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急病乱投医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急病乱投医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总的来说,周小山是个随遇而安的角色。

惫懒小子遇上了民族浩劫。

在川军时候,为了能为这个民族做的更多,很多事情只能依靠刘湘和冯天魁借用川军的力量去做,狐假虎威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苏鲁皖豫这片根据地就不一样了。

周小山日以继夜,一年的辛苦和汗水,如今要完整的交出去。

临离开的时候,他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

离开山东,再也遇不到这样让自己独断专行的工作环境了。

舍不得刘紫曼这样一个密切配合自己政委。

舍不得罗亮,罗家祥,李念三,封萍等等言听计从的下属。

也舍不得这样一个打鬼子的平台。

他都不知道自己回四川,还有没有机会踏上抗日战场。

即便去安徽前线,远不如在山东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一心干发展根据地,想干鬼子就干鬼子这样痛快。

回想当初到沂蒙山时候,一穷二白。

遍地是土匪,百姓在土匪,鬼子的屠刀下,瑟瑟发抖。

如今根据地各乡村的地道日趋完善,甚至开始连接,鬼子这次被打退以后,一年半载别想卷土重来。

根据地稳定发展一到两年,只要不乱来,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

山东将迎来空前的机遇。

这一走,他娘的,亏大了。

想起军令如山,周小山就有些肝疼。

不走也没法子。

四川的亲人,朋友,战友,还在眼巴巴等着自己回去,给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小山,我刚来,你就要走,要不我给总部发个电报,你再留半年,等山东军区成立,整合独立团以后再走?”

相对徐副师长,常司令对周小山的了解。

罗政委一路听封萍和刘紫曼介绍山东的情况。

简直难以置信。

全国大部分根据地,八路军都是占的最穷的地方,敌,我,顽犬牙交错。

鬼子终归是老大。

苏鲁边区这里的地理位置,民风确实适合发展根据地。

罗政委也有信心,用几年时间把它发展起来。

可是周小山才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还利用海外援助,建设起这么多工厂,这就是他办不到的。

“谢谢罗政委好意,您一直在前线,不了解四川的情况。国民党的五大召开以后,表面上只是限共,溶共的政策。其实国民党在敌后,在前线,奈何我不了我们八路军。国统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大力发展特务,针对我们党内影响力在全国范围不是特别大的同志进行迫害!尤其影响和支持川军抗战这条线的,抗战初期康泽和其他特务不管,是借用我们组织的手,鼓动川军出川抗日,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军委会要加强四川的控制,迫使川军中央化,像罗世文等被国民党特务挂了名的同志,特别危险。”

罗政委本来还想说不在乎一两个月的,他可以直接联系延安。

徐副师长拉了拉他的胳膊。

“前天小山给发了一封电报前指请示前指,让原来跟川军联络的同志全部撤出来,这些同志大部分都因为统一战线暴露了。前指估计把电报转回延安了,没有回电,我和常司令起草了一份电报,建议延安重视小山的意见!”

罗政委是胸有锦绣的角色。

一句话就听明白了。

周小山回四川,不简单是中央不希望他折损在前线。

其中有对川军的统战工作,有对那些民族资本家的统战工作。

他回四川,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之所以他让徐副师长和自己联名再发电报,是杜绝任何统一民族战线下工作的侥幸心理。

“小山,要不,你带点同志回去,身边有自己人,不仅路上安全,到四川也有信得过的联络员!”

“没必要,万一身边的人被特务盯住,抓去私下问出什么来,我反而处于危险境地,66军从安徽派了特务营,在黄泛区对面接我!”

常德胜知道周小山说的是实话,四川的老兵在根据地挑大梁。

哪怕河北,山西这么多干部过来,也跟不上山东发展的速度。

如果带着山东的同志回去。

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你们几位首长就别送了,我跟罗亮他们运设备的同志一起到河南,接到特务营就分手!”

周小山是从费县到津浦路临城以东的。

他们都没想到115师走的很快,都没到湖西就见到罗政委了。

十八集团军前指知道周小山手里的工厂都分别在陈晨和李良手里负责,也同意他去湖西见过罗政委以后,立刻出发。

“小山,你说过,我们一定会胜利!我可不希望,未来赶跑了日本人,打败了反动政府,国家需要建设人才的时候,看不见你的身影!”

“几位首长也要保重!”

延安认为独立团目前的编制已经相当不合时宜了。

极大的影响了苏鲁皖豫根据地下一步的法杖。

115师的罗政委兼任山东省委支书,根据地很多干部具体职务还需要他们几个到各分团摸底,把分团和各县根据地的情况核实上去,才进一步安排。

所以罗政委,徐副师长,常司令身上都有任务。

也不跟周小山客套了。

看着周小山一边敬礼,一边表态。

“好人命不长,祸祸活千年,我还是比较会保护的自己的,你们放心,我该回去祸祸康泽和郑介民那帮特务了!”

就在昨天,康泽又到了永州。

找秦国梁和楚天舒问周小山下落。

言下之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66军也好,在47军也好,总之不管是前线后方,他们要核实情况。

周小山都怀疑是汤恩伯那混蛋花钱买通了康泽。

他哪里知道,康泽找周小山,并不是为了汤恩伯的事情。

而是抗战爆发后,陈嘉庚先生被推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领导该会在一年内募集抗日捐款1.44亿元,支援祖国抗战。

其中一部分钱买成了粮食,借用了大米粒坚华人的渠道。

送到了山东来。

更多的善款,还在他手里。

他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计划到重庆和延安。

陈先生行程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这么大一笔钱,国民政府当然不希望这笔钱流入了八路军手里。

到处在找跟南洋华侨熟悉的人。

永州有陈先生开设的轮胎厂,知道陈先生对周小山当初鼓动沿海企业迁入四川的事情赞口不绝。

康泽和贺国光急病乱投医找到周小山这里来了。

可是这一切,周小山都不知道。

他要是早知道,回四川就根本不这么着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