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关东警事之谍王 > 第五十章 店未开,火全城

第五十章 店未开,火全城

书名:关东警事之谍王 作者:锅锅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25

“新京”!

“药妆”!

药妆这个词,若是放到后世,想来不少人都知道,尤其是喜欢去日本扫货的女孩子,肯定熟的不能再熟。

至于“新京”,怕是很多人不明所以了。

其实马明远这是恶趣味使然:

他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还会不会发生他不敢保证,但在他过来前的时代,长春曾当了足足十三年的伪满首都,被更名为“新京”。

他用新京这个词,十足十在恶搞,也是想随时提醒自己,亿万年难遇的机会被他遇上,竟然回来一次,身为一个中国男人,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吉高官春,大和旅馆。

小仓一磨敲开门,还没看清里面情形,就听到马明远用熟练的日语,向外吐着一个又一个新词,听得旅馆经理一阵头晕,有种每个字都理解,串在一起就彻底晕了的感觉。

更可怕的是,这种新词经过马明远一番解释,又好像变得极为容易理解,带来的那些概念,仿佛是给小仓一磨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在他眼前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商业世界,让他意乱神迷。

不知不觉的,小仓一磨竟忘记了自己的来意,在房间角落找个椅子坐下,安安静静的听马明远接受两名记者的采访。

这一听,竟足足听了一个小时之久,听得小仓一磨眉飞色舞,中途招来服务生要来纸笔,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的做起笔记来。

直到采访结束,小仓经理才悚然听清,前来采访“胡公子”的记者,竟是日本大报《读卖新闻》的驻关东州记者!

小仓一磨心情微震,《读卖新闻》是日本全国发行的顶级大报之一,其影响力不容质疑。即便是在关东州和满洲发行的副刊,也是两地日本人中间不可不读的报纸。

竟然能让《读卖新闻》记者登门采访足足两个小时,再想到,这几天每日分午餐、下午茶固定上门蹭饭的洋人,也并非普通人,那是德国、美国、法国领事馆的商务秘书,在满洲的东西洋人圈子里,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小仓一磨不禁狐疑:

这位“胡公子”的能量可着实不小,究竟是什么来头?

有了怀疑,就存下了攀谈的**,待到送走两名日本记者,小仓经理捧着笔记凑近马明远,刚要开口,却听“胡公子”吩咐带下一位客人。

身为一个比较传统的日本人,人家这么忙,哪能在这个时候去打搅,给人家添麻烦?小仓一磨干不出这种事,只好和“胡公子”约了个时间方便请教,才依依不舍的开门离去。

一开门,小仓经理看来新来的客人立时愣住了,脸黑下来,皱起眉,很是勉强的道:

“葛大海,你是怎么进来的?”

来人是个苍老男子,皮肤黝黑粗糙,满是被风霜刮过的痕迹,可是一双眼睛十分灵动的滴溜溜乱转,明明看着好像五十几岁年纪,细看过去,又似乎没那么苍老。

这时的葛大海见到是大和旅馆的日本人“掌柜”,吃惊不小,当即就弯腰行礼,不住的抱拳道歉,念叨着是有位“贵人”把他叫来的。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里面掺着软钉子,令小仓一磨有些不舒服,只是,这是“胡公子”的客人,自己等会还有求于“胡公子”,日本经理不耐烦的挥挥手,警告对方办完事立刻离开。

也难怪小仓不客气,这葛大海在长春城里是个名声不大好的人物:

手下管着一堆要饭的花子,靠盘剥这些花子起家,现在还做上了倒卖人口的生意,说是臭不可闻都算轻的,就算是日本人,对这类人贩子也不大看得上。

小仓这样的日本人,更要注意维护大和旅馆的形象,自然不希望这号臭大街的人物出现在旅馆里。

葛大海对着离去的小仓一磨不住的躬身,就差跪下请罪,这才将日本经理送走。

待到葛大海擦着汗进了房间,见到穿西裤、衬衫、马甲,拿着雪茄的“胡公子”,又是深深的鞠躬问好,小心翼翼的斜插着坐在了柔软的靠椅上。他之前打交道最多的是女支院的老鸨子之流,哪里和如此洋气的人物面对面,此时屏气凝神,小心翼翼的看向“胡公子”。

见到葛大海如此紧张,马明远笑了笑,吩咐上茶,又递过去雪茄,这才慢声细语的说明自己请他来要谈的生意。

“胡,胡老板,要一百个人!还都是精壮汉子!”

饶是葛大海来之前,明白“胡公子”背景深厚,听到这要求也不禁为之咋舌,一百个精壮汉子啊,若是在别的地方,也就是人数多了点,还容易应付。

可这里是长春,除了日本驻军,副司令的吉省驻军,谁家会要凑这么多汉子,谁家有这需要凑这么多汉子?谁家敢弄这么多人,给自己招惹来不必要的忌讳?

这姓胡的想干嘛?

几个问题在脑中转过,葛大海也是老江湖,眨眼间就平静下来,手边的茶水也不喝了,雪茄更是重新放在桌上,小心的询问起,“胡公子”要招这一百人想做什么?

马明远却没马上回答他,反而提出了一个条件来:

招人的时候不能无声无息,必须是大张旗鼓,说清楚是“新京药妆店”在招人,而且要把招人的时限做足半个月,要在长春每条大街上都有招人的队伍,要全城贴海报,撒传单!

我的妈啊!

葛大海突然明白过来,乖乖,这哪是什么招人,分明是借着招人的名头,替自己新开的买卖立字号、擦亮招牌呢。

一想明白,葛大海立马站起,躬身竖起大拇指,对着马明远不住的恭维:

“高,高,实在是太高了!”

他这不是奉承,是真心实意在夸赞“胡公子”,有这个手腕和资本,这胡公子的买卖一准能成,自己要好好抱住这条大粗腿,万一日后能分一杯呢?

马明远微微一笑,轻轻摆手,在一边候着的陈二宝立即走过来,将一封大洋摆在葛大海面前,足足一百块,立即把葛大海的眼迷花了。

葛大海乐得眉开眼笑,顾不得其他,一边点头哈腰一边伸手去搂那些大洋,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笑眯眯的建议:

“那个,少爷,您这又是药又是化妆的,小的和城里那些妈妈比较熟,要不,让小的给您招一批院子里的姑娘,上街帮着吆喝吆喝?一准吸引人……”

谁知,马明远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不见,用森冷的目光盯着葛大海,阴沉的道:

“不要多事,不要让药妆店与那些姑娘有任何联系。”

葛大海闻言,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连忙弯腰道歉。

马明远摆摆手,也知道刚刚的话有些生硬,略微解释了一下,原来,他要做的是城里那些有钱人、洋人家太太、小姐生意,岂能一开始就用女支女出来宣传坏了名声?

听完后立刻大弯腰赔礼道歉,葛大海心中又后怕又佩服,自己出了馊主意,险些坏了人家买卖。不过,这位胡公子如此和颜悦色,看来一百大洋的大买卖还能继续做下去,现在好好表现,日后还是有可能跟着胡公子一起发财。

看着葛大海点头哈腰的离开,马明远一边抽着雪茄,一边静静思考。

媒体上,他找到了报纸和电台打广告、出软文,甚至约定,未来三个月每天都要为药妆店宣传。现在加上葛大海这样一波流动“宣传车”,想不做到人尽皆知都难。

至于货物来源,他已经与欧美各国领事馆的商务秘书谈妥,由这些人牵线,绕过各国在华洋行,从欧美各国上货,偷偷运到大连靠港。如此一来,即便算上塞给那些商务秘书们的贿赂,商品价格也能便宜一大截。

走私么,没利润税还干啊。

至于厂房和铺面,更是简单,他只打了两个电话,就有和吉省警务处相熟的地产经纪上门来为他服务。

还缺些什么?

马明远还在不断思考和补充自己计划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宣传战在长春城内打响。

从街头的张贴的大幅广告,到胡同巷子里的“牛皮癣”小广告,还有报纸新闻上的采访文章,整版整版的广告页面,广播中各种节目插播的宣传广告,以及街头巷尾所谓的“招工”游行队伍……

恍如一夜之间似的,整个长春城里里外外到处都是“新京药妆店”,无论是广告,还是人们之间的谈论话题,无处不见“新京药妆店”的身影。

无疑,“新京药妆店”的招牌火了,彻底火爆全城。

只是,在爆火背后,也给人们带来一个新的疑问:

大家谈论之余,也在四处寻找,这家“新京药妆店”在哪里?

就在这个时候,大马路上一家白俄经营的西餐厅,突然歇业。第二天,西餐厅的铺面被人从外面用白布密实的围起来,白布上写了几个大字:

“新京药妆店”装修中,开业在即!

白布亮出的第一天,整个铺面就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指指点点,不断有人想扒开白布窥探一二。

马明远不得已,只好请来几个警察在门口维持秩序。

如此火爆的场面,别说是在长春,就算是哈尔滨、奉天这样的东三省大城市,都是从未出现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