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尼姑圆寂

第六百九十五章 尼姑圆寂

书名:轮回路上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54:59

此刻,众僧见释忍功松口了,便从密密站满了人的寺门口让开一条路,让拱手向他们施礼的饶帮会进去。饶帮会却不先走,很恭敬地请释忍功走在前面带路。

这时,妙音尼姑正在寺内课经室唪经,根本不在意寺外的锣鼓声和唢呐声。忽然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抬头一看,释忍功领着一个面熟的人出现在门口,开始她心里一阵战栗,继而又平静下来,目光收回,落在一卷经书上。

正欲念诵,听到释忍功说,施主,你有什么话就跟妙音尼姑直讲,只要讲得好,老衲成全你。

显然话里有话,妙音尼姑觉得没有必要思虑,又听到饶帮会说话了,才抬起头正视他。饶帮会还是用多情的眼神看着她,开门见山地讲,赏花,跟我回饶庄去吧!我……

不让饶帮会把话讲完,妙音尼姑就打断他,说这里没有赏花,只有妙音。

哦,对了,妙音,跟我回饶庄去吧!我特来告诉你,原来一直跟你作对的胡槐英已经作古了,你可以还俗了,还俗了再叫你的俗名赏花好不好?为此,我特地召集一班人马组成迎亲队,把你当黄花闺女一样迎娶。刚才外面敲锣打鼓,吹唢呐,你没有听到吗?热闹得狠啦!

不行!我既然出家修行,就不打算还俗。

饶帮会见她这么讲,心里一凉,望一眼站在旁边的释忍功,希望他帮着自己劝说。未料,他一言不发。饶帮会急了,冲着妙音尼姑讲,我已经跟你的师父和寺内的僧众说好了,都支持你还俗。

施主,我和寺内的僧众并没有表这个态,我们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释忍功口气很硬。

饶帮会甚感尴尬,他支吾着说,妙音,我再求你一次,希望你能还俗,我会好好待你。就算你对我无所谓,对你亲生的三个儿子也割舍得了吗?

妙音尼姑好像心动了一点,她沉默不语,只向饶帮会投去柔和的目光。忽然,她握紧手里的经书,用冷冷的口气说,施主,我不是说过,这里只有妙音,没有赏花。

饶家三个儿子是赏花生的,与妙音无关。妙音在莲花寺虔诚修行,望施主不要打扰。

蓦然,离座的她朝释忍功行一个鞠躬礼,继而说,师父,快把这位施主领走吧!要不是您在场,弟子早就关门送客了。

饶帮会见妙音说得这么“无情”,还真的感觉她已不是当初的熊赏花了。于是转身就走。

饶帮会出了莲花寺大门,感觉很没有面子,话也不说,只朝簇集在那儿的迎亲队做个手势,大家懂意思,纷纷掉头离开。一路上再也听不到热闹的锣鼓声和悦耳的唢呐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树丛刺蓬间鸟雀的叫声,来时喜庆的味道已然荡然无存。

骑上那匹枣红大马的饶帮会心中有气,无处发泄,便挥鞭使劲抽打马肚,此马负痛,“咴”的一声长啸,腾空而起,飞身隐入茂林修竹遮蔽的远处。

自此,饶帮会就算带人上山伐木,抬眼就能看见莲花寺的屋宇,他也不进去。

7年后的一天中午,饶帮会一家人正在堂屋里吃饭,忽然听到外面的狗叫,他也不经意。片刻,听到有人在门口喊施主。饶帮会知道是和尚来化缘,故意不理睬,因为多年前他带着迎亲队热热闹闹开赴莲花寺去接妙音尼姑还俗,扑了一场空,他既怪罪妙音尼姑,也怪罪寺内所有的僧人,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再也不想与僧人“来哉”了。

要不是这件事,饶帮会听到门口有人叫施主,他会立马过去,多多少少会施舍一些物品。可是眼下,他装作没有听见。只是他和熊赏花生的三儿子,已是十多岁的少年了,他听到门口有人叫施主,就把饭碗一放,走过去,一看是个老和尚,很礼貌地问道,师父,您要我们家施舍一点什么?未料,老和尚说,不,施主,谢谢你的好意,老衲不是来化缘的,只是来递个信。

递个什么信?说吧!三儿子问。

你老爹在屋里吗?老衲想跟他讲。老和尚讳莫如深地说。

三儿子进去了,一会儿,又出来,对老和尚说,老爹不肯见您,对不起。

那就不见吧!老衲不妨跟你讲,你跟你老爹讲,就说莲花寺里的妙音尼姑7天前圆寂了。老和尚言毕,转身离开。

三儿子似乎没有听懂,他回到堂屋,把和尚的原话转告给已上年纪两鬓花白的父亲。父亲一听,低头不语,一副悲戚的样子。三儿子没有看出来,盯着他连连发问,爹,圆寂是什么意思?妙音尼姑是哪个?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良久,饶帮会才说,庙里的和尚死了,不叫死了,叫圆寂。

哦,我懂了,圆寂就是死了。三儿子插话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还有,那个妙音尼姑不是别人,就是你的生母。你生母的俗家名字叫熊赏花,剃度出家之后才改的法名。饶帮会直接讲出来。

三儿子一听马上眼中泛泪,嗓音低沉地说,爹,那么就是说我妈死了。

饶帮会点头。

三儿子擦一把眼泪执著地讲,爹,妙音尼姑毕竟是我妈,我要到莲花寺去问问,我妈的遗骨葬在哪儿?问清楚了,我就到她的坟前化纸焚香,作揖磕头,也算对我妈寄托一份哀思。

饶帮会总算不反对,他把三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出门上街买了香纸鞭炮,就赶往莲花寺所在的那座大山。到了山半腰,他们本想进莲花寺去问一问,却发现一道必经的山岭上有一冢新坟,坟边摆放一个花圈,花圈边的纸条上还竖写着一排字:莲花寺僧众向已故妙音尼姑稽首!

饶帮会又仔细瞧了瞧,朝坟墓鞠了一躬,然后讲,不要到莲花寺去问了,你们的生母就下葬在这里。三个儿子默默无语,不由吩说,依次跪在坟前磕头。继而焚香化纸,燃放鞭炮,作礼而退。几天后,坟边还搭起一个草棚,里边放了一张小方桌,方桌上还供有一尊大佛像,佛像前置有供品若干。

桌子的下方,是一尊妙音尼姑在蒲团上打坐的木雕像,神情酷肖,栩栩如生。这都是妙音尼姑俗家的三个儿子催着父亲饶帮会请人工制作的。

再后来,地方上的人称这个有草棚的葬了妙音尼姑遗骨的山岭叫尼姑庵岭。而且三个儿子每年清明节,都相约上山扫墓、祭拜。这样延续了三、四代人,文首提到的“三叔”,就是妙音尼姑俗家三儿子的后代。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后代因后来服兵役,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他们是否有后裔,也不得而知。

与我一起走向祖坟山的侄儿饶达,听明白了个中缘由,忽然又发问,二叔,你也应该到尼姑庵岭上去上炷香磕个头,怎么不去呢?我便解释说,我与你的三叔不同,对于妙音尼姑来讲,他亲些,我疏些。我和你爸的父亲是先祖饶帮会后来娶的第三房生的。所以我们不到尼姑庵岭去给妙音尼姑扫墓,就是这个原因。

未料,饶达听了,连声称赞妙音尼姑了不起,还说她虽然是出家了,但她算是我们饶家的先祖。你们不去给她扫墓,我去。尽管饶达很理性,却也是性情中人。

他当下就要到尼姑庵岭去,并将手里挈着的香烛拿一份出来转身欲走。我一把拉住他说,饶达,我们已经快到祖坟山了,何不先在这里扫墓,再去尼姑庵岭?反正都是先祖。

饶达总算听了我的,在祖坟山上扫墓后,下山后立马兑现诺言。让我奇怪的是,饶达自清明在尼姑庵岭去给妙音尼姑扫墓后,当年暑假和寒假回来仍去妙音尼姑墓前磕头,之后,这两个假期很少看见他在家里,也不在学校。他父亲说,饶达在外面打工。我说那好哦!他自己筹学费。

他父亲摇着头说,哪里?他下半年上学的学费一分钱没少,他赚的钱可能是自己花了。我也这么认为,因为这很正常。可是我和他父亲的想法都不正确。

第二年清明节,我们才清楚,饶达用他去年暑、寒假打工赚的钱,买了成为苗子的株杆儿都有手肘大的柏树几十棵,都围植在尼姑庵岭上妙音尼姑的坟墓前。

更有意思的是,饶达不称这一排栽好的树为柏树,而是称它们为菩提树,说我们的先祖——妙音尼姑在无形的菩提树下悟道,我们要在有形的菩提树下悟道。饶达这么讲话时,正毕恭毕敬地站在他所说的菩提树前,显得庄重、仁慈、觉悟 ,看上去像一尊值得顶礼的菩萨。

刚刚念完这本小册子,那盏光亮微弱的结了灯花的油灯,因耗尽了油而熄灭。刘主任有了倦意,并无睡意。他忽然发现覃老板已经倒在铺上睡着了,正在打鼾。

刘主任也想躺在铺上强制自己入睡,因为念兴奋了,不能休息会伤身体。可当他躺下去,感觉背心凉飕飕的,下面哪里是一张睡铺,而是一块平展的石板。他坐起来大惊,再一看,自己根本不在房子里,头顶上空荡荡,上面是高远的繁星闪烁的夜空。

他站起来一摸覃老板也睡在一块石板上,就将覃老板推搡着弄醒,覃老板一个翻身,一屁股坐起来,感觉不对劲,嚷道,我怎么坐在一块石板上?

刘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说,覃总,我们遇到怪事了,我刚念完的那本小册子也不见了,那盏熄了的油灯也不见了,我们开始不是来到一间寮房,现在寮房也没有了,就是两块大石板,这里是一片长满了荆棘和杂树的荒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