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左舷 > 第211章 来了来了

第211章 来了来了

书名:左舷 作者:步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57

看清楚来人后,李海暗暗吃惊。

两个支队长都来了,其中有一位是隔壁的长城支队。长城支队即常规潜艇支队,他们很神秘,单独有一个专用港口的长征支队(核潜艇支队)更神秘。

另一位是驱9支队的支队长,即大名鼎鼎的神盾支队。

这个支队可不得了,凭一己之力生生怕老大哥驱1支队给整成了海军养老院,豪夺海军驱护支队的第一把座椅。

他们所辖的驱逐舰、护卫舰总价值超过500亿人民币。

第11护卫舰大队的大队长封彪自然也来了。

让李海感到奇怪的是,第1护卫舰大队的大队长刘桦强也来了。

这是一对CP,五亚基地著名的冤家、死对头,因为他们二人的名字恰好对上了某部著名反黑电视剧的两位主要角色名字,更为二人之间的争斗添加了一些可乐的传奇色彩。

李海到五亚港才几天,大队长和1大队的大队长之间的故事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基地参谋长是肯定要到场的,部队一出去,各种保障就全都要跟上,这是基地的事。

主角是海特营副团长陈猛,但是主持会议的是基地参谋长。

这么多大佬云集,显然接下来要执行的任务非同小可,驱9这种豪门都出动了,任务小也小不到哪里去。

基地参谋长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了陈猛。

陈猛站起来,把手里的一副地图展开,竟然是手绘的海陆地图,是作战地图,非常工整标准。

“陈副团长,你们海特是缺经费还会没有会电子绘图的人才,开个口,我给你匀点。”第1护卫舰大队大队长刘桦强笑着说。

陈猛扯了扯嘴角,没有搭刘桦强的茬,只顾说,“各位首长,各位同志,这是计划的三个方案六条路线,三条去,三条回,时间节点、位置信息都在上面,请诸位记录。”

然后他就不再往下说了,显然一些情况是不向大家通报或者还没到通报的时候。

53号舰是负责具体保障的,大队长封彪是不能揣着糊涂装明白的,他说,“陈副团长,是不是把大概的情况向我们通报一下,我们也好心里有数。”

陈猛沉默不语。

抱着胳膊上半身藏在阴影里的长征支队支队长王雨是在场军衔、级别最高的,大校正师,驱9支队长虽然也是正师,但是他年轻,是上校军衔。

此时,王雨淡淡地说了一句,“陈副团长是指挥员,他怎么部署我们怎么做。”

封彪就不再坚持了。

于是就纷纷拿出本子记录一下,低声讨论着。

李海不能干坐着,连忙凑到封彪身边,仔细看海特营的手绘作战图,准备问点问题的时候,封彪忽然转头看了他一眼,问,“你是哪里的?”

李海尴尬不已!

常海洲忙说,“封大,他是我们舰的见习舰长李海同志。”

“哦,开飞鲨那个小伙子,来看看,能看明白吗?”封彪指了指手绘作战图。

对面的刘桦强斜眼调笑道,“连自己的兵都不认识了,老刘啊,你可是有点未老先衰的征兆,抽时间上医院看看。”

“刘桦强,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封彪冷哼一声。

基地参谋长操着广普连忙打圆场,“好啦好啦,一人少句一人少句,见面就掐,你们真系……”

二人冷哼一声,继续埋头研究自己的任务。

尴尬的李海用大脚拇指扣鞋底,迅速调整好情绪,专心分析行动方案。

53号舰的充当的武装投送的任务,把海特营的作战分队投送到指定海域,再由一条长征号潜艇进行接驳,这也是王雨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至于会把他们接到哪里去,行动方案里是没有的,说明接下来的那一块任务是绝密的。

不该问的别问,和陈猛核对了所担负的任务之后,领了一份任务情报资料,李海跟着封彪离开了作战会议室,接下来还要开本舰的作战会议,事情多得很。

李海有些紧张,驾驶30吨重的飞鲨战机和指挥一条满载排水量2650吨、编制人员160号人的老护卫舰,是截然不同的。

53号护卫舰的情况很特殊,严格地说,她既不属于053H1,也不属于053H2,更不是053H3。

三十五年前那个年份没有任何一条新护卫舰下水,53号是在一条053H2的基础上改装出来的,而且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前后进行了五次返厂改装!

这个频率在海军主力装备里是第一的。

因此,53号护卫舰带有浓重的试验意味。

高速柴油机、直升机机库和飞行甲板、新型双管舰炮、新型近程防空导弹、新型反舰导弹、新型火控雷达、新型通信系统……

当时几乎所有的海军主力技术都堆砌在了53号舰身上。

这大概是53号舰任务繁重的原因之一吧。

8时15分,陈猛、王亮率领十五名海特队员登舰,8时30分,已经生火烧锅炉预热十几分钟的53号舰接到了出航命令。

李海没有任何舰艇指挥经验,常海洲当仁不让坐地接过指挥权,让李海在边上跟着学习。

五亚这座城市的本地人和往常一样早早就醒了,更多的还在酒店睡大觉的是外地旅客。沿海公路上,过往的车辆里,人们看到53号舰冒着轻烟沿着航道往外海去,速度明显的越来越快。

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了,看上去和以前的任何一次没有什么不同,当地人见多了各种各样的军舰,可是每一次看到,依然忍不住多看几眼,就多看那么几眼,心里好像就更踏实了。

“过12海里线了。”航海长笑着说。

舰桥里的气氛顿时欢悦了一下,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12海里线的算法非常复杂,从什么地方开始算起有多种标准和方式,这个地方叫领海基线,一般来说,主权国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计算和确定。

当然不是距离海岸线12海里这么简单。

国际实践中,低潮线是一种,即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以此为基点向外垂直延伸12海里,这个范围内的海域属于领海。

另一种是直线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适当点作为基点,把相邻的基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直线就是直线基线,再往外延伸12海里,这个范围就是领海。

李海开战斗机的没错,但他也是海军的,知道领海、毗邻区、经济专属区、公海的概念,知道自己的国家的这些范围具体到哪里,总而言之是不可能吃亏的。

事实上12海里领海范围都是中国人用大炮打出来的,就一句话——当时的大炮射程能打多远,这个范围就是领海。那时国际上关于领海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说法。

一些人就天真的认为“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的理论是舶来品,实际上是伟大导师创造出来的!

但是!

现在大家忽然乐呵起来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领海范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