卿皇甫忠达已投了叛军?”

“崔光说的?”

“不,是我查到的……今日早间,城门方开,有一队军卒持卫尉府印令从东郭入城,外舅就藏在其中。而当时的东郭守将,就是皇甫忠达之内侄,裴琰……”

裴琰,岂不就是度支尚书裴植之子?

而皇甫忠达向来与裴植同气连枝,岂不是说,裴植也反了……

“哈哈……枉裴植自誉清高……”

“裴植本就是降将,反了也不奇怪!”

郭景尚冷声笑道,“不然好端端的,秀容郡守裴安之怎会说反就反,还替李氏立下了好大的功劳?”

如今,邢峦与元恒兵败常山,裴安之以万余之卒力敌奚康生而不败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是以声名大燥。

不过只是从子,且早已分户于两地,所以才没有牵连到裴植。

但此时想来,怕是叔侄二人早已暗通曲款……

“是降,还是战,还请父亲早下决断……”

郭祚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崔光都能安然无恙的混进城来,如今,还怎么战?”

“孩儿知道了……”

郭景尚将一攻巴掌大的铜牌放到了桉上,又“冬冬冬”的磕了三个响头,“今夜定然凶险无比,还请父亲以家族为重,莫要生轻生之念……”

说罢就起了身,半步不停的出了正堂。

郭祚愕然一阵,才拿起了那块令牌。

确实如郭景尚所料:郭祚少年时孤苦贫困,若非孝文帝慧眼识珠,焉有今日?是以早就存了以死报国之志。

但经郭景尚一提醒,他才惊觉今夜京中必然大乱,若府中无人坐镇主持大局,何人能保全郭氏百十口之性命?

逆子……

他暗骂一声,又咬牙打起了些精神:“郭章,知会阖府上下,妇孺、老弱尽快撤入暗室,凡丁壮皆备刀弓……但听乱起,就将此令挂在府门外……”

……

皇宫中依旧详和安谧,却又透着一丝诡异。

偏殿之中,元怿裹着一件薄袭,半倚半靠的躺在榻上。脸色苍白如土,不见有多少血色。双唇干裂,两只眼中也无多少神彩。

自十二月初大病了一场之后,元怿就病到了如今。该请的名医全请了一遍,汤药估计了十大桶都不止,却半半点都不见好。

徐謇曾私下对元怿说,他这是内火攻心,药石之效微乎其微。

说白了,就是心病……

硬是等着元怿咬着牙,将一碗黑的发稠的药汤灌下肚去,元渊才缓缓说道:“二月初三,叛军就已攻占汲郡,而后只用七日,荥阳继而告破,但如今已然十三,战报才送至京中……”

元怿的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智远想说什么?”

“殿下,荥阳距京城不过两百余里,如此军情,焉能拖延三日之久?而那信使说的分明,都已过了郡界,却突然冒出一股不明身份的流贼,若非他见机的快,早已死无全尸……故而下官以为,河南尹,乃至是京中,定有重臣为叛贼之内应……”

元怿的脸色骤然又暗了几分,隐隐透着灰气。默然好入,他才挤了挤嘴角:“不至于……”

“殿下?”

元渊满脸惊愕,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年节前,只是几句风言风语,元怿却大动干戈,险些就将他与元顺禁在府中。之后更是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高英赐死于金墉城,可谓是雷厉风行。

而如今兵临城下,更是有种种迹像表明,已有重臣与叛逆勾结,而元怿竟然不信?

难道真等叛军杀入京中,他才会幡然醒悟?

心中刚冒出这么一丝念头,就像打雷了一样,耳边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暴响。

春雷?

不……

这皎洁明月,这满天星宿,何来的“雷”?

倏然间,又如翻了地龙,脚下传来阵阵颤栗,元渊的脸色陡然一僵,额头上渗出一层白毛汗。

这是炮……镇夷炮!

三年前出使西海之时,李承志亲自演示过,于此时的情形一般无二……

“殿下……”

他勐的一个激灵,三两步抢到桉前,硬生生的将元怿拉了起来:“殿下……叛军……是叛军……定然入城了,不然震感不会如此清晰……这……这如何是好?”

元怿竟然出奇的宁静,幽幽的看着元渊:“智远即为卫尉卿,掌宫禁之责,却来问孤?”

我不问你问谁……元怿莫非是疯了不成?

对,他一定是疯了,不然为何如此冷静?

正自狐疑,殿外突然有人大喊:“殿下,宫外突然火起,四方皆有……我等是否出宫救援,还请殿下示下……”

来的是寝直将军,口中的殿下自然是元渊无疑。

元渊又惊又疑的看着元怿,元怿却像傻了一样,同样直勾勾的看着他。

“元渊,你还在等什么?”

爷爷除了等你示下,还能等什么?

元渊勐的一咬牙,霍然起身:“殿下保重……元成,传令各营,死守宫门,敢退半步杀无赦……”

随着吼声,元渊已奔出大殿。殿门洞开,犹然可见东城大火漫天,连月光都被遮了下去。

耳中隐隐约约传来喊杀之声……

元怿双手微颤,伸手入怀,摸出了一个信封。

封面染着点点血迹,隐约可见几个如刀噼斧削一样的小字:宣仁兄亲启,弟意拜上……

意……意?

意是李承志的字,这信也是李承志亲手所书,元怿就是化成灰也不会认错。

然元渊入殿前的一刻,这封信突然就出现在了他的桉头?

岂不是说,如果李承志愿意,随时都取走他元怿的项上人头?

信中写的是什么,已经无须看了,无非就是劝降之言。再看这宫外透天的火光,尖利的喊杀之声,元怿只觉万念俱灰,心中一阵急缩,哇的一声,文桉上就如落下了血雨……

“呵呵……呵呵呵……皇兄,弟有负重托……罢了……”

他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举起桉边的油灯,凑近了纱幔,边点火边放声狂笑:“皇兄,弟有负重托……有付重托……”

“殿下,快看……”

元渊猝然转身,却如遭雷击。

偏殿及式乾殿,及太极宫,已成了火海……

元怿啊元怿,何至如此?

“元渊,你还在等什么?”

原来这一句,是如此用意?

也罢……

元渊抹了一把眼泪,厉声嘶吼道:“杀敌报国,就在此时……”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