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柱石 > 第十五章 罗县令来访

第十五章 罗县令来访

书名:柱石 作者:山那边的漆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6:37

江北巢湖的战局已稳定下来,金军并没有太大的军事行动,现在对宋作战的主要以金国的傀儡政权偽齐刘豫的李成部队为主。李成,字伯友,是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年间是一个试弓手,后来因累积军功。官做到了淮南招捉使。靖康之难,李成就在山东的淄博起兵为王,但金国南攻,李成在山东呆不下去,就一直向南打,大宋这时也无力对付他,1131年他攻下了九江一带,想在这一带安定下来。但是,这时大宋已与金国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和平协定,金军已退回到淮北,金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偽齐王朝来对抗南宋,自己经过五六年的连续战争也想人休生养息一段时间。这让南宋有时间和精力整顿内部。1131年也就是前年,李成占了九江,但好景不长,官家派岳飞去对付他,李成虽然勇猛,但与岳飞的差距还是很明显,九江占了不到一年就被岳飞战败,退逃到了江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到偽齐刘豫的手下。做了刘豫的大将。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陷东京,俘徽钦二帝后,由于其在新征服地区大肆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义愤。他们纷纷揭竿而起,组织义军,打击侵略者。于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抗金斗争此起彼伏。为了尽快镇压各地抗金义军,金国朝廷急于寻找代理人建立傀儡政权,以瓦解宋朝人民的斗志。起初,他们选中了宋朝前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并于当年2月提名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准备建立第一个伪政权。可张邦昌毕竟良心未泯,被金人提名为傀儡皇帝时,百般不从,甚至以自杀相抗争,后来金人以他不就任就要屠城相威胁,张只好勉强应允。于是,伪楚政权于当年3月粉墨登场。然而,张邦昌对金国阳奉阴违。金兵退回北方后不久,张就向宋康王赵构献上了“大宋受命宝”,宣布退位,撤销了伪楚国号,仍当大宋太宰去了。是年5月,赵构于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南宋时期自此开始。张邦昌的出卖行为让金国大为恼火,当年12月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即以宋废弃张邦昌为借口,出兵攻宋。但金兵在攻宋过程中,虽然追得赵构逃到海上,但经过几年的战争到了1131年,金兵已后继无力,通过与大宋的谈判,退回北方。金太宗不得不废弃原有的武力征服策略,改“以僭逆诱叛党”,册立原宋济南知府、大汉奸刘豫为“大齐”皇帝,正式建立伪齐政权。

伪齐政权建立以后,刘豫死心蹋地地为金人效劳,积极强拉壮丁,征募军队,准备配合金兵攻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刘豫又按照主子的指示,将都城从大名府迁到了东京,征集乡兵10余万编为12军,沿黄河、淮河及在陕西、山东等地驻扎,进窥南宋。但是,伪齐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横征暴敛,严刑峻罚,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根据这一情况,宋左仆射吕頣浩向赵构建议北伐。这个意见为大多数朝臣所支持,因而得到了赵构的许可。

十二月,宋襄阳镇抚使李横会合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翟琮,出兵北上进攻伪齐。李横、翟琮军均非南宋正规劲旅,缺甲乏粮,装备极差,由于伪齐各地守将纷纷起义倒戈,加入宋军北伐行列,其中牛皋、彭圮、赵起等军投奔李横,董先、张圮、董震等军投奔翟琮,使宋军北伐声势日盛,屡战传捷。李横军相继收复汝州、颍昌府、唐州、信阳军;翟琮军攻取东至郑州西到京兆广大地区,并处决伪齐河南尹孟邦雄,形成从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钳击东京的态势。次年三月,刘豫为挽回败局,遣使向金朝乞援。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命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援军,为伪齐大将李成联兵数万进行反击,在东京附近羊驰岗击败李横等军。刘豫乘宋襄汉地区防卫空虚,命李成率军南下,至十月,相继攻占邓州、随州、襄阳及郢州等地

这段时间,李成正在反击京西南路大宋李横的进攻,一直追击到随州襄樊。

城里仍有很多南逃的难民。由于一下子来的难民太多,铜陵只是池州府的一个小县,本地的主要兵力大多集中在池州,虽然离池州也就七八十里路,县里的粮食、军备、兵力都不足,万一有什么事,不好应付。县令作为当地的主管责任很大,再说铜陵还有铜厂等要地,但是由于铜陵人口不足1万户,所以弓兵这个宋朝的主力兵种,在县里不到50个人,当时朝庭对各个地方的兵力有严格的限制。铜陵县令姓罗名真,陕西商络县人,宋徽宗重和年间的进士,好不容易在建炎初年补了个县令,还不是知县(只有大县和重要的县才设知县,知县具体的官名就知**县事,简称知县),罗县令为官为人还算勤奋,也算平和厚道,对高家也是很尊重,在这铜陵任上一做五六年,官家就象把这个地忘了一样,按宋朝的规定,县以上的长官不能地原藉任职,且不得超过三年,现在朝庭已稳定下来,什么时候调职也许就是明天的事,为了今后的前程,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什么大事。所以罗县令很紧张,一面向池州通报铜陵的情况,一面想办法安置难民,因为这难民的安抚、处理也是当地主要工作。搭竹棚,开粥厂,罗县令忙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县太爷的老婆看到自己的老爷整天提心吊胆,这么辛苦,就向老爷建议:“老爷,你看高家是当地的大户,高老爷子现在朝中做副相,不若请高家想想办法,多多亲近,或许因此会有个好的前程也未可知。”听到老婆的点拨,罗县令喜出望外,马上要去招高宠的二叔高世祥来见,想想不对,自己还是去高家看拜见。通知了下去,让各方面准备去高家,一面让老婆准备礼物。高世祥一看县令要去家里见自己的嫂子,也不知县令有什么事,只好一面派人通知嫂子,一面派人通知高宠马上从高庄往家里赶。才让县衙组织仪仗慢悠悠地陪同罗大人往高府走去。

高宠自关裕一帮人来了后,这两天一直与他们文斗武比,喝酒打屁,打猎、烧烤,放下心事好好地玩了两天,这两天也是高宠穿越到南宋后最为开心的日子。这天和这帮家伙闹完,吃饭喝酒,酒过两巡,史迪威突然提议道 :

“那个高兄、关兄,李兄、孙弟,这两天我们很是开心投缘,咱们几个能否刘关张桃园结义结为异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观察关裕的为人,沉稳有度,虽说这帮人在宁国也跟那个官二代、富二代的纨绔子弟,但不论文武,有那个素养在那里也不算坏人。这两天一起玩得投机,高宠现也正是缺人的时候,有意结交。

关裕也是个有心机的人对高宠底下观察,史迪威的说法也就是他的意思。

高宠立即回道:“好,兄弟正有此意。”各人也纷纷附和。根据年龄排下来,关裕最为年长17岁,史迪威16岁,李敢16岁但李敢月份大,李敢排第二,史迪威排老三,第四是孙敬昌15岁,高宠只有十二岁,排老五。高宠有些郁闷,谁让自己这个身体只有十四岁,回头想想有这些人物加盟,对自己的事业会有多的帮助,心里还是很得意。安排仪式祭拜天地,大家称兄道弟,其乐也融融,

接到二叔的口信,想到自己的计划拖后了两天,再安排好亲兵卫队的训练驻地一些有关事项,带着二个弟弟、一帮新结义的兄弟、关琳三十多人,匆匆地向家里赶去。回到家里让大柱安排这帮兄弟,自己领着两个弟弟去见罗县令和母亲。此时母亲与县令已说话多时。

兄弟三人与县令见过礼,站过一旁。

“令郞好仪表,听说小小年纪,武力在我铜陵无出其右者,乡人赞誉良多。自古英雄出少年,夫人好福气。”

“大人谬赞了。想现今乱世,金人势强,官家势弱而又内乱不止,宠儿的父亲,五年前战死雁门关,国恨家仇尚未得报,按理宠儿应该为国家出力,但现宠儿尚未弱冠,还当不得大任,平时多蒙大家照抚,高家铭感于内,宠儿的成长,还望大人多多怜惜。”

“夫人说那里话,世远兄,是某的同年,同榜进士,现世远兄仙逝不在,这点照应是应该的,夫人,还请不需要放在心中。”

“这次我来其实是有求于高家,现江北打战,难民众多,铜陵这个小城已不堪重负,高家是否能够帮着想想办法。如能安置部分,县里拟拨出一些地方让他们开荒就食。但要种出粮食供应来解决问题还要很多时日,古话说,远水救不得近火。还请高家多多担待这个。”

就此大家商量了半天,高家同意安置一部分难民,县里拨出高村附近的一块土地给高家作为安置这些难民的补偿,由于局势动荡,金人不知什么时候打过来,高家可增加护卫的规模,由县里提供一些军备给予支持。对于高村南面的山岭不适合开荒种地都可给予高家,只要高家到县里登记办个手续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有名有利的事,二叔、高宠肚子里忍不住想笑。二个小弟早就得了县令大人的文房四宝的礼物跑出去了,听到母亲与罗县令谈到当年父亲谈过的两家结亲家意思,也不知道,这县令的女儿是个什么样,高宠有些头痛,看谈得差不多,借个理由去找关裕几个去了。

高家前两天已招了好几百人,或者充到护院,或者招到家中的事业中做劳力。高宠只对护院的招募提了个要求,其它的就让家里去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