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潜锋 > 第214章 衣锦还乡

第214章 衣锦还乡

书名:潜锋 作者:山野有扶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0

其实,谢宇钲的川普有些不伦不类,但座中的大小掌盘们,大都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各地方言就算说不来,也能听懂一些,见谢宇钲的言词已有所松动,不由得心下大喜。

果然,谢宇钲马上转向众人,说出了自己对形势的分析和推测:

种种情况显示,中日之间的大战,一两年内就将爆发。而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实力,可以预见的是,整个中国南方都会卷入战火。

纠云寨供奉的是关帝岳王,讲的是忠义为先,到时候又如何能置身事外?所以,从长远来看,纠云寨不但要提高警惕防备那骆屠户,还要未雨绸缪,作好将来应付日本人的准备。

纠云寨内田地广袤,资源丰富,就这么空着,实在太浪费了。

须得尽快组织人手,将寨内的田地里开垦出来,能种粮食的种上粮食,方便种蔬菜的种上蔬菜,荒废的池塘也都养起鱼来……尽可能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减少对山外的资源依赖,不管未来怎么变化,也能更经得起风吹雨打……

末了,谢宇钲就要现场的众掌盘表态,如果大家都认同他这个分析,那么他就留下来,把山寨建设好再走。如果不认同,那就早点儿分道扬镳。

话音刚落,三哥九哥就“啪”的一声,扇了一下石桌,站了起来:“好!有句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这样谢指挥年青有为,志存高远,才能这样明见万里。”

玉面鼠也立即挺身,表态支持,其他大小掌盘纷纷响应。

现场全程观看整个过程的牛二,终于松了一口气。

……

缭绕的云雾中,耸峙着两座如门似户的悬崖,一道白练也似的湍流,从寨内奔涌而出,轰鸣着跃入寨门下方的万丈深渊。

悬崖下的寨门边上,轰鸣的湍流上方,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这当儿,正转出一支小小马队,在这条羊肠小道上鱼贯而行。

今儿是俏飞燕让人特地挑的好日子,六辰值日,诸事咸宜。更妙的是,喜神正主东南,恰应了此行要去的赣州方位。

天麻麻亮时,俏飞燕就起来打点行装了。

五头骡子三匹马,外加一顶竹兜躺椅。三头骡子身上驮着的,是沉甸甸的银元;另外两匹马和两头骡子驮着满满的山货;还有一匹马空着,为的是预防卢婷这个小丫头走累了时,以便骑行。

那顶竹兜躺椅上,抬着腿脚不便的朱得水。他被乐万通囚禁多年,身体落下了不少毛病,谢宇钲决定带他去赣州的医院里,作一个全面检查。

牛二和鸡窝两人也跟马队一同出发,他们将在山脚的三岔路口与马队分手,踏上回青螺村的路途。

他们是受谢宇钲派遣,回青螺村去监视矿场、收集情报的。

因为,根据谢指挥的计划,纠云寨近一段时间的任务,是在整编的同时,争取早日驱逐青螺村的日本人,取得矿场的经营权。

在谢指挥的主持下,纠云寨的青壮来了一遍全面考核,筛选出一百三十余人,作为主力连进行专项整训。将原先的探马队一分为二,扩充为尖刀队和火力支援队。将娘子队和少年队打散,加上新入伙几十号的兄弟,混编为后勤保障队。

新组建了一个指挥队,玉面鼠任队长,三哥、九哥、俏飞燕和其他几个失去了人马成了光杆的掌盘们,分别任副队长。

主力连进行脱产训练,尖刀队负责打探各方消息、刺探情报,后勤保障队负责山寨的日常守备和生产劳作。

现下,经过近半月时间的磨合,各连队都按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干开了。两天前,谢宇钲得悉赣州和郴州两处的地下军火交易市场相当活跃,马上制定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以赣州和郴州为锚点,分别建立两条地下运输线,负责山货的销售,军火、药品、布匹的采购运输,以及适当的情报收集。

各大小掌盘马上就意识到了地下运输线的妙处,但谁也没有相应的经验,自然而然地,这个担子又落到了谢宇钲身上。

现在,马队早已过了山腰处的山神庙,大家又议论了一会儿七婶死因,都知道山寨里还潜伏着敌方的奸细,大家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更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纷纷加快了脚步。

牛二牵着谢宇钲送给他的黄牛,和牵着骡子的鸡窝走在最前面,眼见来到山脚,过了小溪,来到一处三岔路口,两人与谢宇钲和俏飞燕的马队分手,径直向西南方向湘赣交界处的的青螺村行去。

这一回两人走的是大路,大路平坦好走,但稍远些。一路上紧赶慢赶,当他们回到青螺村时,已是第二天傍晚时分。

村里牛羊归栏、炊烟缭绕,不少人家已经亮起了灯。蹄声踢踏,响彻村巷,牵着黄牛的牛二昂首挺胸,领着牵骡子的鸡窝,趾高气扬地进村,

牛二这一次离家,仔细算来,实际上也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但他却感觉过了好几年一样,放眼望去,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无比亲切。一路上见到熟人,隔好远他就乐呵呵地打招呼。

可每个人见了他,都露出一副惊疑不定的神情,聊不上两句便纷纷借故避去。牛二心下有些奇怪,以为天色将晚,大家都着急回家去,所以也没太往心里去。

临到家门了,他才记得家中屋子久未收拾,不好接待客人,便没有进去,而是领着鸡窝来到刘寡妇家。

刘寡妇家早早就闭了院门,瓦檐间飘出丝丝炊烟。牛二上了台阶,正要打门,忽听院里传出女童的声音“咯咯咯……”,牛二听出,那是刘寡妇的女儿竹儿,正在驱赶着鸡们回舍。

趴在门缝上瞅了瞅,见竹儿正手持个扫帚,撒开小腿儿,甩着两支小辫子,满院子追逐着几只鸡乱跑。

牛二拍拍院门,喊道:“竹儿,竹儿——”

唤了好一会儿,小姑娘才蹦跳着来到院门处,隔着门扇听了一会儿,怯生生地问道:“牛叔叔?是牛叔叔么?”

“是我呀,竹儿,牛叔叔回来啦!”

“喔,牛叔叔回来啦,牛叔叔回来啦,”门内的竹儿这时终于听出,门外的是牛二,居然高兴的蹦起来,一边嚷着,一边叭的一声将扫帚扔在地上,扑上前来,踮起脚去拨弄门栓。

门栓一阵乱响,牛二忽地记得这院门里边的是个大铁栓,离地三尺来高,竹儿年纪小,还够不着,便趴在门缝里,往里面张望,连连说道:“竹儿,你还小,开不了门。你娘呢?快去叫娘亲来开!”

话音刚落,门栓叭嗒一声响,终是被竹儿拨开了,门扇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露出竹儿惊喜的小脸来:“牛叔叔,你去哪儿了,竹儿到处找你,可总是找不到!”

月余未见,小姑娘似乎长高了些。

“牛叔叔去挣钱了,现下带了好多钱回来,要买好多好吃的东西给竹儿吃!”牛二一边进门,一边抄起落在门边的扫帚,这时一只小鸡咯咯咯的叫唤着,慌不择路地从两人脚边跑过,牛二连忙挥起扫帚一拍,却没堵住,眼睁睁地看着它窜出门去。

竹儿一边追出来一边惊叫道:“牛叔叔抓住它,抓住它,别让它跑了,天黑了在外面,可是会被狐狸吃掉的。”

牛二转身便追。

这只小鸡蹦下台阶,跑了几步,却被门前打着响鼻的的黄牛和骡子唬住,迟疑地顿住脚步,显是害怕起来。

牛二生怕它继续往前,被黄牛或骡子踩踏,不敢继续迫近。

竹儿来到门口,见状放慢速度,慢慢下了台阶,慢慢靠近这只小鸡,慢慢伸出手去,想要拢住它。

眼见就要够着它时,它又突然叽的一声,鼓起勇气直往黄牛的几条腿间钻过去,站在黄牛后面的鸡窝见了,猛一跺脚,发出哈的一声,黄牛和小鸡同时受惊。黄牛误以为鸡窝要打它,本能地弹踢着四条腿,往前闪避了一下。

小鸡则一个转身,叽叽的叫着,像个飞旋的陀螺似的,滴溜溜绕过乱踩乱踏的四条牛腿,跳上台阶,从牛二两腿之间窜过,回院内去了。

这时,只听院内响起刘寡妇悦耳的声音:“竹儿,谁呀?”

牛二推开门,就见一个皮肤白皙、相貌姣好的女人,手持一个竹火夹,立在光线有些朦胧的耳房前,牛二的心陡然间仿佛被人大力揉捏一下似的,咚咚地乱跳起来,他张了张口,却觉着声音卡在喉咙里,半点也发不出来。

“是牛二兄弟么?”刘寡妇似是不敢相信似的,迟疑地道,“你,你回来啦!”但只一瞬间,她就认出了牛二,急将手里的竹火夹朝耳房墙边一搁,迎上前来,招呼道:“都到家里了,还愣着做什么,快进来呀!”

来到门口,忽地瞥见大门外边的鸡窝,以及驮着东西的黄牛和骡子,她有些意外地停了停,探询地望向牛二:“兄弟,这是你的朋友罢?”待牛二点点头,她便又用力将扳着大门门扇,将门完全打了开来,热情地招呼道:“这位兄弟,到了这里,就是回到了家,快请进,快快请进。”

“嗳嗳,好咧,嫂子。”鸡窝一边瞥了瞥台阶上的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应着,一边牢牢地拽着牛绳和骡辔头,以免两只牲畜胡乱蹦跶撞伤了人。

“我嫂子说的不错,到了这里,就是回到了家!不要客气哈,鸡哥。”牛二转身下了台阶,对鸡窝乐呵呵地笑着,伸手接过牛绳,招呼着鸡窝,两人拖着拽着,将满驮着东西的黄牛和骡子,牵进门内去。

将黄牛和骡子牵进院里,卸下作掩护的山货和草药,牛二看看四下无人,便将枪支取出来,藏进空牛栏里。

此时天际尚有一丝亮光,一贯节俭的刘寡妇,却罕见地开始点灯,堂屋耳房厨下,全都点上了油灯,摇曳的昏黄火光,让屋内院里都铺上一层温馨的光。

刘寡妇自己往灶堂里加了一把柴,开始张罗晚饭。又让牛二去鸡舍里抓一只鸡来,宰了招待客人。牛二到鸡舍里随手抓了一只老母鸡,抹了脖子,用热水烫了,胡乱拔了几下毛,便扔给鸡窝料理,自己自去房梁下拎了酒葫芦,到村口王麻子的店里打酒。

这当儿天已擦黑,王麻子夫妇由于比较少下地,早早就吃过晚饭,妇人提桶猪食在后院啰啰啰地叫唤着喂猪,王麻子独自守着一盏昏黄油灯,巴嗒巴嗒抽着旱烟,等待着最后的几个晚客。

“哟,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麻子,你可真自在!”牛二踅进凉蓬,打趣道。

“咦,牛二?”王麻子抬头见是牛二,像是见了鬼似的,惊得咳咳咳连呛了几口浓烟。

牛二有些奇怪:“怎么啦,麻子?这几天不见,就不认人了?”顺手将酒葫芦往柜台上一顿,嚷道,“打两斤米烧,来半斤油炸花生。”

“哎哟,牛二哥,你老人家怎么又回来了呀,””王麻子好半晌回过劲来,站起身,拎起酒葫芦,“人们都说,都说你和刘头几个,在路上让强盗给害了,村里都传遍了。想不到,你终究还是回来了。”

“嗳,我说麻子,细想我牛二也没差过你一块八角的,你怎么咒我呀?”

“哎呀,牛二哥,你就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咒你哪。大家都这样说。谁让你们不早些回来呢?”王麻子将油灯盏移近前,取了一只漏斗插上酒葫芦嘴,然后弯下腰,移开酒瓮盖儿,拎了一支吊勺,小心翼翼地往葫芦里头盛酒,“都是陈府传出来的。”

牛二这才省悟,自己这一趟出门回来,心境已和往日大不相同。

要依自己往日的心性,一回村就应该到陈府去,先将差使交了,然后才回自己家去的。但今儿不晓得怎么啦,自己竟然忘了这茬了。

转念一想,清华少爷向来对自己也还不错,心里不禁生出些愧疚,便轻声告诫自己,饭后一定速速过去见他。

打了酒,牛二回到刘寡妇家,见鸡窝还没料理好那只鸡,忍不住损了他几句,然后又出了门,踅去陈府找陈清华交差。

陈清华不在家,见他的是陈府管家。他一见牛二,竟然也大惊失色。

原来,自他们跟着谢宇钲走后,大家就数着日子,等他们回来。过了预想中的日子,他们仍没回来。陈府一连派了好几拔人,一路寻去,一直走到汤湖圩上,逢人就打听问讯,但始终找不到任何线索,打听不到任何音讯。

大家都说,大约运气不好,在路上遭遇强盗,被杀了。

但因为没见着确讯,谁也不敢下定论。

各自的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打转,每天早晚都聚集在陈府门口,等待着最新的消息。刘寡妇也来过好几回,希望能得到牛二的音讯。

但几个人就像平空从这世界上消失了似的,既找不到一点踪迹,也始终没打听到任何线索。日子一久,陈清仓华也被他们的家人闹得不胜其烦,正打算到县里报官,请县里派警员下来查案,恰好这几日山里的矿场出了点事情,便进山去了。

现在,管家见牛二回来,便慌乱询问刘头等人怎么还没回来,牛二便将路上遭匪一事相告,说自己被土匪掳去,早和刘头等人失散了,现在趁着两帮土匪火并,才乘隙逃脱,回到家来。

管家取出一块大洋给他,吩咐说他既然回来的了,就待在家里不要乱走。清华少爷不日就会回来,定要问话的。

牛二唯唯诺诺地应了,告辞出门,一边抛着那块大洋,一边回到刘寡妇家,这时刘寡妇已炒好了几个菜,摆好碗筷,就等着他开席了。

牛二哈哈一笑,随手将大洋扔给竹儿:

“竹儿,明儿我们去溪口镇上玩,买好多好吃好玩的!”

“喔,好哇,好哇,牛叔叔发财喽,牛叔叔发财喽,竹儿有好吃的喽!”竹儿高兴地从板凳上滑下,蹦着过来,牵了牛二的手,来到桌边就坐。

“竹儿,别嚷嚷,大晚上的,嚷什么呀?”刘寡妇轻声斥道,有些担心地往屋外瞄了瞄。

“没事,嫂子。现今不比以前了。”

牛二请鸡窝在首席坐了,又抱起竹儿坐在自己身边,笑嘻嘻地看着对面的鸡窝,向刘寡妇作起介绍:

“嫂子,这是我新结拜的哥哥,三江五湖跑遍,原先也做过枪手当过刀客,是个上刀山、下火海都不皱一下眉头的真汉子……在外头这一个多月里,得这位哥哥看顾,兄弟我也跟着发了点小财,今后……今后我们的日子,不会那么苦啦。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那样随便受人欺负了!”

说着,牛二将面前的饭碗朝刘寡妇面前推了推,“嫂子,今天我们喝点酒罢,好好庆祝一下!”

“嗳,好咧。”刘寡妇笑着应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捧起酒葫芦,先给鸡窝和牛二各斟了大半碗烧酒,又在自己碗里斟了些,忐忑不安地陪着他们,慢慢小酌起来。

饭后牛二和鸡窝都已至半醺,刘寡妇给二人打了两桶水,牛二带鸡窝洗漱完毕,便安排他在耳房睡了,自己请刘寡妇在桌前坐了,先是取出一匹花布,交到她手。

然后,不待她开口询问,又捧出一大一小两个沉甸甸的包裹,放在方桌上,先将那个小的包裹层层打开,露出里面满满一堆红纸捆儿,随手拿起一捆,交到她手上,静静地看着她,微笑不语。

“这是什么?钱么?”刘寡妇已经猜到了几分,她没有动,只抬头目不转睛地望着牛二。

“打开看看,不就晓得啦?”牛二微笑着道。见她没动,他便伸手抢过那红纸捆儿,对持着一拗,却没有拗断。

牛二急了,用力猛地一拗,啪的一声,光灿灿的银元登时迸溅开来,哗啦啦撞进刘寡妇怀里,撒落桌面,滚落凳头,叮的脆响着坠在地上……一枚枚银光闪闪的银元,蹦着高儿撒着欢,像一个个精灵似的,跑得满地满屋都是。

灯火下,面貌姣好的刘寡妇,一下子呆了。

牛二也愣住了,整个人像尊石像一样,管自捏着两截空空如也的红纸捆儿,傻傻地立在桌旁,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屋子里陡然间静得怕人,静得连夜风吹动院中落叶的声音,都变得依稀可辨起来。

……

夜深了,月色如水,铺泻满地。

牛二已和鸡窝在耳房睡了,睡得呼呼大响。

刘寡妇轻轻替他们掩上门,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

又进到里屋看了看竹儿,见她蹬了被子,便又轻轻扯起被角给她盖上了些,然后出到院里,趁着月光,在井台打了水,慢慢洗四人的衣服,随着夜越来越深,夜风也愈发凉爽,虫儿在院外草丛里呢喃。

不多时,衣服洗好了,取了露天丝瓜架上的竹杆,在院檐下重新架好,晾了衣服。见牛二牵回来的黄牛和骡子没了草料,便进到空牛栏里抱了些草出来撒给它们,然后,来到井台边,拎起水桶打水。

水桶噗通一声,栽进井下,水底明晃晃的月亮,也就跟着抖动一下,荡荡漾漾的月辉儿,直把她的眼儿都晃花了。

摇动井辘轱,井辘轱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在静谧的夜里,传出好远好远,刘寡妇连忙放慢速度,让井辘轱的声音小了些。

打了水,递到两只牲畜身边,两只牲畜瞅了瞅她,似乎已经认可了她,温驯地低头舔舐起清水和干草来。

刘寡妇便决定明儿起个早,割上两捆新鲜的丝茅草来喂它们。她知道村头溪边有一个水潭边上的丝茅,长得可是又青葱又细嫩。

渐渐地困意上来,但刘寡妇由于怕夜间的露水太重,让两只畜牲受凉,便一直静静地等它们啃完地上的草,喝了水,才将它们先后牵进空牛栏里去,一一栓好。

正要退身出来,忽地听见那骡子蹄下咯嗒一响,她奇怪地看去,见那里有一处铺草隆起,驱开骡子,翻开一看,月光下只见一捆闪着幽光的大枪,正安详地躺在墙边边上,好像一捆油光水滑的硬木柴火。

呀的一声,大惊失色的刘寡妇,被唬得一跤跌坐在冰凉的牛栏石门槛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