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18幸运

18幸运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获得了名字的根纳季非常幸运,他作为秘密培养的“顶级特工”被送往最为神秘的日库尔基地进行系统学习。

这处绝密的军事设施位于前斯大林格勒东南100公里,莫斯科南800公里的卡普斯京亚尔。

它是斯大林亲自下令成立的,是苏联建成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军事设施。根据美国陆军、海军和CIA多次通过U2侦察机侦查后联合发布的简要汇报,卡普斯京亚尔是一个占地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综合军事测试基地。

同时,基地至少拥有四个弹道导弹发射平台,14个发射台,一个精确雷达追踪设备,一公里长的跑道,还有无数奇怪而又“无法辨认”的区域。

早在1948年6月19日傍晚,卡普斯京亚尔的空中管制员在雷达上发现异常物体,与此同时,在距基地10公里的位置,一位执勤的飞行员在正前方发现一个巨大的银色雪茄状飞碟。他用无线电报告,说自己的眼睛被强光晃得什么也看不见了。当时的苏联空军司令日加列夫下令攻击飞碟的。

当时飞行员突然遇到不明飞行物,大约三分钟后便发射导弹,最终将目标击落。苏联高层指挥机构并不明白这个不明飞行物的性质,由于在冷战时期,就倾向于认为它可能是西方敌对势力派来的,加上这是个高度敏感的导弹实验基地,所以就可能会派出空军力量去击落它。

当时失明的飞行员试图重新控制自己的飞行,但随即被飞碟的武器击中。于是他和自己的飞机一起坠毁。苏联终于得到太空飞行器了,他们马上冲出去找到这东西,秘密运往日库尔基地。

于是绝密飞碟计划启动了。从20世纪40年代初卡普斯京亚尔建成开始到现在,这处基地一直对外保密。据说苏联最顶尖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军事专家都会被派到这里,研发高度机密的冷战技术和武器。

根纳季被带进这个绝密的隐蔽设施,这个位于卡普斯京亚尔地下400米的基地。一切都井井有条,看上去就像是地下商场,只不过在商场的一个个柜台里,外星技术不断地被分析和复原。

在这里,他们对外星人的尸体进行解剖。他们仿制外星设备。巨大的地下停机坪停着毁坏程度不同的各种飞行器···而军方要试着复制这里的设备。

这里不但有卡普斯京亚尔事件中捕获的巨型飞碟,还有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事件中散落的残骸。

当年的6月30日,大约早上七点。一场震耳欲聋,地动山摇的大爆炸打破了通古斯地区西伯利亚森林的宁静。这场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四千万吨级的氢弹,等于扔到广岛***的两千倍。

这次爆炸威力巨大,甚至远在西欧的人们都能够感觉得到。这次大爆炸产生的尘埃,反射着落日余辉,把欧洲的天空变得特别明亮,据说在夜晚都可以看书。

在“官方报告”中,把通古斯爆炸说成是巨大陨铁造成的。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这起大爆炸是陨铁造成的,那为什么在通古斯或周边地区没有发现陨铁坑呢?

一般陨石在地面产生撞击爆炸都有一个大陨石坑,但是通古斯爆炸没有,那么说这个陨石就是在半空中爆炸的?原来竟然是未知飞行器解体、爆炸所造成的。

根纳季按说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只要熟悉了这个基地,就可以将这里的所有外星科技收回,当然他还得等赵继统那边也摸清了美国那边的基地情况才好一起动手。现在,安心的学习,享受生活就可以了,太轻松了···

沃纳·冯·布劳恩出身德国贵族家庭,父母双方均拥有欧洲王室血统,至于冯·布劳恩本人也拥有男爵头衔。

有意思的是,布劳恩的母亲艾米·冯·奎斯托普虽为贵族,却对新鲜事务很感兴趣,是一个业余的天文爱好者,也算是儿子的科学启蒙老师。当冯·布劳恩接受洗礼的时候,母亲并没有按照惯例送给他金表,而是送给儿子一个天文望远镜。

这个特殊的礼物,为6岁的冯·布劳恩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此,冯·布劳恩对广阔浩瀚的宇宙产生了浓厚兴趣。冯·布劳恩天资聪颖,异于常人。18岁时就进入柏林工业大学,从一个刚考上大学的毛头小子到成为物理学博士,他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

冯·布劳恩的毕业论文论述了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理论和实验的各个方面,因而被校方列为机密,后来又被纳粹列为国家机密。

如此人才自然没有被埋没的理由。1936年,德国建立了佩内明德基地,专门研究当时的黑科技——火箭,冯·布劳恩担任技术部主任,负责研发后来让盟军闻风丧服的V-2导弹。

六年后,V-2导弹终于研发成功。又过了两年,火箭的军事应用也略有小成,伦敦则成为V-2导弹的实验之地。要知道,当时的飞机还都是使用的螺旋桨因此绝对是一个近乎神迹的跨时代武器,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拦截和防御。

攻击之时,人们只能听到天上传来的呼啸声,还没来得及看到天外来物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化为灰烬。也正是因为V-2导弹,冯·布劳恩的大名传遍世界,也就因此有了美国的 “回形针计划”。

在佩内明德基地,美国人用300列车皮和13艘轮船,运走了完整的100枚V-2导弹和设备,更重要的是,他们抢到了冯·布劳恩。在美国的庇护之下,身为纳粹战犯的冯·布劳恩最终免于追究,并在美国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在美国,冯·布劳恩继续着自己的科学研究,研发出了红石、丘比特、潘兴等弹道导弹。

这天,他收到了一封来信,当然不是本人,而是一直监视其的美国情报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

该机构隶属于美国司法部,英文全称Fede

al Bu

eau of I

vestigatio

英文缩写“FBI”。它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

ave

y)和正直(I

teg

ity),象征联邦警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