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空战之王 > 五百零八 前往基辅拦截德机

五百零八 前往基辅拦截德机

书名:空战之王 作者:指留香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8:28

9月26日天刚亮,第六歼击机航空军的第34团接到紧急起飞命令,前往基辅,阻击德军战机。

几分钟之前,第六航空军总部接到地面了望哨和侦察机同时发回的报告,一个中队的梅塞施密特,掩护一个中队的死神斯图卡,前往基辅,执行战斗轰炸任务。

第六歼击机航空军基地,修建在基辅北侧的一处森林边上,机场跑道非常隐蔽,可以同时供大机群起降。此时,四周的防空部队已随着最高层放弃基辅而撤走,随第六航空军总部一起前往莫斯科。

这个基地之前负责保卫基辅的重任,战斗非常惨烈,第六航空军伤亡过半撤走,现在整个基地,只剩下经过补充后满员的第34航空团驻守,负责掩护从基辅撤出的部队。

苏联地域辽阔,这里更是人烟稀少,敌特很难发现。

首先起飞的是9架伊—153,5分钟后18架伊—16也完成起飞,这两款战斗机短距起降能力非常好,对于新手来说很好操控。

此时苏联菜鸟飞行员很多,伊—153和伊—16相当适合。

5分钟后又起飞了4架飓风战斗机和团部的3架伊—16,周至寒驾驶214号喷火最后起飞。

周至寒在敦刻尔克和伦敦保卫战期间,驾驶214号喷火所向披靡,所以为了提高士气,格罗马金将军早早为他准备好了全新的214号喷火战斗机。

此时,苏军大机群作战使用落后的密集飞行方阵,小分队作战,还是执行老迈的三机编队。

对此,周至寒并没有提出异议,飞行员们习惯了三机编队,此时突然改变成四机编队,反而会降低战斗力。

人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34航空团拥有三个战斗机中队,每个中队9架战斗机,加上团部直接管辖的3架战斗机,第34团一共30架战斗机,由团长皮桑科少校率领全部出动,再加上4架飓风和周至寒的一架喷火,应该可以应付12架梅塞施密特和12架死神斯图卡。

实际上,无论是否可以应付德机,第34团都得全力出击,因为目前在基辅,只有他们这个战斗机部队。

团长皮桑科少校知道,己方战机的性能,除了4架飓风和1架喷火外,都远逊梅塞施密特,所以他和周至寒商量后,决定使用的战术是,伊—153和部分伊—16对付斯图卡轰炸机,大部分伊—16协助飓风迎战12架梅塞施密特。

为了尽快熟悉苏联的气候和苏军的战斗状况,刚抵达驻扎在莫斯科的第六航空军,周至寒就要求去最前线。

格罗马金将军慎重考虑后,决定让他前往基辅,暂时协助第34团掩护部队撤退,并叮嘱第34团团长皮桑科少校,一定要确保周至寒的安全,凡事二人共同商量。

1941年9月14日,古德里安带领的第2装甲集群和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群,在基辅以东240公里的洛赫维察成功会师,整个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全部落入德军的巨型口袋。

直到9月17日,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下达了向东撤退的命令,但悲剧已经无法避免,9月19日,乌克兰首都基辅沦陷。

9月26日,困守在基辅包围圈里的苏军第五,第21,第26,第37集团军的大部及第38,第40集团军的一部比被歼,德军俘获苏军66.5万人,缴获坦克800余辆,火炮3000多门。

苏军的最高指挥官波尔多诺斯和他的政委布尔米斯坚科,参谋长图皮科夫三位西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均在突围中战死。

由于方面军司令部各机关先从基辅撤出,向东、西方向分头突围,沿途又于波塔洛夫将军带领的第5集团军残部汇合加在一起,只有5000人向外突围,剩下的几乎全军覆没。

目前,波塔洛夫将军率领的5000人,有部分是没有战斗力的文职人员,被德军的一个团暂时阻击在山洼里,德国空军派出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要用密集杀伤力,协助这个团拖住苏军5000人,等待大部队前来完成围歼。

基辅的天空晴朗,天气转凉,云层较高,周至寒在飞行途中往下看,有绿绿的草地,褐色的乡间土路和农村建筑,这里是苏联的粮仓,九月底的丰收季节,到处都是黄澄澄的稻田。

为了节省燃油,伊—16和伊—153低空飞行,而且此时乌克兰的天气转凉,飞行员坐在敞篷里,时间久了消耗巨大。

看着前方苏联飞行员坐在拉风的敞篷车里,周至寒忽然觉得,自己驾驶最好的喷火有点奢侈。

四架飓风战斗机,在伊式战机后方八公里,以7000米高度组成两个双机编队飞行。

飓风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高空的敌机,和伊式战机组成高低搭配的战斗队形。

由于大多数的伊式战机没有无线电,所以在出发前,皮桑科少校专门询问周至寒,使用哪种飞行阵型。

按照苏联当下的机群作战模式,整个伊式机群应该保持在6000—7000米的高度,接敌时不至于在高度上吃大亏。

德国入侵苏联,之所以能在第一天就击毁2000 架苏机,首先是因为突袭成功,还有一大原因是苏军的战术落后,导致在战争中,成功起飞的400多架战机也被击落。

在战争的第二天,苏军全面进入战争状态,依然有700多架战机在空中被德机击落,机型老迈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军战术落后,伊式战机起飞后,就拼命爬升至高空和梅塞施密特战斗,不被击落才怪。

但周至寒认为,伊式战机在这样的高度飞行是错误的,因为伊机的升限是8000米,在这个高度上伊机的动力明显下降,而这高度正是梅塞施密特最喜欢的,这就等于是以己之短迎敌之长了。

空战中,没有任何一款战机的性能能100%压制住对手。

就比如高能量战斗机的盘旋能力和转弯半径,大概率比不上低速、低翼载战斗机。

伊式在3000米之下飞行,发现梅塞施密特就迅速降低高度,等于破了梅式的俯冲特长。

皮桑科少校当机决定,执行周至寒给的战术。

这也并不是皮桑科有多相信周至寒,而是因为,周至寒是格罗马金将军亲自请来的王牌飞行员。

周至寒飞在队伍的最后面作为拖后后卫,他每隔几分钟就会做一个侧翻滚,把整个机群后方的安全覆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