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六百二十七章 相视一笑

第六百二十七章 相视一笑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胡宗南看了他这个结义兄弟一眼,叹了一口气。

他并不认同当初戴笠急于对刚出川抗战的刘湘动手,太急了。

在他看来,刘湘出川抗战的热情,是可以激励国人抗日的,团结川军抗战,激烈更多的地方军跟鬼子血拼,更符合委座的利益。

要知道,他能够成为黄埔生中,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军团长,第一个行营主任,靠的是他的成熟。

他考入黄埔时候,已经29岁了。

根本不符合18岁以上,25岁以下的招生条件,加上他身高不足一米六,第一轮筛选就被淘汰。

靠着考场外大哭,叫喊着报国无门,才赢得廖仲恺先生同情,也就是廖先生递出的条子,他才进入的军校。

29岁的人,难道绝处逢生,跟那些二十来岁的学生一起上学。

光思维成熟度,人情世故,就在黄埔生中鹤立鸡群。

升官总是先人一步。

“不是我要动手,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于党国来说太过重要,四川在刘湘手上,中间的行政命令,就掌控在四川军阀手上,哪怕重庆行营进入四川两年多,也没有能掌控四川行政,一个个拔出起来太慢,委座可等不了,同为委座学生,理应为委座分忧,刘湘跟韩复榘,都在勾连各地诸侯,这就是不臣之心,只是缺乏合适的机会。”

戴笠当然不会告诉胡宗南,上海突袭战第二天,自己就给委座亲自对日军几大银行的损失,做了评估。

委座当时的脸色告诉自己,宁愿川军没有打这个胜仗,也不愿意川军获得这笔钱。

委座亲自授意自己派人去七战区查探,还了解了陈仓的所有经历。

因为偶然的刘紫曼独家采访而被刘湘抓了,不仅没有责罚自己,还让通知侍从室,让陈诚尽力周璇,把人营救出来了。

并且重新改变了策略,把任务下达给了陈诚,目的就是为了查清川军究竟缴获了多少钱,

自己挨的这顿打,戴笠只能记恨在心里,南京城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也万念俱灰,恨透了刘湘。

接到委座命令,可以从南京撤退,百感交集。

他只是对刘湘略施小计,甫系川军却倾尽全力,要致他于死地。

这个仇,不共戴天。

让他庆幸的是,自己的复仇和党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不仅不会触怒委座,甚至委座还会保他,帮他。

看了一眼胡宗南,没有想帮他出头的意思。

“对了,日本人披露银行被抢劫,这件事情极可能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川军肯定会把一多半的钱,运回四川,水路我可以在宜昌转运入川小船的时候动手,陆路返回四川,就看你的了!”

戴笠其实在陕西和潼关的人手不少,他也准备了堵截方案。

可是直觉告诉他,川军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抢的。

他不仅找了胡宗南,他也要去找从淞沪撤防宜昌的部队做好完全的准备。

得知准确情报以后,还要去回报委座。

“上海的战报我看了,一夜的时间,川军主要都在抢运军械,弹药,抢银行抢个一两千万大洋,是可能的,一个亿,两个亿,可能吗?”

“可能的,上海八家银行,全部被烧了!”

哪怕是莫逆之交,戴笠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川军上海夜袭第二天,他就知道了日本银行被抢的事情。

而且收到了上海潜伏人员做出评估并且亲自给委座做了汇报。

去的人不负众望,从23军抢夺日本商社,然后放火焚烧的事情上推断,冯天魁一定抢了日本银行的钱。

他甚至给委座汇报的这个数字的来源。

这些钱钱是日军抢了江南的中国人的。

川军只不过是抢回来而已。

“我是说,日本人未必能在银行放这么多钱?日本人又不是傻子,抢到我们中国人的钱,不及时往本土运!”

胡宗南相信川军可能抢了两三千万,但是不觉得会有日本人放风出来的那么多。

炮击炸毁的飞机,军舰,加上川军焚烧的物资,损失财货才差不多几个亿。

抢了几个亿的现金?

这就是鬼子,鬼子嘴里就没一句实话。

“日本人运力不够,我给你说,几个月鏖战,日军战损同样需要整补,商船要支撑军队军需和弹药运输,战利品事情只能延后,七七事变以后,直至现在,天津,大连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陆续往日本运战利品!”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胡宗南恍然大悟,川军抢的这笔钱,不是日本人留在上海的,是入侵江南以后,没来的及运回本土的。

眼睛一缩,一下子打起精神来。

“你的意思,无非是水运经过宜昌,你拦截,陆运经过陕西,我来拦截?”

戴笠举起酒杯,敬了胡宗南一杯,酒杯交错之间,两人相视一笑。

“我也巴不得川军弄到这笔钱,你说,别说一个亿,哪怕就是两千万大洋,我从川军手里抢来,也能立刻买上十几个德械师的军械,立马恢复战力!”

有这这个确凿的判断,胡宗南嘴上虽然不在意,心里笃定了计谋。

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未必是空穴来风。

但是这个事情,只能用暗的,不能用明的,他的兵团可以在陕西设置检查站,如果查实有这笔钱,在伪装土匪去抢,之所以愿意跟戴笠说,还是希望可以从戴笠这里拿到准确的情报。

如果钱真的到手,分一些给他二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渡过过长江的车队,是庞大的。

周小山因为他们还带着几车的法币,潘文华也带着两个师的日械军火。

阵容也很强大,一个师的先头部队,潘文华,郭勋祺都准备渡江去征兵。

一个师的后续部队,押运新兵的军火,光渡江也的连续几个晚上。

轮船已经联系好了,民生公司租用了几十条大船以后,宜昌川江段的瓶颈显得非常吐出。

反而从芜湖到宜昌,运力还有富裕。

可以派船只协助川军汽车渡江。

跟民生公司约定的地点就在安徽省府安庆。

周小山撺掇刘湘,接管安徽大学。

冯天魁都来了兴趣,把黄玉民派出来,带着个一个团,跟着潘文华他们一起走。

几个军长都盯着学生兵。

范绍增本来也想去,得到了潘文华的承诺,四个军平分招募得到的大学生。

他才熄灭了心思。

几个都是仗打老了的将军。

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士兵最好的组成,应该是热血青年。

士兵和军官素质就是战斗力的说法,深入川军。

川军练兵,刘湘要求同时进行识字和数学教育。

不管是抓的壮丁,还是用法币招募的壮丁,远远没有自愿参军的热血青年,大学生那么主动,那么能打仗,还能当教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