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潜锋 > 第024章 南门柳

第024章 南门柳

书名:潜锋 作者:山野有扶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0

(卡文中,请老铁们明儿再看)

恩子刚要开车,李子忽地叫道:“等一等!”,说着他呯的一声推门下了车。

江堤上的芦苇在车灯照射下,好像一大片白茫茫的雪。路边枯草丛里,整整齐齐地垒着数十捆闪亮的丝绸。

李子跑到路边,躬身抱起几捆绸布。

“他娘的,忘了这茬了。”恩子嘟囔一句,连忙下车帮忙。

两人像老熊抱苞谷一样抱了个满怀,来到车旁却又不知该往哪里放,想放后备箱嘛,后备箱早满了,想放后座上吧,后座上早放了不少东西,总不能连坐人的地方都不留吧。

这时,后座车门呯的一声响,却是谢宇钲下了车:“恩子,李子,装不下了已经。怎么说你们好呢,这后座上就算放,又能放几匹?别忘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恩子和小李闻言,抱着满怀的丝绸愣立在车子旁边,不知怎么办好。

恩子和小李都出身农家,要他们眼睁睁地将这些丝绸弃在路边,他们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江堤豁口处的篝火光亮从后照来,清晰地照在他们身上。正是十**岁朝气蓬勃的年纪,裁剪得体的藏青色中山装穿在身上,他们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干练敏捷。只是,那双手环抱绸布一脸肉痛的样子,却令人哭笑不得。

“好吧,”谢宇钲俯身拉开车门,朝后座偏头努嘴:“那后座也放上几匹!”

两人闻言,如蒙大赦,乐呵呵地将东西往车里塞,小李边塞还边连连点头哈腰:

“钲哥,待会儿你坐副驾驶,我坐后面哈。”

“那怎么成?谁坐不是坐!”

“没事儿,钲哥,我比你矮些,坐后面刚刚好。”李子努力地将一捆绸布塞进靠背后面,丝绸滑嫩细腻的手感,让他心里特别舒服,让他想起了少年时在老家稻垛上打滚的情景。

“既然这样,那就不妨多放几匹!”谢宇钲又捞起一匹绸布,递了上去。

“是,是呢。”小李丝毫不以为意,他接过谢宇钲手里的绸布,努力地填进后座,马上又返身奔向路边的绸布堆儿。

谢宇钲见后座堆得满满当当,剩下的空隙实在不大了,待会儿人钻进去容易,要出来恐怕就难了,便道:“李子,别拿了!再拿你就得坐车顶上。“

“哎,再装几匹,几匹就好。”李子还是抱了几捆奔回车旁,见左边实在填不进去,马上又转到右边。然而,他刚打开车门,车内就噗通一阵响,满满当当的布匹们瞬间坍塌,直往车外蹦,吓得他慌忙迎上,用身体顶住。

谢宇钲叹了一口气,指了指车顶,无奈地嚷道:“那还不如放车顶上呢,捆起来!”

小李和恩子闻言大喜,两人七手八脚地将车内的绸布取出,堆上了车顶盖上……不一会儿,两人就清空了路边的绸布,车顶盖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没有绳索,两人办法多得很,小心翼翼地解开一匹绸布,先请谢宇钲上了后座,然后将前后车门都关得紧紧的,将车门窗玻璃摇下。

长长的绸布先从驾驶位的车窗穿入,从驾驶位上方横穿出去,绕到车顶盖上,绕了两匝,两人喊着号子拉紧,打了个大结儿。然后又解开一匹,从后座车窗穿入,绕上车顶,牢牢捆住,打上个大结。

车前大灯雪亮,车后映来幢幢的火光,停在江堤边上的黑色轿车披红挂彩,在茫茫夜雾中熠熠生光。

远远看去,黑色的轿车顶上,正扣了一架闪闪发亮的橡皮艇儿。车两边还各冒出一团绸布结儿,好像车儿的鬓额上系了两朵大红花。

“行咧。”好容易忙完,两个年轻人意犹未尽地拍着手。

车里后座上响起谢宇钲的声音:“那就走吧!”

“走,走,上车。”两人嘻嘻笑着,小心翼翼地从车窗上钻进座位,先后坐好。

“走咧,钲哥坐稳啊。”恩子挂上档,一踩油门,轿车加速向前驶去。

冰冷的江风和夜雾自车窗灌入,坐在副驾位的李子首当其冲,身体一阵寒战,他连忙将车窗摇上,但横贯过顶的绸布紧绷,车窗终是关不牢实,冷风以更紧促的方式从缝隙透入,发出习习的啸声。

“恩子,到了和县,我们吃饭打尖。”谢宇钲喊了一句,然后也将窗玻璃摇上了一些,缩起双腿,在后座上躺了下来,“我眯一会儿哈。”

“好嘞,钲哥,你歇息你歇息,一会儿叫你哈!”前头的两人连连答应着。

汽车在夜幕里颠箥着前行,大约三个钟头后,在一处灯火寥落的县城停下。

和县到了。

“这有家面馆,吃点东西再走。”

“好,吃饱了暖和!”车前头的两人分别灵活地钻出车窗。

由于冷风一直灌入车内,谢宇钲只在开始朦胧了一会儿,然后就怎么也睡不着。这会儿爬起身来,更是觉得寒气逼人。

下了车,在路边面馆填饱肚子,才觉得身体迅速回暖。

再次上路,换了小李开车。小李技术不如恩子,走得就更慢了。要命的是,下半夜时,漆黑的天空中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乡间道路本来就难走,此刻拌上雨水,就越是泥泞,不多时挡风玻璃上就溅满了泥浆。

由于车窗始终关不紧,冰冷的雨水就从玻璃缝隙里不停地飞进来,车窗边很快就湿了一片。由于恩子两人始终不愿意扔掉车顶上的绸布,说就算湿了溅上泥巴也没事,只要洗洗就好了。所以,这种状况也就一直改善不了。

后座的谢宇钲倒可以不偏不倚地坐在中间,至少淋不上冷雨。车前头的恩子和小李子两人无法躲避,只能硬撑嗑着冷风冷雨,不一会儿,两人就冻得直打哆嗦。

天亮时分,终于到了巢县。

三人跳下车,回头看看,只见整辆汽车已经成了辆甲壳虫版的泥头车,再看看车顶,只见车顶上头空空荡荡,除了泥浆还是泥浆,原本满满当当的那些绸布……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哈,”谢宇钲看向恩子和小李两人,他几乎要笑出声来,“这是怎么捆的呀,你们?”

“我、我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无语凝噎。只努力挺着在深秋晨风中冷得打颤的身体,两手左右交替,频频抹着鼻腔前的晶莹鼻涕儿。

找了家旅店,将车冲洗干净。谢宇钲向旅店掌柜打听一个姓倪的酒坊老板,这一打听,才知道这倪家酒坊在这巢县大名鼎鼎,所产的白酒黄酒,远销庐江、舒城和合肥等地。

店掌柜告诉谢宇钲,这倪家酒坊就在城南门外的草桥圩边上,离这不过三里多路。

三人吃过早饭,谢宇钲便让恩子两人在旅店休息,自己信步出城,往草桥圩方向行去。

南门外是一条还算繁华的长街,街上大多是酒坊菜馆。这会儿时间还早,街上行人如织,大多门店却还冷冷清清。

正行之间,忽然前面传来呐喊之声,望去就见迎面一队人,正喊着号子,小跑过来。每跑上几步,领头的后生就带头吼上几句,后面队列中的年轻人马上也跟着呐喊几声,呐喊声节奏分明,很有几分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样儿。

队列很快就来到近前,只见领头的后生顶多十七八岁,上穿白褂子,下穿黑色灯笼裤,腰间系条红绸腰带儿,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湿漉漉的汗水,整个人显得很是精神。

后面队列中的人高矮胖瘦不一,较高的是些十七八小伙儿,较矮的是些孩童,最小的估计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恩子刚要开车,李子忽地叫道:“等一等!”,说着他呯的一声推门下了车。

江堤上的芦苇在车灯照射下,好像一大片白茫茫的雪。路边枯草丛里,整整齐齐地垒着数十捆闪亮的丝绸。

李子跑到路边,躬身抱起几捆绸布。

“他娘的,忘了这茬了。”恩子嘟囔一句,连忙下车帮忙。

两人像老熊抱苞谷一样抱了个满怀,来到车旁却又不知该往哪里放,想放后备箱嘛,后备箱早满了,想放后座上吧,后座上早放了不少东西,总不能连坐人的地方都不留吧。

这时,后座车门呯的一声响,却是谢宇钲下了车:“恩子,李子,装不下了已经。怎么说你们好呢,这后座上就算放,又能放几匹?别忘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恩子和小李闻言,抱着满怀的丝绸愣立在车子旁边,不知怎么办好。

恩子和小李都出身农家,要他们眼睁睁地将这些丝绸弃在路边,他们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江堤豁口处的篝火光亮从后照来,清晰地照在他们身上。正是十**岁朝气蓬勃的年纪,裁剪得体的藏青色中山装穿在身上,他们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干练敏捷。只是,那双手环抱绸布一脸肉痛的样子,却令人哭笑不得。

“好吧,”谢宇钲俯身拉开车门,朝后座偏头努嘴:“那后座也放上几匹!”

两人闻言,如蒙大赦,乐呵呵地将东西往车里塞,小李边塞还边连连点头哈腰:

“钲哥,待会儿你坐副驾驶,我坐后面哈。”

“那怎么成?谁坐不是坐!”

“没事儿,钲哥,我比你矮些,坐后面刚刚好。”李子努力地将一捆绸布塞进靠背后面,丝绸滑嫩细腻的手感,让他心里特别舒服,让他想起了少年时在老家稻垛上打滚的情景。

“既然这样,那就不妨多放几匹!”谢宇钲又捞起一匹绸布,递了上去。

“是,是呢。”小李丝毫不以为意,他接过谢宇钲手里的绸布,努力地填进后座,马上又返身奔向路边的绸布堆儿。

谢宇钲见后座堆得满满当当,剩下的空隙实在不大了,待会儿人钻进去容易,要出来恐怕就难了,便道:“李子,别拿了!再拿你就得坐车顶上。“

“哎,再装几匹,几匹就好。”李子还是抱了几捆奔回车旁,见左边实在填不进去,马上又转到右边。然而,他刚打开车门,车内就噗通一阵响,满满当当的布匹们瞬间坍塌,直往车外蹦,吓得他慌忙迎上,用身体顶住。

谢宇钲叹了一口气,指了指车顶,无奈地嚷道:“那还不如放车顶上呢,捆起来!”

小李和恩子闻言大喜,两人七手八脚地将车内的绸布取出,堆上了车顶盖上……不一会儿,两人就清空了路边的绸布,车顶盖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没有绳索,两人办法多得很,小心翼翼地解开一匹绸布,先请谢宇钲上了后座,然后将前后车门都关得紧紧的,将车门窗玻璃摇下。

长长的绸布先从驾驶位的车窗穿入,从驾驶位上方横穿出去,绕到车顶盖上,绕了两匝,两人喊着号子拉紧,打了个大结儿。然后又解开一匹,从后座车窗穿入,绕上车顶,牢牢捆住,打上个大结。

车前大灯雪亮,车后映来幢幢的火光,停在江堤边上的黑色轿车披红挂彩,在茫茫夜雾中熠熠生光。

远远看去,黑色的轿车顶上,正扣了一架闪闪发亮的橡皮艇儿。车两边还各冒出一团绸布结儿,好像车儿的鬓额上系了两朵大红花。

“行咧。”好容易忙完,两个年轻人意犹未尽地拍着手。

车里后座上响起谢宇钲的声音:“那就走吧!”

“走,走,上车。”两人嘻嘻笑着,小心翼翼地从车窗上钻进座位,先后坐好。

“走咧,钲哥坐稳啊。”恩子挂上档,一踩油门,轿车加速向前驶去。

冰冷的江风和夜雾自车窗灌入,坐在副驾位的李子首当其冲,身体一阵寒战,他连忙将车窗摇上,但横贯过顶的绸布紧绷,车窗终是关不牢实,冷风以更紧促的方式从缝隙透入,发出习习的啸声。

“恩子,到了和县,我们吃饭打尖。”谢宇钲喊了一句,然后也将窗玻璃摇上了一些,缩起双腿,在后座上躺了下来,“我眯一会儿哈。”

“好嘞,钲哥,你歇息你歇息,一会儿叫你哈!”前头的两人连连答应着。

汽车在夜幕里颠箥着前行,大约三个钟头后,在一处灯火寥落的县城停下。和县到了。

“这有家面馆,吃点东西再走。”

“好,吃饱了暖和!”车前头的两人分别灵活地钻出车窗。

由于冷风一直灌入车内,谢宇钲只在开始朦胧了一会儿,然后就怎么也睡不着。这会儿爬起身来,更是觉得寒气逼人。

下了车,在路边面馆填饱肚子,才觉得身体迅速回暖。

再次上路,换了小李开车。小李技术不如恩子,走得就更慢了。要命的是,下半夜时,漆黑的天空中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乡间道路本来就难走,此刻拌上雨水,就越是泥泞,不多时挡风玻璃上就溅满了泥浆。

由于车窗始终关不紧,冰冷的雨水就从玻璃缝隙里不停地飞进来,车窗边很快就湿了一片。由于恩子两人始终不愿意扔掉车顶上的绸布,说就算湿了溅上泥巴也没事,只要洗洗就好了。所以,这种状况也就一直改善不了。

后座的谢宇钲倒可以不偏不倚地坐在中间,至少淋不上冷雨。车前头的恩子和小李子两人无法躲避,只能硬撑嗑着冷风冷雨,不一会儿,两人就冻得直打哆嗦。

天亮时分,终于到了巢县。三人跳下车,回头看看,只见整辆汽车已经成了辆甲壳虫版的泥头车,再看看车顶,只见车顶上头空空荡荡,除了泥浆还是泥浆,原本满满当当的那些绸布……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哈,”谢宇钲看向恩子和小李两人,他几乎要笑出声来,“这是怎么捆的呀,你们?”

“我、我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无语凝噎。只努力挺着在深秋晨风中冷得打颤的身体,两手左右交替,频频抹着鼻腔前的晶莹鼻涕儿。

找了家旅店,将车冲洗干净。谢宇钲向旅店掌柜打听一个姓倪的酒坊老板,这一打听,才知道这倪家酒坊在这巢县大名鼎鼎,所产的白酒黄酒,远销庐江、舒城和合肥等地。

店掌柜告诉谢宇钲,这倪家酒坊就在城南门外的草桥圩边上,离这不过三里多路。

三人吃过早饭,谢宇钲便让恩子两人在旅店休息,自己信步出城,往草桥圩方向行去。

南门外是一条还算繁华的长街,街上大多是酒坊菜馆。这会儿时间还早,街上行人如织,大多门店却还冷冷清清。

正行之间,忽然前面传来呐喊之声,望去就见迎面一队人,正喊着号子,小跑过来。每跑上几步,领头的后生就带头吼上几句,后面队列中的年轻人马上也跟着呐喊几声,呐喊声节奏分明,很有几分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样儿。

队列很快就来到近前,只见领头的后生顶多十七八岁,上穿白褂子,下穿黑色灯笼裤,腰间系条红绸腰带儿,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湿漉漉的汗水,整个人显得很是精神。

后面队列中的人高矮胖瘦不一,较高的是些十七八小伙儿,较矮的是些孩童,最小的估计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A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