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9调离中枢

9调离中枢

书名:平凡的间谍2再生 作者:萧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14

赵继统最近的动作不小,不过凯西没有在意,反而认为老赵格局太小。他所操作的是怎样搞垮苏联,而赵继统只不过促进了一下中美关系,从侧面牵制苏联一下而已。

不过他也有烦心事,最近中国突然挖出了几个潜伏已久的间谍。从汇报上来的消息看,中国安全部门是有针对性的对几个保密项目人员加以筛查,进而找出他们来的。

这就说明不是中情局的人泄密,否则会直接出卖“鼹鼠”,对手就没有必要大规模的排查了。

很可能是其他搞情报的组织,通过共享资料了解到已经泄密的资料后,通知对方进行反查的。可这些情报组织又恰恰在老赵的监管之下···

其实凯西明白,赵继统是白宫派过来的一个制衡措施,他不应该动他。可是如果此事不能解决,那么很可能造成在中国大陆的整个情报系统坍塌。

毕竟是多年的老关系,里根总统还是很在意凯西的感受,再加上也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所以他批准了对老赵的工作调整。

首先中央情报首席副总监这个职位没有动,白宫首席信息官的职务也没有取消,只是又被任命为中央情报局的副局长。

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

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科;情报处下设管理与分析、武器控制情报、搜集需求与评价科,五个地区办公室和五个职能办公室。

外加一独立的中心;科技处于1962年成立,当时称之为研究处,负责开发和部署创新技术以支持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这就是老赵要分管的部门。

理由也很简单,由于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贝鲁特的美国大使馆发生爆炸事件(警方说爆炸是由一部装载300磅烈性炸 药的汽车引起的),罹难人数达60多人,导致了7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死亡,这是自越战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损失最多的一次。

所以需要重量级人物坐镇研究处,敦促其尽快开发出能使特工在困境中保命的装备和技术(一部分死者是没有得到及时救援而死亡的,请参考地震后的场景)。

而中情局的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这也就意味着赵继统要离开华盛顿特区,因此其所监管的16个情报组织的权利自然就回归到总监办公室,也就是凯西的手里。

可调开老赵之后,凯西也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个个情报组织都有自己的直接负责人,你只起一个监管作用。你让人家查泄密,人家说查了,可到底查没查、怎么查,还不是人家自己说了算?

再说了凭什么你就怀疑是人家的部门泄密,而不是你的中情局?

赵继统在任时,只负责敦促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别的不管,这是一个情报部门应尽的责任!而凯西上来就让人查泄密,自然也就引起了许多的抵触和不满。

再说了也不是每个部门都在乎凯西的,就像国防情报局的直接负责人就是国防部副部长,一句“有时间先管好你自己的人吧!”就给撅回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双方都很强大,自然他们谁也不服谁,谁都想争当老大,由于战争已经结束,所以冷战成为两国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他们之间除了没有正式交战外,在政治、经济、外交、军备竞赛、贸易等等上都是针锋相对,相当火爆,不仅如此,两国较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互派间谍,刺探对方的情报,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情报战是当时美苏之间最主要的战场,高峰时期,两国曾互派间谍达到上万人,这些间谍渗透到对方的各个角落,其精彩程度远远比美国经典大片《碟中谍》还要精彩得多。

然而,时间到了1985年3月,随着苏联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这种白炽化的激烈竞争局面似乎有所好转,无论是从国际事务,还是军备、贸易等方面,苏联人再也没有处处和美国顶牛,而且态度也客气了很多,于是就有不少的美国政客在想:难道苏联人服软了?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一年里,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各种手段布置在苏联的情报网遭到致命的一击,大量的间谍被苏联人逮捕,美国一下子成了瞎子、聋子,以前对苏联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对高层的监视一下全都消失了,这让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时目瞪口呆,按照赵继统的说法:“看来我们要解读苏联的局势,只能通过苏联的报纸和广播了!”

而刚刚被要求查泄密的16个情报组织也纷纷谴责,最该自查的中情局却肆意的指责别人!

凯西也被逼得焦头烂额,任命赵继统负责调查内奸(他是所有在总部的副局长中职务最高的,而且是刚刚到任,嫌疑最小)。

FBI出身的赵继统对与内部调查十分熟悉,很快就划出重点范围,然后一一排查。

不久,一个叫爱德华·李·霍华德(Edwa

d Lee Howa

d)的人进入了他的视线范围。

爱德华·李·霍华德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1976年获得美利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曾加入国际开发署,在拉美等地工作,后在芝加哥一家环保公司上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