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七百四十一章 隐身宝衣

第七百四十一章 隐身宝衣

书名:轮回路上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54:59

上古时期,东方世界是一片汪洋大海。随之沧桑巨变,太平洋西岸凸现横无际涯的山脉河流,它滋润了芊芊草木,也繁衍了芸芸众生。于是最具活动能耐的灵长动物──人,生生灭灭香火永续的人类垄断了庞大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虚幻投影,由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却又渊薮无穷奇妙无比,致使许多人沉湎于其间,企图拥有世界征服世界自成霸业,这样就发生你争我夺的战争,为了赢得所谓的物质财富,除了人类弱肉强食,强者为王,败者为寇,也往往殃及到异类生灵乃至土石草木,于是人类与异类生灵出现了贪嗔痴,自然界也出现了不可抗拒的水火风虫波及的种种灾祸。

然而天地之间也不乏浩然正气,如两千年前圣人孔子的教义,以及恒久传承的释迦牟尼慈悲宗教,又让大千世界倍感伟大的恩典。但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从未停止过较量。于是因果报应、缘聚缘分,生死轮回,六道演变永无止息。诗曰:千秋功罪休评说,一朝禅定绝风月;心口意净尘无染,殊灭三途现宫阙。

此时的武当山云遮雾障,看上去就像叠着一大堆褶皱不平的灰白衣饰,至于那缝隙里藏着些什么,外人浑然不知,也不必要弄清楚。然而素有仙风道骨的妙衣真人对此洞若观火,连参天古松一处朽蚀的罅孔里藏着一窝蚂蚁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他走出道观,感触到他的徒儿陶青虎的一股气场在峡谷里推移,他平常教训过陶青虎,不要在有雾的时辰采气,因为有雾瘴现象,那是一种毒气,一旦感染就会损害身心──要么患上疑难怪病,要么染指邪门歪道。

妙衣真人知道陶青虎古怪机灵,直接走去指责他,恐怕没有近身,他就会发觉而装出干事儿的模样来,让你没有理由逮住他的不是。

鉴于此,妙衣真人不得不拿出他的宝贝── 一件他穿着能够看见别人,别人却不能够看见他的隐身服。说起这件隐身服来历还真不寻常,早年妙衣真人,不,早年他还不是真人,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名叫熊梓,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熊梓有慈悲的情怀,尤其不杀生,就连发现一只飞蛾歇在路上,他都要躬身拾起,将它放置草丛或更环保而安全的地方,避免行人无意间踩死。由于做了许多类似的善事,不理解的人私下里指责他有神经问题,还把一件事儿说得有鼻有眼证实他确实有“问题”。那次,村里车水浇苗,池水基本汲干了,泥水里有许多泥鳅,别人下池抓起来都是做一味菜肴,他也抓,可抓起来都放进河里。有人说他是做傻事,他没有作正面回答,只说,我是从同位心理考虑的,假如我是一条泥鳅,别人抓我回家烹制菜肴,这便是一死,虽然满足了人的口福,但是这么死非常难受。为了免除无辜泥鳅的死罪,我才放泥鳅的生,有什么不好的呢?

别人笑得非常厉害,还反问:你会变成泥鳅吗?之后不容他解释,便报以鄙夷的神态。

但是熊梓照样做这种善事,许多人认为帮助人就是做好事、善事,却不把帮助动物看成是做好事、善事。譬如发现你放生,尤其是放那些可食动物的生,别人甚至认为你神经出了毛病,都以异样的目光看你,让你活动得很局促。熊梓最初就是这样,每放一次生,别人都会议论好久,仿佛他犯了什么错似的。后来,在别人的印象里,他似乎改正了这种“错误”,只有人看见他上市购那些活物,却不见他放生,这不就是说,他也开荤了?已被影响成一个正常的人。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他30多年来放生做好事的愿力出现了一种奇迹。

有一天晚上,熊梓悄悄地流泪,是因为白天有人见他给泥蛙放生,就说他是傻子,这话传到他家人耳里,也指责他不该做那种“傻事”,泥蛙肉味鲜美,抓着上市可卖个好价钱。熊梓不解释,只暗自伤心:认为杀生的人太糊涂了,不明白杀它者即是慢性自杀的道理。但他也很苦闷,每次放生什么总会被人发现,之后便成了人们饭后的谈资。这会儿,他慢慢地瞌睡了,一只蟋蟀在窗边叫,他怕隔墙的嘎子过来抓,以至弄伤了它,便把房门合上,挂了闩儿,这样他便睡踏实了。渐渐地一个鹤发童颜老者朝他走来,满脸绽笑地说:熊梓呀,别发愁,我给一套衣服你穿上,保管人家不再指责你充满慈悲的行为。什么宝贝衣服会有这么灵验?熊梓不怎么相信。那老者手一抻,一套白色的衣服就抓在手上。他说:我要它变什么颜色就变什么颜色,我要它无色就无色。熊梓看着那套白衣服问:会有这么神?

会。老者笑着回答:我现在让它变成黑色就会变成黑色。只见老者默念“变黑”二字,那套衣服像被浓墨浸染了一样,霎时像一堆乌云。忽然,老者将这套衣服罩在身上,连两个脚掌都遮没了,他口中不知默念什么,渐渐地就无影无踪了。熊梓问他到哪儿去了,老者说我不就在你的面前吗?说这话时,熊梓还感到一股气流冲在自己的脸上,可就是看不见老者形迹。真是太奇怪了,熊梓连连发问:老人家,你是用什么办法隐身的呢?老者嘿嘿大笑:你想一想就会明白。蓦地熊梓感觉老者在用手拍他的肩膀,还发出“噗噗”的响声,可就是看不见老者的手,熊梓将他的手一把抓住,仍然看不见他的手,只能看见自己的手。熊梓说,老人家,我明白了,是这套宝贝衣服在起作用。

是哦,你之所以看不见我,我能看见你,是因为我发了“无色”的指令。“无色”即透明,我隐身在透明的空气中,你当然看不见我。老者说我再发其它指令,你就能够看见我。熊梓道:你就发个“变红”的指令。老者按熊梓的意念说了,果然老者就像从一团烈火中现出了体形,他被熊梓抓住的那只手也了然凸现。二人在一轮艳阳下相视而笑。

良久,熊梓摸着老者身上罩着的那套衣服说:老人家,这么好的宝贝,你给了我,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呀?

不用报答,你拜我为师就行。熊梓即刻行了三叩九拜之礼。老者边扶起熊梓边说:此后你就叫我师父了。话音甫落,老者的身影消失了。熊梓放开嗓门喊:师父──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师父。这声音响遏云止,整个蓝天像它的回音壁,是那么广阔而悠远。可是仍见不到师父的踪影,只有他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你只有到道观出家,这套宝贝衣服才属于你,那时我给你赐号妙衣真人。

熊梓继续追赶老者,口里直喊师父,喊着,追着,忽然脚下被什么绊住而醒来。熊梓睁开眼,天已大亮。他起床洗漱后,心里还惦念着昨晚做的那个梦,尤其惦念着梦中拜谒的师父,并且深深记住师父的话。于是他来到父亲面前双膝跪下,父亲是个厚道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熊梓:孩儿,你这是干嘛?熊梓什么也不说,只是哭。父亲越发感到奇怪,便蹲下身子问:有什么事?说吧!

熊梓吞吞吐吐说出了其中的缘由,父亲基本听清楚了,便说:傻孩子,梦到的都是虚幻事儿,何必当真?熊梓又哭起来,说他已经拜了师父,相信那是真的。父亲感觉真假都无所谓,要拉孩子起来。孩子说:父亲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长跪不起。

这时太阳升高了,一朵浮云被淡淡地驱散,仿佛开阔人们的心境样的。父亲盯着熊梓问:孩子,你有什么要求提吧!熊梓说:我要是说了只怕父亲不答应。

只要不是干违法乱纪的事儿,父亲一般不会阻止。

熊梓破涕为笑:父亲,你说话当真?

哪回说话我没有当真?父亲扶起熊梓,熊梓便顺口说道:我想到道观出家。你不会反对吧?父亲听后一怔,然后说:出家,孩子,你可要想清楚。熊梓说他想清楚了,希望父亲不要阻拦。

这事儿在家族传开了,有人就给熊梓的家人出主意,让他去算一算命,算命先生据报上来的生庚时辰推测,说熊梓命犯华盖,宜出家。

这样熊梓的父母择定一个吉日,流着眼泪送熊梓到江南一个叫五龙山的道观,送了些果品给了道观,之后陪着熊梓跪拜第一幢宫殿中的张天师铜像,并点烛敬香。良久,其父与道观中人说明来意,道长仔细察看熊梓气色,似有感应一般立即应允,于是熊梓遂被安顿下来,父母亲也就放心地离开。

当天晚上,道长梦见一位白发老者对他说:道观里新来了一位道士,你要善待他。

道长知道指的熊梓,便点头称是。老者像不放心,靠近道长附耳说了一席话,便拂袖而去。

次日凌晨,众道士听见扫把扫地的嚓嚓声,只见台阶、庭院一截截地变得干净,就是不见扫地的人,便问这是怎么回事,正当议论声不绝入耳之际,道长便对众道士说:这是妙衣真人所为。他就是昨天来的小道士熊梓。你们可知道,熊梓做了无数好事,甚至在行善积德之时受到打击讽刺,但他信心不退转,其愿力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天神受到感动,便送他一件隐身服,这不他穿上隐身服打扫清洁,只见地面渐渐地亮洁起来,却不见他的身影。

霎时,大家都喊他妙衣真人,让他快点脱下隐身服显露真形。

你为什么穿着隐身服干活?大家围过来问他。他看着扫干净的地面说:我干活不想让人知道。

道长笑道:你们都要以他为示范,他在积阴德呀!

妙衣真人叫道长不要夸奖他,还要领事儿做。道长就安排他接替一个老道人看守山门。其实看守山门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主要是防贼。贼一般不会潜入山门内的道观盗窃什么,再说从道观里偷的东西也不好用,一用就会露出马脚。那么贼会偷些什么呢?山门内有几亩果树林,是当初一个信徒在张天师塑像前摆放贡品时,突然一个道童将摆在供桌上的几个石榴摸起了一个。他看着便想:我倒不如在道观的东边栽植一片果树。后来他实现了这个愿望。果树到了挂果季节,他便对众道士说:这片果树果子成熟供你们享用,只是在我没工夫来这里上香时,你们别忘了摘些果子摆在供桌上祭祀神将张天师。这是很久远的事情,虽然再不见那个信徒,但是那片果树林却被道观拥有至永远,由于年年丰产硕果,窃贼便特别多,所以留守山门的人责任忒大。另外就是道观西边有一片菜园,道人们大都很勤快,播种、浇水、追肥、锄草等样样干得利索,故蔬菜长得茂盛喜人。但山下也常有人来盗摘,道长便与众道士计议,并同心协力在山门间垒筑一间小土房,由一个年长道士看守。尽管如此,盗果盗菜现象还是经常发生。有时来一帮人,耍手段做贼,他们留几个人与看守海阔天空地闲扯,以此软拖,另一干人便进了林子或菜园……结果看守上当了。

妙衣真人来接替看守,正值仲秋。他坐守山门,别人根本就看不见他,他却能看见别人。那些蟊贼感到奇怪,每次进道观果林、菜园偷摘,才下手就被逮个正着,他们也算特别精明,却不知怎么干得再隐蔽也不行,仿佛有人在暗处盯梢。其实是妙衣真人的隐身服起了作用,妙衣真人每当看见一伙蟊贼出动,便到道观去叫人,他的行迹做贼的人始终不清楚,故而进果林、菜园的贼没有一人能够逃出道人的掌心。

一个叫陶青虎的贼,总感觉这里面有什么玄机,便在大白天扮作信徒到道观烧香。往返之际,他察觉到一种捉摸不透的变异,那就是山门前不见人,果林和菜园及其附近也不见人,可是只要有人行为不轨,就立即被道人发现,严重的会捆绑起来教训一顿,或送官府惩治。记得以前的山门至少有一人看守,现在无人看守,倒胜过有人防守,再没有哪个贼敢轻举妄动。莫非是道观里有神明护佑?但对神明他还是不肯全信。在一个阴雨天,陶青虎故意到山门旁的小房里磨磨蹭蹭,可是当他顺手抓到一根预备到果林里敲果子的竹竿时,那竹竿却被什么牢牢绊住,不是绊住,是被人抓住了另一端,他只好松开。那人忽然现形,是一个中等身材神态庄重的道士,并责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陶青虎十分惊讶,很快又镇静下来:对不起,道爷在此我不知晓。

那道人说,人要放规矩一点。拿这竹竿怎能避嫌?

道爷,听我解释,我拿这竹竿并非你想象的做那种不光彩事,我是打算用它作钓竿。陶青虎边说边拱手相拜,这使道人的气恼消减了一半,本想还反讦几句,见他那副谦恭模样,也就不吭声了。陶青虎顺势进言:道爷,能否告诉鄙人,你用什么法子,让我看不见你,你却能看见我。

你不要多问,无可奉告。你走吧!道人随即又将那听取指令而无色无形的隐身服穿上,陶青虎便看不见他的面目了。可也有收获,总算明白许多蟊贼被抓的真正原因。

陶青虎下山后,四处打听那个寻常看不见的陌生道人的下落,再到道观烧香,也不忘问及这件事,但道士们大都摇摇头或缄口不言。他便想,怎样敲开他们的口风。他的脑子终于转通了。一天晚上,他携来从别处盗窃所得的值钱赃物,送给道长,赢得道长欢愉,并与之侃些俗事,最后把话题落到那个守山门的道人,才知道其姓名和那件隐身服的来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