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柱石 > 第四十四章 金家寨初战试锋芒

第四十四章 金家寨初战试锋芒

书名:柱石 作者:山那边的漆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6:37

金家寨已有百多年的历史,金家的祖先原先并不姓金,是山东一带的绿林好汉,不知是人杀够了,还是良心发现,某一日金盆洗手,退出了江湖。从此隐名埋姓来到了这史河边上的金寨,从了金姓,金家老祖为人豪爽,经常接济乡民,排解纠纷、资助过往的江湖好汉,凡有需求,金家老祖也从不问人出处、原因,因此也很受人尊敬。

金家寨是一个三不管地带,人员很杂,由于金家老祖除了为人良善,乐善好施外,有一身很好的功夫,爱使一杆点金长枪,江湖人士也不敢在金家寨闹事,金家也就被推为金家寨的寨主,几代下来,金家寨男女老少有了三四千人,金家的威信地位也越发稳固了。

金人南下时,现任的金寨寨主,金吾良,就动员寨民加修了寨墙,墙高三丈,墙宽底八尺上五尺。修墙的费用金家占了八成。他也把庄丁组织起来进行了训练,并承担日常的安全巡逻、警戒。这样过去了六年。

一个月前,一帮厢兵来到了史河对岸,一个为头的是穿着破烂的官服,自称是光州的知府,来自光州,光州失陷,撤退到金家寨。姓吕。吕知州,吕旦,金吾良虽没见过面,即有风闻,听说这人为官清廉,在光州这个战略要地,与金国伪齐的官兵打了好几仗,作为一个文官,也算是敢做敢为硬 当当的汉子了。金吾心底因此敬仰了几分。

听到这吕知府要过渡,金吾良赶紧派船载他们过河进寨。这七八百号人包括一些家属。可是近两天没有吃饭了。

说直这吕旦,这还不得不提一下元懿太子的事。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高宗逃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借机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做太上皇 。3月5日,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即位,当时元懿太子赵旉(1127年—1130年),是南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母潘贤妃,年仅三岁。改年号为明授,自己垂帘听政。

4月1日,几经周折后,宰相张浚杀死刘彦正等人,叛乱平息。赵旉退位,隆祐太后还政。叛乱平息后,赵旉在从扬州回到临安的途中发了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将他吓死了,年仅3岁。高宗就这么个儿子,以后也再无生育。

再说这吕旦,当年前因支持高宗平息苗刘叛乱有功,派到这光州做了知府。由此吕旦在这战争前线苦苦支撑。

今年,叛将李成带了大军,从开封杀来,这吕旦手中也没有军队,只有几个厢军,禁军败后,光州失陷,他也退到了商城。可是李成打下襄阳后,即派了一支军队来这些边远小县清剿。他几个厢军那打得过李成的精锐,没打多久也就败了。

但仗虽败了,敌强我弱,但仗打得并不难看,直到城里的人差不多撤光,他们才撤退。李成的部队也十去其三,在敌追击的路上,一个厢军的校尉,叫何涛的射死了敌人的副将,立了大功。

正常情况下,部队占领了县城,逃走的人也没有正规军,稍追一下,也就算了。但一是这次牺牲太大,二是自己的副将也死了,这李成的部将崔槐,脸上实在下不来,让其它人进城,自己带了八百人追了过来。追到了金寨。

可这金家寨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要攻寨,还得打船渡过河去,可这船,上下十里,金寨可都收了起来。这崔槐派兵找了一天多也没能找到一只船。不得已就扎了木筏渡河,这木筏刚到了河中央,对面的那个箭象雨一样射过来,让金家寨的人搞了个半渡而击,死了百多号兄弟,拼死过了河,金寨的人和厢军却已退回了寨里。这金家寨一面临河,一面沿山,寨对面是一块三角型的场地,就是人多了也展不开,再给他个十万、八万也没用。

崔槐指挥手下这样攻寨,攻了两三天,也没有什么战果,自己却又损兵折将。他一面派人让原在商城的几百人赶过来,一面继续攻城。想今天下午再攻一阵,如果还是攻不下,援兵不到也没力再攻了,几天下来,他也只剩下不到五百号人了,还有近一半是骑兵,现在崔槐也只有拿骑兵来攻城了。

这山寨虽然打了几天,也有很大的战果,也死了不少人。寨里大多是庄丁、厢勇,虽然人多,让他们射箭,呆着不动,人跑远了时却使劲射,叫也叫不住,但那个箭浪费也大。而对面的敌兵,那个箭射得准,几次差点让人攻进寨来,还好原吕旦的厢兵稍有组织,把敌人压下去了。

高宠几人趴在山岗上,看到这攻防战那是摇头,这个李成的指挥官脑袋只有一根筋?就这四百多号人还要攻城?但有点肯定,这家伙和他的兵确是很勇敢。

高宠把大柱和思贵叫到面前,让大柱带五十人到渡口把那木筏夺过来,炸掉或弄散,不能让一个敌兵逃掉,又让思贵带着其它的人轻装过去,隐蔽接近,从南边的山上向山下的敌兵的侧后攻击。让钱济琛的人在原地看管物品。

等思贵一百九十多人到位,高宠将其中的150人分成三队每队五十人,余下的四十多人作预备队。

等到接近敌人三百步的位置,思贵射出了一箭:

“全体都有,300步,2号箭(短箭),十分抛射(45 度最大射程)”。

“一队预备,放,二、三队准备”

“二队放!”

“三队,放!”

只见150支箭分三拨,密密麻麻,扎进了敌队。在敌队中间一下只就形成了一块空白区,没有站着的人了。

“全体都有,270步,2号箭(短箭),九分抛射(40或50 度最大射程)”。

“一队预备,放,二、三队准备”

“二队放!”

“三队,放!”

又150支扎到了敌群中。第一次,箭支射入敌群,这些李成的兵还没弄清怎么回事,第二拨箭又到了。看到飞蝗一般的箭到,转过身来才发现一群人在300步开外向他们进攻。有箭射得这么远的吗?他们很少进行这么最大射程的抛射,不知道这种概率射击。

“快,骑兵队,回身上马向后面的敌兵攻击。”

崔槐脑子还有些清楚。原来,之前骑兵都下马参与攻城了,现马与骑兵相距有三四百米,要冲回去上马。

可是高宠早就看到了,那群马弧零零在后面就几个人看守。

“预备队,下山抢马,高营长,拦阻射击。”

“三队,由队长指挥,目标不变。”

“一队、二队,目标,回撤之敌,200米,6分抛射,预备,放!”

回冲想抢回马的骑兵,被一轮箭一下子又死了几十人,但仍向前冲,但箭在他们的队前,总冲不出箭雨,后面的人已停下来了。这几轮箭雨,死了近二百人。

城上的看到来了援军,,欢呼了起来,士气大震。吕旦和金寨主看到,伪齐军根本不是友军的敌手,组织起人马要冲出去,“集合、集合,冲出城去杀敌,杀敌!“

只见,金寨寨门大开,一队庄兵和厢军从城里冲出来了。

“全体都有,向前直瞄自由射击。”又一轮精确的直瞄射击,前面冲过来的敌酋又倒下一排。

“向敌酋喊,投降不杀!”

全体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崔槐的士兵见无路可逃,一个个扔掉兵器,举手投降。

崔槐一看,大势所趋,让亲兵,把将旗放倒,投降了。

寨楼一阵欢呼“我们赢了,赢了!”

高宠的亲卫营一部分押着投降的官兵向高宠处过来,大部人打扫战场,收回箭支,收缴战利品。

二个亲兵押着崔槐到了高宠的面前。

“报告大少爷,投降偏将一人,其它将兵二百四十二人,击毙敌酋二百三十一名。缴获马匹四百八十二匹,其它战利品正在清点中。”

“报告,我部抓获敌酋二十四名,物资一批,敌无一漏网。”大柱也完成任务回来。

“赵义,由你负责汇总战利品及各人功劳记录在册,以便到时嘉奖。思贵,把敌将押过来,我要审问。”

这崔槐过来,原以为这么严谨的攻击是那一支禁军,原来却不知是那家的私兵,但这些私兵十分的凶悍。等他来到高宠面前,只见这支私兵的指挥官,是一个少年公子哥,崔槐看到是无比的沮丧。

“你叫什么名字?”

高宠问。

“未将,崔槐,李成大将军左军偏将。”

“你的任务,附近还有什么部队,有多少人,任务是什么,从实招来。”

原来这崔槐还有近六百人在商城。其中骑兵一百五十骑,昨天已通知派四百人来支援,距离有一百四十多里,估计明天下午能赶到。这时高宠有了一个主意等晚上与大家商量再定。这崔槐让思贵继续审问,包括口供的核实。这时金家寨寨主金吾良、原光州知州已等在旁边。

“这位壮士,在下光州知州,吕旦,字晨风,谢过各位壮士救援之恩。”

“在下金家寨寨主金吾良,字好仁,谢过各位壮士救援之恩。众兄弟辛苦了,还请进寨歇息”

“吕大人、金寨主不必客气,杀金奴,打刘(豫)狗(腿子)是我大宋子民的份内之事。在下是铜陵高家世子高宠,这位是我高家管家赵义。“

“赵义见过吕大人,金寨主。”赵义向吕旦和金寨主施礼。

“吕大人,金寨主,我还有一位同行是宣城钱家的钱济琛大公子在后面的林中,怕是等得急了,我派人过去接过来,一起进寨歇息,是否可以?”

“应该,应该,这宣城的钱爷我们是老相识,老兄弟了,有请!”

高宠等众兄弟打扫好战场进寨不提。

且说,钱济琛自高宠走后,再也没见露过面,后见高宠派人,带走了所有的人员,只剩下他钱家一行及几十辆车,等了近两个时辰,想派人看看,但车多人少又不放心,正自着急。大柱带着了七八十人过来了。简单讲了一下战斗经过,来领他们进金家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