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谍雁 > 第219章 固守五洲仓库

第219章 固守五洲仓库

书名:谍雁 作者:永诚银号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1

为此,日军作了登陆作战的各方面周密,充分的准备,并采取了“隐避企图,陆海军密切协同,登陆后大胆地机动作战”的方针。日军登陆作战的准备充分,对**的部署调动了如指掌。

反观**, 对敌情不明,无大规模抗登陆战的准备,完全被蒙在鼓里。这也预示了金山卫的惨败。

当然,现在金山卫已经失守,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日军第10军第1梯队为第6师团主力和第18师团。

11月2日,分别在日本八口浦和五岛列岛出发,在第4舰队的输送下,于朝鲜济州岛附近海面集结。11月3日, 整个船队经舟山群岛东面, 集结于马鞍群岛附近,在4日夜进入杭州湾大小金山海域,当夜在金山卫和漕泾海面换乘登陆艇。

11月5日凌晨至拂晓,金山卫海岸一带起大雾,海潮汹涌,还伴着小雨。从凌晨开始,日军舰炮和飞机率先攻击,连续轰击达4小时之久。4时许,当**还未察觉时,日军就开始大规模登陆。日军首批上陆部队分乘150艘船只,编列为3个登陆船队,利用海潮和雾幕登陆。在金山卫至全公亭一带东西近20公里的沿岸地带,分从3个登陆点抢滩上岸。第1个登陆点在江苏金山县金山卫城以东之金山嘴,戚家墩海滩一带,第6师团主力和国崎支队在此上陆。

第2个登陆点在江浙交界处浙江平湖之全公亭,白沙湾,裴家弄沿海一线, 以第18师团主力为上陆部队。

第3个登陆点在金山与奉贤两县交界处的奉贤淙缺和金山塔海沿海一带,第18师团一部在此上陆。

11月5日6时许,大批日军陆续登岸,基本未遇抵抗。6时半左右,日军全线登陆,分兵3路向内陆推进。右翼为第18师团主力一部,从漕泾越亭林,叶榭,经奉贤直指黄浦江南岸,向闵行突击。中路为第6师团主力,由金山卫北上,经张堰,松隐,直指黄浦江米市渡,企图渡江夺占松江和青浦。左路为第18师团主力,由全公亭直取金山城关,向枫泾,嘉善和嘉兴挺进。

入君左右两翼对上海会战的军队开始形成包围之势。

军事委员会的分歧越来愈大。

有的希望立即撤兵,固守南京。

有的则希冀国际社会调停, 继续坚守上海。

不过,日军左翼部队进攻神速, 即将切断南京的退路,沈千舟心急如焚。

现在情报总部还有大量通讯设备没有撤离,以现在的局面,想撤走,不大可能了。

当然,还有一条退路。

就是过了苏州河,从租界撤离。

那样的话,上峰要与租界沟通。

以现在局面,租界不大可能会让情报总部的人从苏州河对岸撤离。毕竟不想开罪日本人。

可要是不从那边撤退,以现在的情形。

想从上海撤回南京,根本不可能了。沈千舟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

……

南京,于公馆。

上海告急,南京也危在旦夕。

于保民告知全家,做好准备,随时向大后方撤退。

于春晓担心远在上海沈千舟安危,不想就这么走。

“爸,到时候让我留下来吧。”于春晓道。

于保民摇摇头,“不,一旦南京城破,你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现在你已经有了身孕。不能再任性了。”于保民道。

“爸,千舟能撤回来么?”于春晓问道。

“很难了。现在日军已经切断上海到南京的退路,想撤回来,不大可能。”

“千舟,这是要战死上海了?”

“这个,就要看他造化了。”

“我不想他死。”于春晓言之凿凿道。

“我也不想,不过很多事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特别是这个动荡的年代,战场上生与死真的不是个人所能主宰。”

“我看了地图,如果五洲仓库这四百多人,从苏州河对面仓库撤离的话,也有一线生机的。”

“租界不想开罪日本人,我觉得,不大可能。即便进了租界。上海现在差不多已经被日军占领,想撤出来同样很难。”

“爸,你的意思,千舟很难回来了?”于春晓眼含热泪着。

于保民点点头,“很有可能。”

“爸,那让我就下吧。”

“不行,不为你,也要想想肚子里的孩子。”

“爸,你说的没错。不过,我还是要说。”

“那也不行了。千舟要是不在了,他的孩子同样是个念想。你知道么?”

“我,我知道了。”于春晓无奈道。

……

樱机关,丁春红住所。

丁春红和孙小美这对日特姐妹,送走了长友文夫离开。

远东司令部新的任命已经下达,任命长友文夫为华东情报总部机关长。

这就意外着,长友文夫成为了日军在上海谍报机构最高长官。

这个任命令长友文夫顿时意气奋发,晚上来到丁春红、孙小美住处,与他最欣赏的两个学生共同庆祝一番。

酒色之后,长友文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关上房门,丁春红道:“千惠子,现在老师成为未来华东情报组织负责人,我们总算有了盼头了。”

“是啊,你这个兰机关将来规模一定是越来越大,而我在中国人为主的特工总部的位置,也会根深蒂固的。未来的上海,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孙小美娇声道。

“是啊,我在明,你在暗,我们姐妹联手,没人能胜了我们。”

“姐,现在张笑林基本归降了,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

“现在上海,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已经被帝**队占领,现在只剩下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五洲仓库了。”

“沈千舟?江海?”

“是,我现在最想碰的对手就是这两个,我一定要碰碰他们。特别是沈千舟,对我动过刑,我要找回来。”

“姐,到时候,一定撬开他的嘴。”

“这个沈千舟不是一般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再不好对付,就打死算了,也没什么。”

“我不想便宜了他。”

“是,就像段天伟。”孙小美冷冷说道。

“千惠子,段天伟已经被你抓住,你现在准备把他怎么样?”

“我才不打死他呢。这个人还没打就要投诚,我说晚了。从抓到那天起,我就天天打打,什么打人疼就用什么打。只要不打死就行。”

“千惠子,你做的对,这样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帝国即便策反,也要策反些有价值的。像段天伟这样,投诚也不能要。”

“我就这么想的,每天除了打他就是打他,投诚,也不要。现在要对付的只要五洲仓库,沈千舟和江海。”说着,孙小美杯中的红酒被她一饮而尽。

“不过,拿下五洲仓库的确很困难。”丁春红道。

“姐,我一直在樱机关,对前线不熟悉,你说说,为何五洲仓库拿下很困难?”孙小美问道。

丁春红来到地图前,指着五洲仓库道:“五洲仓库的地理位置对于守军而言极佳,南靠苏州河,对岸便是上海的公共租界,现在帝国尚未向英美法宣战,不敢轻举妄动。

而五洲仓库东南的垃圾桥旁,矗立着一座30余米高的煤气罐,一旦击破不堪设想,因此我军也不敢贸然使用舰炮等重武器。

加之五洲仓库的墙壁由混凝土建成,厚度达到了0.5米,帝**队的常规武器难以击穿,众多原因,使得五洲仓库成为了当时真正的“上海堡垒“。”

“原来是这样。”

“还有一点守卫五洲仓库的除了沈千舟的保安四团,还增加了一营。一营只有400人,对外号称800人。营长便是黄埔四期毕业的,从北伐战争走来一直是中央军中的悍将。

当时88师在闸北一带已经固守75天,人员大都牺牲,经过5次补充兵员,原先的干部早已所剩无几,1营的将士,多为原湖北保安团的士兵。

26日夜,1营423人边打边撤,进入五洲仓库,做好了布防。27日上午,帝**队第三师团进入了上海火车站,总指挥官松井石根认为SH市区的中**队已经全线撤退,根本不会存在阻击。

帝国仍然大摇大摆地向苏州河北岸挺进。当我军到达五洲仓库时,遭到了五洲仓库内守军的伏击,被打死十多个,剩余的帝**队仓皇而逃,下午,我军调来坦克部队,配合步兵由东西两个方向进攻五洲仓库,但我军的坦克炮难以对五洲仓库的墙壁造成损伤。

五洲守军居高临下,压制着我军的,我军不得不放弃进攻,留下20余具尸体撤退。同日,我军占领了五洲仓库东侧的交通银行大厦,用加农炮对五洲仓库东侧墙壁进行毁伤打击,打出了许多缺口,但无法对仓库内守军造成打击,守军反而利用我军打穿的墙壁当作射击孔,对大厦内的我军进行射击。

现在,苏州河南岸的SH市民看到北岸五洲仓库内守军的战斗,群情激昂,不顾危险地站在岸边为五洲守军呐喊助威。上海租界内的国民党童子军也在积极组织捐资捐物支持五洲守军战斗,夜晚,组织士兵由仓库向垃圾桥堆砌沙袋,运送物资,更是有记者不顾生死,沿着沙袋爬行,接见并采访了仓库内的官兵。

沈千舟也请求到了援助,向租界内运送伤员,但在过程中,不幸有三位战士牺牲。

现在已经暂停对五洲仓库的进攻,等待新一轮增兵的到来。”丁春红一口气说道。

“姐,我们的空军呢?空袭不就完了?”

“千惠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对面就是租界,实施空袭一旦炸到租界就不好处理了。现在,国民政府巴不得我们把炸弹投到租界,那样好让英美等过出手呢。”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五洲仓库也不是那么好攻下的。”

“是啊。”丁春红道。

……

五洲仓库,一身是血的沈千舟坐在办公室。

有一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令他有些身心疲惫了。

这已经是第五次击退敌人进攻了,下一次能不能再击退,沈千舟一点把握都没有。

刚刚收到情报,军事委员会终于下令开始撤退。

不过,五洲仓库,想撤退也,来不及了。

这几天,面对敌人,保安团和一营战士没有一个孬种,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

当时五洲守军没有携带国旗和军旗,战士们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五洲仓库顶上,SH市商会便立即准备了一面国旗,有人自告奋勇要去运送国旗,在获得许可后,将国旗裹在身上,沿着铁丝网和沙袋匍匐前进了两小时,第二日夜晚,国旗被成功送到了战士们手上。

次日,五洲守军举行了升旗仪式,国旗高高的飘扬在苏州河北岸,向日军宣示着,中国人还没退出上海呢!

不过,这样的坚持还能坚持多久,沈千舟也不清楚。

……

接到军事委员会撤退命令后,

11月13日,从华北调来之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在白茆口、浒浦口附近登陆,与第40师展开激战。由于京沪铁路方面日军已由安亭向昆山进逼,而浒浦口登陆之敌又有截断支塘附近公路之可能,第三战区下令各部撤至乍浦、平湖、嘉善、吴县、福山一线。

14日,左翼军除一部占领昆支线阵地外,主力转移至吴福线。当日,浒浦口登陆之日军精锐第16师团以一部攻福山,主力指向常熟。桂军第21集团军掩护部队遂放弃昆支线阵地,撤往常熟。次日日军占领昆山。敌第11师团于14日占领太仓后,为配合第16师团攻取常熟,以精锐一部从水上前进,向昆城湖西岸吴福线上另一据点莫城镇进攻。刚刚经历淞沪会战失利的**,精锐已损失殆尽。

又经过数日血战后遂仓促撤退,士气沮丧,部队完全脱离掌握。吴福线既设工事之配备因无人指引,或找不到开门钥匙,以致大部没有起到阻敌作用。

19日,日军分别攻占常熟、莫城镇,苏州亦同时失陷。吴福线不守,**撤向锡澄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