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37会谈

37会谈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基辛格后来回忆说:轿车一直开到正门前的门廊下。走过过道,我们来到***的书房,这是一间中等大小的房间。

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上也堆着书,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

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摆有一张简易的木床。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一排摆成半圆形的沙发,都有棕色的布套,犹如一个俭省的中产阶级家庭因为家具太贵,更换不起而着意加以保护一样。

每两张沙发之间有一张铺着白布的V字形茶几,正好填补两张沙发扶手间的三角形空隙。

***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茶杯的地方。沙发的后面有两盏落地灯,圆形的灯罩大得出奇。在***的座位的右前方是一个痰盂。

来访者一进入房间,***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我最后两次见他时,他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搀扶,但他总是要站起来欢迎客人的。***站起身来,和尼克松、基辛格握手,表示热烈欢迎。

他目光敏锐,面带嘲讽,毫无避忌地说:"我说话不大利索了。"

***因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经常咳嗽、喘息。他和基辛格握手时,久久地注视着,还用下额点了点头说:"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

基辛格高兴地说:"我很高兴见到**。"

***还调侃着说要和基辛格谈论哲学问题。基辛格似乎已经领略到***的风采,感觉到他和戴高乐一样,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典型个性的魅力型的领袖人物。

当基辛格说到尼克松访华必然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时,***说:"正是如此。有些人反对你。我国国内也有反动集团,反对我们与你们接触。结果呢,他们跳上飞机逃往国外去了。"

***还告诉尼克松和基辛格,"咱们的共同朋友--蒋介石委员长不会赞成这个。"

"其实,我们跟他的友谊比你们跟他的友谊历史还长。"在谈到中美最高级会谈时,***郑重地说:"我跟早几天去世的记者斯诺说过,我们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何必那么僵着呢?一定要谈成?"

"一次没有谈成,无非是我们的路子走错了。那我们第二次又谈成了,你怎么办啊?"虽然中美之间已经开始最高级会谈,可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对于中方的态度和立场,还是不甚了了,心中无底。

然而,听罢***的一番谈话后,心中的疑虑随之消释,他们相信,尽管中美友好关系的进程是艰难曲折的,可是,前景却是可以开云见日的。

基辛格把与***的会谈比喻为"瓦格纳歌剧的序曲",他说:"后来,我慢慢体会到***的谈话有好几层意思,就像紫禁城内的庭院,一个比一个深地套着,除了比例略有变化以外没有什么区别,而他最后的那个意思只有在长时间思考以后才能从总体上把它抓住。"

例如,在谈到中美20多年没有民间往来和贸易时,***说是由于"官僚主义"所致,他甚至坦率地承认:"后来我看到还是你们的做法对,我们就打乒乓球了。"

基辛格认为,*** "不仅是回顾历史和作出委婉的道歉,还意味着在首脑会谈中双方的贸易和交流问题将取得进展"。

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对话,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探询中美友好关系的合理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前景。

尼克松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赞成我这次访问的,苏联不赞成;日本是怀疑的,它已经表示了这种怀疑;印度不赞成。所以,我们要研究为什么会这样,并决定我们的政策,看就全世界来说,我们应如何发展,而不是看眼前的问题。当然,朝鲜、越南、台湾这些问题也要讨论。"

尼克松以哲学思维的逻辑性,把中美关系放在国际格局的战略位置来讨论,***对此极表赞成。

尼克松:……究竟怎样好,是要日本处于中立和不能自卫的状态,还是在一个时期内让日本同美国具有某些关系,这都是属于哲学范围的问题。……总理指出,他感到美国在伸手,苏联在伸手,那么问题是,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危险,是来自美国的侵略,还是来自苏联的侵略?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

*** :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日前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

基辛格认为,***虽然没有公开承诺,但却有着明显的暗示,而正是这个暗示,"消除了美国两届政 府的噩梦,害怕中国会武装干涉印度支那。"

他说,对***这句话的前半段,"通过排除法,显然说明苏联是***在安全方面主要担心的对象。"

基辛格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当尼克松提出中国的危险,是来自美国或者来自苏联时,***并没回答这个问题,而告以:"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

如果按照基辛格的"排除法",***是在暗示尼克松和基辛格,中美两国既然不会"互相打仗",那么,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苏联便是中美两国共同的威胁。

基辛格之所以将***与尼克松的对话,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就是因为***不是从眼前利益来观察中美关系,而是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中美关系,寻找中美双方共同关心的切入点,以及中美友好关系的共同利益,***还在谈话中暗示出美国所关心的问题。

基辛格说:尼克松雄辩地介绍了他从反 共立场到今天来北京这一段漫长的路程,所根据的论点是,我们两国外交政策的利益是一致的,两国谁也不威胁对方。

***趁这个机会对于美国的盟国作了一个重要保证:……他说,我们"也不威胁日本和南朝鲜"。

在保证中国不会到国外进行军事干涉以及谈到日本和南朝鲜时,***是在告诉我们,北京不会对美国的主要利益提出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