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的夫人是神捕 > 第406章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第406章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书名:我的夫人是神捕 作者:贫道爱烫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4 14:24:48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李瑾瑜小声嘀咕一句,伸手轻轻挠了挠后脑勺,差点笑出声来。

这段剧情固然经典,但如果把地图画下来,纵然是玄奘也会觉得肝颤。

光明顶位于昆仑山脉,和昆仑派的距离似乎很近,实际上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中间隔着一个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也就是说,距离最近的昆仑派,想要对付明教,需要绕过昆仑山脉,走过死亡绝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走过这么一段死亡绝路,就算没有出现减员,也会精疲力竭,然而对面却是以逸待劳的明教五行旗大军。

就算把孙武请神下凡指挥这一战,孙武也只能回复一句话:

——干不了,谢谢!

然后立刻毫不犹豫返回天庭,但凡犹豫一秒钟,就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自己的《孙子兵法》的不尊重。

这特么还是距离最近的昆仑派。

其余诸如少林、武当、峨眉、华山等门派,都要赶更远的一段路。

累死累活走了几千里,期间要经过长江大河大沙漠,然后攀爬昆仑山,从山脚攀岩进攻,一路打到山顶……

除非峨眉剑仙会御剑飞行,大家一起飞着去,否则赶这么一段路,中途必然出现减员,至少减员三四成。

六大门派走的路线加起来,足够玄奘西天取经走两个来回。

这一路的风吹日晒雨淋,去的时候是周芷若,回来就成了灭绝师太。

如此巨大的地理优势,只要杨逍指挥战斗的水平,超过土木堡战神,六大门派的胜率不可能超过一成。

听到李瑾瑜的嘀咕,虚若无好奇的问道:“什么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六大帮和明尊城哪有什么仇怨?”

李瑾瑜道:“我就是随口一说,还有没有消息?哪家门派会出手?”

虚若无道:“除了乾罗山城,西域有几家势力要出手,峨眉派灭绝师太和杨逍有仇,会以私人身份出手。”

李瑾瑜道:“私人身份?”

虚若无道:“就是一个人去!”

李瑾瑜心中了然。

灭绝师太不是不想带着人,而是在这个地域更加宽广的世界,从峨眉山走到光明顶,距离超过万里之遥。

让峨眉派那些年轻的精英弟子,穿雪山过沙漠然后再爬昆仑山……

三英四秀也受不了啊!

与其把自家精锐弟子都坑了,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去,孤身独剑,反倒少了几分束缚,更能发挥出实力。

李瑾瑜道:“昆仑派呢?”

虚若无道:“昆仑掌门这些年都在闭关,两位太上长老甚少管事,权力落入到四大长老手中,何太冲班淑娴死在你的枪下,如今是冯锡范主事。”

李瑾瑜道:“震山子呢?”

昆仑派四大长老:

“铁琴先生”何太冲;

“素手花剑”班淑娴;

“一剑无血”冯锡范;

“乾坤一剑”震山子。

何太冲班淑娴身死,也该是冯锡范和震山子一同主事,怎的只剩下冯锡范一人,难道这家伙篡位夺权了?

虚若无瞥了李瑾瑜一眼,状似无意实则有意的说道:“根据华山派送来的情报,震山子最近在闭关练武。”

“咳咳~”

李瑾瑜轻轻的咳了几声。

“师父,不是我看不起他,这货的潜力早已耗尽,还能练什么武功?

把《九阴真经》给他,再让他苦修五十年,也就和我二十岁差不多。

闭关练武?练什么玩意儿?”

虚若无道:“混沌剑阵。”

李瑾瑜奇道:“混沌剑阵?这不是昆仑镇派剑阵么?怎么归他管?”

混沌剑阵是昆仑最强剑阵,或者说是最强小型剑阵,五人施展,根据鸠摩智的说法,足以比肩六脉神剑剑阵。

虚若无道:“华山派和昆仑派交换绝学,共同修行正反两仪刀剑阵法。

昆仑派一方面培养刀法高手,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自身传承剑术,过得两三年,怕是要举行一次大比。”

李瑾瑜道:“实话实说,昆仑派地处边陲之地,地形易守难攻,除非里应外合,否则很难攻破昆仑山门。

昆仑派不仅非常安全,而且平日能采到雪莲冰莲等珍惜药材,也能挖掘到寒玉玄冰等静心凝神的宝物。

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保管不会跌出七大剑派之列,没必要上蹿下跳。

实话实说,我倒是觉得,昆仑派这几个长老,纯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换做是我,就把昆仑派打造成隐修者的圣地,昆仑那种元气浓郁且少有人打扰的环境,最是适合潜心修行。

终南山之类的固然是宝地,但走终南捷径的人太多,搞得乌烟瘴气,反倒不如昆仑冰雪那般宁静致远。”

虚若无道:“你不是不喜欢做隐修之人么?今日怎么又说这些?”

李瑾瑜道:“江湖中有给野心家发挥野心之所,有武林败类收容之所,自然也该有山林隐士的潜修之所。

近些年,在昆仑潜修的人,反倒不如去北极春天楼、冰山北极岛的多。

至于在终南山潜修的那些人,十之七八是为了终南捷径,不提也罢。”

虚若无道:“你准备怎么做?”

李瑾瑜道:“距离太远,直接收服明尊城意义不大,但这么好的机会,定然是要去吃掉一些好处。”

虚若无道:“伱打算扶持谁?”

李瑾瑜道:“弟子在西域,有几分人脉关系,正好可以让她来处理。”

虚若无道:“用什么理由去?”

李瑾瑜道:“焉耆都护府的牧马场即将建造完毕,货物集散中心也已经开始运转,我该去奉旨巡查一二。”

虚若无道:“现在就去?”

李瑾瑜道:“现在去太早了,过个十天半月我再去,好好计划一下,尽量能够捞到最大的好处。”

虚若无道:“别的都好说,唯独要小心魔门,魔门定然会参与一二。”

李瑾瑜道:“那就来呗,只要魔教教主不出手,别的我才不怕他们。”

虚若无道:“带几个高手,我总觉得魔教这次会参与其中,你需要带一些心狠手辣,又能暗中潜伏的高手。”

李瑾瑜道:“弟子明白。”

……

李瑾瑜骑着老酒,带领一队千牛卫去往焉耆都护府,由于此次只是去巡查防务,倒也没有带领太多的人。

身边的佳人,只带了江玉燕,还有想见识大漠风光的厉胜男。

除此之外,灭绝师太也在其中。

她是去找杨逍寻仇的。

往常时日,杨逍守在光明顶,而光明顶有五行旗镇守,她不好潜入。

此刻有人牵头,灭绝师太虽然不会与乾罗结盟,却不介意落井下石。

当然,她出手的理由,是接受昆仑派的邀请,和乾罗没有半点关系。

李瑾瑜路上需要高手护卫,灭绝师太则需要有人处理杂事,于是乎便加入钦差卫队,一并去往西域大漠。

至于原剧情的“六大门派”,少林目前还在封山,华山派休养生息,崆峒派被冯锡范说动,派出几个高手,峨眉只有灭绝师太,至于武当派……

武当派一个人都没去。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难道殷梨亭没去么?殷梨亭不想要杀杨逍么?

两人还真就没什么仇怨!

须知本世界高手如云,杨逍性格虽然狂妄,却没有原剧情那么张狂,尤其阳顶天失踪后,一直守着光明顶。

明尊城本就江河日下,杨逍怎么可能会去招惹武当派和峨眉派?

纪晓芙虽然貌美,却也不是秦梦瑶靳冰云那种绝色,更别说杨逍多年未曾离开西域,根本就没见过纪晓芙。

原剧情遇到纪晓芙,那是去抢倚天剑屠龙刀,本世界他没必要去抢夺。

莫说能不能打赢灭绝师太,就算成功抢到倚天剑,又有什么用?

殷梨亭和纪晓芙已经成婚,忙着教育下一代,没工夫搭理杨逍。

武当派倒也不是真的一人不出。

数十年前,武当派白云观长老桂仲明,在天山脚下创立武当北宗,经过多年发展,实力已经超越白云观。

根据灭绝师太的说法,武当北宗少掌门桂华生,会带领部分弟子助拳。

天山派少掌门唐经天,也觉得这是绝好的历练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灭绝师太的性格,和厉胜男自然是互相看不过眼,灭绝师太懒得搭理魔门妖女,厉胜男也不喜欢老尼姑。

不过对于李瑾瑜,灭绝师太却连连称赞,毕竟李瑾瑜完美符合她对于正道少侠的标准,而且是大大超出。

出身名门,年轻英俊,武功高强,彬彬有礼,智慧卓绝,惩奸除恶,尤其还曾在边关血战,保卫汉家江山。

虽然是官宦子弟,但最后一条实在是泼天功劳,声望直接刷满。

灭绝师太此生最在乎的莫过于正邪之辩、胡汉之别,李瑾瑜若是开口,绝不介意送出女弟子与李瑾瑜结亲。

看着远处长河落日,灭绝师太好奇的问道:“李公子,你怎么又带兵到了边关之地,莫非边关还有战事?”

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是军情机密,贫尼不该询问,只不过公子如果需要帮忙,贫尼必然鼎力相助。”

李瑾瑜道:“不是军情机密,是朝廷的新政,用于安置伤残士卒,以及阵亡将士留下的孤儿寡母,此事是我提出来的,陛下要我去查看一番。”

灭绝师太道:“原来如此,李公子此番作为,当真是功德无量。”

李瑾瑜道:“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自当照顾好他们家眷。”

灭绝师太道:“只是去巡查?”

李瑾瑜道:“往来焉耆都护府的商队增多,盗匪也多了起来,尤其是当初大战之时,被击溃的瓦剌残兵。

这些残兵人数不多,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看似不成气候,但却在大漠之上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

若是任凭他们劫掠商队,对都护府是极大的损伤,我去巡视一圈,把这些盗匪全部都给清除掉。”

灭绝师太道:“瓦剌残兵?这些人看到李公子,怕是会吓破胆子!”

李瑾瑜笑道:“只希望他们吓破胆子的时候,是留在原地而不是逃跑,否则想要抓住这些盗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家伙太过油滑了。”

焉耆都护府大战过后,李瑾瑜在西域威名大盛,甚至被称为战神。

战神出没的地方,那些盗匪如何敢有半点靠近,隔着几十里,远远地看上一眼,便毫不犹豫的退走。

眼见李瑾瑜队伍安全,一些比较灵透的商队,便跟在钦差卫队后面。

李瑾瑜对此并不拒绝,使得商队越来越多,到达焉耆都护府时,后面跟了二三十支商队,比卫队人数都多。

到了焉耆都护府,灭绝师太去汇合崆峒派的人,李瑾瑜则四处巡视。

数月过去,虽然焉耆都护府已经完成修缮,但当初那场大战的痕迹,不是短时间可以抹去的,城墙之上还有浓郁的血气,更有几分刀剑刻痕。

焉耆都护府外,于谦划分一片地域作为货物集散中心,招待往来客商。

罗马波斯天竺的商人,送来宝石香料良马,换走中原的茶叶瓷器丝绸。

一来一往,商人获利数十倍。

这些利润可不是全都拿走的,除了在都护府的消费,还必须运来能够修缮都护府的物资,朝廷会根据运送物资的数量,分配购买物品的份额。

运来的物资越多,可以购买的丝绸瓷器就越多,但与此同时,自己能带的货物就越少,利润相应的有所减少。

想要获得最高的利润,必须在物资和货物间有所平衡。

这一点,中原商人做的极好。

原因很简单,中原的商人,都知道官面身份代表极大的利益。

于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给他送钱他不收,便以送物资的方式,获得都护府的友谊,得到往来的通行证。

中原商人带来的货物少,分配份额就显得无比珍贵,为了获得利润,那些西域商人,也不得不运送物资。

如此一来,焉耆都护府很快便修缮完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比于这些,那些盗匪不过是纤芥之疾,连给李瑾瑜解闷都算不上。

简单巡查两日,李瑾瑜带着一队钦差卫队,直接去往龟兹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