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 第401章 生产队管的真宽

第401章 生产队管的真宽

书名: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作者:老陈家三十一.CS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9:38

“哥,俺终于又见到你了!”王二很狠的一把抱住自己大哥。

“俺还以为,那一次分别,可能这辈子就难相见了。

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能重逢!”

王大哭的眼泪八岔:“又算是见着了,可你嫂子和你的小侄女,就这么……呜呜呜呜……”

“呜呜……二叔……”

俩小姑娘跟在自己父亲后面,也在呜呜的哭。

“素梅素竹,大哥,啥也别说了,跟俺回去,你弟妹在家做了饭,早就接到通知,说你要来,你弟妹就到生产队去,换了几个鸡蛋,煮大米粥。

你们的肠胃薄了,吃不了硬的也吃不了肉,但是粥又没有什么……好像叫营养,对,没有营养,鸡蛋有。

所以俺媳妇儿早早的去生产队换了几个鸡蛋,回来给你们煮鸡蛋大米粥。

走,素梅素竹,跟二叔回家。”

王二一边说,一边冲那边那个有点残疾的男人喊了一声:“队长,俺先领俺哥和两个侄女回去。

吃完饭,再来领田地和房子。

别把好田都给发完了啊!”

原来那个身上有点残疾的男人,就是生产队长,管着整个生产队的民兵训练以及生产资料的发放,包括田地和房子,以及种子和农具。

王大一听,那还吃啥饭?

当然是田地和房子更重要,万一就跟王二所说的那样,那个生产队长把好田都给发给前面领的人,那自己家不就吃亏了吗?

所以,王大坚决不先去吃饭:“老二,俺还是先把房子和地领了再说, 每个人口十亩水田。

那可是天大的好处, 万一出点差错咋办?”

每个人十亩田地, 三个人就是30亩,这万一少给一亩两亩的,哭天抹泪都没办法。

王二好笑的看着自家老大的不信任, 笑着说:“放心吧!队长不会弄虚作假的。

每来一批人,在分完田地之后, 安排妥当之后, 都会有人下来核实田地发放的是否到位, 以及田亩是否给足。

并且查验生产队队长是否帮助新来的农户进行耕种生产。

所以你放100个心,这些生产队长, 都是西南医学院的学生,读书人,只不过受了伤, 上不得一线战场之后, 只能退下来领导我们进行生产。

还有训练民兵。

他们不会在田亩上做手脚的, 毕竟只有俺们种的田越多, 他们可以购买的粮食就越多,就能保证, 一旦跟日本人打起来,我们有足够的军粮。

所以你放心!”

王大目瞪口呆:“老二,你啥时候会想那么多事儿, 现在不只是背上枪了,还会学秀才公思考问题了?”

王二笑了:“大哥, 俺现在识字了,俺现在有大名了。

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 王富贵,俺希望咱家, 不只是我们还有儿女们,都可以富富贵贵,顺顺利利。

等回到生产队,俺再写给你看,俺现在学会了五十多个字。

你侄女,侄子,也不再叫大女, 二女和三儿。

也有名字,你不是给你女儿起了几个名字,素梅,素竹, 素……俺就跟着起了两个,素云素月。

大女叫素云,二女叫素月。

三儿叫德田。

对了,大哥,你的三个侄子,侄女现在识的字比我还多。”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把老大给震惊坏了。

“你是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识字读书?”

老二点头,理所当然的说:“没错啊!俺们第31生产队,每个人都必须上学。

小孩儿,14岁以下的必须要学习,进学校里面,每七日回来两天。

学校里面还管吃,管喝。

14岁以上的,需要干活的,晚上也必须去生产队里面办理的夜校读书识字,做思想学习。

白天在干完活之后,还需要进行军事训练,我们现在虽然是农民,但是也是每一个预备的民兵。

学校是把他们现在掌握的土地分发给我们这些穷人了,前两年没有税,两年后收1/10的粮税。

校长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好人。”

素梅和素竹跟在后面,一脸的希翼,她们两个也想去学校也想识字。

老大显然是没想过让自己两个闺女去学习,如果每个人口都可以分到十亩田地,那自己一个人肯定耕种不了30亩地。

那么身后两个闺女就能稍微帮衬点。

被饿狠过了的人,总是会把耕种土地摆在第一位。

“14岁以下的都要去读书识字吗?

女娃也要?”

老二点头:“俺们这说什么……男女平等,女娃也有田地分,既然有田地分,当然去学习也必须要去。

在14岁以下的所有女娃都必须去学习,去识字,去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14岁以上的女娃也要去进行军事训练,民兵训练,以防备如果有一天日本人再次打过来,我们如果不进行抵抗的话,将会失去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田地。

所以,现在所有生产队都实行了一个条例。

不分男女,平等对待。

既然,种了学校分的地,就要服从学校的条例,和管理。

大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大点头:“是这个理,但是如果每个人口分十亩地,俺一个人是种不完的。

你家种完了吗?

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老二点点头:“俺家五十多亩地,全部种完了。

上个月时令正好,俺们家种的是水稻。”

嘶……

“50亩地全部种完了?

就五个人怎么种50亩地?

还有,俺们在老家的时候,种的都是麦子。

你咋会种水稻呢?

要是一个不小心,那不是糟贱土地又糟贱时间。”

要知道中原地带,那是种麦子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水稻,更别说知道如何种植。

如何给稻种发芽,什么时候适合播种秧地,秧地又需要是怎么弄?

播种水稻的水田需要怎么弄,水要有多深?

没错,就连水多深都是学问。

水太深了会浮苗,水浅了立不住根。

这些都是马虎不得的。

特别是插秧,该怎么插,这些都是中原来的灾民,以前没有碰触到的东西。

如果,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可能这一季种下去两个月后,收获的只能是饿肚子。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有点残疾的生产队长,居然懂得如何去播种秧苗,种植水稻,以及期间如何除草,防虫,还有施肥。

这些,都一一的教他们。

每次上夜校,都会教他们如何查看稻田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其实这些生产队长,他们被培训的时候,没想到过自己家的校长居然还会种地。

其实这些生产队长在上课的时候,不知道给他们讲课的这位校长,在晋西北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个学校,叫侦察兵农科学校。

农业科学方面,那位校长简直是没话说。

“哥,俺终于又见到你了!”王二很狠的一把抱住自己大哥。

“俺还以为,那一次分别,可能这辈子就难相见了。

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能重逢!”

王大哭的眼泪八岔:“又算是见着了,可你嫂子和你的小侄女,就这么……呜呜呜呜……”

“呜呜……二叔……”

俩小姑娘跟在自己父亲后面,也在呜呜的哭。

“素梅素竹,大哥,啥也别说了,跟俺回去,你弟妹在家做了饭,早就接到通知,说你要来,你弟妹就到生产队去,换了几个鸡蛋,煮大米粥。

你们的肠胃薄了,吃不了硬的也吃不了肉,但是粥又没有什么……好像叫营养,对,没有营养,鸡蛋有。

所以俺媳妇儿早早的去生产队换了几个鸡蛋,回来给你们煮鸡蛋大米粥。

走,素梅素竹,跟二叔回家。”

王二一边说,一边冲那边那个有点残疾的男人喊了一声:“队长,俺先领俺哥和两个侄女回去。

吃完饭,再来领田地和房子。

别把好田都给发完了啊!”

原来那个身上有点残疾的男人,就是生产队长,管着整个生产队的民兵训练以及生产资料的发放,包括田地和房子,以及种子和农具。

王大一听,那还吃啥饭?

当然是田地和房子更重要,万一就跟王二所说的那样,那个生产队长把好田都给发给前面领的人,那自己家不就吃亏了吗?

所以,王大坚决不先去吃饭:“老二,俺还是先把房子和地领了再说,每个人口十亩水田。

那可是天大的好处,万一出点差错咋办?”

每个人十亩田地,三个人就是30亩,这万一少给一亩两亩的,哭天抹泪都没办法。

王二好笑的看着自家老大的不信任,笑着说:“放心吧!队长不会弄虚作假的。

每来一批人,在分完田地之后,安排妥当之后,都会有人下来核实田地发放的是否到位,以及田亩是否给足。

并且查验生产队队长是否帮助新来的农户进行耕种生产。

所以你放100个心,这些生产队长,都是西南医学院的学生,读书人,只不过受了伤,上不得一线战场之后,只能退下来领导我们进行生产。

还有训练民兵。

他们不会在田亩上做手脚的,毕竟只有俺们种的田越多,他们可以购买的粮食就越多,就能保证,一旦跟日本人打起来,我们有足够的军粮。

所以你放心!”

王大目瞪口呆:“老二,你啥时候会想那么多事儿,现在不只是背上枪了,还会学秀才公思考问题了?”

王二笑了:“大哥,俺现在识字了,俺现在有大名了。

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王富贵,俺希望咱家,不只是我们还有儿女们,都可以富富贵贵,顺顺利利。

等回到生产队,俺再写给你看,俺现在学会了五十多个字。

你侄女,侄子,也不再叫大女,二女和三儿。

也有名字,你不是给你女儿起了几个名字,素梅,素竹,素……俺就跟着起了两个,素云素月。

大女叫素云,二女叫素月。

三儿叫德田。

对了,大哥,你的三个侄子,侄女现在识的字比我还多。”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把老大给震惊坏了。

“你是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识字读书?”

老二点头,理所当然的说:“没错啊!俺们第31生产队,每个人都必须上学。

小孩儿,14岁以下的必须要学习,进学校里面,每七日回来两天。

学校里面还管吃,管喝。

14岁以上的,需要干活的,晚上也必须去生产队里面办理的夜校读书识字,做思想学习。

白天在干完活之后,还需要进行军事训练,我们现在虽然是农民,但是也是每一个预备的民兵。

学校是把他们现在掌握的土地分发给我们这些穷人了,前两年没有税,两年后收1/10的粮税。

校长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好人。”

素梅和素竹跟在后面,一脸的希翼,她们两个也想去学校也想识字。

老大显然是没想过让自己两个闺女去学习,如果每个人口都可以分到十亩田地,那自己一个人肯定耕种不了30亩地。

那么身后两个闺女就能稍微帮衬点。

被饿狠过了的人,总是会把耕种土地摆在第一位。

“14岁以下的都要去读书识字吗?

女娃也要?”

老二点头:“俺们这说什么……男女平等,女娃也有田地分,既然有田地分,当然去学习也必须要去。

在14岁以下的所有女娃都必须去学习,去识字,去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14岁以上的女娃也要去进行军事训练,民兵训练,以防备如果有一天日本人再次打过来,我们如果不进行抵抗的话,将会失去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田地。

所以,现在所有生产队都实行了一个条例。

不分男女,平等对待。

既然,种了学校分的地,就要服从学校的条例,和管理。

大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大点头:“是这个理,但是如果每个人口分十亩地,俺一个人是种不完的。

你家种完了吗?

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老二点点头:“俺家五十多亩地,全部种完了。

上个月时令正好,俺们家种的是水稻。”

嘶……

“50亩地全部种完了?

就五个人怎么种50亩地?

还有,俺们在老家的时候,种的都是麦子。

你咋会种水稻呢?

要是一个不小心,那不是糟贱土地又糟贱时间。”

要知道中原地带,那是种麦子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水稻,更别说知道如何种植。

如何给稻种发芽,什么时候适合播种秧地,秧地又需要是怎么弄?

播种水稻的水田需要怎么弄,水要有多深?

没错,就连水多深都是学问。

水太深了会浮苗,水浅了立不住根。

这些都是马虎不得的。

特别是插秧,该怎么插,这些都是中原来的灾民,以前没有碰触到的东西。

如果,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可能这一季种下去两个月后,收获的只能是饿肚子。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有点残疾的生产队长,居然懂得如何去播种秧苗,种植水稻,以及期间如何除草,防虫,还有施肥。

这些,都一一的教他们。

每次上夜校,都会教他们如何查看稻田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其实这些生产队长,他们被培训的时候,没想到过自己家的校长居然还会种地。

其实这些生产队长在上课的时候,不知道给他们讲课的这位校长,在晋西北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个学校,叫侦察兵农科学校。

农业科学方面,那位校长简直是没话说。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