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谍雁 > 第214章 鏖战

第214章 鏖战

书名:谍雁 作者:永诚银号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1

法租界,季云清官邸。

季云清有了习惯,每天早上必须去澡堂子泡澡。

澡堂子离的官邸不愿,走路也就十多分钟时间。作为青帮的老江湖,他当然知道自己现在投靠了日本人,军统一定会向自己出手。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泡澡这个习惯已经跟了半辈子,改不了了。

加强守卫还是很有必要的,每一次出门洗澡前前后后都为了很多人,生怕有人刺杀。

今天也不例外,前呼后拥十几个人,将他团团围住,可以说,根本没有刺杀的机会。

可万万没想到,天空中传来一声枪响,一枚子弹打中了季云清的头部,未等守卫看清子弹是从哪里射出了,第二发枪声响起,击中了季云清的胸膛。

一代青帮老大,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丁春红耳里,本来已经策反了的季云清竟然就这样被刺杀了。这令丁春红十分的恼火。

傍晚,孙小美来到兰机关,知道了这个情况。

安慰道:“姐,季云清被杀了,不是还有张笑林了么?”

“千惠子,季云清的资历是张笑林比不了的。太可惜了。”

“季云清前后都有保镖护卫,怎么可能还会被枪击。子弹是从哪里射出来的?”

“查了,是从三一教堂。现在才知道,海军情报部被袭击当晚,击灭探照灯子弹就是从三一教堂射出。”

“看来国民军对上海会战也是有所准备,三一教堂那种地方也安插了狙击手了。”

“是啊,对面的敌人,是沈千舟和江海,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这样,明天我去拜访张笑林,看看他的想法。”

“这个张笑林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应该有办法搞定。”孙小美道。

......求加快上海战役进程,再次作出增兵的决定。将华北方面军所属第9、第13、第101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

此外,还从台湾调来了步兵旅团、重藤支队、第1后备步兵团以及伪军第1旅、伪旅等部队,这样,加上原有的几个师团,日军到9月下旬在上海的兵力,光步兵就达到了当初要求的5个师团,算上空军和海军的兵力,日军在沪总兵力达到20万人。

面对敌人调兵遣将,国民政府迅速增派各省及中央军部队至淞沪参战。集团军中,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团军外,又增加了第1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稍后,又调来第21集团军。

9月21日,前线部队部署也做了调整,以应对作战需要:

第15、第19集团军编为左翼兵团,下辖3个军团、江防军总司令部及总预备队,共约16个师、2个要塞司令部、4个独立团、1个江苏保安队;

作战地域为蕰藻浜以北的万桥、罗店、广福地区;第9集团军为中央兵团,下辖7个军18个师、1个独立旅、1个炮兵旅、1个淞沪警备司令部和1个上海保安总队;

作战地域为北站、江湾、庙行一线及其以西地区;

第8、第10集团军为右翼兵团,下辖10个师、3个独立旅、3个新编旅、1个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和1个岸防部队;

第9、作战地域为苏州河以南至杭州湾北岸地区。加上不久后赶赴上海参战的第21集团军及川军5个师,国民革命军总兵力已达73个师、70余万人。”

看到这里,于春晓道:“千舟,看来这一次国民军全部精锐部队都投入到上海会战中了。”

“是啊,这场战役规模之大,是会战之前没有想象到的。国民死伤惨重,却依旧无法阻挡日军进攻,......看来日军发动这场战争蓄谋已久了。”沈千舟摇了摇头。

于春晓接着读了起来:

“国民军队转入防御后,日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

9月22日,日军集中主力猛攻固守罗店的左翼军阵地,至24日夜,日军复以两个师团持续冲锋,**第159师、第160师全体阵亡。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鉴于日军有以主力于宝浏公路两侧地区击破左翼军之势,为保存实力,持久消耗敌人,乃命令左翼军各部队逐次转入第二线阵地防守,相继打击日军。此时,日军见从侧翼突入包围中**队的企图无法实现,于是决定改分割包围为中央突破,集中兵力进攻蕰藻浜一线。

10月1日开始,日海军、航空兵协同地面部队发起新的攻击。北路以山室宗武第11师团指向广福、陈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师团强渡蕰藻浜,向大场、南翔进攻,以切断大场至江湾地区守军与外界联系,使之成为孤军。

10月5日至9日,**第8师、第59师、第61师、第67师、第77师、第90师及税警总团等作战部队相继退出阵地。

9日起,日军再度集中海空军火力,配合步兵向蕰藻浜南岸强攻,最终被中国守军遏止攻势。

10月15日,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局再度告急。

10月19日,中国守卫蕰藻浜南岸的部队,配合第21集团军发动全线反击。当日,日军第9师团、伊东政喜第101师团及第3师团一部,亦向蕰藻浜南岸发起猛攻。激战至25日,部队被迫撤退。左翼军4个团在广福南侧向北路日军反击作战,也被日军击退。日军乘机反扑,兵锋直指大场。”

看到这里于春晓又停了下来,“千舟,我觉得现在上海没有必要再这么守了......。再这么守,我们有生力量就全都打光了。”

“是啊,不过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到处都是洋人。要是不表明必胜的态度,就更不容易的到支援了。”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春晓摇了摇头,继续读了起来。

“10月23日,日军以重兵直趋真太公路,威逼大场左翼。刘行方面日军,渡过蕰藻浜后攻向大场以西塔河桥,我军第18师、第26师、第67师等部经过艰苦抗击,阻住日军攻势。

此时,中**队从大场东面,经大场、市中心向东北而成一半圆形阵线,绕于江湾以北。庙行、大场位置突出,遂成日军眼中钉,日军调集各种火炮、飞机集中猛烈轰击,方圆数里,几为焦土。日军接着又以40余辆战车为前导,掩护步兵夺占胡家桥、塔河桥、走马塘等处阵地。守军为保存实力向南翼转移,大场失守。

大场丢失全线撼动,塞克特防线实际上已被突破。

第三战区只得作出放弃北站——江湾阵地之举。中央军部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左翼军也奉命转移,

至10月28日,中**队退入浏河、沈家桥、朝王庙、徐家行、广福、陈家行、江桥、北新泾至梵王渡一线的第二期既设防御阵地,新防线长达35公里。”

看完整个战况汇总,于春晓不禁黯然起来。

“千舟,现在我们已经节节败退,这场仗还能翻盘么?”

“不大可能了,你说的对,现在这得没必要再这么打下去了。我觉得现在有序撤退更为重要,报精锐部队回撤到南京,组成第二道防线,延缓日军进攻。一点日军从杭州湾一线登陆,两翼夹击,我们的退路都没有了。”

“千舟,我们国民军这一次出动了差不多七十万兵力,为什么还......是节节败退?”于春晓不解道。

“战局不利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过,罗店一带无险可守,使得国民军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是节节败退的主要原因。”沈千舟叹声道。

“那军事委员会没有想想办法么?”于春晓问道。

“当然也考虑二楼应对之策。

为阻止登陆之敌向纵深发展,国民军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火速北上,同日军在罗店一带展开激战。只是罗店这地方一坦平阳,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可资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可以说是象征性的。

冒着日军重炮和坦克车的凶猛火力,国民军一连发起数次猛攻,其坚决的牺牲精神令日军望而生畏,将罗店称之为血肉磨坊。

由于地形不利加之火力薄弱,国民军虽伤亡惨重却进展甚微。就因为国民军的顽强抵抗,日军参谋本部决定,增派第九师团、第十一师团、第一零一师团等部开赴上海前线。

获悉这一情况后,中**队转入防御作战并从后方抽调兵力进行增援。

由于战壕内水深过膝,许多老兵索性爬出战壕进行战斗。

闻知更多的援军即将抵达,上海城区日军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试图先行击败当面罗店地区的中**队,尔后南下刘行,与由吴淞方向及从虹口西进及北上的部队合击大场及南翔。

为了守住阵地,国民军依托战区内纵横交错的沟渠,以村落为依托,在固定战线上同敌人进行单纯的阵地消耗战。

然而,由于各部队多不重视野战工事的构筑,往往只构筑一条堑壕,缺乏侧防掩体和纵深阵地,亦无掩蔽工事和伪装。在日军陆海空联合火力的覆盖下,一通炮火之后。

往往会造成守军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伤亡。更为不利的是,上海的地下水位比较高,掘地不及1米即渗出水来。

战士们立于水深齐膝的战壕内凭借手中的轻武器与敌拼杀,苦不堪言。许多老兵索性爬出战壕进行射击,结果徒增伤亡。

即便是这样,拼杀到9月底,日军第十一师团不过从罗店向西、向南各推进约3公里,第三师团前出至顾家宅附近。

到目前为止,上海到南京的通道还是畅通的,就是前线官兵用生命换来的。”

说完,沈千舟的情绪凝重起来。

听完沈千舟这番话,于春晓也有些动容。

“千舟,我马上回南京了,到了军事委员会,我会想办法把你的分期分批撤退的想法,上报给最高长官的。”

沈千舟摇了摇头,“春晓,你还能比得上于长官么。 于长官都没有办法说动军事委员会的决议,你就更不行了。”

听了沈千舟的话,于春晓不禁黯然。

是啊,自己人微言轻,怎么能改变战局走势呢。

可是,现在的战局真的像沈千舟所言,如果日军从杭州湾一线登陆,左右夹击,对国民军简直是灭顶之灾。

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一名军人该做的。

班甚至一个排的伤亡。更为不利的是,上海的地下水位比较高,掘地不及1米即渗出水来。

战士们立于水深齐膝的战壕内凭借手中的轻武器与敌拼杀,苦不堪言。许多老兵索性爬出战壕进行射击,结果徒增伤亡。

即便是这样,拼杀到9月底,日军第十一师团不过从罗店向西、向南各推进约3公里,第三师团前出至顾家宅附近。

到目前为止,上海到南京的通道还是畅通的,就是前线官兵用生命换来的。”

说完,沈千舟的情绪凝重起来。

听完沈千舟这番话,于春晓也有些动容。

“千舟,我马上回南京了,到了军事委员会,我会想办法把你的分期分批撤退的想法,上报给最高长官的。”

沈千舟摇了摇头,“春晓,你还能比得上于长官么。于长官都没有办法说动军事委员会的决议,你就更不行了。”

听了沈千舟的话,于春晓不禁黯然。

是啊,自己人微言轻,怎么能改变战局走势呢。

可是,现在的战局真的像沈千舟所言,如果日军从杭州湾一线登陆,左右夹击,对国民军简直是灭顶之灾。

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一名军人该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