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知足吧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知足吧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鬼子上钩了,饥不择食。

也不确认一下电台的真假。

胡链,孙立人,刘元塘都很兴奋。

在电讯室盯着电台勾引鬼子下山。

一直到下半夜,鬼子第33师团发来电报,214联队驻扎白塔山的上秋田大队,请求森下大队的支援。

他们希望森下大队从西北方面接应,秋田大队准备突围。

“才一个大队啊,我们三个师,齐装满员,眼巴巴的盯着茅坑,瞅着鬼子脱了裤子,结果就闻了个屁!”

“怎么,你还想吃屎啊!”

尽管孙立人性格严肃,治军谨慎,半夜里听见这两个混球吐槽,还是欢乐的连瞌睡都没有了。

日本人两个多联队,分别驻扎在三个高地。

三个高地,又被三个师切割分开。

他们的粮食并不均衡。

510高地上的鬼子储备的粮食,远不如妙峰山充沛。

白塔山上的秋田大队更惨,已经断粮三天了。

鬼子在电文里吐槽,饥不择食的勇士,连山上树皮都刨下来煮了哄肚子,就等着援军到达。

而且白塔山还找不到合适的补给空投点。

“时间不早了,赶紧部署吧,白塔山虽然小,可是和妙峰山,510高地互为犄角,解决了白塔山的鬼子,我们至少可以腾出来三个主力团以上,而且占领白山以后,还可以炮击510高地的南侧日军!”

也是,电讯员一边跟腊戍联络,破译,一边还要看被包围鬼子的态度。

连夜调拨部队,伪装日军偷袭。

小心翼翼,花了这么大力气折腾,把鬼子一个大队骗下山,还让他们逃了,那才亏大了。

三个师长连夜奔赴现场,盯着部队进行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用一阵枪声做诱饵,在佛晓时分,把鬼子近乎一个完整编队的大队,诱骗下了白塔山。

在平塘河河滩的预设伏击阵地,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围歼了这一个大队。

饿了三天的鬼子士气全无,冲下山仿佛耗尽了他们全部力量,战力极为低下。

甚至有投降的鬼子,也被胡链的士兵当成没看见,直接一枪毙了。

新编22师以不到五十人的伤亡,全歼这些鬼子。

让孙立人兴奋的是,惊动了平塘河边510高地的日军,鬼子分三路下山支援,损失几百人以后,灰头土脸的又被远征军赶回了510高地。

预计仁安羌第33师团还剩下不足一万人,这下子又少了两千。

只不过,地面战斗刚结束,胡链所部还在打扫战场,派人上山查探白塔山的情况,仁安羌上空的空战就展开了。

鬼子大量战斗机护航,为了给残喘的第33师团空投食物,带了不少轰炸机前来。

知道日军急需空投,飞虎队,川军空飞联合作战。

火凤凰收到胡链地面指引电报,突然在妙笔峰上空出现,击落两架,击伤四架鬼子战机,看着护航的飞机前来,急忙拉升高度离开。

日军飞机追了上去。

飞虎队就在仁安羌蓝色的天空现身了。

一次击落日军六架轰炸机。

本来准备好空投的机群狼狈逃窜,还把本来准别投掷在两个高地的日军罐头扔的到处都是。

护航的日军战机匆忙回援,再也不敢组织空投了。

第33师团的鬼子在两个高地拉长了脖子,望着飞机远走,都傻了。

接到捷报的陈诚,虽然高兴,也有些遗憾。

“小山,怎么才干掉日军不到两千人!”

“知足吧,陈部长,你没注意胡链部的伤亡吗?才几十个人,阵亡还不到二十个!”

入缅作战的川军也好,周小山也好,邓锡候也好,跟七七事变出川抗战的情绪,心态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上上下下嗷嗷叫的要跟鬼子拼命,可打可不打的都急吼吼硬着头皮上。

入缅的川军,至少指挥部军官将领都很从容。

占据了有利态势,我不急,我先充分利用。

“这倒也是,自中日开战以来,打成这样的战损比例很罕见啊!”

周小山也有些遗憾,小鬼子还是很狡猾的,主动联络“森下联队”选择的突围路线找不到合适集中爆炸的地方。

胡链本来想让他们渡河以后再动手,这样牺牲会更小,战损比例更高。

又担心夜长梦多,被察觉出来,然后迂回到510高低西侧河滩上山,那样守军就腹背受敌了。

“现在第17师团距离仁安羌还有多远?”

“一百多公里!”

“137师前沿有没有汇报战果?”

“有,他们打了四次伏击,干掉了两个鬼子小队见兵,干掉了两个鬼子中队尖兵,其中两场伏击战还是在平原大的,他们的地雷,炸药还炸了鬼子行军队列两次!”

现在公路,铁路都被破坏了,重装备跟着上不来,鬼子的轻装步兵很小心,17.18师团挤在一起在沿着伊洛瓦底江边的公路行军,先头部队也变成了一个大队,跟主力距离不到十公里,在一个山口前踩了地雷,怕埋伏,正在派尖兵侦查,工兵排雷。

“137师干得不错啊,刘元塘派谁去指挥的!”

“参谋长蔡元毅!”

“是你们66军的军官派去的吧?”

看着周小山的笑容,陈诚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刘文辉的军阀底子只经过了不到一年的训练,要没有66军派骨干,铁定没有这样的战力。

陈诚挺佩服冯天魁的,七七事变以前,利用参谋部,利用警卫营,特务营,愣是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年轻军官。

忠诚,有能力。

这么多场恶战打下来,还存活不少。

只可惜黄埔军校哪几届的学生在淞沪折损太大。

要不自己也不会羡慕川军人才济济。

更让他羡慕的是,抗战前,周小山和刘湘把这么多大学给弄到了永州。

永州毕业的很多大学生,特别优秀的出国深造,一部分家里有门路的自奔前程,想当兵的首选,就是川军66军。

中央军虽说也在大力招收学生入伍,但是报名的好多都是初中毕业或者高中肆业的学生。

都是十几岁的娃娃兵。

年龄结构就比十八岁才能入伍的66军差了一大截,更别说大学生从军的比例。

“东线情况怎么样!你是不是把国华调到曼德勒了!”

“145师去曼德勒了,但是我让陈勉吾预55师退回来了!掸邦高原道路很多,穿越并不困难,我们可以走,日本人也可以走,如果从两广调集部队,从越南迂回,还是能切断我们后路的。腊戍到保山,必须保障两个师以上。”

以史为鉴,周小山对后路重视的不得了,滇缅公路不仅是朱玲和陈勉吾两个师。

二十二集团军编制了七个川军师一个中央军师,贺国光在英国人面前又弄来三个中央军师,可是邓锡候麾下的陈书农师根本没入缅。

历史上陈书农经历了台儿庄之战,武汉保卫战,湖北的几次战役,兵打光了都没有回川。

这个世界他手里的兵交给了中央军,就被邓锡候拉了回来,任职邓锡候回川亲自招募训练的一个直属师师长。

历史上远征军补给线被日军飞机炸的很惨,车队都不敢集结行军。

滇缅公路都要建设后勤补给的兵站,汽车维修站,也要防备鬼子飞机从越南或者缅甸入缅,轰炸车队。

陈书农师除了一个旅跟着刘兆藜进入了法属支那和泰国,其余一个旅都在滇缅公路沿途构筑防空瞭望哨,电报电话预警系统,保障运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