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26隐藏属性

26隐藏属性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12.天外来客说。美国天文学家M.K.杰塞浦以及西方的一些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一些飞机和船舶神秘失踪,可能都是"天外来客"--"宇宙人"乘坐的"飞碟"造成。

他们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是"天外来客"经常活动的海区,他们任意掠夺人、飞机和船舶。

例如,1965年6月5日,一架大型双引擎军用飞机--"飞行车箱C-119"号,机上共有10名机组人员,在飞越百慕大三角区时,突然失踪了。西方有些人猜测,可能是被"天外来客"的"飞碟"掠走了。

因为这架飞机失踪时,美国宇宙飞船"双子座-4"正飞越百慕大三角海区上空,宇航员麦克奇维特发现了一只触手外露的类似"飞碟"的不明飞行物,在离宇宙飞船仅10至20海里处飞行,他立即用摄影机把那一不明飞行物拍摄下来。

据他的回忆和描述,那一不明飞行物好像是圆柱形的,四周似有外露的"触手",但这种"触手"也可能仅仅是影子而已,从照片上看,在黑色的背景上是一个很大的白色斑点。

宇航员这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使"C-119"号飞机失踪事件更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后来他在一封回信中写道:"……在宇宙飞船飞行中,我确实看到了某些人称之为飞碟的物体,但这并不是说那就是来自其他星球的飞船,我在飞行期间看到的物体,不论我本人,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解和确认它究竟是什么。"

有些人对上述说法持异议,他们把宇航员所发现的不明飞行物,解释为当时正在轨道上正常飞行的"飞马-2"人造卫星,因为该人造卫星有一根长96英尺、类似于触手的天线。

但后来经过详细的计算才证实:当"C-119"号飞机失踪时,"飞马-2"人造卫星却在距离百慕大三角区上空千多里之遥的太空中遨游,因此,宇航员所发现的那一不明飞行物,根本不可能是"飞马-2"人造卫星。

有些人认为,虽然不是"飞马-2"人造卫星,也可能是其他金属碎片,因为那时围绕地球在不停地运转的人造天体已有1400个之多,所以很难断定是"天外来客"的"飞碟"。那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疑谜。

13.时空飞越说。这种说法是富于幻想的,然而也有事实:1968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大型客机。穿越百慕大三角区时,在地面雷达荧光屏上突然消失了10分钟。

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有人认为由于发了时空跳跃,在这段时间里,飞机已经离开了人们的时光。对于机上乘员来说,这一切是在他们不知不觉之中进行的:飞机上的钟表比地面上的慢若干时间,也正是说明,飞机在这段时间里是处于不存在状态之中。

这一根据是:时间不是以人们一般认为恒久不变的速度,而是以不同的速度在流逝的。

要是空间中某一点上时间的速度,不同于它一般的速度,那么陷入时间陷阱里的轮船或飞机,就会暂时或永久地离开我们这个世界。这时轮船或飞机连同其中的乘客,都会经历将来或过去。

《百慕大三角》一书的作者查尔斯·别尔里奇就持这种见解,他写道:"一位失踪了的驾驶员的母亲有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似乎她的儿子还在空间的某处活着哩。"不难看出,这种解释更近乎离奇的幻想小说。

14.超自然力量说。由于种种科学假说都不能令人信服,于是有人提出在百慕大三角区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认为"三角区"的海底是发射火箭和飞碟的根据地,也是接待来自其他假想星球的宇宙飞船的最理想地点。

据说,在地球的史前阶段,很可能有来自其他星球的宇航人,发现了百慕大三角区这个地理特点,就在这里的海底安装了强大的能源点和信号系统。

设想这种装置至今仍在运转,向宇宙空间按时发出信号,指引外星球的宇航员更安全地靠近地球。而当这些水下装置定时运转时,它发出的强大光信号不仅会直接而严重地影响导航仪器或人的器官,而且会把这时出现在三角区的船只和飞机击毁。

近现代以来,世界上关于飞碟的报告不断增多,而在佛罗里达-巴哈马群岛地区发现得最多,于是有人推测在三角海区船舶和飞机的失踪都是飞碟所为,并且似乎有确凿的证据。

1963年,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面下发现了一个"怪物",于是就派了军舰追踪,一直追了四天,也没追上,它有时钻到8000米深的海底,人们发现它有一个螺旋桨。

此外,西班牙沿岸采海绵的工人曾在海底看到过一种很大的、圆顶透明的怪东西。这些现象使人怀疑三角区可能是一个海底发射场,飞碟就是从这个海底基地发射的。

可以想见,这一推测幻想的成分更大。这些只是俗世对百慕大三角的了解和猜测,而各国政 府以及“猎魔者公会”等却有着另外的记载,百慕大三角的神奇不在于它的摧毁性,更诱人的是它的“复活”属性和“穿越”属性。

1989年2月26日,一艘由巴拿马渔船在百慕大三角南75里处作业,人们发现一白色布袋在海面上一沉一浮,拉出海面一看,里面竟是一个活人。

这个人叫米高维尔斯奇思,他在1926年死于癌症,他随身携带的一些文件证明了这点。

他先被送到百慕大医院,后又被转至欧洲苏黎世精神中心,以便找出其“死而复生”的原因?医生们费尽周折也找不出原因,他自己也不明所以。

此人1918年移居百慕大,1923年患癌症,1926年3月24日,他的妻子遵照其生前要求海葬的遗愿,把他装在帆布袋里海葬,抛到百慕大以南的海里。

想不到63年他怎么活过来了呢?即使“复活”了,在帆布袋里也会淹死呀?

他本人对这些也不能解释,他说他“死”后自己也很模糊,只记得恢复知觉时被人救上了渔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