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左舷 > 第177章 雪谷救援

第177章 雪谷救援

书名:左舷 作者:步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57

第167独立飞行大队留在基地的飞行员有两人,是林小童和党为民,前者身体刚刚恢复不易剧烈运动,后者则按照规定进行值班。

李海三人返回之后,马上被带到了会议室。

除了林小童之外,会议室里还有吴光伟以及一名陆军中校,着星空迷彩寒区作训服,穿着战术背心,身上挂着的手榴弹和突击步枪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家伙!那支突击步枪的样子很奇怪,既不属95式枪族也不属于81式枪族,折叠枪托,弹匣是两个相对着用黑色磨砂面胶带缠起来的,枪身漆面斑驳,看得出是经常在野外高强度使用的。

李海满脑袋问号,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他们就是。”林小童指了指李海等三人,对陆军中校说。

陆军中校伸出手,和三人分别握了握手,道,“你们可以熟练操纵米幺拐幺直升机吗?”

三人一愣,没搞懂这突如其来的疑问。

李海指了指赵飞燕和战云天说,“他们二位有该机型的准驾资格,但是我只能开直九。”

此前李海对驾驶直升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来是当时忘我礁缺直升机缺直升机飞行员,而来是他的个人兴趣所在。因此,他利用时间从赵飞燕和战云天处学习老海豚直升机的驾驶技能。

直-9系列直升机基于海豚直升机,掌握了海豚直升机的飞行技术就等于获得了直-9全系列的准飞资格,没毛病。

陆军中校点了点头,对吴光伟说,“没问题。”

吴光伟朝林小童点了点头。

林小童下令,“姚远,赵飞燕,战云天,从现在起你们归谢中校指挥,执行特殊飞行任务。”

“时间紧,马上出发。”谢中校说。

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李海等人透露到底是什么任务,但是三人都嗅到了浓郁的“不可问不可说”的味道。

李海等人马上着装,谢中校全程跟上。

看见李海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安装上了手枪套,他从战术背心里拿出一把子弹放在桌面上,说,“把枪装满子弹带上。”

李海心中一凛,连忙从枪柜取出枪,往弹匣里压满了子弹,装进手枪套里,顿时感觉浑身有分量了许多。赵飞燕和战云天反应好一些,他们以前在亚丁湾护航的时候,都是荷枪实弹的。

“需要带备用弹匣吗?”李海问。

谢中校笑着说,“不用。”

迅速完成着装,吴光伟取来三具北斗终端递给他们,随后和林小童把他们送到外场,登上那架红色涂装的米-171救援直升机。

一上去,李海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地板上还残留着斑斑点点的血迹,最显眼的是地板上还有几个弹壳,而地板是明显清理过的。说明血迹和弹壳是清理之后残留下来的。

一个三人组成的医疗小组已经在机舱里等着,皆面无表情。

还有两名挂士官军衔的战士,和谢中校同样着装,其中一名抱着狙击步枪,显然这是一个狙击小组。

这两名战士和谢中校都透着浓郁的杀气,身上的火药味很浓。

赵飞燕和战云天很默契的坐到了机长和副驾驶的位置,他们也看到了,两个座椅上都有残留的血迹,心里大概有数了。

李海在两个座椅靠后的位置坐下,这是飞行机械员的位置。他的直升机驾驶技术当然没有赵飞燕和战云天的好,而根据谢中校眼里话外的意思,他身兼数个岗位的工作:飞行指挥员、通讯员、领航员、飞行机械员。

塔台下达了起飞指令之后,便主动切断了联络。

这个操作很奇怪。

直到升空后,谢中校才过来找李海,摊开一张大比例地图,说,“七号地区,雪谷北区,这个地方知道吗?”

“知道,大岭山脉北侧深处,距丹凤场站160公里,雪谷是环状山谷,山谷内呈低丘陵姿态,很复杂。”李海说道。

谢中校道,“吴副参谋长和林大队长说你对大岭山脉的地形和天气最熟悉。”

这几天不能搞飞行,全部都窝在室内搞地面训练和熟悉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李海的进度最快、掌握得最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前些年,林业是他四叔产业里比重较大的一块,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年的假期他都会跟着四叔到大岭山区玩,这么多年下来跑了不少地方。

他对林小童说过这些事,林小童推荐李海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个。

谢中校问,“有没有办法隐蔽进入?”

李海点开卫星地图切换到三维模式,说,“哪些地方存在威胁?”

谢中校点了点雪谷北侧一座海拔高度为230米的山岭,说,“这个地方有个营地,我们的行动不能让他们发现。我要在这里接应我的部队。”

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仅有十五公里,而且目标营地是制高点,想要做到绝对隐蔽很难。

所谓术业有专攻,地面作战这一块,谢中校是权威,伞降潜入他也是专业的,但是直升机空中潜入,谢中校不敢托大。

林小童告诉他,李海是整个海航部队里实际作战经验最丰富了飞行员,甚至把空军部队包含在内,也是排在前面的。这一点是谢中校最为看重的。

李海略作思考,脑海里有了一条航线,起身靠近赵飞燕,指着手里的北斗终端,说道,“这么飞行不行,贴着树梢进入,原路撤出。”

“云天接手。”赵飞燕把飞机的控制权交给战云天之后,接过平板式的北斗终端,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好一阵子,他微微点头,“问题不大,不过最好有地面引导,否则我们得自己找路,耗时更多。”

李海回头问谢中校,“首长,有地面引导吗?”

谢中校想了一会儿,轻轻摇头,“没有。”

点了点头,李海对赵飞燕说,“没有地面引导,我领航。”

“行。”

赵飞燕说,“云天,我来吧,你帮我看路。”

“收到!”战云天爽快地说,赵飞燕的技术比他好。

谢中校也没载员舱了,靠着隔门看李海他们工作。

但见李海把北斗终端接上电源,切换到了地形导航模式,选择三维模式之后,放大了比例,竟然能够俯瞰到一架直升机在飞行的场景。

“这是我们飞行部队用的手持式北斗终端,可以获得飞行器的实时飞行姿态,等于是在头上架了一具摄像机进行直播。”李海介绍说。

谢中校眼睛都看直了,“好用,比我们用的好太多了。”

“但是有缺点,耗电量很大,不适合单兵野外使用。”李海说。

谢中校注意到李海是先接上电源才切换的模式,明白的点了点头。

李海不时的给出最新航向、飞行高度,提前对前方障碍物进行预警,战云天一边监控着飞机各个系统的状态,一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进山之后,情况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山区雾气很重,能见度下降了许多,李海这边的导航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长,你回去坐好吧,接下来会比较颠簸。”李海说。

谢中校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他刚回到座位上坐下,直升机一下子剧烈颠簸起来。他是经常乘坐直升机的,对此见怪不怪。

乘坐直升机的感受和乘快艇差不多,在遇到强气流的时候,气流把直升机往上托的那一下,与波浪把快艇往上托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一架没有任何武装的救援直升机,而且是森林消防部队的飞机,救援设备齐全。

李海搞不明白谢中校这样的单位怎么会和森林消防扯上关系。虽然不知道谢中校是哪个单位的,但是他们这种单位权力大得要死,想调什么飞机调什么飞机。

不用作战部队的飞机,选择用森林消防部队的飞机,说明是任务提出的特殊要求。

处处透着古怪的任务。

“老赵,要贴树梢了,超低空气流不稳定,注意姿态。”李海提醒道。

“明白,云天,检查一下液压系统除冰系统。”赵飞燕说。

战云天马上检查了一遍液压系统,报告,“液压系统和除冰系统都正常。”

“收到。”

赵飞燕可以放开飞了。

高寒地区飞行最怕的就是结冰,而结冰往往直接影响到的是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太重要了,这个玩意儿要是失灵,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战斗机还好,因为有速度,因为结冰问题引发故障的例子极少,但是直升机是完全不同的,结冰是直升机杀手之一。

因为结冰问题导致的空难,全球范围太多太多了。

其次就是液压系统,这玩意儿是控制飞机的骨骼筋络,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因此,一般飞机都有充分的备用手段,甚至一些飞机干脆上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系统,一套失效还有一套。

而有些战斗机,主传动系统是电传,副传动系统则是液压,双重保险。但是这样一来,会大大增加飞机的空重,又是一个难题。

苏-27的飞控系统之所以遭到诟病,是因为采用了电传加机械传动的复合方案,是两者结合的一套,没有备用系统,不但重量大,故障率也高。

我军飞行员因为这个先天缺陷吃了很多亏,直到国产四余度电传系统出来,问题才得到缓解。

赵飞燕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飞行高度和避让地形上,贴着树梢飞行需要飞行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山区里的树木因为地形的高度而变化,飞行员需要频繁地调整飞行高度来保证贴树梢飞行。

而且,驾驶的还是一架米-171中型运输机,比直-9这样的轻型直升机要笨重许多,操纵起来更加困难。

要降低被发现的几率,就要缩短暴露在危险地带的时间,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

前方有一片空旷地,林业工人正在进行伐木作业,米-171擦着他们的头顶高速掠过,引来伐木工人的注目。

李海看了一下相对位置,转到载员舱把这个情况告诉谢中校。

谢中校沉思了一会儿,说,“你看清楚大概有多少人吗?”

“应该有十几个人,几台机械。”李海说,“他们的位置距离目标营地只有十二公里,这个距离很危险。”

谢中校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李海回到驾驶舱,谢中校马上把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要求通知地方林业部门把伐木工人撤回去。

虽然不知道具体任务,但是李海很清楚是要动枪动炮的。大龄山区遍布厚厚的积雪,从目标营地所在的山岭下到雪谷,如果是滑雪的话,几分钟就能到达。

雪谷再到伐木作业区,最多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伐木工人们所在的位置属于高危险区域。

十几分钟后,米-171靠近了目的地,李海把降落区域标注出来向赵飞燕做了明确。

米-171开始低空低速飞行,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平地,没有植被,也看不到绿色。

李海提醒赵飞燕,“是水泊,不是理想的着陆场。”

他指了指南侧较为稀疏的树林,道,“三点钟方向树林里,有三十多米的空间,能着陆吗?”

“应该没问题。”赵飞燕转向过去,慢慢的靠近。

因为周围树木的限制,留下的空地宽度仅为三十余米,意味着稍稍有一些偏移,旋翼就会打到树木,很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战云天不断地报出与右翼树木的距离,让赵飞燕有一个明确的参照,像在窄空间里停车一样,除去车身宽度,左右余量加起来三十公分,不是老司机根本不敢尝试。

不过女司机另当别论。

米-171稳稳落下,旋翼产生的强大的风力扬起一阵雪尘。起落架轮胎直接没入了积雪里,瞬间看不见了,可见积雪厚度几乎达到了五十公分。

尾部舱门打开,谢中校带着那两名战士就跳了下去,朝树林里艰难行进。医护小组把担架拉下去,是可以在雪地里拖行的担架,紧随其后而去。

李海想了想,让赵飞燕和战云天注意警戒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他拔出92式手枪,戴上防雪盲的墨镜,持枪警戒着。

不多时,谢中校他们返回,人多了好几位,然而,光是伤员就有三名,其中一名是重伤员,躺在担架上不省人事,覆盖着白色的被子,但是李海看到医护人员的衣服上蹭了不少血。

另外两名伤员情况要好一些,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勉强能够行走,但是脸色很苍白。

把伤员搬上载员舱后,谢中校沉声对李海说,“出了点问题,你得留下来。”

“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

看见那三名伤员有着同样年轻的脸庞,李海只觉胸腔中一股热血在疯狂上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