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7重拾旧缘

7重拾旧缘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里根总统为此次访美不辞辛劳的赵继统颁发了“国家情报杰出服务奖牌”和“杰出公共服务奖章”,而老赵更是获得了期盼已久的收获。

这次他积极担任起保护总统安全的任务,并不是为了卖好儿,而是可以脱离情报部门的监视(大部分都在总统身边,小部分成为他的下属),在中国大陆联系组织。

他先给开在法国的公司打电话,结果李漱玉年纪大了,已经回国公干了,不过公司职员还是给了他国内的电话(他们在法国都有自己的化名,能一口叫出李漱玉本名的,肯定是隐秘战线的老同志)。

终于联系上了已经半退休状态的李漱玉,老赵自称是古斯塔夫·弗雷德里克发展的情报员,现在已经混入美国情报系统,期待着为中国效力,“投名状”已经准备好了,看怎么传递。

古斯塔夫·弗雷德里克的情况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十年动*,情报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大批秘密资料也被迫销毁,所以不可能是他暴露了(一直没有情报传递)或者是敌人的试探。

李漱玉得知赵继统就在北京时就明白了他是跟随里根身边访华的人员之一,像这种级别的情报员要慎之又慎。

于是给了他一个收信地址,结果收到了几份绝密情报:“国产‘运七’飞机设计定型图纸”、“中国首次核潜艇水下发射的导 弹参数(射程为1,800公里)”、“中国研制的‘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参数”、“同步试验通信卫星的设计蓝图”、“美国安全 委员会对‘苏联苏维埃**团**勃列日涅夫逝世’的会议纪要”。

前四份是中国高级别的保密项目,没想到已经泄露,特别是试验卫星,4月8日才发射成功,没想到仅仅过了二十天,美国就掌握了设计蓝图···

而后一份绝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情报。她那里怎么查内奸暂且不提,不过赵继统获得了一个专属联络员。

而他(她)的上级,现在的对外情报处的处长竟然是刘萍,曾经的小丫头长大了。

回到美国后,赵继统没想到专属联络员竟然是李漱玉自己!没想到位高权重又临近退休的她竟然亲自来了。

老朋友来了不见不合适,老赵只好用小叔留下的伪装设备,变成个女人和她见面。

李漱玉这些年变化不小,再加上刻意伪装,真就像一个生活情况糟糕的老年妇女。

赵继统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怎么会是她来。李漱玉回答很简单,中国正在进入复苏阶段,各个岗位都需要优秀人才,只有她这样的“闲散”人员才来干些“轻松”的工作···

究其原因,可能有对赵继统的不信任,但更多的是他么那代人的爱国精神。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做顾问、明明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是还是来到了最危险的地方,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总觉得年轻人经验少,再锻炼两年,趁自己还能干的动,应该扶上马再送一程···

赵继统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他给李漱玉安排的身份是*革时期受迫害的资本家大小姐,不甘忍受偷渡到了香 港,而后又花重金才来到了美国。

来到美国后,经济就已经很窘迫了,只好靠打零工度日。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孤苦伶仃的独自生活。

可就是这份孤独被FBI看中了,雇佣她打扫“联邦证人保护计划”所设置的几处“中转空巢”(公寓),还负责一处空置“安置房屋”(别墅)的看门和清洁工作。

这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不管是“中转空巢”还是“安置房屋”,其实都在“联邦证人保护计划”的监控之下。

也就是说李漱玉的几个活动地点都被监控了,所以李漱玉本身就是被监控的人,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了间谍的嫌疑。

至于情报传递,那就更简单了,赵继统这里有“灾祸公主”亚曼拉,那是不需要钥匙就能进入任何房间的;李漱玉那里也得过正常生活,去超市、市场购物是很平常的事,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谁会跟踪一个孤寡老太太?

如此一来,一个高效的情报小组就成立了,两人一个搜情报、一个送情报,忙的不亦乐乎。

直到8月份,亚曼拉放置情报时发现了李漱玉约定见面的信号(两人没见过面,亚曼拉喜欢晚上无人时进入房间),赵继统现在是位高权重,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关注,不方便换装出来,所以通过纸条告诉李漱玉在规定时间内打一个电话号码。

原来是国内的一个潜伏情报员这两天感觉被人跟踪了,而李漱玉看他的安排误以为“她”(赵继统是女装相见的)是FBI的人,想让她帮忙关注一下。

赵继统借故查阅了一下FBI反间谍部门的办案记录,发现没有针对中国大陆间谍的案件,遂给出了一个平安无事的回复。

谁承想,这个目标人物却蹊跷的被杀了···

刘宜良,笔名"江南",江苏靖江人,作家、批评家、记者。1932年生于江苏靖江县。早年经历坎坷,父亲在1941年被新四军镇压,母亲于饥荒中饿死。

1949年只身随国民党离开大陆到台湾,先在蒋经国主持的"国防部"政治干部训练班和政治干部学校受训,后在台北市师范大学英语系读书。

毕业后,任《台湾日报》记者。1967年以《台湾日报》特派员身份驻美国,并加入美籍,其秘密身份为国民党情报员。

在美国期间刘宜良写作《蒋经国传》并采访蒋经国的政敌吴国桢。

1972年后他开始写作《蒋经国传》,并在香 港《南北极》月刊上连载。

1975年由该刊出单行本,署名为“丁依”。

1983年7月,美国洛杉矶一份由华人创办的《论坛报》重新连载《蒋经国传》,署名改为“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