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柱石 > 第六十章 成长来自于善于总结

第六十章 成长来自于善于总结

书名:柱石 作者:山那边的漆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6:37

只见这沙盗刚小跑助跑,第一拨箭已向他们头顶扎来,一拨有四十支,一下子少了近二十人、马。但不过一息,第二波箭又到了,又是十多人、马,攻击的锥头已稀稀拉拉,还影响后面骑兵的速度。可是还没让他们反应过来,第三波箭也到了。

这个对骑兵的攻击,最关键的是连续射击和射速。特别是对付冲锋,射击的密度和射速尤其重要,也是后世机枪成为单兵最重要的进攻和防守利器的原因之一。而这抛射讲的是概率射击,他忽视个体的射击精度,追求的是火力密度,密度越大杀伤力也越大。这种攻击对于遮断敌对战场的支援,对敌进行远程攻击的是十分有效的。看到这如蝗的箭雨,短短的五百步路程,高宠已攻出了十多拨箭,已有六、七成的人马倒在路上,拓跋垛儿想让部下退回来,可冲锋发起,这骑兵还是往前冲。拓跋垛儿和十多个亲信勒住马,前面的人早已进入了直瞄的射程,被人家点了名。拓跋垛儿和几个亲信目瞪口呆,他们不敢相信,就这么几个呼吸间自己的人全倒在了进攻的路上。再强大如西夏军禁军也没有这样的战力吧?也不知是不是西夏皇家禁军扮猪吃虎,这垛儿在那一动不敢动。

而在南坡的攻击,赵义看对方人少,为了增加攻击的概率,前两波都是全体一起覆盖抛射,两波下来,对方就剩十几散骑,用三号弩直瞄,敌还没进到二百步50多骑就已全军覆没。

高宠的预备队丁力的斥侯排已出击,将这拓跋垛儿的十多人围了起来,人人手持劲弩对准了他们。

丁力大喝一声:“你已全军覆没,还不下马投降?”

拓跋垛及几个亲卫,见已无任何其它的机会不得已,把刀一投,滚下了马,投降了。

回想战场的整个过程,让高宠想起为什么当年清军两万多骑兵面对只有千多人的八国联军,为什么会惨败了。

如果拓跋垛儿不是这样密集冲锋,如果沙盗采用围困战术,如果采用搔扰和游击战术,如果不是事先采用示敌以弱突然攻击,如果不是采用疲敌战术,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自己是因为采用了新的战术和战术理论加上突然性,加上军事技术领先,方是三战三胜,而且都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战而胜之。

而面对敌骑兵的冲锋,刚才的亲卫营 士兵并不像在训练中我自岿然不动,有三分之一的人显得慌乱。步骑的对战,考校的是人的心理稳定性,只有稳定而坚韧的心理才能面对敌骑兵的冲锋阵营不动。才不会心慌手软,才知道什么是心如磐石,什么是真正的不怕死。

还是有必要开个总结会,上一节心理辅导课。

“赵义!”

“到!”,

“打扫战场后就地宿营,你去安排以班为单位层层对这次战争进行战后总结,以后每场战斗都要进行总结,士兵要从自己和周围战友着手总结,干部要就指挥和下属在战争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只有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我们才能提高。要让每个人畅所欲言,长官不得压制,提出好的意见要奖励。除了总结好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不足。你去安排吧!”

看到高宠安排完,邓妤、钱济琛、邓家兄弟都围了过来。邓妤过来会在高宠的身边。

“这仗打得痛快。”邓泊高兴地说。上次打申家他们邓家没有参与,但这次也才刚出手,这仗就打完好。他们看到了高宠与这世界不一样的战争。

“这仗并非是必赢之局。老钱是首功。”

“为什么?”大家心中都是疑问。

“你们站在对方立场想想有什么破解之策,特别是你邓远、邓泊,如想带兵打仗,你们就要学会思考。下面的兵在总结,我也在总结,你们也要学会总结。我准备在这停一两天,总结好了,有收获了,我们再出发。”

高宠知道唯有总结提高才是八路军,华野能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在这鹿儿原,高宠停了两天,邓妤象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高宠的周围飞来飞去,在这荒野草原上她也挖了很多的甘草,这甘草原来她并不认识,她除了见过药房的干的甘草块根外哪会知道它长得怎么样?可在这荒野草原,到处都是。

总结大会让大家体会到了不一样的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方式,一是参与的人不一样,什么时候能让一个普通的士兵学习军事?在这个三百多人参加的全体会议上,高宠就大家的总结和整个战争过程进行了讲评,包括各种战争或战术的全新理念,各种新的战术,最后还就这次战争,高宠作为反方与赵义组成的指挥团队进行了战术的推演。破解这高地的具有密集火力输出的防卫。让每个人了解,近迫作业、散兵线的概念、围困战术、游击和搔扰攻击战术,了解什么是积极的防御、什么是消极的防御。最后针对如何面对敌大队骑兵冲击本阵,给大家上了一堂心理课。

在这荒漠草原两天的停留成为后世军事和历史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这拓跋垛儿是死有余辜,垛儿的巢穴除了马匹外也没有太多的收获。这次共缴获了五百多匹马。这样高宠的队伍人人都有两到三匹的马,但四十多辆车要用人推着走。走了一天,高宠一行就进入了赛江南的宁夏平原。到了西夏的腹地,由于西夏党项人大多通汉语,虽然西夏文经过西夏近百年的推广,但汉唐文化对党项人的影响依然深切,大多数人仍以说汉语,写汉字为荣。就连本来面目王李乾顺也非常崇尚汉文化,立他的汉人妃子的儿子现年九岁的王子李仁孝为太子。所以一路上高宠也未请通译,交流十分地方便,更何况,钱济琛深谙西夏文,对西夏,党项的风俗也十分的了解。

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他们来到了宁夏平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曾经的西夏国都灵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