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潜锋 > 第221章 煮熟的鸭子

第221章 煮熟的鸭子

书名:潜锋 作者:山野有扶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0

南门酒楼,是黎家的福地。

黎家当年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在这里谈成的。

正是有了北伐军当年的一笔大单,黎家才成功地跻身地下军火市场,并逐步成长为一条闻名粤闽湘赣的军火大鳄。

在这个风云动荡的时代,赣南闽西粤北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战的对手换了一茬又一茬,长袖善舞的黎家,犹如一块暗夜里的礁石,身处狂风恶浪之中,始终屹立不倒。

老爷子早就退居二线了,小黎接过家业已整整两年。胆大包天的他,乘着几场大战,很是干了几票大的,赚得海量的银元。

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赣南的军火市场,就全面进入滞销状态。

可小黎坚持认为,乱世之中,像军火这种与黄金等值的硬通货,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向来胆大包天的他,不但没有压价出货,反而像往常一样,趁势大举买入,以极低廉的价格,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城南的几座大仓库,几乎全被他占据了,里面满满都是枪支弹药。

然而,做生意,做生意,靠的就是进货出货,货如轮转。

已经大半年没有生意上门了,手底下跟着一大票兄弟,每日里人吃马嚼的,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小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早已心急如焚。

好在事情终于在昨天有了转机。

昨天那单生意,数量不大,子弹数千发,手雷四五箱。小黎却从中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因为,子弹和手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战场消耗品。子弹嘛,打一发,就少一发,手雷扔一颗,就少一颗。对方不缺枪,只缺子弹和手雷。要的子弹,有三种口径,与之对应的枪械,国内有汉阳造和捷克式、盒子炮和花机关。

加上昨天那个客户,又朝气蓬勃……这种种情况,让小黎感到,那个曾经的大客户,又要回来了。

几千发子弹,四五箱手雷,不过是投石问路。

所以,小黎今天的心情很不错。

心情愉快之下,小黎就带人将囤积的军火整理了一遍,重新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分门别类的方法,从过去的按大小长短几十个品种分类,改成了战场枪弹与民间枪弹的两个大类。这一通忙活,转眼就到了晚饭时分。他带着几个贴身兄弟,按照惯例来到了南门酒楼。

楼上有雅间。

刚上了楼,小黎一眼扫去,就看见了那个坐在窗边的年轻人。

相貌很周正,气质很文雅,行事很精明。

只短短见了一面,小黎的印象还是很深刻。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对方又坐在这样显眼的位置,用意不言自明——他在等自己!

昨儿刚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今儿又找上门来了……数千发子弹,四五箱手雷,果然不过是投石问路!

小黎径直走过去,笑道:“真巧呀,谢老板!”

“不是巧合,黎老板。我是在这里专门等你的,已经候驾半天了。请坐,黎老板。”谢宇钲起身相迎,卢清俯身拉开了板凳,作了个“请”的手势。

“哦?那可太不好意思了。今天比较忙,所以过来晚了些。我还以为……谢老板已经采买好货物,离开赣州了呢。”

小黎向旁边跟着的兄弟递了个眼色,几个人迅速散开,占据了这附近几张桌子和楼梯入口。小黎对挺身相迎的卢清颔了下首,以示谢意,然后来到桌前坐下,微笑着望着谢宇钲:

“谢老板找我,必有贵干。不晓得究意是什么好事呀?”

在地下交易市场上,他奉行的是后发制人,对方不主动开口,自己绝不能王婆卖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卖方市场的优势。

“黎老板,情况紧急,我就直说了……黎老板,我想请你帮忙找个人!”

“找人?什么人?谢老板,你不妨先说说看!”

“找一个小姑娘。是我们同行来的。事情发生在今天早上,在西津门里边的那个十字路口,她跟我们失散了,至今杳无音信,我们猜想,八成应该是被人拍了花子……”

谢宇钲已经顾不得许多,他打量一下四周,发现楼上寥寥的几个客人,此时都被眼前的这个军火贩子的人隔开了,便拿起一直放在桌面上的一张素描画像,递到对面的小胖子面前。同时,又从另一只兜里摸出一根红纸包裹的小黄鱼,放在桌面上,推了过去。

小黎没有伸手,也没有去看那根金条,只静静地望着对面的年轻面孔,心里感慨无限。

无疑,眼前这个洋学生模样的家伙,跟那些人一样,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类人。

这些人往往出身于大富之家,不但衣食无忧,很多人还前程似锦……也有很多人已经被国府悬头在各地城楼上。

尽管,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小黎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竟然干冒奇险,前仆后继地去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儿?

为天下人谋幸福!

多么崇高,又多么愚蠢。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存在,小黎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钱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仅仅有钱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虽然不明白,更做不到,但不妨碍他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人。

当然,佩服归佩服,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赚钱是赚钱。

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混淆。

他之所以没有去看推到面前的金条,原因还是他一贯的做派——维护卖方市场!对方都把钱送上门了,就已经说明事情已经定了。

煮熟的鸭子,还会跑掉吗?其实并不会。

白纸上素描的,是一个扎羊角辫子的小姑娘,有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和顽皮的神情。

对面的年轻人,面前还有一小沓白纸,纸张翻动之间,可见几乎每一张白纸上,都画了一幅相似的画像。

画影图形!

小黎慢条斯理地笑了笑,说道:“谢老板,首先声明一下哈,西津门那一块,并不是我的地盘。不过,我可以通过一些关系,帮你打听打听。谢老板,你把当时的情形,详细地说一说。”

……小半刻钟后,小黎匆匆召来了几十号兄弟,简单地介绍下情况后,便分成十几拨人,每一拨人发了张“画影图形”,然后就迅速派往西城一带,展开追查。

“对于谢老板这样的人,我是非常佩服的。其他地方的话,我还真不敢夸口。但在这赣州城里,找个把人,还是找得到的。只要人还在城里,天亮之前,我把人交到你们手上。”

谢宇钲和卢清大喜过望。

对面的黎老板却波澜不惊,神情平和地看过来,语气平静地吐出一句话:“不过,这种事不动用官方的幌子,是”

南门酒楼,是黎家的福地。

因为黎家当年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在这里谈成的。

正是有了北伐军当年的一笔大单,黎家才成功地跻身地下军火市场,并逐步成长为一条闻名粤闽湘赣的军火大鳄。

在这个风云动荡的时代,赣南闽西粤北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战的对手换了一茬又一茬,长袖善舞的黎家,犹如一块暗夜里的礁石,身处狂风恶浪之中,始终屹立不倒。

老爷子早就退居二线了,小黎接过家业已整整两年。胆大包天的他,乘着几场大战,很是干了几票大的,赚得海量的银元。

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赣南的军火市场,就全面进入滞销状态。

可小黎坚持认为,乱世之中,像军火这种与黄金等值的硬通货,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向来胆大包天的他,不但没有压价出货,反而像往常一样,趁势大举买入,以极低廉的价格,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城南的几座大仓库,几乎全被他占据了,里面满满都是枪支弹药。

然而,做生意,做生意,靠的就是进货出货,货如轮转。

已经大半年没有生意上门了,手底下跟着一大票兄弟,每日里人吃马嚼的,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小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早已心急如焚。

好在事情终于在昨天有了转机。

昨天那单生意,数量不大,子弹数千发,手雷四五箱。小黎却从中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因为,子弹和手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战场消耗品。子弹嘛,打一发,就少一发,手雷扔一颗,就少一颗。对方不缺枪,只缺子弹和手雷。要的子弹,有三种口径,与之对应的枪械,国内有汉阳造和捷克式、盒子炮和花机关。

加上昨天那个客户,又朝气蓬勃……这种种情况,让小黎感到,那个曾经的大客户,又要回来了。

几千发子弹,四五箱手雷,不过是投石问路。

所以,小黎今天的心情很不错。

心情愉快之下,小黎就带人将囤积的军火整理了一遍,重新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分门别类的方法,从过去的按大小长短几十个品种分类,改成了战场枪弹与民间枪弹的两个大类。

这一通忙活,转眼就到了晚饭时分。他带着几个贴身兄弟,按照惯例来到了南门酒楼。

楼上有雅间。

刚上了楼,小黎一眼扫去,就看见了那个坐在窗边的年轻人。

相貌很周正,气质很文雅,行事很精明。

短短见了一面,小黎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对方又坐在这样显眼的位置,用意不言自明——他在等自己!

昨儿刚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今儿又找上门来了……数千发子弹,四五箱手雷,果然不过是投石问路!

小黎径直走过去,笑道:“真巧呀,谢老板!”

“不是巧合,黎老板。我是在这里专门等你的,已经候驾半天了。请坐,黎老板。”谢宇钲起身相迎,卢清俯身拉开了板凳,作了个“请”的手势。

“哦?那可太不好意思了。今天比较忙,所以过来晚了些。我还以为……谢老板已经采买好货物,离开赣州了呢。”

小黎向旁边跟着的兄弟递了个眼色,几个人迅速散开,占据了这附近几张桌子和楼梯入口。小黎对挺身相迎的卢清颔了下首,以示谢意,然后来到桌前坐下,微笑着望着谢宇钲:

“谢老板找我,必有贵干。不晓得究意是什么好事呀?”

在地下交易市场上,他奉行的是后发制人,对方不主动开口,自己绝不能王婆卖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卖方市场的优势。

“黎老板,情况紧急,我就直说了……黎老板,我想请你帮忙找个人!”

“找人?什么人?谢老板,你不妨先说说看!”

“找一个小姑娘。是我们同行来的。事情发生在今天早上,在西津门里边的那个十字路口,她跟我们失散了,至今杳无音信,我们猜想,八成应该是被人拍了花子……”

谢宇钲已经顾不得许多,他打量一下四周,发现楼上寥寥的几个客人,此时都被眼前的这个军火贩子的人隔开了,便拿起一直放在桌面上的一张素描画像,递到对面的小胖子面前。同时,又从另一只兜里摸出一根红纸包裹的小黄鱼,放在桌面上,推了过去。

小黎没有伸手,也没有去看那根金条,只静静地望着对面的年轻面孔,心里感慨无限。

无疑,眼前这个洋学生模样的家伙,跟那些人一样,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类人。

这些人往往出身于大富之家,不但衣食无忧,很多人还前程似锦……也有很多人已经被国府悬头在各地城楼上。

尽管,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小黎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竟然干冒奇险,前仆后继地去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儿?

为天下人谋幸福!

多么崇高,又多么愚蠢。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存在,小黎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钱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仅仅有钱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虽然不明白,更做不到,但不妨碍他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人。

当然,佩服归佩服,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赚钱是赚钱。

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混淆。

他之所以没有去看推到面前的金条,原因还是他一贯的做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