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诸天武命 > 第九百五十二章 薛宝钗被人给鄙视了

第九百五十二章 薛宝钗被人给鄙视了

书名:诸天武命 作者:我叫排云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16 22:25:09

第952章 薛宝钗被人给鄙视了

薛宝钗聪不聪明,那还有说么?

就是薛二叔这位走南闯北多年的中年,都对薛宝钗的聪慧赞叹不已。

在他看来,若非薛宝钗极限发挥,薛家嫡脉的产业起码要比现在萎缩一半以上。

这还是在薛宝钗只能帮着出谋划策,核实账目的前提下做到。若是她能够抛头露面,亲自参与管理和监督一线的话,薛家嫡脉的产业怕是会不减反增。

薛二叔扪心自问,若是由他执掌嫡脉产业,估计做不到薛宝钗这样的程度,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从这次事情上,他发现了薛宝钗的问题,就是陷入商贾之事太过,思维很有那么点子彻底商贾化,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自古以来,商贾的地位为何那么低?

还不是因为商贾只讲利益,为了利益什么情面都不在乎,行事作风显得冷酷无情,自然不讨人喜。

不仅如此,为了利益翻脸无情,背后捅刀子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敢亲近或者信任?

有些时候,难免被利益蒙蔽双眼,看不清事情本质。

这次的事情,薛宝钗就犯了明显的错误。

当然,为了避免侄女钻牛角尖,又或者生出不好的想法来,他也愿意好好解释一番:“金陵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像是小说《大运河》的出书事宜,根本就不能用简单的利益来论!”

“若是宁府和漕帮斗起来,薛家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甚至,为了表现出薛家的价值,还要冲锋在前!”

“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为叔,咱们薛家在四大家族里,就是这么一个地位!”

说起来也是郁闷,薛家虽然家财万贯,可惜地位不怎么样,一直都是金陵四大家族里的钱袋子。

每年都需要给其余三家,提供数量不菲的银钱,才能一直保持自身的地位。

薛蟠和薛宝钗的亲爹,也就是薛二叔的亲大哥,上一任薛家族长,就是为了摆脱这样尴尬的处境,结果和甄家等江南世家过从甚密,这才被当今察觉然后直接暴毙的。

之后,薛家的皇家密探头领一职,自然跟着消失。

可以说,薛家自此的处境相当危险。若是不能牢牢绑定金陵四大家族一员的话,真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或者地方豪强瓜分。

“所以,这次宁府贾将军的小说《大运河》,咱们不仅要迅速出书,还要以最快速度传遍整个大江南北!”

薛二叔说得很直白:“贾将军作为金陵四大家族首脑,咱们的支持力度不能小,行动速度更是不能慢!”

薛宝钗心头震动,被二叔一番话,说得久久没有言语。

不得不说,她心中很不值滋味,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对于宁府贾蓉,根本就不能以简单的利益关系对待,否则就是自讨没趣,对家族一点好处都没有。

只是薛二叔说得太过直白,让她很有点子难以接受。

心中颇为不甘,还是没忍住开口:“可是运河沿岸城镇的商铺和生意,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灭顶之灾!”

“那又如何?”

薛二叔不以为然,轻笑道:“就算一时毁了,只要金陵四大家族不倒,想要恢复也轻松简单得很!”

薛宝钗默然,心中的凌云之志却是更加坚定。

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礼教时代,不管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商贾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更进一步,没有强硬靠山是铁定走不远的。

薛家的产业也是如此,若非挂着皇商名头,又有贾史王三家照拂,想要将生意做遍整个大乾,简直就是做梦。

反过来也是如此,只要贾史王三家不倒,薛家就是破产了,随时都能再次轻松复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家首先考量的,应该是如何配合另外三家行事,而不是自作主张如何如何。

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明证,薛宝钗的考量对薛家最为有利,却不是正确选择。

若是恶了宁府贾蓉,以后薛家的日子就难过了,甚至能不能继续在京城立足都两说。

只能说,薛宝钗一时陷入了商贾思维,想法有些狭隘了,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薛蟠则是傻人有傻福,他的想法倒是比较符合薛家利益。

对待贾史王三家大佬,情义为先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薛二叔详细解释了一番,事情就此打住,他并没有继续念叨的想法,话锋一转询问薛宝钗跟随女学同学出游的情况。

听到二叔询问游学一事,薛宝钗一改之前有些颓唐尴尬的神色,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这次宁府女学组织优秀学生前往津门出游,目的自然是亲自考察津门那边的地理环境,好替津门港做好规划设计。

作为女学的佼佼者,薛宝钗自然是极出风头的。

更叫她惊喜的是,作为津门道台的王子腾,对待来访的女学学生相当热情客气。

面对她这个外甥女外加女学学生中的佼佼者,王子腾很是开心,对她寄予厚望,这还是头一次得到王子腾这一级别大佬的关注和看重。

薛宝钗的心情十分激动,对于这次出游的目的更加上心。

总之,她在津门那边表现得相当不错,特别是临离开时,女学一干佼佼者已经制作好了沙盘,并且由她亲自给王子腾还有亲近的官员解说,当时真是风光得紧。

离开的时候,王子腾不仅亲自来送,并且还送给了她一块羊脂白玉佩,好好鼓励并且激励一番,让薛宝钗的心情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平复。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青云之志还没有开启,竟然在宁府女学这里发光发热了,真真是不可思议。

在场的薛姨妈,薛蟠还有薛二叔,全都听得目瞪口呆,又是惊疑不定又是满心兴奋。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薛宝钗在宁府女学读书,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处,实在难以预料。

除了让她好好表现,不要辜负了舅舅王子腾的期待和看重之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尼玛的,他们也是头一次听闻这样的事情,脑子还有些晕乎乎的,只是觉得薛家有更进一步的大好希望。

京城之中,自然不会缺少漕帮的盟友和耳目。

《大运河》小说如此火爆,其中内容就算不喜听书的存在,也能通过周围听众和读者的议论知晓一二。

自然而然的,有心人看出了《大运河》小说的居心叵测。

与此同时,薛家的商业网络全力发动,《大运河》小说第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北向南蔓延铺设。

冲那架势,好像不赚钱也要强行铺设出去一般。

事实上,《小运河》小说第一部书册刚一问世,立即成为了爆款,销售数据一路上扬。

毕竟,《大运河》小说很有那种爽文特点,比起此时主流的传统奇侠小说可要爽快得多。

像是各地的酒楼茶肆,但凡想要招揽更多客人,或者说留住客人,起码也得买上一本吧?

大乾承平百年,民间财富还是相当丰厚的,小市民阶层早已出现,他们的购买力也不可小觑。

总之,薛家书坊绝对没少赚,只是各地书铺却是开心不起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说内容大家都清楚了,很明显在针对漕帮,要是漕帮没点反应动作,那才叫奇怪。

可一旦漕帮有动作,这些出售《大运河》的书铺,怕是要第一时间受到冲击。

能指望一帮子帮派份子,会和他们好生和气的商量,让他们将《大运河》小说下架么?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漕帮高层也不是吃素的,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凡是大运河沿途城镇出售《大运河》小说的书铺,全都遭遇了毫不留情的打砸。

幸好他们还有所顾忌,并没有实施抢掠,不然书铺的损失只会更大更为惨重。

不仅如此,凡是薛家通过大运河往来的船只,都受到了漕帮帮众的严格盘查。

他们倒也知晓不可做得太过,要是引起了恐慌就不好了。

但凡船只上懈怠有《大运河》的小说,全部收缴一点都不客气,顺便狠狠敲诈勒索一笔。

同时,漕帮高层也通过负责商船的管事,递话给了薛家高层主事之人:薛家难不成想和漕帮对着干?

薛宝钗征询过贾蓉的意见,得到了满意答复后暂时收缩。

可之前薛家铺货相当迅猛,《大运河》小说已经铺设到了江南地域,根本就不可能禁绝,漕帮哪里有这样的能量?

那些漕帮影响力薄弱,暂时插不上手的内陆地域,该如何依旧如何,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漕帮高层倒是没有怀疑薛家弄鬼,只是对薛家这种见钱眼开的行为和举动,十分看不上眼。

在和亲近之人喝酒的时候,直言看不上薛家这样的商贾,实在上不得台面。

薛家上下,一直都在紧密关注事态发展。

漕帮高层的说辞,自然第一时间传到京城薛家老宅,薛宝钗一张俏丽面容涨得通红。

被一帮子上不得台面的帮派高层看扁,薛宝钗的心情能好得了才怪。

甚至可以说,自从暗中主持薛家商业事务之后,她还从来都没有经受过如此折辱。

简直就是被人指责鼻子在骂:商贾之流!

心态差点爆炸,整个人彻底破防,一时间接受不能,干脆请假在家里修养几天。

免得在女学被看出端倪,若是消息传扬出去,岂不是更加尴尬,也更加丢人现眼?

至于薛姨妈和薛蟠,自然也是感觉脸面无光。

这样的事情,他们自动自觉守口如瓶,一点都没有给自己和家族脸上抹黑的想法。

事实上,这样的消息,一时半会根本就传不到京城这边,除非像是薛家这样特别关注,又有足够的网络和人手打听。

不过,贾蓉听闻了薛宝钗请假几天的消息,心中自然有所猜测,却没有放在心上。

这才哪到哪?

但凡他心中的计划慢慢铺开,以后自然少不了各种争斗。

对手可都不是什么善茬,言语和舆论攻击都是轻的,要是这点都受不了,怕是气都要气炸。

以他的消息渠道,自然能够知晓不少隐秘消息。

别的不说,戴权出宫的时候,就给他透露了当今的某些心思和想法,让他彻底放心。

当今还算是比较清明,同时想有一番作为的有为之君。

听过《大运河》小说后,第一时间就有了反应,这很正常。

就是昏君在位,但凡威胁到了屁股底下的龙椅,那也是不会客气的。

不是说漕帮有心造反,而是其势力已经能够威胁到大乾王朝的稳定,这就是当皇帝的难以接受的地方。

更别说,漕帮只是一家帮派,还不是整天和皇帝争权夺利的朝堂重臣以及皇亲国戚,心中的别扭可想而知。

可能现在,当即和有心的朝堂大佬,也头疼不知该如何对付漕帮,实在太过棘手。

漕帮掌控了大运河的民用通航权柄,这是不争的事实。

若是贸然采取行动,很可能影响大运河的正常运转,这是当今和朝堂重臣绝对不想看到的事情。

说句难听的,大乾比大宋更加依赖漕运,整个京城百万人口,单单依靠北方之地的资源,那是很难养活得起的。

南方的粮食,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等等,都是京城所需要的重要资源,需求量庞大到惊人。

不然,南方士绅为何那般骄横跋扈,还不是他们掌控了大乾王朝的经济和粮食命脉,就算行事猖狂了一点,朝廷和皇室也不敢真的掀桌子。

话题扯远了,贾蓉之所以写《大运河》这部小说,就是想要告诉当今和朝堂重臣们,他们应该如何对付漕帮。

别看漕帮人多势众财雄势大,真要抓住了命门对付,还是相对轻松简单的。

小说后面的情节,都会一一显露出来,当然还得漕帮配合才成,贾蓉相信一贯霸道惯了的漕帮,不会叫他失望。

还是那句话,不是他有意针对,而是想要将危险,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