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80夭折

80夭折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可惜苏联的计谋想的不错,就是没想到美国早有克制之法,看来这次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赵继统也没有回“第六区”,而是被征调为白宫观察员,全程跟进这个事件。

有了针对性和政*的支持,情报自然就渐渐地汇集起来,据相关情报显示,K-129潜艇是前苏联G级常规弹道导*潜艇,装备有3台柴油机和3台推进电机,使用三轴推进的方式可以使潜艇在水下的航速高达17.6节,续航能力可达22700海里。

随着前苏联弹道导*的不断改进,G型潜艇也不断进行着脱胎换骨的改装,在1961年到1972年间,就有13艘潜艇换装了SS-N-5导*。

K-129潜艇作为G型潜艇家族中的一员,也搭载了SS-N-5导*。

1968年2月24和25日间的午夜,刚刚返航的K129突然就接到紧急命令,在从武器库领取了3发R-21潜射液体燃料弹道导*和与之配备的100万吨级的核弹头还有两颗搭载着核弹头的53-58式鱼*。

K129是629A型弹道导*潜艇中的一艘,在西方她们被称为“高尔夫II”型,与其前辈相比,高尔夫II型可以携带3枚液体燃料的R-21型弹道导*,其可以在水下165英尺的深度,4节的航速下发射,大大提升了这型潜艇的生存性,自其服役以来一直都是苏联海基弹道导*发射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K129本身也是重要的一线潜艇。

这次行动并非按照莫斯科为弹道导*潜艇编排的巡航时间表,红海军的弹道导*潜艇每年一般进行一到两次的战备巡航任务,除此之外的时间潜艇和其乘员将一直在近海训练,维护和休假。

但是,在此之前的1967年11月30日,K129才进行了一次时长为60天的战备巡航。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艘刚刚结束巡航的潜艇去执行任务?

没人会回答他们,艇长弗拉迪米尔·A·卡巴扎只知道前往夏威夷站,目标为威夷群岛瓦胡岛周的巡航路径威慑着珍珠港等美军位于太平洋的综合海军基地,必须有弹道导*潜艇负责此处的核威慑任务。

于是指挥官德加洛在2月13日召回了尚在休假的K129艇员为之后的远航做准备。

11天并不短,因为K129的艇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他们需要的只是回来打理自己的潜艇。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巡航需求,K129多搭载了几名技术军官,而且增加了几名新艇员(这些新艇员是来在老练艇员的带领下吸收经验的,这在各国海军中是相当常见的),实际这艘80人编制的潜艇要搭载98人出海。

所以在K-129号潜艇离开堪察加半岛军事基地出发前不久,一小组带着通行证的神秘男子就秘密登上了潜艇,并在中途接管了该潜艇的控制权,使该艘潜艇偏离了正常巡逻海域,全速向美国夏威夷海域进发!

据估计,这11名身份不明的人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劫持”潜艇并发射核弹头。

不过这一切都被埋伏在附近的CIA特工紧密监视着。

1968年2月28日,一艘苏联K129潜艇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基地缓缓驶离,在朝霞的映照中驶向远方。

岸上官兵向它郑重敬礼,祝它一帆风顺。

3月份的太平洋整体平稳,K-129也一路畅通,很快到达距目的地不远处,途中几次向基地报送位置。

它将在夏威夷群岛以北巡逻,威慑美军基地。

但是它在3月7-8日没有按照计划发送无线电讯号,在之后的48h内莫斯科数次尝试联络K129但都以失败告终,8日,莫斯科暗示阿瓦查湾做好搜索潜艇的准备。

3月9日,莫斯科方面似乎已经接受了“K129已经沉没”的想法。

3月10日,对于K129的搜寻正式开始,大量海军船只和情报船只驶向K129最后应该进行无线电通讯的位置(172°30`E 40°N)进行搜索,Yelizovo等数个空军基地包括Tu-95RT在内的各种侦察飞机也加入了搜寻。

这样大型的搜索活动自然难以隐藏,美国海军很快通过红海军异常的行动推断出苏联人可能丢了什么东西。

事实上美国人应该早就知道了,3月8日,SOSUS多个监听站都听到一个神秘信号——几声短促而沉闷的声响,与寻常螺旋桨声音大不相同。

因为SOSUS是设计用来监听舰船螺旋桨,发动机和潜艇平稳且绵长的机械噪音的—与之相对的,舰船爆炸或者沉没时短暂而强烈的噪声一般会被监听员和预警系统忽略。

苏方对于这次意外事件的应对方法显然不是很多——5艘潜艇沿K129可能驶往的航线上进行搜索,两批苏方的水面舰艇也在34°46`N 和168°57`W位于瓦胡岛1000海里外达854000平方英里的范围内进行着堪称大海捞针的搜寻,苏方在太平洋设置的声纳阵列并没有收到任何与这艘潜艇命运相关的信息。

而且在3月,太平洋的浪最高达到25英尺,这样恶劣的海况严重影响了苏方的搜寻工作。

最终,苏方在5月5日被迫结束了搜索任务,而这一天恰好也是K129预定返回勘察加基地的日期。

在此之后莫斯科组织了相应的调查委员会推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K129的悲剧,但在缺乏客观物证的佐证的情况下,任何可能的结论有可能永远都是推论,且因为碍于K129的特殊身份,她的沉没一直到1993年才得到公布。

苏联最初认为当K-129浮出水面发射核导*时,一个“核安全系统”导致发射失败,导*发生了爆炸,劫持者和近百名苏军官兵葬身在了夏威夷附近的海底。

另一种声音认为是电池的缘故,因为常规潜艇都需要使用蓄电池做动力,而蓄电池容量有限,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就要上浮,必须用柴油机及时给蓄电池充电。

很可能是在充电中一个火星点燃了蓄电池排放出来的氢气,引发爆炸。

就这样,潜艇一部分被大火吞没,另一部分,融进了冰冷的海水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