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三百零五章 嚎叫

第三百零五章 嚎叫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米国人把汽油,柴油生产出来了,小火车没有建成,全部挤压在仓库,要及时运出去,周小山又去巴中,南江转了一圈,调去了部分卡车,除了供应永州,已经往重庆方向贩运发售了。

还有一年时间,全面抗战即将爆发,可是几个化工厂,等到底火,炸药,雷汞全部自给自足,至少要年底或者春节前,所有化工厂才能完成。

不得已的他,跟着黄铜一起,进口一批子弹底火,子药,郑竹梅那边也运到了十几台机器,在紧张的组织子弹厂试产。

机械厂更惨,工人虽然有了五千,大卫之前送来的一百多犹太技工也很努力,熟悉枪支制造的太少,设备简陋以后,关键部件很考研加工技术。

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是太少,沈虹花了这么常时间,总算组成两个团队的生产线,中正式造出来了,月生产能力不超过一千支,罗鸿志看着机械厂消化能力实在太差,都把矿石送进了平炉,轧钢轨和小火车桥梁和隧道用钢去了。

沈虹和周小山商量了半天,进口了一批tnt炸药现货,让那些个技术不好的工人,尝试生产手榴弹,地雷。

现在他最关系的就是已经启程的陈敬方,他在欧洲弄到价值九百多万的设备,以及四千多高级机械技术工人,还有犹太人本身的两个机械厂一个化工厂,还有两所医院的情况,看着各种设备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调试,试产,带了好多好消息回到永州。

可是他却笑不出来。

更好的消息,在办公室等着周小山。

常先生带着新编的特务营,侦查完毕后接连出手,两天之内,在北平,天津,打掉了高凌霨、王揖唐,石友三,殷汝耕十几个大汉奸。

罗家烈,秦国梁,冯天魁拉着周小山,天天在司令部楼上偷着嚎叫。

还让食堂把酒菜送到司令部,一边小酌,一边反复看电报汇报的战斗过程。

华北跟平津两地风声鹤立,唐山乱成了一团。

日本人雷霆震怒。

一连发出十七次外交照会。

认为国民政府不遵守何梅协定,没有撤出特务机构。

二十九军也一头雾水,戴笠,徐恩增的中统军统在相互猜忌,都以为是对方干的。

特务营在冯明亮和赵柱子带领下,跟上次一样,熟门熟路,查抄汉奸资本。

黄金,加大洋跟法币,折合三百七十万大洋。

常德胜也好,周小山也好,电报你来我往,互相建议商量,钱带回来用处不大,四川也好,陕北也罢,缺的是物资,其中的两百万购买物资回来。

各自只留下近八十万,这还是因为周小山要支付犹太人帮陈敬方垫付设备款的部分尾款,老常要给陕北送去。

六十六师跟大米粒坚的洋行,订购了一千吨铜料,其余都是粮食,棉花,拉倒重庆加工成衣服回来。

老常却买了一些个机械设备,还有部分粮食,棉花,布匹,甚至委托彭化安,给他购买了一批单价才十二块的辽十三的步枪和子弹。

冯天魁看了一眼周小山订购的物资,他才难得管这家伙想干嘛。

拍了个电报,让常先生注意这么多物资的安全跟接应,一头扎进了部队的训练里面。

让他意外的是,两广事变,国府转守为攻以后,贺国光居然跟冯天魁亲自打来电话,建议楚天舒,一二二旅张志翔,一二四旅的曹毅,一二五旅陈忠奎四个上校,参加这一期的峨眉山军官训练班,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还说是大帅跟秦国梁在永州征求意见时候,秦国梁提出的名单。

这贺国光还真把刘湘的性格吃透了,不知道又用了什么交易,让川军中团级军官的佼佼者,都进入了这期的黄埔分校短训班。

接到军令的楚天舒哭笑不得,汇合三个团长一起,去了峨眉山。

周小山比他还先走,陈敬方拜访南洋华侨,商会派出一个考察团来四川,他被刘湘叫去,陪了几天客人,当客人来永州参观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刘紫曼站在封萍身边,跟着六十六师的官兵一起欢迎客人。

“曼姐姐,你怎么来了?”

看见这小子意外,冯天魁他们都笑起来了。

刘紫曼来四川的事情,常先生知道以后,给余欢水发了个电报,六十六师派兵去西安接的人。

“小破孩,让你给我写信,一封没写。”

“哎呀,我的姐姐,上海投资团来这么多实业落地,还跑了趟雅安打仗,我这头都忙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发育都停滞了,哪有时间写信啊。”

看着周小山,刘紫曼露出一种很复杂感情,在天津跟华北奔波的这段日子,脑海里经常浮现出这个大男孩的身影。

主编让她来永州看看当初迁川的工厂情况,她毫不犹豫就过来了。

可惜,这次跟着进入川的还有几个人,忙完永州之后,还得立马去西安。

“骗人,我都听说了,刘大帅在永州住了快半年,抓你在身边做副官,每天在莲花湖呆的磨皮擦痒。”

“伴君如伴虎,伤脑子啊。”

“少来,刘总司令待人宽厚,善待部属,纵容你们胡闹,是我见过脾气最好的省一级地方大员。”

“好歹是一方诸侯,刘总司令也是不怒自威的,你以为我们这帮做属官的容易,没事就被撵的鸡飞狗跳的。”

跟着南洋过来的投资团,刘紫曼跟着走了一路,看了一路,一路都在惊叹永州城变化之大,这混蛋知道在平津补了一笔大收入,立刻启动了旧城改造,给那些个平房的百姓,免费改造成带防空洞的水泥房子,还在平房楼顶上搬运土壤,种上了树木,一方面把城市掩映到绿色里,一方面在城市枢纽附近建设灭火水池,防止燃烧弹的攻击。

南洋投资团拉着好几个迁川的平津实业家,一路攀谈。

最后定下来两个厂子,一个汽车修理厂,轮胎厂和汽车配件加工厂。

张继先回永州了,来四川快一年了,都在拼命熟悉航线,在永州这个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