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四十五章 缪斯驾临

第四十五章 缪斯驾临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张广进和张铭对视一眼,两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张铭笑道,“当初,我的小队三人,训练你们好几届人,你以为老子不烦吗?你以为老子被你们折腾得轻了吗?你才训练一批,就他妈叫苦连天了。”

施鹤飞也笑起来,“派谁去,是广进和张老的权力,我不越权。但我个人意见,训练营更重要啊。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尖刀,也要实现转型,这是一个新的战场,这是时代的要求。训练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尖刀,比你带队去冲锋陷阵,更重要!”

听了这话,尚大鹏虽然心里虽然很不爽,但嘴里也不好再争了。也是,在186,再没有那个岗位,比训练营的总教头,责任更重大的了。只不过它责任虽大,却太枯燥了。那些特训兵费尽心思琢磨出来的损招、怪招,他们都早就见识过了,于是,这枯燥,让你难以消受。

特别是,做教头你必须特别冷血,要残忍地淘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士兵,哪怕他们就存在那么一点点瑕疵。曾经从训练营走出来的尚大鹏,最怕看到被淘汰士兵那失望、痛悔、不服的目光,最怕看到他们惋惜、不甘的泪水,这让他一次一次心碎。

另外,张铭当初是负伤后,才带着李海潮和朱军,退出一线当了总教头。可他尚大鹏,正是年富力强、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就当了总教头。这一点,也确实让他心里有点不甘心。

张广进说,“大鹏,你已经在外征战十年,全身而退。你和余斌的小队,都是两人阵亡,圆满完成任务。可以说,开创了尖刀历史上最好的战绩。现在,你们要把经验好好总结下来,传给下一代。这比上阵杀敌,意义更重大。”

说着,张广进又沉痛地说,“我从不敢奢望零伤亡,但是,我们要把战损减到最低限度。尖刀为国尽忠,是我们的本份。但惨胜,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最低的战损,更高水平的胜利,是未来尖刀要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

张铭理解张广进心中的苦涩,他拍了拍张广进的肩膀。

当年,与张广进同为中队长的老战友涂波,同时出征北美大陆。那次任务极其险恶,但他们互相配合,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可就在撤退时刻,却因叛徒夫妻告密,涂波小队五人,在雪原中全部阵亡,永远埋葬在异国的冰天雪地中。

当时,张广进的小队远在百里外的库尔布小镇上。当天夜里,他把自己灌得烂醉,他发誓要为老战友报仇。许部队长当时是186部队参谋长,尖刀大队大队长,他同意了张广进的请求,并调动我全部情报和后勤力量,全力支援他锄奸。

三个月后,张广进带着小队,从地球另一端那个大陆最北端的冰山雪原,一路追踪到气候温宜、沙滩宜人、鲜花盛开的南美大陆的南端。在嘛伊斯内海滨,他经过慎密侦察,终于在重兵保护的一座海滨别墅内,未发一枪,就将叛徒夫妻全部格杀,就地正法,为老战友涂波和他的整个小队六名战友,报了血海深仇。

涂波小队的集体阵亡,是“幽灵”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仗,惊动了我军高层。当年,许大队长向总参二局写了书面检查,承担了领导责任。可作为身在前线的中队长,这成了张广进心中永远的痛。他总觉得如果不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如果及时撤退雪藏,悲剧或许就能躲过去。

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坐的诸人,除尚大鹏随队征战在其它地区,其余都是经历者。当时,施鹤飞还是情报处长,他比谁都要清楚当时的战况。他们集体沉浸在悲痛之中,默哀了几分钟。张广进说,“我决定,派兄弟小队进入西域,争取在三个月至半年内打开局面。”说完,他看着张铭和尚大鹏。

尚大鹏率先点点头,表示同意。张铭则说,“还是几个孩子啊,不过我完全同意。李海潮汇报,他们在金瓯的秘战任务,已经完成。黄吉被擒,义群帮全军覆没。黄吉雇佣来的飞天杀手,也全部落网。兄弟小队全部轻伤,林涛稍重,但已经痊愈。年龄虽小,有勇能谋,心思缜密,进退有据。派他们去,老夫放心,只是有点舍不得!”

三人都看着施鹤飞,似乎只到此时,施鹤飞心里的一块巨石才落下。他老奸巨滑地笑了,“我在北戴河的时候,脑袋里想的,就是他们。我敢肯定,军委主席当时想的,也是他们。你们发布预备命令吧,准备工作全部展开。安排语言训练,二局会通过省军区,及时给他们提供相关战场信息。”

“从军委邓主席的讲话中,我们要对付的目标,既有北极熊、也有传统分裂势力、传统的西方老对手。这个任务难度极大,我建议,或者将他们召回总部,或者,我们集体当面下达任务,同时针对性培训一下!”张广进看着施鹤飞说。

施鹤飞点点头,“规矩还是不要破,不要召他们回来。我和小俞到香港,你们到金陵,八月份都差不多能完成任务。这样吧,我们九月初,到虎方汇合。大鹏在这一个月内,仔细研究战场态势,制定一套完善的计划。到时,我们当面检查他们准备情况,并下达作战任务!”

大家都点头同意。

“张老,你要节哀,多保重自己。”施鹤飞见张铭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头发几乎一夜之间全白了,便心疼得忍不住关心地道。

张铭点上烟,“大家都放心,老文虽然死不瞑目,可我已经熬过最难受的时候了。老夫现在最想的,是带着那几个英才卓跞,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崽子,重上战场挥刀杀敌!可惜,老喽,他们会嫌弃我拖累他们了!”

老巢发生的这一幕幕,虞松远和林涛全然不知。这段时间,他们大队长和副大队长当的很滋润。他们的学习已经赶上来了,专业课他们学得很轻松,操场上、蓝球场上,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大学校园里,他们是传奇人物。在校园里走过,会有无数的崇拜者瞩目他们。学校集体活动时,看着男女军官们英姿勃勃的身影,男女学生们会发出一阵阵尖叫声、起哄声。每周六下午,他们去指导武术练习,都是两大武术社团的大日子。

届时,学校的操场一角,总是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八十年代的中国,每一所大学校园,都是一个诗的摇篮。校园的诗歌创作,可谓如火如荼。没有从那个年代大学生活走过的人,你无法理解,诗歌对那个时代校园和青年的影响,是何其巨大,几乎深入骨髓。

那些年,林立的诗社诗刊,遍布各高等学府。很多知名的大诗人,文学期刊的大编辑,就是从校园走出来的。虞松远和林涛在校园内太过耀眼,身上都有一层神秘感,很自然地,便让两个女诗人盯上了,几乎逼得无处躲藏。

缪斯诗神对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大学这块热土,自然同样情有独钟。禹山诗社和它的诗刊《禹山》,在当时国内各大学,都有很大影响。

诗刊的主编叫王小妮,副主编叫林绪岚,都是著名的大学生诗人,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更是众多男学生公认的女神。王小妮后来还成为国内著名女诗人,和《诗刊》著名编辑。两人都是大才女,性格都很特立独行。

那天总编和副总编一起驾临学员队,对“名人”虞松远和林涛当面约稿。

这下可难住了虞松远和林涛,他们是研究怎么杀人的,与诗歌距离太远了。虞松远受过王凤教导、点化,但也仅限于有点传统文化功底,对现代诗的意境能读懂,但写作却是一窍不通。林涛连情书都要找人代写,还谈什么写诗。

教导员于军见大队长、副大队长让人将军,便专门组织文学骨干开会,动员大家都写诗,然后从中挑选出几首,要以虞松远和林涛的名义,拿去编辑部刊发。虞松远谢绝了教导员的美意,主动委婉地回绝了编辑部的约稿。

大学可以诗歌流行,但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一定要会写诗。

虽然虞松远和林涛婉拒了个人约稿,但于军还是以作者个人名义,将几首诗歌推荐给了《禹山》。很快,两首优秀作品顺利发表,总算给了学员队一个大面子。

王小妮和林绪岚是学校知名才女,她们连校长室、副校长室,都独往独来,何况军官宿舍。军官宿舍的看门阿姨,根本不敢阻拦她们。大队长、副大队长“不给面子”,但军官大队喜欢写诗的学员有七八位,是一个不能轻视的小群体,自然集体欢迎她们。

一来二去,她们就成了大队部的常客。

王小妮、林绪岚和周筠都是好朋友,三人都是才女,又都是校花。一个是学生会文艺部长,一个是《禹山》的总编、副总编,三人相互勾结,总是在虞松远和林涛正在大队部时,两位女神就会突然驾临。

虽然约稿被婉拒了,但《禹山》这么大名气,主动约稿,这得多大面子。

学员队三个领导总觉得欠着她们的,请客她们又不去。她们一来,学员队其它工作得全部放下,大家都热情洋溢地谈诗。军官大队是军事化管理,诗人多了,管理也成问题。那段时间,三个领导,被几个丫头拾掇得够呛,非常狼狈,苦不堪言。

肖雨婵是大家闺秀,见多识广。林涛没辙了,只好求教于她。肖雨婵训斥道,“一对笨蛋,人家这是在追求你们。平时欺负我和许悠雨的本事都哪去了,这就熊蛋了?”

每个周末学校都有舞会,这个周末,肖雨婵带着许悠雨,开着她的军牌大面包,非常拉风地直接就来到军官宿舍楼下。两人全是盛装,款款进入军官大队,自然引起一阵小骚动。没有外出逛街的学员队男女同学,都被吸引到队部。

学员队不允许学员在学习期间谈恋爱,虞松远和林涛心悬在胸口,不知道这两个姑奶奶会惹出什么乱子。谁知,肖雨婵一句话,就打消了他们的担忧。

见同学们起哄,肖雨婵很大方地说,“都别误解,我知道你们学员队不让谈恋爱。我们仅是他们的保护对象,来给学员队解决点小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