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二十六章 鬼屋主人

第二十六章 鬼屋主人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走过木桥,又进入密林,约走了百十米,前面忽然豁然开朗。大堤下边,茂密的树林中间,竟然出现了一片很大的空地,空地中间建着一排已经废弃、破败的宿舍,有七八间的样子。

因长年无人居住,宿舍一片破败和荒芜景象。门窗残破,玻璃残缺。风儿从其间吹过,发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声音,不时有野猫、野狗从周围穿过。

门前有水池,用劲拧开龙头,竟然有清洌的自来水流出。宿舍门都锁着,挂锁锈迹斑斑,室内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种杂物。往左右一看,西边有一间专门的厨房,东面正房靠后建有男女厕所。

他有点走不动了,这是好地方啊!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愁没处住的时候,发现了这么块宝地。从堆放的这些破桌椅看,这宿舍肯定是学校的。从宿舍的破败程度看,这里已经被废弃,肯定是长时间无人居住了。他一阵兴奋,既然无处安身,小爷我干吗不住到这里来?

想着,又爬上大堤,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灌河和奔腾不息的河水。尤其是,河边还有一个长长的用圆木搭成的栈桥,约有十几米宽,七八十米长。虽然是浅秋,栈桥下已有芦花飘荡,芦絮漫天飞舞,沸沸扬扬,一片诗情花意。

这一瞬间,他下定了决心,小爷我就在这住下了!

侦察完毕,估计张老师也快下课了,怕她找,便急忙跑回传达室。张老师果然正气喘吁吁地找他:“你跑那去了,让我找了一大圈,快拿着东西跟我来。”虞松远提着铺盖、脸盆、暖瓶与书包,跟着张老师走进教职员工家属区。

走到中间一排的中央,打开其中一间屋门,张老师说:“这是我家,你晚上就先住我这。你不要着急,学生太多,我再慢慢想办法找校务处协调宿舍。”

张老师比虞松远大不了几岁,与姐姐虞琴年龄相仿,长相甜美。刚结婚,学校就给解决了两间双人宿舍,一间做饭,一间起居,加起来也就二十平方。虞松远只能在厨房搭行军床,做饭时就得把床折叠起来。

他对张老师说:“我已经找到一个很好的住的地方了。”

张老师说:“你都不认识人,怎么会?你不用担心我们,我和虞琴是同学,又是死党,你当我是你姐姐。都是自己人,不要不好意思。”

正在这时,张老师的爱人推着自行车回来了,张老师简单做了介绍。原来张老师的爱人叫刘工,在县工业局上班。刘工道:“你别有顾虑,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再说我们还没要孩子,老人也不和我们一起住,就搭张床加双筷子的事儿。”

虞松远说:“不全是怕打扰你们,而是怕自己的学习受影响。”

他找出这么个理由来,张老师夫妇也就不好再坚持了。于是问:“那你找的地方在哪?领我们去看看。”

虞松远说:“就是河堤下面的那排旧房子。”

张老师两口子对视了一下,惊得张大了嘴巴。张老师说:“哪可是‘鬼屋’啊,那里不干净,一直闹鬼,你疯了吧,绝对不行!绝对不行!”

刘工也说:“你开玩笑吧,那里死过人的,离学校二三里,周围空荡荡的,连人烟都没有。过去河堤下面你知道是干什么的?从清朝到今天,一直是刑场!一到晚上鬼哭狼嚎的,没人敢在那里住。”

虞松远坚决地说:“我是认真的,我自幼胆子就大。我仔细看了一下,里面都堆着学校的东西,也是学校的房子。学校同意更好,如果不同意,我就悄悄去住就行了。再说,我从小习武,也算是个恶人,果真有鬼也是它怕我。”

两口子对视了一眼,看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只好答应再找校务处试试。

张老师又领着虞松远找到校务处,提出让虞松远住河堤下的那排旧仓库,同时帮学校看管那些旧桌椅。校务处主任冷漠地说:“只要他敢住,住那倒是可以的。但可要想好了,我们说定,出了任何问题,都与学校无关。”

张老师不悦地说:“您放心,出了问题我们自己负责就是了。”

就这样,虞松远通过张老师的协调和争取,住进了“鬼屋”。最大的难题住宿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校务处主任好不容易找出钥匙,虞松远便一个人提着行李,来到废弃宿舍。打开门,按一下开关,电灯竟然亮了。门窗玻璃全破了,只需要贴上报纸即可。室内堆放着破旧的桌椅和残破的上下双人床,只需要简单收拾修理一下便可以居住,难度不大。

宿舍最西边一间是共用厨房,有灶台,两口大铁锅锈迹斑斑,大锅盖脏乎乎地滚在地上,积满尘土。破烂的碗橱里,零乱堆着一些旧碗碟。菜刀、菜板等厨房用具全都杂乱地堆在墙边,几乎被尘土掩埋着。一张四方餐桌,上面积满鸟粪。打开自来水龙头,竟然流出清澈的水流,他很欣慰,条件并不象传说的哪样。

灶台后面,柴草铺得很整齐,似乎是有人刚睡过的痕迹。看来,这里过去也曾经有人生活过。而现在,或许还有流浪的人,在厨房夜宿。

后来得知,所谓的“鬼屋”,它最早是县渔业公司建的临时房。因为荒凉和保密,曾经成为县城最大的造反派关押武斗“俘虏”和斗争对象的地方。有几人在关押期间死在这里,死亡人员中,有一男一女夫妻二人上吊自杀,死后都被偷偷埋在大堤下面长满芦苇的河滩上。

前几年,本校一个已经人到中年,却长年生病、始终未婚、原来教数学的王老师,因染上传染性极强的肺病,不愿传染别人,便主动住进这里。临终前呕血若干,哀声不绝,其状极惨。他死后,这里也就变得更加恐怖了。

虽然学校房屋紧张,但年轻的单身老师们宁可到校外租房住,也没胆量进驻这里。于是,这里便一直空闲着,成为校务处的临时仓库,房门一直紧锁,变成猫野狗和各种鸟儿的栖身地。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独好。

房子后面就是高大的灌河大堤,大堤顶部是两米左右宽的道路,两则长满参天的洋槐树、苦楝树和其它各种高大的树木。没有路灯,到了夜晚,这里树影婆娑,林涛、风啸、流水声、猫狗叫声和各种鸟鸣此起彼伏。

站在大堤上眺望,左右两边,全是荒凉的河滩地,四五公里内渺无人烟。长满各种高大树木的密林和浓密的芦苇荡,各种各样的鸟儿在其间追逐、嬉戏、鸣唱。密林中间的小河沟蜿蜒穿越河滩,里面游动着各种花花绿绿的鱼儿。小河两岸长满高高的垂杨柳,此刻正是秋末,柳絮漫天,如雪花飞扬。

但可惜的是,正是由于所谓“鬼屋”的缘故,离学校又太远,极少有本校师生敢到这里看风景。即便是夏天到灌河里游泳的人们,也会远远绕开这里,更显得这里的冷落诡异和荒凉。

虞松远并不在乎这些,他当天便住进了这里。

下午,他拿着张老师找的一堆旧报纸和打好的桨糊,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最东边的一间,用旧报纸糊上门窗,将多余的旧桌椅等搬进其它房间,然后将卫生仔细打扫后,铺好床。

很快,里外焕然一新,床也有了,桌子、椅子也齐了,他甚至把男女厕所也都彻底打扫了一遍。一切搞定后,他到门前的水池前拧开水龙头,痛痛快快地洗把脸,又到学校水塔前打了一暖瓶开水。回到宿舍打开电灯躺下,感到无比惬意,浑身舒坦。

拿出母亲烙的饼和于月月婶子炒的盐黄豆,简单地吃了晚饭。然后在傍晚的微光中,他走上河堤,在宽宽的河堤和长长的栈桥上跑了几圈,心情极为舒畅。风儿吹过大堤上的树木和栈桥下密集的芦苇,发出了阵阵呼啸声。突然,他将手卷成喇叭,对着宽阔的河面“啊-哟-噢”地长啸起来。

突然隐约听到似乎有人在叫他,他赶紧从木栈桥跑上河堤,原来是刘工和张老师来看望他了。只见两人手拉着手,战战兢兢地走过来。刘工手里拿着手电,张老师手里提着饭盆。

张老师似有些责备地说:“你可真胆大啊,不怕出事啊,一个人跑到河堤上,要不是听到叫声,我们还真找不到你,紧张死了。”

“那木栈桥怕有几十年近百年历史了,千万小心,下面就是滚滚大河,掉下去不得了。你一个人住这里,连一个救的人都没有,大意不得。”刘工也说。

回到宿舍,张老师四处瞅瞅,大为惊喜,似乎舒了一口气。让他这么一收拾,还真不错,有了点学生宿舍的样子。

虞松远又带他们参观了厨房、水池、厕所。张老师走进女厕所,上完出来,笑着夸奖说:“连女厕所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蛮细心嘛。”

“这可是我第一次进过女厕所。”虞松远说完赶紧解释道,“当然是为了打扫卫生。”

刘工笑了起来,张老师点了下虞松远的额头也笑了,“你还想为什么?一个人住这里没人管着,你可别学坏了。”

到室内又摸摸他的被子,张老师说:“太薄了,现在可是秋天,很快就到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了。你明天到家里去拿,正好家里有现成的厚棉花胎,被面被里也现成的,我今天晚上就给你缝一床厚被,这段路我自己还真不敢走。”

虞松远说:“不冷,不冷,用不上的,新被子还容易让人偷去,我在家的时候都是盖这床被子,厚了不习惯。再说,这里在河堤下,背风朝阳,真的不冷的。”

说这话时心里有些苦涩,这床被子还是王凤婶子送的,经过计划生育那场“浩劫”,自己家里一根针都没剩下,哪还有被子让他带来上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