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五十章 塔什别克宫

第五十章 塔什别克宫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西亚已经是一片乱局,清真之国的白沙瓦,已经成世界上最繁忙的间谍之都。各**政情报机关、各种政治势力、各种宗教势力、各种部族武装,轮番上台表演。乱局之中,战术小队如何为我国驻外机构、人员创造安全环境?如何围绕西部战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首先要认清西部乱局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实质又是什么?这是今天,我们专程前来,第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先由亚太情报处俞处长,简报有关内容。”施鹤飞说完,俞处长站在地图和沙盘前,开始简介这场战争的由来、战争的实质等任务背景。

俞处长说,“我们从山人***共和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的政治乱局说起。在整个亚洲,山人***共和国,是一个西亚战略要地,历史上就饱受战争之苦。进入19世纪后,这个国家,又成英国与北极熊两大帝国,在西亚地区争霸的缓冲地带。”

山人***共和国独特的历史传统,以及地处高原、多山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两大帝国都没有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但持续不断的战争,也彻底破坏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山人***共和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山人***共和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族群是普什图人,占52%。其次是哈扎拉人占19%,北部的塔吉克人占21%,乌兹别克人占5%。从宗教上看,该国85%人口为逊尼派***,而剩下的15%属于什叶派***。

长期以来,这个国家,就象现代世界中一个落后和贫困的中世纪孤岛。山人***共和国独立建国后,北极熊曾是最大的援助国。而M国也不甘示弱,为了能够在冷战中对山人***共和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提供了大量援助。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山人***共和国的权力格局开始转变,中产阶级不断上升,工业虽然仍然是一片空白,但国家经济也有了一定发展。可这只是昙花一现,好景不长,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巨大的社会动乱很快又开始了。

1973年,在经历了全国性的严重干旱之后,国王查希尔的表哥,前人民民主党总书记达乌德和副手塔拉基,共同发动军事政变,废黜了山人国国王查希尔,推翻了****的查希尔王朝,并宣布建立共和国。

但达乌德与塔拉基的政治同盟,也迅速走向完结,社会开始分化。1978年4月,塔拉基又发动所谓的“四月革命”,暗杀了达乌德,自己出任国家总统。此时的人民民主党,已分裂为塔拉基、卡尔迈勒和阿明三派,各派互相争斗不休。

在世界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大形势下,地处战略要地的小国,其生存状况从来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两大集团的斗争。由于塔拉基政府完全倒向北极熊,这就决定了它未来覆灭的悲惨命运,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新政府在喀布尔之外,根本没有形成社会基础。而此后它推出的土地改革计划,也遭致山人***共和国全社会的广泛反对。塔拉基的新政权刚成立,便摇摇欲坠。它就象是一叶孤舟,在农村广大地区完全是孤立的。

他们既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也没有一支熟悉当地农村情况的干部队伍,只是将一些毫无经验的官员,从喀布尔空降到农村各地区,强行推行土改。这些人的作风简单粗暴,使得计划最终遭到失败,政府与农村地区的对立越来越严重。

农村爆发了反抗行动,且迅速蔓延全国。尽管许多反抗行动都是自发的,但在以M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策动下,一个自称为人民圣战者组织的***团体,到处煽风点火,使形势愈来愈恶化。而这个所谓的“人民圣战者组织”,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圣战者”。

此时的新政府已经摇摇欲坠,塔拉基总统与亲美的阿明总理势同水火。国内土地改革失败,M国支持的人民圣战者组织(以希克马蒂亚尔、拉巴尼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为首的***团体),开始组织武装反抗。1979年3月,在山人***共和国第三大城市赫拉特发生武装暴动,局势迅速蔓延至全国。

手里无兵无钱的塔拉基,只好请求北极熊帮助。苏共中央政治局于3月l7至19日,举行专题讨论。最终只答应为塔拉基提供一个北极熊警卫营,并表示出兵的条件还不成熟。只到此时,北极熊并无军事占领的意愿。

但出乎苏共中央预料,局面正在失控。1979年9月,山人***共和国风云突变,总理阿明借助M国中央情报局(简称CIA)和清真之国三军情报局(简称ISI)的支持,通过军事政变处死了总统塔拉基,超过5万名亲苏官员和军人遇害。

此时苏共中央面临艰难抉择,要么丢掉山人***共和国,要么军事干涉,实施军事占领。因为处于半原始状态的山人***共和国,一旦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堡垒,势必会影响到北极熊几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稳定。

就在这时,克格勃截获的M国中情局通话记录显示,M国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部署了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可能进入山人***共和国。面对危局,11月14日,北极熊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接受《真理报》记者采访时强硬表示,“我们决不允许山人***共和国,成为帝国主义入侵北极熊南部的桥头堡。”

苏共最高领导人的讲话,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它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已经做出了抉择,从而为北极熊大军干预山人***共和国,开了绿灯。于是,以军事突袭、占领山人***共和国为目标,代号为“风暴-333”的作战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1979年11月19日-20日,在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挥下,隶属于格鲁乌的斯贝茨纳兹独立第154分队,共500余名官兵,搭乘安-12、安-22运输机,进入山人***共和国境内,并在首都喀布尔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降落。

12月13日,独立第154分队全部进入喀布尔市区。同时,隶属于克格勃“信号旗”特种部队下属的两支部队,即德罗兹多夫将军指挥的“雷鸣”特战队,和科兹洛夫海军中校指挥的“顶点”特战队,也同时进入喀布尔市区。

只到此时,根据格鲁乌和克格勃的命令,科列斯尼克上校才向独立第154分队宣布了新的作战使命,即迅速攻占权力中心所在地塔什别克宫,消灭阿明。德罗兹多夫将军和科兹洛夫海军中校,也分别向自己的部队宣布了新使命,即在指定的时间内,占领国防部大楼、通信枢纽部、内务部等一切重要部门。

按照格鲁乌和克格勃共同制定的作战计划,难度最大的,是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挥的斯贝茨纳兹独立第154分队500余名官兵。

根据计划,独立第154分队耍派出5个排分别占领总参谋部和通信枢纽等军政要地,随后再用1个连和2个排的兵力,攻占塔什别克宫。可实际情况是,保卫塔什别克宫的山人***共和国兵力,除了阿明私人警卫连和警卫旅外,宫后面还有3辆坦克,宫外围则部署有一个防空团,装备12门100毫米高射炮、16部防空导弹发射架,及十几挺14.5毫米高射机枪。

在喀布尔城外,还部署有两个坦克旅。一旦战斗打响,他们将很快赶来支援。从人数上比较,除两个坦克旅外,山人***共和国警卫旅的3个摩托化步兵营人数就在2500人左右,独立第154分队必须用自己的3个连,对付阿明的3个营兵力。而直接进攻塔什别克宫的兵力,只剩下了区区1个连。

兵力太过悬殊,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斯贝茨纳兹这个世界第一流的突击力量面前,越是不可能的事,越容易成为可能。

12月27日天19时20分,战斗正式打响。

独立第154分队副队长萨哈托夫上校,率领12名队员乘坐嘎斯汽车提前5分钟出发。当他们经过山人***共和国警卫旅第3营驻地时,那里已拉响战斗警报,山人***共和国士兵携带枪支,正开始在营房前集合,营长和其他指挥宫就站在队伍前面。

萨哈托夫上校当机立断,命令汽车全速冲向敌人指挥官。眨眼之间,第3营指挥官就被轧在嘎斯车轮下。萨哈托夫和队员跳下车,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开始攻击第3营。事发突然,失去指挥官的第三营士兵,变成一堆拥挤的人群。在2挺机枪和8支冲锋枪的射击下,200多名士兵顷刻间全被消灭。

随后,萨哈托夫又指挥手下的12名队员,成功地缴获了塔什别克官后面的3辆坦克。听到萨哈托夫上校与敌人交火的声音后,科列斯尼克上校立即下达进攻命令。

在AGS-1730毫米“火焰”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打击下,阿军第1营的官兵根本冲不出营房。19点30分,独立第154分队主攻部队,乘坐BMP-I步兵战车,冲向塔什别克宫。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则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而进攻部队每个队员手里都有一份战斗计划,上面详细地标注了塔什别克宫内的各个火力点和岗哨,甚至连门打开的方向都标得清清楚楚。斯贝茨纳兹部队的战术组织能力、战场突击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虞松远和兄弟小队的成员们,此时并不知道,这个作风强悍、能征惯战的独立第154分队,正是他们进入西域后的主要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