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1175章 衙门内外

第1175章 衙门内外

书名:轮回路上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54:59

妻子说,这样吧!你今天到衙门去会一会方知县,提醒他一下,看他退不退还我们送去的500两雪花银,就是退一部分都行,那么你就不必告发他了,证明他还有点良知。

乡绅当即披衣起床,伸一个懒腰后说,那也行!为了这场官司他开始的确是偏向我们家的,只是那个穿蓑衣的中年男子说了一番话,让这个案子重判,民愤大了,方知县无可奈何,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输了官司。但我不管那些,只看结果,既然你方知县得了我的好处,就应该坚持立场,不坚持立场,就应该把我送的东西退还。

妻子还问了一些细节,说照她的意思办不会错。乡绅“嗯”一声,麻利穿好衣服,洗漱罢,吃过早点,就出门乘坐一辆马车直奔县城的衙门而去。

到了衙门口,一个腰束牛皮带手执皮鞭的保安拦住他问,你找谁?乡绅说,找方知县。保安再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找方高仲有什么事,乡绅一一答复。

只是在回答什么事的问题上,轻描淡写地说,方知县知道的,上次打一场争土地的官司,我是原告……乡绅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那保安又问一声,你是要再递状子方知县吗?

乡绅说,不是,只是想见他。那保安把手里的皮鞭放在一条长凳上,便走进大门里边,叫出一个老头,让他坐在门口看守一会儿,自己就进县衙通报方知县。

衙门前的栏杠依然没有移开,乡绅只好在这儿等。天气闷热,门边是一个凉亭式过道,外人不让坐,老头坐在那里还摇着一把大蒲扇。

此时,天上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得路面都发烫,站在露天里等候的乡绅已经热得浑身汗流。他擦一把脸上的汗,打算退到路那边一棵梧桐树下歇阴。可刚转过身,那个去县衙通报的保安就转来了,冲着乡绅讲,穆民,你回去吧,方知县不在。

他几时在?穆民想改日再来,便问他。那保安又拿起放在长凳上的那根皮鞭,甩一下,练练手劲,心不在焉地回答,方知县几时在,我怎么知道?穆民再抬手擦一把脸上的汗,只得怏怏告退。

在暴烈的太阳光照射下,他拖着的影子越来越短小,在蹲着一对大石狮的知县门前徘徊着,平时感觉自己在乡下还挺风光的,这一刻却感觉自己异常的渺小,甚至还有几分猥琐。

第二天,穆民又赶赴县衙门口,问那个依然腰束牛皮带的保安,方知县今天在吗?保安瞅着他反问,你天天找方知县干嘛?告诉你,方知县忙,哪里有时间见你?保安记得昨天通报穆民的事儿,方高仲不高兴地说,你就向那个打输了官司又来扯皮的穆民回话,说我不在。

这话犹余音绕耳,保安已领会方高仲的意图,所以现在对他态度生硬。

穆民知道保安不可能放他进去找方高仲,昨天回去和妻子商议写一封信托衙门口的保安送给方高仲,现在他伸手在贴身的内衣里摸出一封密封得挺好的牛皮纸包装的信走近衙门口的过道,递给保安说,麻烦你亲自交给方知县,我在这儿等你回话。

保安犹豫一下,又把屋里那个老头喊出来坐在这里,他则拿着这封信兴冲冲地往衙门里间走去。

衙门内是一个厅堂连着一个厅堂,每个厅堂里都有4根朱红漆亮的廊柱。厅堂横顶上均挂有牌子,分别上书“农事坊”、“工事坊”、“商贸阁”等不同名称,厅台上端是办公的台案,台案是一排座位。

眼下,各个厅堂都有县衙不同级别的官员忙碌不同的公务。厅堂与厅堂之间都是镶嵌着青条石的天井,有着良好的采光、通风作用;天井四周也是青条石铺成的过道,有的一掌平,有的地势略高,便成为礓礤。那保安熟练地穿过第5个厅堂,到了第6个厅堂,便是“断案府”,这里与其它厅堂不同的是上头墙面上有两个粗重的黑体字:肃静!

在“断案府”台案后坐着身穿七品官服,头饰大夫冠冕的方高仲,他一脸威严,正在受理一起民事案。

台案前面分坐两排人,其中有原、被告和列席听众。那保安过了天井,上了礓礤,就到了“断案府”的下座,他站在那儿静候片刻。

坐在方高仲旁边的知县副手发现了他,就离座从侧面绕过来,那保安迎上,手掌一窝,凑近知县副手低声说,方知县有信件。说着把穆民的信件递给他。知县副手即刻离开而绕过原道回座,将信件悄悄放在方高仲面前的台案上。

那保安见方高仲正忙着断案,也不知啥时候拆看穆民的鸟信,便转身回返,来到衙门入口,对正在焦急地等候着他的穆民说,那封信方知县还没有时间看,你先回去,过两天再来。

穆民还真格没谱了,他想登门找方高仲退还那500两雪花银,可是没有机会见到方高仲。方高仲的家最近已从衙门外搬至衙门内官邸,一般平民不得入内,衙门口均有保安拦阻、盘问,并向住在里面的官吏通报情况,只有获得允许,方可进入。

穆民心里很烦,还真想回家去打点盘缠,就方高仲在家私穿紫袍冒称皇帝的一桩“大逆不道”的罪证具状送达京城,告发方高仲,以图报复。他回到家里,说出这个意图。妻子说,这样吧!你近几天再去县衙一趟,要是方知县看了你的信,愿意退还500两雪花银,这个事儿不就算了?再说,你想到京城告发方知县倒好,要是没有告发,又暴露了形迹,冒犯了知县,可不好收场。

穆民眼珠子一挪,乜斜着妻子讲,你不懂,这事不告则矣,一告就发。看他方知县有几个脑袋不当葫芦砍?妻子没有再和他理论,竟自忙活去。

穆民暗想,妻子的话也有些道理,如果方知县看了他递去的信函,退还那500两雪花银,不就算了,何必大动干戈?

第三天,穆民又赶到县衙门口,出乎意料的是那保安对他热情多了,并且从身上摸出一张帖子一边递给他一边说,穆民,这是方知县给你的一张赋税减免帖,一般人可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穆民仔细看那帖子上盖有江东县“农事坊”大印,上书抵减价值500两白银的赋税。得到这张赋税减免帖,他并不满意,眼下正值仲夏,还不到收获季节,村子里,包括他这个乡绅家都在闹粮荒,如要籴米,这张赋税减免帖拿到市场毕竟不能当银子花,若是到当铺当钱,也会被砍价。

穆民懂得这些,对保安说,这个东西,只是官吏收税有用,我持有它也算有用,可难解燃眉之急。他的意思保安没有完全领会,也不知这个人与方知县是什么关系,见他还啰嗦,不再那么客气地说,方知县对你够开恩了,你该知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