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27刺杀

27刺杀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

Fitzge

ald Ke

edy),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杰克·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南太平洋英勇救助了落水海军船员,因而获颁紫心勋章。

肯尼迪于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

在他总统任期内的主要事件包括: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太空竞赛、越南战争的早期活动以及美国民权运动,,他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

当他接到胡佛关于“恶魔会”多年的筹划,以及近期频繁发动恶性案件的报告,勃然大怒。

作为虔诚的教徒肯尼迪十分痛恨这种做法,在天主教里相信“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 ”的说法(人死后暂时受罚的地方,以此赎尽罪孽,再升入天堂),这些异教徒竟然敢打搅亡灵的赎罪行为?

而且还要召唤恶魔临世!

总统签署了一份密令,要求所有部门配合“特别事件调查&管理局”彻底铲除“恶魔会”以及相关组织在美国的一切窝点及人员。

这份“总统密令”几乎给了这个部门无限大的权力,自此国民警卫局局长(四星上将,参联会成员之一)办公室也派出一位准将联络官入住“第六区”基地管理层,负责协调“特别事件调查&管理局”和陆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国民警卫队以及海岸警卫队的派遣和协作问题。

没想到这份“总统密令”还没有发生效力,其签署人就找遇到了恶性刺杀案件。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副总统约翰逊陪同下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访问。

12时30分,肯尼迪乘坐一辆敞蓬汽车游街拜会市民,行至美茵街(Mai

St

eet)一个拐弯处时,肯尼迪微笑着向人群挥手时,第一声枪响了,肯尼迪脖子被击中。

紧接着致命的第二枪响了,肯尼迪头盖骨被击中,第三颗射中了康纳利州州长。

肯尼迪随后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然而,头部中枪最终宣告肯尼迪的死亡,时年46岁。

肯尼迪遇刺身亡震惊了世界,数小时后达拉斯警方很快逮捕了一名嫌疑人: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李·奥斯瓦尔德。警方还缴获了有其指纹的狙击步枪,步枪弹道符合警方在犯罪现场找到的三枚弹壳上的痕迹。

调查还发现此人曾在苏联呆了两年多(别忘了这可是冷战的**,一年前美苏还因古巴导弹危机,濒临核战边缘)。

远在“第六区”的人们也在猜测凶手的幕后指使是谁,从中情局到时任副总统约翰逊(联邦调查局的文件指认林登·约翰逊副总统可能曾经是秘密组织3K党成员。)、苏联国家*****、美国黑手党,应有尽有。

就在此时赵继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用蹩脚的英语含糊不清的说道:“在我神的注视下,敢于对神不敬得人,终将受到裁决!”

赵继统突然醒悟,会不会是“恶魔会”的人刺杀总统?经过追查电话是从新奥尔良的一个酒吧里打来的,那里正是玛丽被他杀死的地方···

赵继统马上电告威廉,讲了一下发生的事,请他千万保证凶手的安全,他立刻赶往达拉斯市确认其身份。

但是现在达拉斯警方还没有申请援助,所以FBI还没有理由介入此案,威廉只好给他们打了个电话说道:“昨晚,我们达拉斯办公室接到了一通电话,是一个男人打来的,他用冷静的声音说他是组织刺杀奥斯瓦尔德的一员。”

又将此事上报给了约翰逊副总统。可惜达拉斯警方对有人已对枪手奥斯瓦尔德发出死亡威胁的事情嗤之以鼻,认为完全是无稽之谈。

结果奥斯瓦尔德就在警方移送监狱的过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用枪打死了。此人是达拉斯的一名夜店老板——杰克·鲁比,自称杀人是因为不忍心“肯尼迪夫人还要回来经历庭审的窘迫”。

此人三年后因患肺炎在服刑中病逝。此刻案情趋于复杂化,FBI和CIA也被允许调查此案。

审阅了CIA关于奥斯瓦尔德(他被认为是一名极左分子,亲近苏联和古巴)的档案,在暗杀行动之前一个多月,1963年9月28日,他曾出现在苏联驻墨西哥大使馆,要求领事科斯季科夫(一名克格勃官员)帮助他取得访问古巴和苏联所需的签证。

10月1日,奥斯瓦尔德打电话给苏联大使馆的警卫,询问办理进度,他蹩脚的俄语被负责监听电话的CIA探员识别了出来,并做了录音。

10月18日,古巴使馆在苏方的建议下批准了奥斯瓦尔德的签证申请,但他并未立即成行,而是掉头返回了常住地达拉斯。

11月11日,奥斯瓦尔德最后一次致函科斯季科夫宣称,待不久后他抵达哈瓦那之后,将与苏联外交人员作进一步交谈。

赵继统在上面批示到“这很不寻常,一个克格勃探员在执行这样敏感的行动时,却与苏联大使馆有这么明显的联络?”

随后通过中情局在苏联的“鼹鼠”发来情报,他发现苏联高层在得知刺杀案后又惊又怕,认为失去领袖可能导致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将军向苏联发射导弹”。

此外,苏联高层也认为这是一起有组织的犯罪,目的可能是“政变”,矛头直指接替了肯尼迪职责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

出于担忧,苏联随即宣布进入“国家警戒”状态,显然他们是不知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