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倾销

第六百三十三章 倾销

书名:我的师长冯天魁 作者:楼下水如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1:25

川军的前线后方,经济军事,这些情报,被有心的王茹烟收集起来。

她已经汇同雾凇号抵达连云港的情报,写了书面报告,逐级递交给了稻叶四郎,这个等待着上任的师团长很重视,专门把电报送到了正在南京泄愤的松井石根大将。

今天她再次走到稻叶四郎的面前。

稻叶四郎大吃一惊。

他真的没想到,这个漂亮女人,不仅仅是花瓶。

这么短的时间,把上海和特高科关于川军和中央军的几处情报网整合起来,有效的利用为数不多的情报人员,盯着刘湘手下五员大将,得到了这样有理由有据的情报线索,而且每一个人大致的活动范围和时间,也非常精确。

他都在考虑,是不是派出轰炸机,去淮北炸了潘文华。

郭勋祺在六安闭门不出,绝对是掩人耳目。

最可能的动向,是送东西到平汉线,六安距离信阳,也不过两百多公里。

值得他这样身份金蝉脱壳运输的,只有巨额资金。

何况平汉线,饶国华带一万伤兵回四川,路上一交集,好一出偷天换日,顺水推舟,真假难辨的好计谋。

山田英子立刻做出了对应的计划。

华中方面军应该立刻通报华北方面军。

建议山西日军,利用空中优势。炸毁陇海路,炸毁川军在潼关的兵站,野战医院,辎重仓库,炸掉川军汽车运输队,阻止川军将连云港吴淞号上的携带战略原料运入四川。

同时盯紧这武汉到陕西的这两趟火车的,只要有机会,不管是公路上还是铁路上,一定要调集重机群轰炸。

一万多轻重伤员,回到四川康复以后,以他们为骨干,以这批资金,原料和永州的兵工厂为底气,加上四川人高涨的抗日情绪,踊跃的参军热情。

饶国华至少可以帮刘湘拉起四到五个师的川军,对要想全面占领中国的大日军帝国皇军,是不能接受的,决不能让这批在太湖杀害日军的侩子手平安入川。

华北方面军应该立刻炸毁潼关以西的铁路,第五师团派出至少一个大队的精锐部队,伪装中**队,穿插到潼关,截获这批资金,这是日军夺回这批资金的唯一希望。

王茹烟忐忑的向师团长递交了计划,看着稻叶四郎越看越认真的脸上不时浮现一缕惊喜,然后当着他的面,拨打了正在南京的方面军司令部电话,一番认真的汇报。

俊俏的嘴角翘了起来。

冯天魁到了武汉,发现自己被周小山那小子给骗了。

本以为自己带着几千万的钱,一到武汉,各国洋行,纳头就拜,扬扬洒洒的挥舞着大洋,胳膊肘挽着金发美人,就可以把川军下阶段作战的军火军械搞定。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他到了三天,光给国府大员装孙子,就搞得每晚疲惫不堪。

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拜会各国洋行。

德国人说,日德是同盟,为了中**械事情,驻德国的日本大使亲自找上了元首。

他们不可能违背元首的承诺。

不仅不卖枪支弹药,要催促川军交付答应的条件和上批货物的货款。

英国法国的商人,刚开始跟苍蝇一起用来,漫天要价。

知道川军的订货价格和数量以后,又一窝蜂散了。

甚至顾忌日军的舰队,毕竟商船要在远东混饭吃,民国没有海军,他们不怕,但是英国和法国就不同了,他们在远东没有强大的舰队,却有着不能失去的殖民地和市场。

一个师,一个团的装备,对他们来说,更值得重视。

大订单对他们这些商人来说,没有意义,且不说,战争一响,民国的军火炒到了天价,小批次的军火,涨了十倍都不止。

战前十万大洋价值的军火,现在可以卖到一百万,甚至三百万大洋。

他们这种大宗交易,米国,英国,法国有很多大型商行都不愿意接,风险大,利润低,中日正在交战,军火是天价,真正要能运到广州,别说卖给川军,就是分散了卖出去,也比整个大订单利润高。

冯天魁硬着头皮去找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

这混蛋两天才回话。

苏联愿意和川军交易,可是希望川军换装苏式的装备。

也就是水连珠,他们不愿意专门定制7.9口径子弹,7.62mm的口径子弹,如果现款预定,现款交易,可以按照77事变战前价格交易,为了补贴川军换装的钱,他们的水连珠步枪,可以考虑以国府价格一半的价格,援助川军。

这样的答复,气的冯天魁骂娘。

一个电报发给了正在火车上的周小山。

周小山让冯天魁跟陈敬方联系。

能不能想办法,委托高凤翔的哥哥,在大米粒坚定制一批7.9口径弹,然后秘密运输回来。

不要接受华人募捐,不要华人面孔订货,尤其是运输一定要保密,哪怕是运到南洋附近中转一下,也要保密,限时三个月运到广州。

做不到就不定了。

至于冯天魁,周小山给他的建议,返回七战区,三千万大洋,代表着一千多万米元的外汇订单。

又是现款,价格也不错,周小山认为苏联人是动心的。

可是苏联人又期盼倾销淘汰老型号枪械。

之所以两天后才回话,是他们内部有分歧,有人认为川军跟中央军一样,弹尽粮绝打不下去了,必须要依靠他们的制式武器。

冯天魁没想到这么多弯弯绕,商业跟打仗一样不容易,看着跟在身边的郑冲和封萍,还耐心的给这两孩子解释其中原委。

按照周小山的意思,再次拜访了苏联大使,诚恳的叙述了川军的难处。

毕竟川军生产的步枪很多大部分都可以使用,而且捷克式,马克沁都是统一标准的,如果全面换装,四川没有那个能力,7.9口径的钢管生产线已经在四川不停的生产,如果苏联不愿意定制7.9口径弹,铜料四川也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要在四川交付。

苏联大使当场拒绝了冯天魁的要求,相反提出,降低两成价格,连同弹药一起再次售卖全套制式苏联武器,如果川军钱不够,苏联可以无息进行援助性贷款,全面换装,只要川军用矿产,小火车等资产作为抵押。

两人显然没有谈妥,火爆脾气的冯天魁也不好得罪这个唯一能给中国援助的大使。

准备收拾行礼,带着封萍和郑冲离开武汉。

谁知道康泽和贺国光联袂上门来了。

“天魁啊,出川以后,连战连捷,打出了川军的威风,打出了中**人的骨气,我是那个后悔啊,当初我们在四川,掐打什么打什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