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关东警事之谍王 > 第二百十三章 被世界关注的远东

第二百十三章 被世界关注的远东

书名:关东警事之谍王 作者:锅锅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5

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引起国联会议上,各国代表的一片议论。

没有要求强制介入,没有要求武力援助,没有要求提供物资,甚至连国联的谴责声明都没有要求,仅仅要国联帮助断案,这还真是一个:

小小的请求!

不用承担责任,只要把心放正,派些破案专家和法学专家过去,分辨出谁是谁非,都不用特意派各国外交官,对偌大的国联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任务。

会议厅前排,五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彼此对视着,最终视线集中到芳泽谦吉身上。

芳泽谦吉也是脸色数变,“中村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他至今不得而知,下意识里就想拒绝中国的提案。

可是,一旦拒绝,等同坐实了日本栽赃中国,这种印象若是落入在座各国代表心中,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将是极大的打击,日后再想扭转,必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最关键的是,芳泽不敢承担这种打击带来的后果!

可是……

让芳泽迟疑的是,此事如果仅仅外务省在操作,他多少有些底气,以外务省官僚同事的行为和底线,对中国指责是真实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军部掺和进来……芳泽迟疑了。

军部那些家伙都是什么样的脑子,他深有体会,想想当年,在东北炸死张老帅,在济南制造惨案,哦,还有中国前朝时,在厦门,借着“义”字头的乱民暴乱,想要趁机占领整个厦门……

这帮死脑筋的家伙,发起性来,可是不顾后果,什么都敢干!

只不过,芳泽谦吉越想却越是双眼发亮,军部这帮家伙虽然是一群野人,可每次做事前,都是自有因果,军部不过是借机发挥:

炸死张老帅,是因为那位张老帅不愿旅行“新五路”条约,三番五次的推脱,又在中央权力争夺中失势,当时军部炸死他,实在是想借机夺取满州。

在厦门,是因为“义”字头的乱民,冲入厦门城中对外国人烧杀,其中也有日本人被杀,才会有当时的日本台区总督下令派兵,进而才会生出借机彻底夺取厦门的野心。

至于济南,实在是金陵当局当时指挥的那支军队,一路向北的过程中,军纪真心不咋地,制造出“金陵惨案”,连当时的英国驻金陵领事,都给拉到十字路口,抡起青龙偃月刀给砍了脑袋。日军出兵济南,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不过,军部这群人干的事,也比金陵当局的军队好不到哪去。

芳泽谦吉渐渐捋清思路:

军部那伙人,虽然蛮横粗野,雄心勃勃,但每次都是借题发挥,不是彻底无理取闹!

想到此处,芳泽谦吉微微一笑,现出自矜的表情,表示自己根本不屑去反对。

日本人不反对,意大利、德国代表就动了心思,这可是彰显大国地位,提升国际威望的好机会,况且还是拉着国联的虎皮:

事情办成了,五大国,哦,不,四大国都将大大提高声望,对外可以宣传,自己维护了国际公理正义。若是事情办砸了,就可以推到具体办事的那些专家身上,推到国联身上,于自身国际威望无损。

到哪找这么好的事?

至于英、法两国代表,交换一个“不出所料”的眼神,彼此了然于心。无论芳泽谦吉如何选择,这个专家团都将会派出,只是,与德、意代表算计不同,他们的谋划更大。

欧战中,大英帝国损失严重,加上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多重打击下,英国其实已经无力在远东遏制日本。英国外相明确对外交人员发布训令,避免与日本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就是最好的佐证。

避免冲突不意味着放任,尤其日本在远东的行为,越来越让人担忧的时候。

因此,当远东的地域大国与军事大国之间,因为外交纠纷,眼看要爆发一场军事冲突,此时中国特使的到来,让英国看到了介入这场纠纷的契机。

寻找机会,打压日本,彰显大英帝国的声望与强势,稳定远东形势,进而维护英属印度的稳定,才是英国选择偏帮的真正理由。

主席位置上的赖尔乐,看到英、法代表的表情,微微点头,高声道:

“关于中国特使的提案,请各位绅士们予以表决。在表决前,我这老头子还要啰嗦一句,这件事代表了国际联盟的公正与权威,是帮助冲突双方伸张正义,请各位绅士务必谨慎!”

谨慎?

当然要谨慎了。

在场各国代表直勾勾看向英国人薛锡尔,只有这家伙有所动作,他们才好看对方如何表态,决定自己是否举手。

国联行政院闭门会议刚结束,欧美各国的报纸就好像闻到血腥的鲨鱼,各路记者疯了一样冲向刚走出万国宫的代表们。

不久之后,首先是英法两国报纸,竟然发行号外,对国联这次伸张正义的决定,大加赞扬。

仿佛盯着英、法作为风向标,一夜之间,整个欧洲的报纸都在刊登这则新闻:

国联通过决议,派出法学专家,前往远东调查“中村事件”真伪!

由于地域和时差的关系,美国报纸的反应要落后于欧洲。

但是,比起有些温吞水,只对国联决议进行报道的欧洲报纸,美国报纸的标题更加激进,因为,他们手里有一则猛料:

《纽约时报》,《中国特使邀请美国代表,参与国联调查团》;

《华盛顿邮报》,《来自中国的善意:罗斯福总统植下的友谊之树,终于开花结果》;

《洛杉矶时报》,《中国邀请美国加入国联调查团,美国是否要介入世界事务》;

《华尔街日报》,《美国介入世界事务,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资本目的地?》。

实际上,在表决通过后,当王佳桢提出,邀请美国一齐加入调查团时,英国代表薛锡尔是非常反感的。

就是在座的美国代表,也是抗拒大于惊讶。

此时的美国深陷经济危机,国内愈发高涨的呼声,是要当局专注国内事务,对外奉行“孤立主义”,也就是不参与国际事务。

但中国东北例外,美国在东北有特殊利益,有自己的投资,对于东北的安危,美国人一向很关注。

因此,薛锡尔的犹疑,与美国代表的犹豫,令王佳桢的提议暂时拖延下来。但王佳桢并不气馁,他紧接着提出另一项建议:

邀请赤俄加入调查团!

这下,国联会议更惊讶了,就在几年前,中国东北当局,还曾与赤俄爆发激烈军事冲突,此时竟然摒弃前嫌,要走到一起了么?

当各国代表纷纷扭头,看向观察员席位时,只见到赤俄代表一脸的懵逼!

但与美国不同,随着赤俄当局越来越稳固,开始有意参与国际事务,因而国联和赤俄双方就在有意识的接近,毕竟,无论英、法、德、意,都无法无视掉欧洲东部那个疆域世界第一的国家。

对中国的提议,薛锡尔颇有些心动,若是能借助这次调查团,向赤俄释放更多的善意,想必,赤俄申请加入国联的时间,也将会被大大缩短吧。

赤俄代表首先对王佳桢表示感谢,毕竟这是一个馅饼落在头上,随后,他有所保留的表示,要去向国内请示一下。赤俄代表言语中透露出那抹心动,谁都不会看错。

欧美新闻界陷入狂欢,传到日本,就是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了!

无论外务省还是军部,谁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时,关注他们的视线又多了两条:

首相官邸,以及皇宫!

晕死了,昨晚状态不好,没码字,晕乎乎都去睡了,直到现在才想起来没更新,补上补上,今晚更新照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