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帅教官 > 第135章 吝啬大嫂

第135章 吝啬大嫂

书名:帅教官 作者:步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0:21

人民群众的效率不能和当兵的比,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可不比当兵的差。

利用各种原理的情况下,村长组织全村所有的抽水机组成了三套应急输水系统,压强之大让李帅对扑灭山火又有了希望。

手臂粗的水喷射出来的水射程居然超过了十米,虽然比不上射程动辄数十米的消防水炮,但是对于使用简陋机械达到输送途中不断增压目的应急消防水源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的让李帅意外的。

可惜的是,应急输水系统没有和隔离带的开设形成很好的衔接,眼看着大火逼近了隔离带,李帅不得不命令部队后撤,从山腰撤到了山脚,也就是距离村边最近房屋不到三十米的位置。

火,水,这两种东西是人类离不开的根本事物,没了任何一种或者全部都失去,人类的灭绝日就会进入倒计时。但是这两种东西又是有史以来给予人类最大创伤的事物。水灾火灾,大到整个地区上千万人受灾,小到一个家庭,是最凶残最不讲人情味的猛兽。

大火在五十米外的时候,在隔离带处的官兵们已经感受到了浓烈的烘烤感,空气中的氧气在快速消耗着,人仿佛被贴在了大锅边缘的锅巴,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烤干。别说等到火临到了再走,距离二十米的情况下你要是还能站得住那才显得你牛逼。成了势的山火如果是顺着地面的植被烧,那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地上火”。明火从树梢到树梢,从这边树林烧到那片树林,一些时候地上根本一点痕迹没有,树上却是火势汹汹。一些灾难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头顶燃起了大火,但是地上一切如常,稍有疏忽就会被大火包围。

李帅编了三个突击小组分别掌握三条水管喷头,由他、王小青、刘小建三人亲自掌握,集中起来组成一个阵型选择了一个突破口向火场展开了反突击。他们首先用足够的水把前面一百八十度范围内的树林灌木等全部淋湿,确保自己所处位置相对安全之后,再三个喷头集中起来形成三联装火炮的方式对准火势最旺盛的地方展开攻击。

水量达不到的情况下使用水进行灭火是于事无补的,因为射过去的水会在瞬间被化为水蒸气消失掉。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三根水管集中一处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全军侦察教官集训队上百名学员顶在最前线,除了三个突击组外,其他学员做好准备随时挡住最后一道防线,要求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把山火拦在村庄以外。

赵副营长和村长一起分工负责保障三根水管,确保供水不会中断。村里人什么都不敢了,一家老小全部出动,能干点什么干点什么。村长担心柴油可能不够,村里一位开哈弗H5柴油版SUV的年轻人就主动把油箱里的柴油放出来大部分,只留下了足够到加油站的燃油。

妇女们也没有闲着。

能帮着男人干活的就帮着男人干活,帮不上的就搞后勤保障。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妇女忙活着做饭做菜,却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在村妇女主任的组织下,七嘴八舌的叽叽咋咋的定了计划下来,你家做什么我家做什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时间,妇女们就四散而去投入到制作午餐、晚餐的工作当中去。

妇女主任说村里给补贴,不过谁会在意补贴呢,放在平时的话村里妇女们肯定是会计较的,但是今天是大年初一,不但是大年初一,还是给子弟兵做饭,别说补贴了,自己往里贴多一些钱都不是事。

主观地说,农村妇女吝啬起来会让你感到匪夷所思,大方起来也会让你惊掉下巴。时间和人是两大关键问题。现如今资讯高度发达时代,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部队的了解更多更深刻,明白了好日子的根本是什么。

村里有名的吝啬大嫂把准备过年吃的海鲜干货、腊肉、腊肠全部拿出来,把两个小姑姑叫过来帮手,照着最高标准做菜。邻居的三婶是她的冤家,一直处于吵架和好吵架和好这么一个循环,平日里从来没有停止过的是较劲。

这一次村里说各家各户要发挥出重要作用来,搞得最出色的要在村民大会上点名表扬,可能还要给奖励。显而易见,如此一来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婶跑过来吝啬大嫂家侦察,她的想法很简单,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要胜过吝啬大嫂。结果到了吝啬大嫂家一看,嚯,全家总动员啊这是,连两个小姑子都叫过来帮忙了。再仔细一看,好像是很大的阵仗。

“鱼干都拿来做了啊!”三婶惊讶地看着其中一个小姑子在费力的剁偌大一条鱼干。

但见那条鱼干长八十公分宽三十公分,三婶记得清清楚楚,前几天办年货的时候在集市上遇见吝啬大嫂了,当时那个卖海鲜干货的摊位上有好些人,吝啬大嫂豪气冲天的要了最大的那条鱼干,足足六百多块钱,就是现在正在被剁成小块的鱼干。

三嫂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吝啬大嫂开着电单车回来的时候,特意的把这条鱼干挂在车头那里招摇过市,路上碰见的认识的都会羡慕的说上一句“哇大嫂买了条这么大的鱼过年啊!”,吝啬大嫂那叫一个风光无两。

村里好几天都在讨论吝啬大嫂买的这条鱼,羡慕和赞善是多于讽刺的。现如今的日子,买条几百块鱼干过年算得了什么,谁家没这几百块闲钱,在大家眼里再贵的年货也当不得几日的传颂。

问题在于吝啬大嫂是出了名的吝啬,“吝啬大嫂”这个外号不是空穴来风的,因为她的男人在村里的辈分比较高,是同龄人的兄长辈、叔伯辈,所以都叫她大嫂,又因为她的吝啬让人感到无法接受,因此有了“吝啬大嫂”这么一个外号。

吝啬到什么程度呢?

村里办个红白事什么的,她永远都只是给十块钱红包,十块钱!当地的风俗下红白喜事什么的份子钱通畅都是二百块钱起。吝啬大嫂这个别具一格的行为说好听点不认同这种风俗,说难听点就是不愿意出这个钱,随个十块钱意思意思。

吝啬大嫂也有她的道理,她说,“我家红白喜事你们就都随十块钱,我保证不占你们便宜!”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谁还有意见。

她的吝啬当然不只是体现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那俩小姑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她有两个儿子,都上小学,平时吃饭的时候碗里就只是剩下那么点饭粒,立马就招来大嫂的一顿狠狠的训斥。以至于两个小姑子怨言是很多的,吃得是不错,就是恨不得让人把碗舔干净这一点让人难以接受。

总而言之,谁要是能从吝啬大嫂身上沾到一点便宜比猪上树还难,想让她请你吃顿饭更是想都别想了。吝啬大嫂家和其他家也不太一样,大多数年轻夫妇都在外务工,而且大部分是毕业后就留在城里工作,结了婚娶了媳妇生了小孩后,一部分人把孩子放在老家让爹妈带,一部分则带在身边,还有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是把爹妈接到城里带小孩。吝啬大嫂和她丈夫却是全都留在村里,承包了几十亩的田地一门心思的务农。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吝啬大嫂和她丈夫都是大学毕业生,完全有能力在城里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的。

“三婶,你家做啥好吃的了?”大姑子仰起头里问。

三婶佯作随意,说,“要做不少呢,呵呵。你大嫂怎么这么大方了,买这条鱼的时候吹嘘了好几天呢,怎么就舍得吃了。呀,你全部剁了啊?”

“是啊,大嫂说全部煮了,煮一大锅鱼干,用豆腐皮、腐竹、榨菜一起煮,味道相当好吃!”大姑子笑着说。

三婶心里不爽了,往厨房里走去,“你大嫂不正常了。”

“你才不正常!”

膀大腰圆的大嫂却没有在厨房那里,而是从鸡窝方向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两只肥胖的阉鸡,迈着比猪后腿细不了多少的腿走过来,“你不回去做饭做菜在这里干什么?”

谁能看得出来这么一位肥婆是仅仅大学毕业了五年年仅二十八岁的姑娘,那日晒雨淋过后的皮肤,根本没有修饰过的面容,说她四十多岁都有人相信。

“如烟,你不是还要宰阉鸡呢吧?”三婶哪里顾得上斗气了,看着吝啬大嫂手上两只加起来起码二十斤的大阉鸡,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宰阉鸡在当地农村里不是小事,要么是重要节日要么来了尊贵的客人,一宰宰两只则更显得隆重。一般来说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娘家会宰一只阉鸡款待。同时宰两只阉鸡,一年之中可谓罕见。要知道农村里自养的阉鸡,要长到十来斤的体型至少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长则需要十个月甚至一年。

吝啬大嫂翻了翻眼睛,道,“是啊,杀两个我自己养的阉鸡给当兵的尝尝味道!”

“你真舍得下本钱啊柳如烟!”三婶啧啧称奇。

吝啬大嫂却不搭理三婶了,干脆利落的把两只阉鸡挨个抹了脖子放干血,然后扔到装满了开水的大盘里烫了起来,翻了几阵子后就拉了个矮凳子坐着开始剥毛,抬头看了眼还在发呆的三婶,“帮忙啊!”

三婶回过神来,冷哼了一句转身走了,心里想着的是马上回家把那两只准备明天杀一只然后元宵杀一只的阉鸡给杀了给当兵的吃!

吝啬大嫂的两个儿子也没有闲着,和村里的小伙伴帮着往山上送矿泉水和面包什么的。村委直接征用了村里小卖部所有的矿泉水啊面包啊方便面什么的给送到山上去,把小卖部的老板乐得嘴角都笑得裂到了耳朵那边去。

一大锅的炖鱼干,然后是两大只阉鸡用来白切,吝啬大嫂抡起厚背菜刀把煮熟了的阉鸡剁成好看的一小块。两个儿子肚子饿了回家,看到满满的几大盘白切鸡,盯着上面的鸡腿口水都要滴下来。

他们伸手要拿的时候,吝啬大嫂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突然回头一把拍掉俩儿子的手,训斥道,“别动!这是给解放军吃的!”

“妈,我饿了!”

“妈,我也饿了!”

吝啬大嫂头也不回的说,“今年大年初一要吃素的,饭桌上有菠菜,把白粥端过来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妈,我想吃鸡腿!”小儿子梗着脖子说。

吝啬大嫂说,“不行!这些菜是给解放军吃的你们不能动!听话!”

小儿子气得腮帮子都鼓了起来,一扭身生闷气去了。大儿子懂事一些,但是对妈妈的做法也是不认同的,还有什么比自己儿子还重要的,他也生气了,跟着小儿子到一边生闷气去了。

吝啬大嫂看了眼两个又往外走的儿子,没往心里去。马上到开饭的时间了,还有很多活没干,得抓紧尽快把菜做出来。一想到时间,她不由的催促了两个小姑子几下,俩小姑子对大嫂那是畏惧得很,赶紧的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张建国和张建军两兄弟闷闷不乐的往山那边走,弟弟张建军说,“哥,妈为什么不给我们吃鸡腿,鸡腿一直是我们吃的,今天怎么不给我们吃了?”

哥哥张建国说,“我也不知道,可能和我们没有干活有关吧?”

“救火吗?解放军救火所以能吃鸡腿,我们没有救活不能吃鸡腿,是不是?”弟弟张建军问。

哥哥张建国想了想,说,“应该是吧,你看解放军救火多辛苦,吃了鸡腿力气大才好继续救火。”

弟弟张建军突然停下脚步,道,“哥,我们也去救火吧,我们也让妈看看我们是靠本事吃鸡腿的!”

哥哥张建国迟疑了,“村长说小孩子不能救火,太危险了。”

“那是村长不想让我们吃鸡腿!”

哥哥张建国还在犹豫。

“哥,去嘛去嘛……”

哥哥张建军咬牙说,“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