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柱石 > 第三十九章 非一般的公学

第三十九章 非一般的公学

书名:柱石 作者:山那边的漆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6:37

铜陵繁华了几分,也不曾如其它沿江城市般那如潮的难民充满街头,高家就象一个吸尘器,把这战争带来的尘嚣吸得一干二净,不曾见过的高大的烟囱,向天空喷出灰色的烟雾,年轻人大多剃得平头,穿着是流行的长裤,钱穆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第二天,根据安排,钱穆由二叔和高宠陪着参观高家和环宇公司。

他们先来到高家的公学这是高宠来这世界不久就让家里办的全日制学校,上的是高宠编的教材,小学是国语、数学、常识高小有简单的代数直到中学,全套是按照高宠的记忆针对宋朝当时的现实改编的。数学全套用了阿拉伯数字,这让高家懂得术数的人觉得计算非常的方便,用是全是通俗的白话,完全的断句,有着全套的标点。学校里的教师即学生,都是边学边教,每一旬,向高宠请教集中解疑。这是推行以人为本、教育为本。

钱穆拿起一本国语翻看,教学内容简明易懂,翻过几页,却看到了许多他所不懂的字符。

“这是?”问高宠。

“这是注音字符,我们的汉字虽然有官话,即没有严格的注音,我们汉文字重视的是文字的义,每个文字含义的表达十分准确,是最优秀的文字,但我们不注重音,因此,各先生是各个教法,以方言的讲学为主,所以不同区域的人的交流比较困难,有时还要请懂官话的当地人翻译,非常不便,所以这个注音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到统一语言。为了能够推广,我就先在我们高家试行。”

钱穆走的地方多了当然深切体会以到其中的不便之处,即使与做官的说话,交流都有些困难特别是有些乡音重的,或是南方人,钱家是做生意的,所以钱家子弟必须懂大多数方言,吴越方言、白话、闵南语、客家话。

“再说,这国家的统一,疆土的拓展,不仅仅是行政上的统一和臣服,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征服,自秦以来,臣服于我汉唐天下的民族或部落是何其之多,但一旦我国势稍弱则反叛,反复无常,有些稍大的部落则野心勃勃如过去的契丹,现在的女真、党项,一旦文化征服,则这些民族或部落对我汉唐正统有归属感,这种反复无常的背叛就会少许多。而这文化的征服其核心就是语言文字的一统。当然这个文化不仅限于语言文字,而是包括社会道德、人们的价值观。”

钱穆注意到,高宠一直讲的是白话,一点没有这种大家庭子弟的觉悟。对于高宠的解释,钱穆有很多的感触,想起钱家老祖在吴越所作所为,将吴越这落后野蛮的边民,整合成现南宋的先进文化经济的区域。

“能让一个人来读一读吗?”

“没问题”,高宠让边上的先生,叫一学生朗读《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朗朗的童音,字正腔圆,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界限分明,节律感强,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很是动听,这是以燕京方言为主的发音。与官话有六七成相同,但官话相比较生硬,没有这音的圆润。一直来觉得高宠的官话有些怪,怪就怪在这里,但显然,高宠的说话很好听。

高宠知道,汉字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不如以字母为主的西方文字方便,但是因为汉语音节的丰富,所以中国人往往比西方人更聪明,中国文化的发展说明了之一点,曾经有人专门做过这方面的分析,高宠是很有自豪感的。这个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的重要贡献,包括现在港台、新加波都使用汉语拼音方案。高宠在教材中用的就是这个方案。

“很不错,看来高宠侄儿是很化了一翻心血的。我也希望这注音方法能够推广,标准话能通行。我看你们这里有近一半的女孩,你们高家的女孩也读书?”

“我们高家认为,女人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机会,也可以用来相夫教子,让女人受教育是完全应该的。”

这种观念对高宠来说是当然的,但面对家人在讨论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的阻力,高宠当时是想尽办法,最后想到相夫教子上,也仅限于五年制教育上。钱穆虽然开明,但也保留了看法,这是高家的事,对于钱家来得讲还得议后再定。可同来的孙女钱紫烟去把这听进耳里了,具体钱家能不能这样做则多了变数。钱紫烟对高宠更是高看了一眼,开始自己爷爷对高宠另眼相看就心里不舒服,不过跟自己差不多的小屁孩,再大的本事,能高到那里去,但到了高家,她所见的没有见过的太多的东西,听说这都是这高宠弄出来的发明,看到高家一个个不论大小对高宠充满内心的尊敬,即是不服不行。

“我准备回去在钱家也办这样一个公学。希望能得到你们高家的帮助,不知是否可以。”

“完全没有问题,包括提供全套的教材,我们非常欢迎。这个教育我们也计划向外推广,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能力,特别是教师问题,我们还没能实行。但高家相信只要三五年时间,高家将会向社会全面推广办学。高家希望无论富贵贫贱,要做到人人有书读。这也将是高家的一贯方针。”

“我们高家现对高家所有的子女都是免费的,而且高家子女必须完成五年制的义务教育,将来要扩展到九年的业务教育。无故不就学的家长是要受到处罚,而对在高家雇工子女只收工本费和象征性的学费,一年也就百十个铜板,一般也动员雇工子女参加这个教育。”高宠让人拿来一套五年制的教材,中学的高宠还不够时间编完。

“这是一套一至五年级的小学教材,中学的我还没有编完,到时也给你老送去,如果你要用这套教材,不必另行再刻印,你通知我高家,报个数字就行了,我高家一起会印刷好。”宋时一本书是很贵的,穷人读不起书,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书买不起。现飞扬股份的纸成本很低,与过去比是成百倍地下降。再加上铅字印刷,不但质量好成本更低。当然,飞扬现在的纸、书可不便宜。

让钱家老大参观这公学这是高宠的安排,这个学校最能表现高家的文化和价值观。

参观完了公学又了酒厂参观,睭转到钢铁厂和铅锌硫酸厂,完了又转到环宇公司和高家研究院。钱穆一家心中说不出的震惊,对于他们 这一切就象是梦中,不可想象。

就说那钢厂,高大的高炉和平炉一天能产三四千斤的钢铁,高炉是连续生产,如果不是即于高家资金和困难,可以更多,一年下来这不要达到整个大宋一年的产量?如果再加一两个这个高炉,钱穆都不敢再想下去,还有那个钢,可都是顶级的好钢,高宠让他看了用高家出产的钢与西夏最出名的夏国剑对砍,一点都不心疼,西夏剑一砍就一个缺口,最后高宠一用力居然砍断了,当时大儿子济琛和孙女紫烟那口张的。还有那个用蒸汽机带的鼓风机,钱家虽不产铁,但炼钢的关键是知道的,一个是耐火砖、一个是鼓风技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炼钢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钱穆对抄钢技术深以为然的,这是汉民族的重大发明之一,可是在高家这技术即是已淘汰了,只是对一些特别要求的材料才偶尔用之。

另外对高宠介绍的炼铅、锌、黄铜、什么硫酸、水泥、玻璃吹制等都是不明白的,对高家这个天才已经无语。对于这样一个家族,但高家个个简朴,在钱穆当时的眼中,都让人感到有**份。即是让人感觉到再大的家族,在短时间绘出这样一个蓝图都是极为困难的,可见高家资金的困难了。

虽然盐铁专卖,对于这铁,钱家势力再大也不敢碰,但高家做了,难怪高家在乎这马了,没有力量 一旦让他人知道或有好事者,这大夏顷刻倒塌,钱穆可深知利害,想当年,钱家一个吴越国不是一夜之间为他人作嫁衣么?钱穆看到高家潜在的巨大的风险,高家为什么要让我看这些呢?能让自己参与贩马,高家就已经对自己敞开了胸怀,深信自己的为人了,当然就钱家的人品也不可能做什么,否则几百年又何以立身?高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从高家的态度上看,现在是这个少家主当家了,自己心中又是期待什么呢?钱穆期待着与高宠有一次深谈。

而紫烟却对高宠亲自给她吹的一朵镂空雪莲花欢心不已,来高家有这样一个礼品就值了,不管其它。

的确,高宠从三叔、二叔那了解了钱家的点点滴滴很不简单,作为一个能在多个敌对国通行的家族绝对是非一般的家族,钱家有这样一些优势:一是雄厚的资金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二是有一张联结多国的庞大关系网,有一套严密的情报组织和钱家安全的防护机制,还有一张终端的销售网络,这一切正是高害目前所缺的,确切地说,从前世了解的钱王及他价值观,高宠有着很深的认同。所以三叔向高宠介绍钱家时,高宠就有将钱家拉进自己体系的打算,他让三叔与钱家商谈贩马的事就是一次试探。今天让钱家全面参观高家的学校、企业、研究院,这是高宠走的第二步,让钱家了解高家的实力,特别是高家企业背后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力量。当然,高宠的基地、军工技术还未向钱家开放,他需要了解钱家的态度,但显然,钱家老大能亲自来高家本就能说明一点问题。至少高宠的想法有实现的可能。

“老爷子,如果方便的话,晚上在我的院子里,请你单独吃饭,一个风味独特的晚宴。”

“哦,那一定是我没有见识过的,好。”

钱穆一直等着这个时刻的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