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关东警事之谍王 > 第二百一十章 把蛋糕做大!

第二百一十章 把蛋糕做大!

书名:关东警事之谍王 作者:锅锅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5

辽省,奉天。

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办公室内。

“参谋长,我觉得,日本人还远没有死心!”

随着马明远的话,容臻低头去看,发现竟然是几份日文报纸,最上面的一份,是日本的《朝日新闻》,头版大幅标题写着:

《帝国勇士愿为国捐躯,遗憾未战死疆场》。

这是一篇对中村震太郎的岳父、预备役少将羽入三郎的采访,配图是羽入三郎抱着一个孩子的照片,孩子据说就是中村震太郎的儿子。

文章中,羽入三郎谈道:

为国捐躯是军人的生平夙愿,遗憾的是并非战死疆场,尤其是想到被中国兵折磨杀死,想到当时瞬间所受的痛苦……一见到对那些事一点儿也不知道的这个孩子,一边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一边扳着手指计算日子盼望着的样子,就感到十分可怜。末了羽入三郎还不忘对媒体呼吁,希望能给中村“报仇”。

这样一篇煽情文章和配图,在日本国内可以掀起多大的声浪,在见识过马明远的“舆论战”后,容臻立刻就有了判断。

草草浏览过文章,容臻的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下面几份报纸都是与“中村事件”有关的报道,一律站在中村是被残害而死的角度进行鼓动。

最后,压在最下面的,竟不是报纸,而是一张日文传单。

传单图文并茂,标题是《醒来吧!同胞!重视我们的国防!》,图上却赫然画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图,地图上还公然画了一面日本国旗,旗上写道:“啊!我国的特殊权益!

看到这份传单,容臻脸色铁青,抬头看向马明远。

马明远会意,沉声道:

“这是驻扎在日本滋贺县八日市的陆军航空兵,利用飞机在福井、金泽、富山、松本等城市的上空投放传单。”

咚!

容臻一拳狠狠砸在办公桌上,愤怒的咆哮:

“狼子野心,这是在挑起争端,鼓动侵略!他们是想打一场么!”

陈兴亚也过来,看完这些东西,愤怒的看向马明远:

“这是真的?”

马明远平静道:

“我在日本国内还有些朋友,这些都是他们帮助搜集的。”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松平由纪子帮忙搜集,并通过日本外务省的外交邮件,用最快速度传送过来。这些话,马明远可不能告诉眼前这二位。

马明远曾留学日本,这些背景,容臻和陈兴亚都知道,对这些东西的来历也就再无怀疑。

陈兴亚对容臻沉声道:

“参座,事情闹大了,小鬼子野心太大了,必须报告副总司令!”

容臻摆摆手,看向马明远:

“报告是必须的,明远,你有什么办法么,我们必须拿出个章程,才能向副总司令开口。”

马明远心中暗叹,不愧是张副总司令最信任的部下,办事果然滴水不漏。思索了一下,他才开口:

“有办法,不过,现在的动静还太小,不好操作……”

“啥!”

陈兴亚急了,都火烧眉毛了,这小子竟然说,动静还太小?

“马明远,你是不是疯了?”

容臻也是诧异的看过来,并未制止陈兴亚的惊呼。

闻言,马明远淡淡一笑:

“疖子只有冒了尖,才好挤破。事情只有闹大了,我们才有机会引入外援。”

外援?

容臻与陈兴亚对视下,由陈兴亚问道:

“啥叫外援?援兵么?指望金陵那帮龟孙子,还不如咱自己撸胳膊,和小鬼子开干!”

马明远心中暗叹:

奉天和金陵,到底是之前曾在战场上见过血,纵然高层在靠拢,中下层之间,还是缺乏真正的信任。

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副司令长官公署副官处副处长李冀川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李建川带来一个令容臻和陈兴亚面如死灰的消息:

就在刚刚,日本陆军省发表了《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的声明》。这份文件声称:

帝国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在满州被奉军劓鼻割耳,切断四肢,悲惨遇害,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

洗刷奇耻大辱的办法是什么?

容臻和陈兴亚都沉默下来。

隔天,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警惕!大英帝国在远东利益,正被日本侵蚀》。

文章从日本侵占中国青岛,夺取原本属于德国的殖民地开始讲述,对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军事、商业、政治的扩张娓娓道来,着重谈到了日本在中国不断开设的纱厂,还有当年日本对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从文章中,只要是对远东稍有了解、关心政治的人,都会清楚看到,当年大英帝国为挟制沙俄,扶植起来的看门狗,此时已经在远东露出獠牙,不断在中国的肌体上撕咬,甚至已经危及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影响。

文章仿佛不经意似的,提到了最近日本借“中村事件”发动的舆论攻势,又谈到日本每次发动战争前,都要进行过的舆论准备,暗示日本在远东的新一轮扩张迫在眉睫。

最后,文章质问,一旦某个国家在远东占据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千万的人口,都将滋生无法抑制的野心。到那个时候,大英帝国将准备花费多大的代价,维护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尤其是一场欧战,令大英帝国损失惨重的前提下。

仿佛英国报刊的编辑们,一夜之间都将视线投向遥远的远东地区似的,这篇文章出炉后,很快就在英国很多报刊上转载。

接着,许多英国报纸开始点评,针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政策,针对英国对日本的妥协,针对日本在欧战中,靠着不值一提的牺牲,就成为与大英帝国并列的国联创始人。

这些文章让英国人回忆起,欧战中的巨大牺牲,在悲伤的同时,又对英国的所得感到十分不满。同时,更加深了对日本,这个“窃取”欧战胜利果实国家的憎恶。

在英国上流社会的沙龙和宴会中间,谈论的话题从不景气的经济,慢慢转移到“日本”的话题上,言语之间,虽然已经对大英帝国的荣光非常骄傲,但对远东的“小偷”略加惩治的声音,慢慢开始出现。

类似的文章,同样出现在法国的主流报纸上,只是主体换成了法兰西共和国。

在欧战中损失整整一代年轻人,整个北方被彻底打烂的法国,对海外市场和殖民地的依存,更远胜英国。

虽然法国在华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他毕竟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拥有大量的租界,法国商人贸易的脚步也遍布整个中国。

一旦高傲的高卢雄鸡,发现一个潜在的、八十万平方公里、三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可能会被某个国家独占的时候,从民间到政界都忍不住了。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阻止,或者参与进去!

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利坚,此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华尔街上有如秋天落叶般的空中飞人,虽然减少了很多,但每一天,都有一家银行在破产,整个美利坚都在绝望的边缘游走。

比起大萧条带来的绝望,人们需要其他更能博眼球的新闻,暂时从痛苦绝望中抽身而出。

因此,当报纸上开始连篇累牍的刊载远东问题,《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些在美利坚东西部都有影响力的报纸,也火力全开,努力报道“中村事件”。

报纸上提到美利坚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提到足有三千万人口的海外市场,即将被从美利坚口中夺走,讲述一个三千万人口的巨大原料基地的时候,还是有美利坚的企业家、金融家动心了。

美利坚需要海外市场,美利坚的企业需要原料产地,美利坚的资本需要一个稳定的输出渠道,这些,已经足够那些在美利坚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向华盛顿发出质疑:

为什么美利坚在远东的利益,要被一群东亚小矮子侵蚀?

当这些遍及整个世界的滔天舆论风暴,汹涌得向东亚岛国扑来时,日本内阁也被打得有些发懵。

此时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是被称为“好运气”的若槻礼次郎。但实质上,若槻礼次郎的弱点非常鲜明:

缺乏领导能力。

已经是第二次组阁的若槻礼次郎,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此时的日本,受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正陷入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为扭转这个局面,从这一届内阁上台之初,就将执政重点放在,对财政、内政、税制三个领域的改革上。

正因如此,若槻礼次郎对外界的汹涌舆论,缺少独断能力,更缺少机警的应变。当整个欧美都因为“中村事件”而蠢蠢欲动时,若槻礼次郎还在为国内的经济而头疼,对悄然改变的西方列强的态度,以及陆军省那些狂热中下层军官的野心,都缺乏应有的警惕。

而这,就是马明远所需要的,那稍瞬即逝的时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