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教化道徒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教化道徒

书名:轮回路上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20 10:01:04

这个责任可大,陶青虎犹豫一下还是点头。那些偷窃者和他一个鼻孔出气,他非常清楚,一般来说,不会买他的账,可是也有点奇怪,自第二天开始到当年底,道观里的财物未受到一点损失,证明未发生一起盗窃事故。道观里的人只顾夸奖妙衣真人尽职尽责。其实妙衣真人是下了功夫的,自知陶青虎要拜他为师,便要尽到为师的责任,要控制抑或要规范陶青虎的思想行为,从明里来,陶青虎对他表面服,心里不一定,甚至背里干些非礼的事儿,会损坏他自己的形象,还会损害师父的名头。于是,妙衣真人穿上宝衣,下个隐身令,便无影无踪了。就这样,他便一语不发地看定陶青虎。那天陶青虎看守了一会儿山门,坐不住了就下山去找那一帮蟊贼,说他已拜妙衣真人为师,你们今后要“发财”,可别上有道观的五龙山。

众蟊贼讥笑:那怎么可能?陶青虎说我师父有一件特殊的衣服,他穿在身上你们看不见他,他却能够看见你们。

嘿嘿……那么奇异宝贵的衣服何不偷过来自己用?陶青虎叹口气说:别想得太美,纵然偷过来,也用不上,它不会听一般人的使唤。

徒儿说话句句是实,纵然偷走了我身上这件宝衣,你们也不会用。突然空旷中有人说话,中气很足且嗓音浑厚,可分辨出是个弱冠少年,那话音由低沉到高亢,重复了数遍而又复归宁静。众蟊贼骇然,四下张望,却不见一个人影。

顿时,陶青虎一膝跪在地上,侥幸刚才没有说错话,便就势拜揖三下,口中念叨:师父,徒儿有礼了。徒儿对您认错,未请示您就私自下山了,愿意接受惩罚。只见众蟊贼被这神秘莫测的氛围所震慑,一一下跪,旷野上木桩样地现出一长绺膜拜者,领头的说:愿闻大师教诲。接着,众蟊贼照着一齐朗诵:愿闻大师教诲。

贫道领当不起,唯望诸位绿林好汉,戒除盗心,好自为之。领头的又说:大师之言当谨记于心,众兄弟将不再来此惊扰。这声音在空谷中激荡,之后又复归于宁静。

此后,数年间,五龙山道观乃至附近村庄都未因被盗而丢失财物,据说那些蟊贼有的弃暗投明成了良民,有的改不掉习性便远走高飞祸害他处。

妙衣真人从未发一句恶语,从未现一副恶容,却能把五龙山方圆几十公里的蟊贼和社会上的混混儿都镇住了。当时,只要有人暗中做坏事,别人会说,你有妙衣真人行么?他经常做好事获得了一件别人偷不走的宝衣,这是福报哦!你做坏事将会得到恶报。恶报将很快现前,只要把妙衣真人叫来,你看不见他,他能看见你,哪怕你暗中做坏事都会被他逮住,轻则被人揍骂,重则吃上官司。

这样,当地行窃的人就少了,相反做好事彼此相助的人多了起来。若要盘问缘由,都会把妙衣真人夸奖一番,渐渐地他美名远播,一些频发盗窃案的地方都相继来请他,然而湖北武当山的道长抢了先,他应允了。那年初夏,准备起程,道徒陶青虎也要随从。

妙衣真人思忖片刻说:你必须谨守道规,否则后果自负。陶青虎拱手表示:一切听从师父指令。妙衣真人未及多言,只叫道徒准备好行李,择日起程。

临行前,妙衣真人对五龙山流连忘返,仿佛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眷顾。陶青虎便要求师父干脆在五龙山留候几天,平常没有时间在这里玩赏,何不现在放松一下,把整个五龙山游览个够。

这年仲夏,五龙山繁华初谢,披上了秀美绿装。妙衣真人与陶青虎从五龙山道观里出来,扑面清风拂煦,山间雀噪虫鸣,涧水潺潺照影,离此百米远处是一陡奇峭山崖,师徒俩朝那边走去,一路指点河川,说不尽自然界的无限妙趣。就说五龙山吧,东西南北四座峰峦环拱着中间一座最高峰,海拔约4888.6米,周边较矮的也有3000多米,均状如飞龙,气度恢宏。相传上古时期,东海龙王的五个儿子在东土争霸角逐,捣海翻江,把泱泱华夏弄成一片水乡泽国,真是“禽兽作珠蚌,人或为鱼鳖”了。其时,天帝震怒,令后羿射杀五龙,后羿功夫了得,让五龙死去化成五峰朝拱的山脉,使之便于百姓休养生息,以消减其所造种种罪孽,故后人称此为五龙山。

妙衣真人修行的道观在南峰之上,西峰有观音寺,其余山峰均为自然森林。当下妙衣真人问陶青虎先游览哪座山峰,陶青虎说:先到观音寺去敬香,也好让菩萨保佑我们一路顺风。妙衣真人当即赞许,遂与道徒一起朝西峰方向走去,山路崎岖,时而浓荫蔽日,时而坡道豁敞。走了一段路,忽闻凄厉的鼠叫声,只见一石罅旁盘曲着一条乌梢蛇,嘴里咬着一只灰毛老鼠,尾巴与两只脚爪还在无力地挣扎。

陶青虎即刻折断一根树枝,剔除旁枝和叶子,操在手里正要击打该蛇头部,他倒不是要救那只正在吞噬中的灰毛鼠,而是有一种见蛇不打三分罪的意识在支配着,他打算既除蛇又灭鼠。

顿时,妙衣真人对陶青虎说:可不要伤了它们的性命,以人的立场来讲,这两个异类均对人有危害性,可以一并处死。但你现在随缘修行,道家讲究顺乎自然,保护生态,以此来看,蛇虽有毒,但它不轻易攻击人,相反还帮助人。

正举起树枝准备击打乌梢蛇的陶青虎望着妙衣真人发愣,且听他继续说:为什么帮助人呢?它吞吃被人类公认为四害之一的老鼠,这样说来,蛇也是益虫。但现在为什么两条生命都要救助呢?妙衣真人盯着陶青虎重复问。他答不出,妙衣真人接道:因为我们现在到观音寺去朝拜观音菩萨,不宜犯杀戒,最好能够救助生灵。

妙衣真人边说边夺过陶青虎手里的树枝,朝乌梢蛇轻轻地抽打,它受惊后吐出嘴里吞入半截的灰毛鼠,曲起鳞甲纷披的身子,旋即钻进了石缝。那灰毛鼠尚未死去,一只前脚被咬伤了,只见它朝石罅相反的那个败叶半遮的土洞一跛一跛地爬去,陶青虎正欲用脚踹它,妙衣真人说:别伤害了性命,我不是说过,去朝拜观音寺,绝不可杀生。

陶青虎不解地说:观音为什么要保护所有的生灵?妙衣真人说:因为所有的生灵都有佛性,都值得怜惜,保护生灵,也就是保护自己。陶青虎感觉妙衣真人的话有些玄乎,他不甚理解,边问边用自己的观点反驳:保护生灵就是保护自己吗?假如我保护蛇,难道说我就是蛇了?妙衣真人用道家、佛家的理论解释说,生命的反作用力丝毫不爽,保护了任何生灵,也就是与其结了善缘,那么一旦机缘成熟,你就会得了相应的保护,所以说,保护生灵就是保护自己,也就是间接保护自己,这里的自己多指未来的自己。

陶青虎由于业障深重,总难以透彻理解妙衣真人的话,他却有许多歪理,与师父争论不休。那份陪师父观光赏景的兴趣随之索然败落。师父为了焕发他对佛教真谛的认知意识,便加快步速,绕过几座山岭,跨过几道峡谷,渐渐地到了西峰,气氛肃穆、殿宇轩敞的观音寺就矗立在眼前。

寺前一位和尚看门,见来了生人,便合掌施礼:两位施主里边请。

寺内有一个40来平方米的大殿堂,神龛上有一排相貌端庄神态各异的弥陀、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等诸佛菩萨。妙衣真人带着陶青虎上了香烛,然后一一顶礼膜拜。旁边一个和尚问他们有什么愿望,妙衣真人说只想请一本善书教化道徒。那和尚说随我来,出了殿堂,让他们到西侧一排瓦屋前稍候,他走进一间房里倒腾一会儿搂出一摞书出来说,我从藏经阁里拿出了《金刚经》、《地藏菩萨开示录》、《玉历宝抄》等,你随便选择吧!妙衣真人高兴地接过来一一过目,又看上面没有标价,问几多钱一本,那和尚说,不要钱,经文善书都是赠阅。陶青虎绕到一边低声对妙衣真人说:师父,您是道人,佛教的经文也用得着吗?

老子的《道德经》与佛教的一些理论非常相通,诵读一下有好处。他将《玉历宝抄》递给陶青虎说:这本书不单纯阐明了佛教思想,也充斥了浓厚的道教观点,尤其值得一读。

假如你认真地看完,一切不明白的道理都会明白,包括刚才我们在路上看见蛇咬鼠的现象以及我为什么要救助两个生灵的道理你都会慢慢开悟。

那和尚听了这话,赞许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不错。陶青虎勉强地接过此书,没有什么心事赏阅。妙衣真人向那和尚道谢,又心存感激,来到功德箱前,从内衣袋里掏出一沓钱来,也没有数,就都投进了功德箱。

香炉上清幽幽的烟雾朝这边缭绕过来,在妙衣真人头顶上散散漫漫地卷曲,仿佛在清点、盛载他对神佛的虔诚意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