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四十四章 夏日北戴河

第四十四章 夏日北戴河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八十年代初,抢劫、强奸、杀人等各种暴力犯罪,一度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186部队虽然在东南沿海以雷霆手段,隐秘掀起一场铲除妖孽的铁血狂飙,有效打击了沿海地区重大犯罪势头。但从全国看,刑事案件逐年上升。到1983年初,已经形成了建国以来第四次犯罪高峰,人民的安全感越来越没有保障。

在这些重大刑事案件中,有一批惊天恶性大案,震动全国。如沈阳二王、唐山市的“菜刀队”、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现牙克石市)的“6.16”特大杀人、强奸、纵火案。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均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特别是“6.16”特大凶杀案,其血腥、残忍程度,闻所未闻,举国震惊!

1983年6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于洪杰、韩立军等八名15岁至19岁的社会闲散青年,无事生非,酒后滋事,在红旗沟知青农场,残忍杀死了27名农场干部、职工、无辜知青和当地农民,最后血腥炸毁农场。

被害者中,包括75岁的老人和2岁的幼儿,并有7名女青年,被强奸、**后杀害。这起惨绝人寰的惊天杀人大案,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它在当地引起巨大的社会混乱,给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多事之秋,治安形势的恶化,引起了国家最高层的高度关注。

1983年7月,北京进入夏季高温期。80高龄的小平同志乘专列,来到北戴河避暑、办公。北京的夏季,炎热难耐。地处海滨的北戴河,从建国后起,就成了中国的“夏都”。每年的夏天最火热的七八月份,中央都要搬到北戴河来避暑、办公。

此时北戴河浪花依旧,喜迎故人。由于小平每年来避暑住的16号老楼,已经被用来接待国外专家,因此,他和家人,便被安排住进***主席曾经住过的一号楼内。

所谓“一号楼”,其实不是楼。它就是靠海边的几间低矮的平房,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寓所。1954年,***主席在这里避暑、办公时,由于不喜欢住海滨别墅,北戴河中直疗养院管理处便专门在海滨西区,新建了几间滨海的平房,简称一号楼。

寓所的外观很朴素,里面的陈设更简单,不见任何奢华之物。但这座简易平房,却见证了新中国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历史性的伟大决策,就是在这里作出的。比如,当年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这里既是决策之地,更是总指挥部。

7月17日,***在第一时间审阅了公安部《关于发挥专政职能改善公安装备的报告》。看完报告,老人掩卷沉思,心潮难平。良久,他对秘书***说,“这份报告,我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做‘不痛不痒’。事关重大,请速让刘复之同志来北戴河面谈。”

两天后的上午,刘复之应约来到西区一号楼,***、彭真正在等他。刘复之坐下,邓楠给他沏下茶,便退了下去。

***指着茶几上的报告,直截了当、丝毫不留情面地说,“你们公安部的这个文件不解决问题。刑事案件、恶性案件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不得人心。几年了,这股邪风不但没有压下去,反而发展了。原因在哪里?主要是下不了手,对犯罪分子打击不严、不快,判得太轻。”

他严肃地说道,“你们这样四平八稳,解决不了问题嘛。现在是非常状态,乱世要用重典。我们说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要讲人道主义,我们保护最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最大的人道主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必须坚决抓好!”

这次谈话时间很长,谈话结束后,刘复之在北戴河紧急召开全国政法、公安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全国“严打”工作。一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严打”,迅速在全国拉开帷幕。

这次集中“严打”,从1983年8月开始,其间,共组织了三次战役,只到1986年国庆节时才告结束。至此,建国以来的第四次犯罪浪潮,才被彻底打下去。当然,这是后话。

1983年北戴河的这个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季节。

小平同志和刘复之谈话之后的第三天,西区一号楼的会客室内,济济一堂,中央军委一个小型会议正在进行。叶剑英、聂荣臻、杨尚昆、张爱萍、杨得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会议。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都被召到北戴河参加了会议。

而总参各部及相关各部门领导,则列席了会议。会议整整开了十天,会议的主题,是研讨西部安全形势,制定并实施西部战略。

这次北戴河会议结束后,列席会议的二部二局局长施鹤飞,就身负使命,连夜马不停蹄地,驱车赶赴滨海市。

虞松远和林涛等特训队员奔赴世界各地后,地处滨海市的186总部,先后受到两次致命攻击。一次是许部队长在金陵出差时,突然车辆失控,许部队长夫妇当场阵亡。另一次是部队总教头张铭的爱人文医生,突然中毒,连续数月生命垂危,终于在苦熬了几个月后,悲惨身亡。

文医生中毒后,总参二部召集全国各大药理实验室,全部派出了一流的专家,进行了全面勘查、检测、化验,但是文医生何时中毒,在何地中毒,所中何毒,都一直难以准确判定。文医生被隔离数月,一直处于迷离状态,死得令人揪心,极其痛苦。

几个月来,张铭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知道,老伴是替他而亡。

许部队长和张铭、张广进、余斌、尚大鹏,分别代表了尖刀的不同时代。他们在国外比在国内更有名气,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情报系统、特战系统的名册上,他们代表的就是中国的“幽灵”,是敌对国家必须除掉的战略性目标。

可要当面锣、对面鼓地对付这些强人,又岂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西方殖民者的后代们,为达目标,从来无所不用其极。对付不了他们,就向他们的家人下手了。攻击许部队长的西方几国的情报特战小组,先后有三人在金陵被擒获。其中一人逃向香港,已经被余斌小组死死地罩在香港,捕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广进给余斌的是死命令,原话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就是已经烧成了灰,老子也要把他再搓成细末!

可攻击文医生的对手,至今下落不明,令张广进、张铭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心里不甘。尚大鹏将文医生出事前一个月内,接触的所有人,去过的所有地方,都进行了详细调查,可一点线索没有。这令这位攻无不克的尖刀,痛不欲生,很有挫败感。

许大队长过世后,施鹤飞将张铭调回大队,担任186大队副大队长,配合张广进工作。而尚大鹏,则临时接替张铭,进入训练营,担任临时总教官。

施鹤飞带着使命而来,心情格外沉重,赶到滨海市时,天已经亮了。但他没有心思领略车外夏日的大海、群鸥、帆影,而是带着二部对外情报处俞处长,直接驱车进入滨海山内,来到位于地下数十米的186部队地下指挥中心。

形势严峻,大神们都在等着,见面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作战室。

同时进入作战室的,仅有张广进、张铭、尚大鹏三人,连一个参谋都不允许进。当厚重的铅门徐徐关闭,尚大鹏端来水,让施鹤飞和俞处长洗了把脸。施鹤飞就一边啃着油条,喝着豆腐脑,一边传达北戴河会议精神。

饭吃完了,会议精神也传达完了。

施鹤飞擦擦手,抹了把嘴,“我临行前,邓主席特别强调,西部是中华民族的生门,关系我国长期安危。要集中力量,精确实施西部战略。要派出精干、得力的小部队,切实维护我在西亚的人员、机构安全。要着眼长远,对将来可能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因素,全面评估,通盘考虑,综合实施!”

“他最后叮嘱我们,要告诉即将出征的同志们,注意保护好自己,同志们都是军中精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不允许做!”

施鹤飞传达会议精神后,俞处长开始简报西亚战况,张铭、张广进、尚大鹏对着大沙盘,边听边在紧张地思考着。简报完毕,尚大鹏也根据俞处长的简报,已及时调整好了沙盘。

“情况紧急,形势复杂。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施鹤飞点起一支烟,幽幽地吐出一个烟圈后,开展军事民主。

“我最小,我先说吧。说错了,各位前辈批评指正。”尚大鹏说,“我琢磨军委的意图,派出一支四人小队,是要在关键节点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小队既然进入,就避免不了当面军事较量。斯贝茨纳兹与我们多次交过手,我在中亚和我国北方边境,直接跟他们过过四次招。”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一支伟大的战场力量。他们战场突击能力强,个人素质过硬。硬对硬,他们不输于世界任何一支精英战队。但是,他们作风过于强悍,不适合隐秘作战。我认为,进入白沙瓦的,是另一支部队,即隶属于克格勃C局的‘信号旗’部队。”

施鹤飞点点头,“你的判断,与我们已有的情报,是一致的。看来,这一点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了。”

尚大鹏继续说道,“对付斯贝茨纳兹,我和余斌都有充分经验。但这个‘信号旗’,我们没有打过一次交道。余斌现在香港,重任在身,我的小队整天在训练新兵蛋子,都快让他们折腾疯了。我很愿意带队进入白沙瓦,会会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