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长女归来,冠满京华 > 第106章 行酒令

第106章 行酒令

书名:长女归来,冠满京华 作者:解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7-27 00:35:31

祈月来了别院数次,早知道有这么一处机关,所以并不稀奇,只是睁着一双晶亮的眸子,略带好奇地注意着水晶墙后隐隐绰绰的人影。

这间院子,是祈守章早年间买下的,一直闲置着,偶尔才会来住几日;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机关,也不知那院落的主人从哪里寻来这么大一块水晶,还奢侈的找工匠将它雕琢成了一面墙。

而这面墙,最最稀罕的是,人站在后面能够隐约看到前面的情况;但前面的人,除了瞧见这面水晶墙外,就再看不到别的。

也就是说,前厅那么多人,除了知道内情的祈丰之外,其余那些公子哥儿,都不知道有人墙后正看着他们。

朱氏微笑道:“你且好好瞧瞧,若有合眼缘的,就告诉母亲。”

“是。”祈月温顺地点头。

彼时,祈丰已是回到前厅,下人穿梭其中,一道道美酒佳肴以及肥美的秋蟹如流水一般摆在一张张长案上。

众人兴致颇高,行起了酒令,以菊花为题,吟诗一首,输者需得饮酒一盏。

桂嬷嬷走到祈月身边,指着一位墙后正在高声吟诗的一位少年公子,笑吟吟地道:“小姐,这位是安国公的嫡次子,您听他这诗,念得多好啊。”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祈月轻声重复着对方念的诗句,下一刻,她忽地掩唇笑了起来。

桂嬷嬷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弄得有些发怔,疑惑地问道:“小姐,您笑什么?”

祈月轻咳一声,摇头道:“不过是拾古人牙慧罢了,也能叫好吗?若是这样的话,那但凡能背几首诗的学堂稚子,岂不都算是文采斐然了?”

桂嬷嬷被她说得老脸通红,一时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甚是尴尬。

朱氏见状,笑着解围道:“行酒令而已,又不是评选诗魁,选用传世的诗词,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祈月垂眸道:“母亲说得是,是月儿苛刻了。”

朱氏替她正一正鬓边的珠钗,似若无意地道:“前几日不是刚问你哥要银子,买了一套錾金镶宝的头面吗,怎么一直不见你戴?”

“那头面好看是好看,就是戴着沉,且今儿不舒服,就这几朵珠花都觉得沉,便给搁妆匣里了。”祈月柔柔弱弱地回答着,又道:“月儿打算等过几日去了永宁县主的秋蟹宴上再戴。”

朱氏自然知道永宁的名字,惊讶地道:“哦,今年轮到她了?”

“嗯,本该是柳姐姐,但她自入秋后,就一直身子抱恙,不见起色,便改在县主那里了。”

朱氏微微颔首,“淮阳王府不比别处,那永宁县主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你去了,切记要仔细,莫让人挑了错。”

“母亲放心,女儿省得。”祈月点头,眉眼间处处透着乖巧。

前厅那边的众人并不知道这个小插曲,依旧在行着酒令,几圈下来,关于菊花的诗词越来越少,各人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久。

又是一圈轮下来后,前面两人搜肠刮肚,勉强又各寻了一首,原以为这第三人必定是想不出诗句,要被罚酒了,哪知后者只是淡淡一笑,便张口吟道:“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

“不对不对。”坐在他下首的安国公府的小公爷连连摇头,“这首诗中并无菊字,天宝兄,你输了,喝酒!”

凌天宝笑而不语,倒是一旁的少年公子笑道:“小公爷有所不知,这首诗乃是前唐诗人李商隐所写,其名就叫《菊》;整首诗中没有一个菊字,却句句都在写菊花,所以天宝兄并没有输。”

小公爷诧异地道:“还有这样的诗?”

“千真万确;这首诗流传不广,所以知道的人甚少。”那人倒是不厌其烦,认真解答着。

水晶墙后,许久未曾出声的祈月轻声问道:“他是谁?”

桂嬷嬷连忙道:“小姐,这位就是上回夫人与您提过的王尚书家公子。”

有了之前的教训,桂嬷嬷可不敢再添油加醋,省得又被自家小姐给怼回来。

“王尚书……”祈月思索片刻,道:“可是户部尚书王崇王大人?”

“正是,小姐记性可真好。”

祈月微一点头,又问道:“那刚才念诗的那人呢?”

桂嬷嬷看了一眼,道:“那位,夫人也跟您提过,晋老王爷的嫡孙,凌宝生。”

“原来是他。”祈月螓首微侧,望着墙后的模糊人影,不知在想什么。

此时,坐在凌宝生下首,安国公府的小公爷已是因为想不出菊花的诗词,而饮下了酒。

他这一饮,仿佛是开了头,因为行不出酒令而喝酒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只剩下凌宝生一人没有沾酒,而他,自然也就成了这个酒令的唯一赢家。

朱氏笑吟吟地道:“果然博学多才,难怪能够考中进士。”说罢,那双眼眸一转,落在祈月身上,压低了声音道:“听说,他已经被点了翰林院撰修的差事,过几日便要去上任了。”

“你素来聪明,这入翰林院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母亲提点。”

“女儿知道。”祈月柔声应着。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所以这翰林院,又被称为储相院,虽说没什么油水,却是前途无量,更别说这凌宝生背后还靠着晋王府这座大山。

接下来,朱氏又将前厅里的那些人都大致说了一下,随后似笑非笑地问道:“可有中意的?”

面对朱氏的询问,祈月颊边泛起一抹绯红,偷瞄了人影隐约的水晶墙,随即捂着脸庞,扭捏地道:“母亲突然这样问,让月儿如何回答。”

“傻丫头。”朱氏笑揽了她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害羞的,快说说,到时候母亲去探个口风,若是对方也有意思,就把这婚事定下了,也能了了母亲与你父亲的一桩心事。”

祈月放下遮脸的手,仔细想了想,轻声道:“凌公子他们几个都是不错,女儿想……亲眼见一见,说几句话。”

朱氏长眉微蹙,祈月是未出阁的姑娘,这样与陌生男子相见,并不太恰当;若是传扬出去,怕是会有损名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