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缅甸星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缅甸星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仁安羌在缅甸名气很大,石油产量很高,可是这里并不是重要城市。

相反,人口非常少。

仁安羌城到后世都只有几万人,二战的时候,这里就是雨林深处的一个小镇。

英缅第一师在仁安羌的处境,并不像他们在电报上求援的那么险恶。

只是他们没有战心。

胡链被周小山提醒过后,一直把解救英国人,作为顺带的事情。

第137师完成了伪装战场,剿灭日军第33师团部的任务以后,立刻被胡链派往了仁安羌油田。

顺着日军师团部的退却,炮击日军在秒峰山下,油田外围,日军在妙峰山下建立的阵地。

刘元塘亲自顶在前沿,守着两个团猛攻。

天都没有黑下来,他们就把秒峰山下的日军赶到山上去,成功的进入了仁安羌油田。

日本人急于恢复仁安羌油田的生产,并没有在这里设置防御阵地,预备把这里当成战场。

远征军根本没有这么多顾虑,刘元塘干脆命令士兵把缴获日本人的火炮运到油田,给我瞄准困在三个高地的日本人鬼子。

而没有被日本炮兵联队的指着的英军,驻军家属,传教士,记者,在夜幕的掩护下,从容的拉着火炮,财产,退回了仁安羌油田。

在腊戍机场的远征军指挥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打的漂亮,胡链指挥三个师,在兵力大致对等的情况下,累计伤亡了不到一个团,成功解救了被困仁安羌的英军,歼灭了至少四个联队的日军,反手困住日军第33师团残部,把日本人拖入了非常被动的困局,这是我国民革命军对日开战以来,罕见的大胜!”

在陈诚看来,仁安羌的胜利,不仅是胡链的胜利,也是他土木系的胜利。

至于周小山的谋划,他不是习惯当幕后英雄,让他当去吧。

功劳都是土木系的,完全可以掩饰了罗卓英的过失。

激动的挥舞着手里的电报,激昂的话音也表述不清楚心里的狂喜。

“不可思议,我要给委座发电报,建议授予胡链青天白日勋章!”

杜聿明也认为胡链打的好,远征军进入缅甸,戴安澜先在同古创造了奇迹,胡链又在仁安羌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入缅的中央军都是好样的。

“日本人进入缅甸的五个师团,一下子被打残了两个,这样的胜利再来一次,日本人将被我中央军赶出缅甸!”

在场的中央军将领把胡链和中央军吹上了天。

邓锡候,周小山,刘文辉实在听不下去了。

特娘的,要是没有川军空飞协助,没有周小山几句话点破入缅的战略过程,没有顶住罗卓英带来的混乱。

这时候,几爷子都该皱着眉头叹时运不济。

总归是打了胜仗,尤其是137师首战告捷。

刘文辉提出想请哥俩喝几杯。

三个人干脆带着部分参谋,军官,一起到机场旁边,守着集团军司令部的伙夫们,把下午钓的鱼给烤了。

“小山,你说贺国光这么狮子大开口,十一个师的装备,亚历山大汇报上去,英国人能同意!”

“怎么说呢?答应英国人的条件,有利有弊,胡链在仁安羌干的极好,仁安羌的油田,是鬼子实在必得的地方,肯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日军到仁安羌,我准备让胡链一路西退,然后组织部队,从身后阻击日本人,把日本人往胡康河谷,密支那,野人山的几个方向驱赶。这样远征军可以花最小的代价,奠定胜局!也许根本用不了一年半,仰光,毛淡棉就在我们手上了。这时候我们可以从容的武装华侨,当地土族,朝着暹罗进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周小山更加看重的是,英国人在协议中同意逼迫澳大利亚,让进入澳大利亚的华侨,开垦当地铁矿,购置设备,组织华侨开设兵工厂,为盟军提供装备,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交付川军。

南洋战火一开,一船船的华人逃亡澳洲。

澳大利亚南部已经狙击了超过八十万华侨,人地生疏,嗷嗷待哺,要不是胡文虎提前运过去的粮食,他们只能去逮袋鼠吃了。

大米粒坚产的炼钢,机械设备,已经绕道南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

反正澳大利亚已经不是殖民地了,英国人不会把他们视为核心利益,何况他们也在遭遇日本人进攻。

华侨利用二战的机会,在澳洲站稳脚跟,川军自己生产的武器,双赢的局面他不香吗?

“哎呀,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什么英米援助啊,都得弟兄们拿性命来拼!”

“你拿命拼还不一定人家瞧的上,如果入缅的军队,跟国内一样,一败再败,英国人还会援助吗?‘

邓锡候和罗文辉还在感慨,看见林霞端了一盘子烤好的鱼过来。

“小林啊,我们自己来就可以了,你坐下吃!”

“就是,入缅的远征军,没人当得起你的伺候,对了,最近截获的情报,给史迪威没有?”

“给了,都是日本海军的,对缅甸战场帮助不大!”

周小山带着的特务营,不仅在河边钓鱼,还下了很多到了缅甸新编织的地笼。

今天一天,至少弄了三十多斤。

都留在司令部了,不仅又烤鱼,还有鱼汤上来。

永州的伙夫带了很多作料过来,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几个人刚准备动筷子,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先跑来了。

“周,你们吃好吃的不叫我!”

“没法叫,淡水的鲤鱼刺很多,你们是不吃的!”

欧美人不吃淡水的大部分鱼类,主要是鱼刺容易卡喉咙,亚历山大和史迪威坐着看了一下。

邓锡候干脆让副官给他们盛了两碗鱼汤。

“史迪威将军,亚历山大将军,这种菜,叫扎耳根,也叫鱼腥草,很多中国人都吃不惯,你们要不要尝尝!”

“有辣椒!”

“烤鱼上面辣椒也很多!”

军官们帮两个老外摆好碗和刀叉,史迪威第一口就被鱼腥草打败了。

桌上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邓锡候和刘文辉还大口示范着折耳根的美味。

不过味道怪怪的酸菜鱼汤和鲢鱼腹部的肉,怪好吃的,让他很惊喜。

“四川人太会做菜了,总是可以把莫名其妙的东西,变成美味!”

“这个我同意,我发现他们什么都吃,连蛇也被做成了美味,就是调料太多,这不利于健康!”

亚历山大对折耳根不是那么反感,他只是怕辣,他不明白川军拿出的烧椒酱罐头,明明全部是辣椒做的,一点不辣。

“周,好消息,大英帝国准备授予胡链,刘元塘,孙立人,以及您和邓司令缅甸星勋章!”

缅甸星谈不上珍贵的勋章,不过这年代,中国人收到英米奖励的勋章,还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

“谢谢!”

“我还要告诉你,我们的协议,首相准备提交议会,这需要一些耐心!“

“可以理解,这是你们国家的政治体制!”

“英缅军第一军和装甲第七旅,决定撤到印度重新整编,你知道,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军队战力跟大英帝国陆军完全没法比,丘吉尔首相希望他们能在印度脱胎换骨,用崭新的面貌,迎接反攻!”

“这是个睿智的决策!”

历史上,亚历山大撤离曼德勒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没有跟远征军打。

说明双方两两相厌。

如今态度还不错。

“如果川军愿意出动两个团护送仁安羌的英军车队的话,我们愿意把重武器留给胡链!”

“这也是一个睿智的决定,137师或者38师都可以抽调两个团送你们到英帕尔!”

“曼德勒的驻印军第17师,希望到腊戍,跟川军换防!”

“腊戍的机场对川军空飞很重要,还有,我们即便换防,也需要下一份协议的签署!”

“明白!”

“不过他们倒是可以早些过来,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在仁安羌吃了亏的日本人,会把怒火发泄到腊戍到曼德勒的铁路上!”

“狂妄愚蠢的日本猴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